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ACGIH发布的物理因素TLVs包括:(1)声学,包括次声、低频声、噪声和超声;(2)人类工效学,包括工作相关的肌肉骨骼疾病、手部活动水平、提举、手臂(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3)激光;(4)非电离辐射,包括静磁场、亚射频(30千赫及以下)磁场、亚射频(30千赫及以下)电场及静电场、射频和微波辐射、可见光和近红外辐射、紫外辐射;(5)热应激,包括冷应激、热应激和热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
热应激蛋白70对苯致小鼠骨髓干细胞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热应激蛋白70(HSP70)在苯致小鼠骨髓干细胞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取小鼠骨髓干细胞,体外33℃,5%CO2孵箱中孵育过夜。将细胞于40℃水浴受热0—90min,于33℃恢复1h,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HSP70表达水平。另取细胞分组为:不接触热应激组(非热应激组),以不同浓度(0,2,10,50mmol/L)的苯染毒2h;热应激组,细胞经40℃受热1h,33℃恢复1h,再以不同浓度(0,2,10,50mmol/L)苯染毒2h。应用MTT比色试验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小鼠骨髓干细胞受热应激30min后,HSP70轻度增加,而应激60,90min后,HSP70明显升高;热应激组细胞用2,10mmol/L苯染毒2h后,其细胞活性较非热应激组高。而在0,50mmol/L苯作用下其细胞活性又低于非热应激组。结论 HSP70的增加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毒物耐受能力或细胞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治癌仪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哲  林国庆 《医疗装备》2004,17(4):16-17
超声波治癌仪经历了超声波体表热疗仪、超声波深部热疗仪、超声波高温热疗仪和超声波外科治疗仪四个历程。从低能量聚焦超声到高强度聚焦超声,从治疗体表肿瘤到深部肿瘤。高强度聚焦超声精确性高又较少影响周围正常组织,为体内深部肿瘤的非侵入性治疗及保器官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的实验和临床支持。  相似文献   

4.
微波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波是指波长1m~1mm,频率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微波对生物体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认为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机体吸收微波能量后,可使组织温度上升,称为微波的热效应。这是由于微波电场作用于机体的电偶极子,使之产生取向运动,以及产生与微波频率相近的共振运动而产生热量。非热效应指当生物体反复接受低强度微波作用后,体温虽未发生明显上升,但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已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在采取其它非微波性均匀加热方法并不能重现,难以用热效应解释,故称非热效应。非热效应亦可视为存在着没有明显温度升高的…  相似文献   

5.
热疗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患者不愿接受手术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甚满意情况下的非创伤性治疗选择。热疗技术利用高温改变组织的血供应和热交换机制,使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热疗主要通过腔内镜技术,或为体外治疗,安全性较高。微波、射频热疗只有在50℃甚至60℃以上温度,才能出现不可逆性凝固坏死;激光、针刺消融技术采用80℃以上高温,可有效地解除膀胱出口的压迫梗阻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克拉霉素与加替沙星和热淋清胶囊治疗非淋性尿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门诊确诊的85例非淋性尿道炎(NGU)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43例,口服克拉霉素片及加替换沙星和热淋清胶囊。对照组42例口服克拉霉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75.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加中替沙星和热淋清胶囊治疗非淋性尿道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研究报道,在急性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和急性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中,存在着一类别于丙型和戊型肝炎的病性肝炎,一些学者将其命名嗡热型肝炎。本文介绍了有关己型肝炎研究的近况,并对其病原、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8.
超短波是指30~300MHz(波长10~1m)的电磁辐射,分连续波及脉冲波。制作及使用超短波段电视发射机、广播调频机、理疗机、雷达及通讯设备的发射管及整机的作业人员,均有机会接触超短波。超短波具有热作用及非热作用。一般来  相似文献   

9.
“热结旁流”是由于肠中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于大肠,进而使大肠传导功能出现障碍,其所引起的粪水从旁而流病证,呈结者自结,下者自下状态。由于“热结旁流”症状好似泄泻又非泄泻,临床上常出现误诊、漏诊,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对“热结旁流”病因病机的正确判断,并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大量研究表明,中西医治疗对热结旁流均有显著疗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热结旁流”的中西医治疗措施,以期为临床防治“热结旁流”提供较为详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热休克蛋白是机体产生的保护机体免受外界刺激的非特异性产物。研究表明,热休克蛋白与人乳头瘤病毒的致病机制有关,其免疫佐剂性使学者们相信热休克蛋白可用于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研制以更好地上调机体对病毒的特异性杀伤。现对热休克蛋白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应用的研究现状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50℃和70℃两种老化温度下避孕套爆破性能的变化情况,探讨更为适宜的避孕套加速老化试验条件。方法:在试验周期内,定期从50℃和70℃老化试验箱中随机取10只避孕套进行爆破试验,以爆破压力与爆破体积为检测指标。结果:50℃和70℃下,避孕套爆破压力均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但下降的趋势与幅度差别较大;50℃下老化239d后避孕套爆破体积未出现明显下降,70℃下则在7d后持续下降,35d时下降率达36.1%。结论:两种老化温度下避孕套失效机制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选择更为合适的加速老化试验方法,以提高估测避孕套储存期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2.
错位的隆乳热文/@@付淑芳,诚心不知是当今女性爱美意识的大大增强,还是受影视报刊上性感的西方女郎的影响,如今一股强烈的“隆乳热”在爱美的“美容族”女性中悄然出现,并呈持续高温之势。是耶?非耶?“隆乳热”悄然兴起“隆乳”,其本意高耸的乳房,但在这里已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疾病模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环境污染作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而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最直接相关的就是空气、饮水、食物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误区1:热睡 新生儿为啥不能睡电褥子为给宝宝保暖,相当多的家庭购买了电热毯。殊不知电热毯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较高,会增加宝宝非显性失水量,引起轻度脱水而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15.
关于热衰竭,有的认为包括热晕厥和热虚脱,有的则提出还包括缺水性和缺盐性热衰竭.我们以非麻醉狗中署模型的实验观察,比较运动受热与静止受热、脱水脱(?)状态受热时机体的体温调节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目的在于探讨热衰竭类型及其表观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捂热综合征是一组引起非感染性多器官功能损伤及衰竭的危急重症.为了清楚认识其高危因素,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作者对1999~2002年在安阳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74例捂热患儿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张金燕 《长寿》2005,(8):43
原文:“至德者,火弗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在我国医学界掀起的“全科医学热”正方兴未艾,对全科医学存在的社会基础、发展的科学依据及其全新的健康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与认识。为积极地开展全科医学,完善社区综合防治措施,确立卫生服务的需要与需求及优先顺序,有计划地开展社区内慢性非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中困臀革热患者发病至确诊间隔时间(间隔时间)及其影响冈素。方法对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间隔时间的影响冈素。结果病至确诊间隔时间呈正偏态分布,中位数为6 d,四分位数间距为4 d,有57.8%的患者问隔时间>5 d。影响因素分析显示输入病例、年长者、非流行季节及福建、云南和浙江省的病例间隔时间较长:输入病例问隔时问·fi位数为6 d,比本地病例多1 d;非流行月份比流行月份问隔时间中位数多1 d;福建、五南省间隔时问中位数为7 d,比广东省多1 d;20岁以下患者间隔时间巾位数为5 d,较20岁以上人群少天。结论大部分髓革热患者在病毒血症期不能被确诊,需要增强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尤其是在登革热的流行地区和非流行季节。  相似文献   

20.
高温对南京市某城区人口死亡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高温对南京市某城区人口死亡的影响。方法将监测日按最高气温分为“热日”(≥35℃)和“非热日”(<35℃);1a中每个热日的死亡数与该年平均每个非热日的死亡数的差值称为“热日多出死亡数”或“热有关死亡数”。在分析南京近10年来的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1994-2002年夏季(6-8月)日最高气温对该区9a人口死亡的影响。并分析了1998年夏季日最高气温与总死亡数、性别、年龄别死亡数的关系。结果南京夏季最高气温多出现在7、8月份,可达40.7℃。该区夏季最高气温在35℃以上时,随温度的升高死亡数显著增加;“热日”与“非热日”死亡数之比为1.17。1998年热日多出死亡数占该年夏季总死亡数的11.3%。总死亡数、60岁以上老年人以及男、女死亡数均在7月10-20日及8月1-15日出现死亡高峰,且前者高于后者。结论南京的高温天气对人口死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