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选择性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被诊断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0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实施选择性断流术后,患者自由门静脉压力明显低于施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 d患者肝功能比手术前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栓2例,门静脉高压性胃病24例,术后静脉曲张再发14例,肝性脑病6例,上消化道出血再发4例。结论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时使用选择性断流术可以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压力,保留机体自发性分流,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 396例患者分为分流断流联合术组(联合组)138例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组(断流组)258例,观察2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2组术后门静脉压(FPP)均较开腹后降低,但断流组术后FPP较开腹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FPP较开腹后显著降低,且平均下降值显著大于断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门静脉直径、最大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均大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腹水增加率低于断流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率高于断流组,无变化率低于断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流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1例(8.1%),死亡8例(3.1%);联合组发生28例(20.3%),死亡10例(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流断流联合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明显,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3.
刘列科  方敏  冯杰 《医药世界》2003,(11):61-62
本文总结了36例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门奇静脉完全断流术,近期两周一例再出血致肝昏迷(占2.7%)死亡外,35例康复出院。远期未见再出血,13例(占27%)术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全部病例生活能自理和程度不同的恢复劳动能力。门奇静脉完全断流术是基层医院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出血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急诊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1年2月-2014年1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经药物控制出血后择期进行断流术,观察组入院后立即行急诊断流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2.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56%(P ﹤0.01),住院时间为(12.2±1.9)d 低于对照组的(18.9±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外科手术是应对门静脉高压症致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展开断流术是降低患者病死率、促进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确诊为肝炎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行外科断流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断流术加胃底黏膜下血管阻断的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实验组患者并发顽固性腹水、肝性脑病、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随访期间累计上消化道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降低术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门奇断流术联合食管下段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征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门奇断流术及吻合术联合治疗的门静脉高压征患者25例(观察组),并与同期行单纯门奇断流术的25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再出血人数及静脉曲张消失率.结果 观察组再...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外科手术治疗的常用方法是门奇静脉断流术.其近期止血效果确切,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延长生存时间,但断流术术后远期再出血发生率高,这是手术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1例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再出血患者,现就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介入断流术、外科断流术在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8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n=40)采用外科断流术治疗,介入组(n=40)采用介入断流术治疗,对比手术效果及术后再出血情况。结果介入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0%(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13/40),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转归情况,介入组静脉曲张完全消失21例(占5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2例(30.0%),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6个月~3年,介入组累积再出血4例(10.0%),对照组累积再出血15例(37.5%),介入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再出血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施行改良Sugiura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分别测量自由门静脉压力(FPP):切脾前为(3.06±0.39)kPa,切脾后为(3.07±0.32)kPa,离断术后为(3.22±0.31)kPa,切脾后与切脾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离断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例早期出现肝性脑病,27例术后3~6个月食管静脉曲张基本消失,1例术后16个月死于肝硬化恶变。有25例患者随访3年,2例再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远期未发现肝性脑病患者。结论改良Sugiura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较为理想的有效术式,能降低术后远期再出血率、静脉曲张复发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洪勤英 《淮海医药》2011,29(1):47-48
目的 总结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在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中的临床经验,并观察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脾亢、胃底食道中重度静脉曲张及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中重度曲张及出血行脾切除门奇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16例.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确诊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平均、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传统组予脾切除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改良组予改良Sugiura手术。并行术中术后指标比较。结果改良组和传统组术后门脉压力、ALT水平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改良组术后门脉压力、ALT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断流组(P<0.05)。改良组和传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传统组再出血率、再手术率均低于改良组,而两组在初次止血率、30d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组间总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结论传统断流术、改良Sugiura法均是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与传统断流术相比,改良Sugiura更能降低门脉压力和恢复肝功能,牢固性、彻底性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用奥曲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48 h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平均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在PHT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中应用.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38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38例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均顺利完成手术,门静脉断流前测压(34.6±6.2) cmH2O;门静脉断流后测压(28.6±4.7) cmH2O,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全部停止,手术止血率达100%;发生并发症6例(15.79%),随访2年,发再出血4例,再出血率10.52%.结论 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采取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断离门奇静脉间侧支循环,具有止血效果显著,手术简单、创伤小,便于基础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泮托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钠。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泮托拉唑钠+血凝酶。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P〈0.05)。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量、止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上升(P〈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出血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垂体后叶素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奥曲肽治疗,连续使用7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为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出现呕吐2例、腹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对照组出现呕吐3例,恶心1例,腹痛4例,高血压4例,头痛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优于垂体后叶素,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用泮托拉唑注射液40 mg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胃管注入。观察患者胃液颜色、pH值、大便颜色、潜血等。结果治疗组36例中显效32例,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36例中显效29例,总有效率为88.9%,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胃液pH值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泮托拉唑联合云南白药治疗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高永生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37+39-37,39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4月至2011年12月收治入院的门脉高压性胃病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患者2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10例采用保留迷走神经主干门奇断流术(VTPPD组)和10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PD组)的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手术前后PHG的发病率、PHG加重病例比率分别予以比较。结果两组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皆明显减轻或消失。VTPPD组术后为60%(6/10),PD组术后PHG为80%(8/10),手术后VTPPD组PHG发病率低于PD组(P=0.048)。PHG程度加重者VTPPD组2例(20%,2/10),PD组4例(40%,4/10),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VTPPD较传统的断流术明显减少PHG的发病率,并可明显减轻加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使用BiPAP的患者41例作为观察组,拒绝使用BiPAP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88%(2/41),与对照组[发生率为31.25%(1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P<0.05).结论 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的干预作用,是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诊的214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服药时间和剂量、既往消化道病史、吸烟史及联用胃黏膜保护剂等情况。结果:随着患者年龄增长,上消化道出血率显著升高(=11.526,P<0.01);服药超过3个月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服药低于3个月的患者(=8.5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大剂量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5.1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有吸烟史或消化道病史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更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P均<0.05),而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患者(P<0.05)。结论:有消化道病史、高龄、大剂量、服药时间、有吸烟史、不用胃黏膜保护剂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及时给予胃黏膜保护药,以期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1:1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休克、输血及输液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法莫替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空腹胃液pH值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33%(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胃液pH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胃液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6.67%(P<0.05)。结论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应用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