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2 毫秒
1.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太阳能充电的便携式制氧机。方法: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原理,通过柔性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储能电源中,采用变压吸附制氧工艺设计便携式制氧机。结果:便携式太阳能制氧机主要由制氧主机、太阳能电池板、储能电源及箱体组成.制氧流量为l~3L/min,氧气体积分数为50%一90%.储能电源充电时间约为7h,储能电源容量为40Ah,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压为DCl2V。结论:太阳能充电为便携式制氧机提供了可靠的电源保障,延长了制氧机的使用时间,保证能及时制备应急呼吸用氧气,实现了无外接电源供应时制氧机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2.
高原高效医用制氧机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高原高效制氧机,用于解决高原部队用氧问题。方法:运用分子筛变压吸附制氧(PSA)技术,主要研究六吸附床制氧流程及其控制方法,用多通旋转分配阀实现六吸附床制氧流程的气体分配;应用可编程控制(PLC)技术,主要研究运行过程全自动控制及不同海拔高度参数可在线调整控制系统。结果:该制氧机达到技术指标要求,氧收率达58%。结论:该制氧机制氧效率高,功耗低;智能化程度高,操作与维护方便,适于高原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便携式制氧机设计一种基于太阳能的辅助电源.方法: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经过电压转换电路和滤波电路,将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池中.结果:太阳能辅助电源系统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充供电控制器具备PWM充电、过充、过放和过流保护功能,实现了对储能电池的快速、安全充电.结论:设计的太阳能辅助电源系统能够为便携式制氧机提供电源保障,可作为辅助电源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实现在低海拔地区医疗专用列车中装配高浓度PSA制氧系统,研究制氧系统在列车特殊环境中的应用设计.方法:按照铁路客车设计规范对列车安全性和轮重差的要求,在定型列车既有配置的基础上,采用人工设计、计算机仿真以及路网分相区检测和自动控制技术,对车载制氧系统进行应用设计与装配.结果:经动静态试验,制氧系统氧产量>3 000 L/h、氧气体积分数为91.8%~93.3%、终端压力为0.42~0.45 MPa、车辆轮重差≤2.8%,符合医疗用氧及列车相关要求.结论:解决了制氧系统在车辆中的平衡性、防振性及持续供电等问题,成功实现了高浓度制氧系统在低海拔地区列车中的集成装配.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预防急进高原汽车司乘人员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的技术方法。方法:设计车载持续氧疗装置的组成部件及其技术参数,建立使用管理方法。结果:使用该持续氧疗装置自驾急进高原,数次安全穿越多条青藏高原国道,司乘人员未发生AMS。结论:急进高原司乘人员使用车载持续氧疗装置并适当管理,能有效预防AMS,提高高原旅行司乘人员和驾驶车辆安全,可广泛应用各种场景的汽车驾乘人员急进高原。  相似文献   

6.
高原高寒环境制氧机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一种适合高原高寒环境使用的制氧机组.方法:通过分析技术指标要求,探讨功耗、低温、道路运输、机房布局、冰川位移、可靠性等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结果:元器件经过-80℃低温试验考核,制氧机组产氧量为2 Nm3/h,氧气体积分数为95.1%.结论:此制氧机组可满足高原高寒环境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决现有高原小型制氧机应用质量控制检测手段中使用设备多、不便携带、方法繁杂等困难和问题,研究并制作一种适应高原边防环境需求的检测装置。方法:利用微处理器多任务处理的能力,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设计制作出将氧气体积分数、输出压力、输出流量、环境等多个物理参数统一由主控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 unit,MCU)集中处理并输出显示的检测仪器。结果:经过设计制作人员和高原部队的实地使用测试,验证了该测试仪达到了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便、数据准确的预期目标。结论:该检测装置简化了高原小型制氧机应用质量控制检测的方法和过程,方便了高原部队和检修人员展开工作。  相似文献   

8.
薛欣  毛忠  彭建新 《医疗卫生装备》2009,30(7):F0003-F0003
2009年5月25日-6月5日,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在喀什、西宁举办了两期高原部队制氧技术骨干培训班。兰州军区联勤部卫生部孙大军副部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赵晓维政委及各有关单位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石梅生高级工程师等3名专家专程赶赴授课,来自甘、青、新、藏高原部队的制氧员和维修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班集中讲授了高原高效制氧机组制氧原理、机械构造、操作使用及维护保养知识,  相似文献   

9.
部队急进高原野外生存训练卫勤保障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探讨部队急性高原地区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的卫勤保障措施与对策,为部队未来大规模急进高原作战、训练的卫勤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一是从制定卫勤保障计划入手,进行流行病学侦察和体格检查,备足特需药材;二是由普及自救互救训练,搞好部队适应性训练;三是严密组织,合理安排机动跟进保障;四是加强卫生管理,防救结合,科学指导。结果:由于高原空气稀薄,部队快速进入高原后,绝大部分官兵都出现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而且军官比士兵高原反应重,比例高、恢复慢;有在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员反应轻,适应也较快,一般在2-3d即能基本适应3200m左右的高原环境;西北地区入伍的官兵对高原环境容易习服;久居低海拔地区的人员急进高原后,血压有轻度升高。结论:通过实践总结提出的主要对策,为部队大规模急进高原作战、训练提供了卫勤保障参考。  相似文献   

10.
部队大规模急进高原防疫保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部队大规模急进高原施工的防疫保障模式进行初步探讨,为我军未来大规模急进高原作战、施工的卫生防疫保障是供科学依据。方法:一是建立“一条线”确保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二是抓住“两种人”,解决防疫保障的死角难点;三是健全“三张网”,提高防疫保障的针对性;四是制定“四措施”,掌握防疫保障的主动权。结果:部队人员高原适应不全症的发生率由以往资料统计的60% ̄70%,下降到20% ̄30%。结论:对我军大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制一种可应用于野战医疗急救环境、易于携带和使用的固态氧气发生装置。方法:按照4 L/min流量,供氧30 min标准制造固态氧气发生器。选用氧烛为产氧剂(在氯酸钠中加入燃料、催化剂、抑氯剂、黏结剂等,按照一定比例和体积铸成圆柱形),加上过滤系统、外壳、点火装置和隔热装置后制成固态氧气发生器。使用时启动点火装置,释放出氧气。结果:该装置所产生的氧气符合国家标准《GB 8982—1998医用氧》,气体成分性能指标符合美国军标和美国道格拉斯规范。经野战医疗所试用,其流量和供氧时间均能满足野战急救要求。结论:该装置可替代野战环境下的传统急救供氧装置(氧气钢瓶、氧气袋),其可挂在担架上,或挂于医护人员和伤病员腰间,小巧轻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发一套适用于现场紧急医疗救援的移动式医用高压氧供系统,既可用于单个麻醉机的氧源供应,亦可满足多人同时吸氧。方法综合利用变压吸附(PSA)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技术和微型空压机技术,采用Pro/E建模软件进行三维结构设计,并根据YY/T0298-1998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机械加工。结果研制出一种流量为10 L/min的移动式医用高压氧源供给系统,该系统设计先进、结构合理、制作精良、移动方便,符合便携式的要求,适宜广大农村及偏远地区医疗单位的氧源供应或灾害紧急医疗救援。结论移动式医用高压氧供系统对于野战和院外的紧急医疗救援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高压氧治疗的军事应用定位,分析了国内外便携式加压舱技术的发展趋势,阐述了海军部队配置便携式加压舱的主要用途和应用前景,指出了便携式加压舱在未来的海军部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可以推广到民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研制一种便携式臭氧空气净化器。方法:采用电晕放电技术,以空气为气源,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该臭氧空气净化器主要由臭氧管、高频电源、风机和控制系统等4部分组成。结果:空气净化器产生的臭氧浓度大于10mg/L,臭氧产量大于1,2g/h,排气量为2L/min,对容积小于100m。房间中细菌的杀灭率大于90%。结论:臭氧空气净化器可杀灭空气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用于空气的消毒净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用于对飞行人员进行低气压环境缺氧耐力和高空耐力检查的低压供氧器。方法:进行断续供氧(肺式供氧)和连续供氧。结果:在模拟海拔高度8000m以下气压下供给混合氧,并按模拟海拔高度调节供给混合氧的含氧浓度:在模拟海拔高度8000~12000m气压下供给纯氧。结论:AO-1型便携式低压供氧器的正常供氧、应急供氧性能均能达到生理卫生学要求。便携式低压供氧器还可用于在高原地区进行特殊作业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6.
FY-120型小型制氧机的氧产量为2L/min、氧浓度≥90%,整个程序控制系统用自行研制的一个双向模拟移动功能阀实现,结构独特,流程先进。整机体积小,重量轻;工作性能可靠,全自动运行;开机即产氧,噪音低。是医院病房和家庭医疗保健的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种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该系统是为院前重症患者转运所研发的小型综合急救系统。方法结合内嵌设备结构及急救器材与药品的配置特点,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机械通气、输液、吸引、监护、供氧、供电等模块。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系统框架整体结构、设备安放位置、固定方法、干涉情况、操作性能等进行仿真设计。结果该系统可与通用担架进行快速卡锁形成便携式重症监护病房(ICU),可以搭载多种交通工具,并能利用车载电源,在运送途中对患者实施不间断治疗和救护,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结论本文研制的便携式生命支持系统外型小巧,重量轻,便携性强,功能齐全,操作方便,为院前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不间断急救复苏,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综合急救装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