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胃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皆实现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50例胃间质瘤患者在实行螺旋CT后,主要的表现有:胃内出现软组织肿块的现象,肿块同时有向腔内或者胃腔内、外突出的趋势。在实施增强后,患者肿块强化相对明显,出现中心囊变及坏死的现象,周边强化明显。50例患者中,有20例为低度恶性胃间质瘤,有30例为高度恶性胃间质瘤。结论在胃间质瘤治疗中,螺旋CT的诊断价值比较高,可以准确地显示出患者胃间质瘤的具体部位及具体的形态,对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胃平滑肌瘤起源于胃的平滑肌组织,主要起自胃壁肌层,极少起自粘膜肌层或血管壁肌层。临床上并不多见,约占胃肿瘤的1%,无特征性临床症状,其诊断主要依赖X线检查,我们收集经X线、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瘤12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28~79岁,其中60岁以上9例,占75%。临床症状:无明显症状仅感上腹部不适或腹胀者9例,上腹部隐痛不适2例,1例因他病就诊体检时上腹部摸到包块。  相似文献   

3.
刘阳  黄玲 《职业与健康》2000,16(7):70-71
胃平滑肌肿瘤在临床并不多见,与较小的平滑肌瘤的检出率有关。X线检查对平滑肌肿瘤的检出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为提高诊断水平,本文对我院经X线,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资料较完整的6例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41岁。1.2 临床症状 6例患者中,3例有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恶心、乏力,纳差。2例仅腹部包块,1例腹痛。1.3 X线表现;根据我们所检查6例,其X线表现大致分三型:1.3. 1 胃内型 3例呈腔内型,轮廓比较完整锐利,呈圆形或椭圆形充盈缺损,正常粘膜肿瘤处截断,2例伴有小溃疡,均在胃体小弯侧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特点,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小的胃间质瘤(≤5cm)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及强化均匀;大的胃间质瘤(≥10cm)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与邻近结构分界不清或趋于模糊,出血、囊变、坏死显著。病变侵犯邻近器官或出现转移(肝、网膜、肠系膜)是最肯定的恶性征象。肿块的大小及有无坏死在良恶性鉴别方面有高度的相关性:肿块越大,坏死成分越多,恶性程度越高。而增强后是否强化与肿瘤的良恶性无明显关系。结论胃间质瘤的CT表现与肿瘤的大小有关;CT对胃肠道间质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万龙 《医疗装备》2015,(16):35-3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结果:肿瘤位于胃部患者为5例,肠系膜2例,小肠2例,其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2例,恶性4例。肿块形态多表现为圆形或是类圆形,可发生囊性变或是坏死。经过增强后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实质部分中得到显著强化。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良性鉴别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征象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21例。结果21例均为单发,其中位于胃13例,小肠7例,结肠1例。其中良性者14例,恶性者7例。结论CT对胃肠道间质瘤有一定诊断价值,需与平滑肌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7.
肺炎性假瘤的CT、X线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搜集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X线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主要影像表现:①类圆形大都边缘光整的肿块,多为单发,直径在3.0cm左右,密度均匀。②局限性胸膜肥厚粘连,无胸水及钙化征象,肿块与增厚的胸壁之间有条状低密度影。③病变中间层面一侧边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改变。④病灶边缘粗短毛刺。⑤肿块内空洞坏死。结论全面分析假瘤的影像学特征,重视病人肺内感染病史,对提高诊断准确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相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36例中发生于胃19例,结肠9例,十二指肠5例,肠系膜3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依据肿瘤的形态、密度、边缘及强化方式可对胃肠道间质瘤做出较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胃肠道闽质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6例胃肠道间质瘤的资料,并将大体病理所见CT表现相对照,所有患者均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36例中发生于胃19例,结肠9倒,十二指肠5例,肠系膜3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依据肿瘤的形态、密度,边缘及强化方式可对胃肠道间质瘤做出较正确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病情判断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方法:选用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诊断结果情况.结果:3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中恶性肿瘤为16例、良性肿瘤为14例,检出率为53%,发病部位为小肠处、胃部、直肠部、食管部、肠系膜,分别为10例、8例、3例、5例、4例;CT诊断为肿块直径超过5cm、瘤体内伴低密度坏死现象、肿瘤边缘出现分叶、CT值超过40Hu、瘤体内出现簇状血管、肿块直径低于5cm,例数分别为9例、5例、3例、3例、4例、6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极高,能够清晰的显示出患者体内的胃肠道间质瘤的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结果:25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CT表现:向胃肠道腔内、外生长或跨胃肠道壁生长的软组织肿,肿块密度均匀或混杂。增强后,良性肿块密度均匀,强化显著,恶性肿块,周边强化,内见液化坏死及囊边区域,部分可见溃疡形成。结论:16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够反映肿瘤的特点,有助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准确定位,能够反映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镜联合在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3年t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治疗的局限性胃间质瘤25例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25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30)min,术中出血(20±5)ml,术后住院时间(6±2)d,无术后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胃镜联合切除局限性胃间质瘤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视野暴露清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目前治疗局限性胃间质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48例患者的病史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48例临床表现均无特异性,行CT、内镜、腹部超声等检查发现肿瘤,其中位于胃32例,空肠、回肠10例,十二指肠2例,结肠2例,直肠1例,肠系膜1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CD117阳性率为91.7%(44/48),CD34表达阳性率为75%(36/48)。结论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术前明确诊断较为困难,目前手术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伊马替尼的应用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回顾性分析14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的CT表现。方法:14例GIST中,良性6例,恶性8例。位于胃8例,小肠4例,结肠1例,肠系膜1例。肿块直径约(11.2±2.6)cm。位于消化道的13例中,腔外生长者9例(69.2%),腔内、外生长者4例(30.8%)。结果:CT检查者中,肿块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9例。增强后均匀强化4例,不均匀强化10例。6例影像学随访检出复发4例,其中3例经口服STI-571治疗患者中2例观察到肿瘤缩小和液化,1例肿瘤增大。结论:GI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消化道来源的腔外生长肿块,伴有囊变、坏死或与消化道相通和增强后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应考虑GIST可能。CT在GIST诊断和随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ETV1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检测ETV1在135例不同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TV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阳性表达率为68.1%,显著高于瘤旁正常组织的5.2%(P〈0.05)。荧光定量PCR方法显示,间质瘤组织中ETV1的相对表达Ct值(3.30±2.37)低于瘤旁正常组织的(6.19±2.86),肿瘤组织中ETV1的表达是正常组织的7.4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 ETV1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水平(1.24±0.67)也较瘤旁正常组织高(0.88±0.28)(P=0.036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TV1mRNA和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526,P=0.017)。结论:ETV1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特异性高表达,可能与胃肠道间质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 GIST)的多层螺旋CT和MRI表现,评价其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和MRI资料,其中10例行CT及MRI检查,8例只行CT检查.结果 18例GIST发生于胃9例,小肠5例,结肠及直肠4例;邻近组织器官侵犯4例.肿瘤多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7例向腔内生长,11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8例密度或信号均匀,10例不均匀,增强扫描7例均匀轻中度强化,11例不均匀明显延迟强化.10例行DWI检查,8例呈高信号,其中4例中心见低信号;2例呈等、低信号.结论 GIST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及MRI检查能准确诊断GIST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腮腺良恶性肿瘤CT鉴别诊断要点,评价CT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整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腮腺良性肿瘤和11例恶性肿瘤病例,分析其CT表现特征,判定其良恶性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CT诊断符合率79.4%(27/34),其中良性肿瘤诊断符合率78.3%(18/23),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81.8%(...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治疗胃间质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2009年4月至2013年3月经超声内镜检查来源于胃固有肌层的GIST的患者,符合入组标准患者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3367岁,年龄平均52岁。病变位于胃角4例,胃底8例,胃窦8例,胃小弯2例,直径567岁,年龄平均52岁。病变位于胃角4例,胃底8例,胃窦8例,胃小弯2例,直径522 mm,平均10.9 mm。首先对胃黏膜下病变采用脱气水法行EUS检查,明确病变为起源于胃固有肌层后。采用结扎、切开、剥离、创面处理、病理检测等处理,观察治疗效果及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24例肿瘤均位于胃固有肌层,22例在内镜下完整切除,2例无法完全切除。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胃间质性肿瘤16例,均为极低及低度恶性间质瘤;胃平滑肌瘤4例,胃神经纤维瘤2例,胃血管球瘤2例。术后无继发胃穿孔、胃出血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4例,创面均愈合,无复发病例。结论胃镜微创治疗小的胃间质性肿瘤安全、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和胃黏膜肿瘤相比,胃黏膜下肿瘤的发生率稍低。该疾病患者表现出相关临床症状时间也比较晚。这些患者通常因出现了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前来就诊。对于胃黏膜下肿瘤患者来讲,应用普通胃镜和X射线检查,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的诊断结果。为了全面分析胃黏膜下肿瘤超声诊断的价值,结合实际情况,对上述命题加以分析,旨意为相关人员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