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自控镇痛方法用于开胸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60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每组各80例。术后镇痛PCEA组为0.3%罗哌卡因200ml;PCIA组为芬太尼20ug/kg、曲马多6mg/kg、昂丹司琼16mg加0.9%NaCl溶液至100ml。术后用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镇痛与镇静评分、患者呼吸和血压变化、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术后24h自控镇痛的满意度。结果恶心、呕吐发生率:PCEA组为1.2%(1/80),PCIA组为12.5%(1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自控镇痛满意度:PCEA组(2.80±1.56)分,PCIA组(3.00±1.68)分,均达到满意效果,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EA和PCIA的镇痛效果和镇静水平相当,但采用PCEA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排痰,因此,PCEA是开胸手术患者更为理想的自控镇痛方法。术后镇痛单独应用罗哌卡因和曲马多与芬太尼联合应用均安全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胸术后患者使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自控静脉镇痛(PCIA)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或曲马多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 择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S组术后PCIA用药为舒芬太尼0.04μg/(kg·h)+昂丹司琼8 mg,T组为曲马多0.25 mg,(kg·h)+昂丹司琼8 mg,ST组为舒芬太尼0.03μg/(kg·h)+曲马多0.15mg/(kg·h)+昂丹司琼8mg.观察术后4、8、16、24、48 h的镇痛、镇静、恶心、呕吐评分,镇痛药液消耗量,有效与实际按压次数比及生命指征.结果 T组各时间点镇痛评分均高于S组及ST组(P<0.05),T组在术后9~16 h、17~24h的镇痛药液消耗量明显高于S组和ST组(P<0.05).T组共8例发生呕吐,S组及ST组无呕吐发生.T组在9~16 h有恶心和呕吐评分为2~3分的例数明显多于S组及ST组(P<0.05).结论 三种方式均能用于开胸术后PCIA,但单独应用曲马多镇痛效果弱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复合曲马多,且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与肌肉注射镇痛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开胸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6例在全麻下开胸手术的ASA I-Ⅱ级病人,随机分成PCEA组,45例;和肌肉注射镇痛组(MI组,41例)。比较其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监测术前、术后病人的呼吸频率(RR)、分钟通气量(MV)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PCEA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MI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前者各种并发症显著下降。结论:PCEA是开胸术后理想的镇痛方法,它可以改善肺功能和提高术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冷冻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150例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按镇痛方法随机分为三组:肋间神经冷冻组(冷冻组,50例)、PCIA组(50例)及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度冷丁)组(对照组,50例).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并比较各组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实测值.结果 术后第3天冷冻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弱于PCIA组和对照组,P<0.05,冷冻组的FEV1(1.89±0.31)较对照组(1.37±0.20)高,P<0.05,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1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36%),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可以显著减轻接受开胸手术患者的疼痛,并可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观察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探讨两种药物复合应用的安全性. 方法 9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即B组(0.15 mg/ml布托啡诺)、F组(20 μg/ml芬太尼)和BF组(0.1 mg/ml布托啡诺+10μg/ml芬太尼).在手术缝合皮肤前接镇痛泵,记录手术后1、4、8、12、24和48 h患者镇痛评分、镇静评分、Bp、HR、R、SpO2、按压次数、镇痛药物消耗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等.结果 B组患者在术后1、4、8和12 h的镇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与BF组镇痛评分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B组和BF组1、4、8和12 h镇静评分较高,但无过度镇静的发生.从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调查看,B组满意度最低,BF组最高,F组略低于BF组.F组患者发生皮肤瘙痒(16.7%)、恶心呕吐(23.3%)的比例较高,B组的镇痛效果较差,但B组及BF组均无皮肤瘙痒的发生.结论 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开胸术后患者白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布托啡诺适度的镇静作用成为患者满意度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开胸术后两种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5月开胸手术病人62列,ASAI-Ⅱ级,将病人随机分为自控静脉镇痛(PCIA)A组,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B组.分别观察术后4、8、16、24、48 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镇静、镇痛、呕吐等指标,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结果]镇静镇痛评分术后B组在各观察时段均优于A组.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率、呼吸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脉搏、氧饱和度B组普遍高于A组(96%比94%)但都在正常范围.(结论]开胸术后PCIA、PCEA都能有效地解除患者术后疼痛,但PCEA更优越.  相似文献   

8.
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已广泛应用.为了进一步了解PCEA对术后患者的影响,2003年1月~2005年1月,我们选择了食管癌切除患者,按给药方法及种类进行了分组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硬膜外镇痛配方在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以期寻找老年患者开胸术后镇痛的较佳方案.方法 选择65~84岁的胸科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左布比卡因组(L组)、芬太尼组(F组)、左布比卡因+芬太尼组(LF组),每组20例.三组术后均行PCEA,镇痛液配方:L组:左布比卡因200 mg+地塞米松10 mg,F组:芬太尼0.8 mg+地塞米松10 mg,LF组:左布比卡因125 mg+芬太尼0.4 mg+地塞米松10 mg,均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 ml.分别于术后4、12、24、36、48 h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镇痛评分、镇静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并在镇痛结束后统计总体满意度.结果 LF组术后4、12、24、36、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少于L组和F组(P<0.05),镇静评分低于F组(P<0.05);术后4、12、24 h镇痛评分低于F组和L组(P<0.05).L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3/20)]明显低于L组[35%(7/20)]和F组[60%(12/20)](P<0.05),总体满意度[95%(19/20)]明显高于L组[60%(12/20)]和F组[80%(16/20)](P<0.05).结论 左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开胸术后行PCEA,镇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宜老年患者选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用于开胸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探讨两种药物复合应用的安全性。方法90例ASA分级Ⅰ-Ⅱ级的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即B组(0.15mg/ml布托啡诺)、F组(20阻洲芬太尼)和BF组(0.1mg/ml布托啡诺+10μg/ml芬太尼)。在手术缝合皮肤前接镇痛泵,记录手术后1、4、8、12、24和48h患者镇痛评分、镇静评分、Bp、HR、R、SpO2、按压次数、镇痛药物消耗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等。结果B组患者在术后1、4、8和12h的镇痛评分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与BF组镇痛评分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组比较,B组和BF组1、4、8和12h镇静评分较高,但无过度镇静的发生。从患者对镇痛的总体满意度调查看,B组满意度最低,BE组最高,F组略低于BE组。F组患者发生皮肤瘙痒(16.7%)、恶心呕吐(23.3%)的比例较高,B组的镇痛效果较差,但B组及BF组均无皮肤瘙痒的发生。结论布托啡诺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开胸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布托啡诺适度的镇静作用成为患者满意度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胸患者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探讨分析。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周口市中医院对120例开胸患者进行不同镇痛方法分组。观察术后镇痛效果及预防并发症进行探讨分析。结果采用术后自控镇痛无论是疗效、药物用量、并发症的防治均明显优越于肌注、静脉注射、椎管内注药镇痛。  相似文献   

12.
杨传智  赵秀玉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35-136
我院自开展术后镇痛以来,先后应用过硬膜外腔注射少量吗啡、吗啡东莨菪碱混合液、高渗氯化钠溶液及穴位注射吗啡4种方法,为比较上述4种方法的优劣,我们于1997~1998年间选择了360例用上述方法进行术后镇痛的患者,对其镇痛时效不良反应等行72小时临床观察,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60名患者,男196例,女164例,均为ASAⅠ~Ⅱ级病人。手术种类均为腹部外科手术,随机分为四级,各组年龄分布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4组随机分为吗  相似文献   

13.
病人术后立即镇痛现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与术后肌内注射阿片类镇痛药相比PCIA有镇痛效果好,药用量小,副作用少,无明显呼吸循  相似文献   

14.
不同镇痛方法用于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分别用于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60例ASAI~II级择期行乳腺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及手术结束时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并联合芬太尼开始PCIA,B组术后采用吗啡行PCEA,记录两组病人术后4、8、12、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各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前超前镇痛并联合芬太尼行PCIA可以产生理想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将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分别用于乳腺癌手术病人术后镇痛.观察镇痛效果.gear良反应情况。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乳腺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及手术结束时各静注氟比洛芬酯50mg,并联合芬太尼开始PCIA,B组术后采用吗啡行PCEA,记录两组病人术后4、8、12、24、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各时点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术前超前镇痛并联合芬太尼行PCIA可以产生理想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地佐辛持续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开胸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在术前20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两组患者术毕前30min均给予地佐辛0.1mg/kg和托烷司琼6mg静脉注射,术毕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后接镇痛泵持续地佐辛静脉镇痛。手术后2、4、8、16、24h时行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舒适度评分(BCS)和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8、16、24h时VAS、BC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Ramsay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可改善开胸患者术后地佐辛持续静脉镇痛的效果,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肋间神经冷冻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在开胸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血浆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常规开胸肺癌根治术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肋间神经冷冻组、PCIA组及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组,每组40例.视觉模拟疼痛量表评分(VAS)法评价疼痛程度,比较各组术前、术后相应时间点IL-6及CRP水平,并观察比较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48 h,肋间神经冷冻组[95.0% (38/40)]、PCIA组[90.0%(36/40)]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组[35.0%(1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术前1 d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神经冷冻组术后6h时IL-6水平显著低于同期PCIA组[(13.82±4.42) ng/L比(17.94±5.16)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前ld及术后2h时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肋间神经冷冻组术后24 h时CR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PCIA组[(112.6±14.0) mg/L比(125.5±17.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时肌肉注射哌替啶组、肋间神经冷冻组和PCI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9/40)、5.0%(2/40)、12.5%(5/40),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间神经冷冻可以显著减轻开胸术后患者的疼痛,降低术后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术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方法(PCEA)的镇痛效果、并发症情况以及应用成本。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每组40例。全部患者于腰2~3间隙穿刺行联合腰硬麻醉,向上置入硬膜外导管,术毕保留导管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镇痛方法为:Ⅰ组硬外导管连接50 ml一次性注射器,Ⅱ组硬外导管连接一次性病人自控镇痛泵,两组均用同一配方镇痛药液。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痛液用量和并发症情况,计算两种方法的应用成本。结果两组镇痛液用量比较,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0±9.5)ml vs(78.2±10.2)ml,P〈0.05];两组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Ⅰ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Ⅱ组(P〈0.05),Ⅰ组恶心呕吐和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Ⅱ组(P〈0.05);应用成本Ⅰ组明显低于Ⅱ组[(73.5±12.4)元vs(258.5±21.8)元,P〈0.05]。结论通过硬外导管连接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病人自控镇痛泵,行PCEA均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但前者用药量少,应用成本低,低血压并发症较多;后者用药量大,应用成本大,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并发症较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镇痛泵用于开胸手术术后镇痛效果,总结镇痛泵护理的经验。方法开胸手术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以镇痛泵持续镇痛,持续时间3天,B组为对照组,以普通镇痛药物间断镇痛。对镇痛泵的使用效果进行观察。对两组术后3天的VAS评分、镇痛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镇痛泵用于开胸术后效果良好,可以有效减轻切口疼痛,使病人轻松配合术后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20.
自控硬膜外镇痛对食管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食管癌术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对开胸手术后肺部感染(PTPI)的影响. 方法两组患者中,一组175例采用PCEA镇痛(PCEA组),另一组153例常规用镇痛剂肌内注射镇痛(IM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比较患者术后咳嗽排痰及PTPI发病情况. 结果 PCE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IM组(P<0.01);PCEA组患者术后咳嗽排痰良好者126例(72.00%)、较好者42例(24.00%)、不良者7例(4.00%),而IM组分别为61例(39.87%)、63例(41.18%)、29例(18.95%)(P<0.01);PCEA组有26例(14.86%)发生PTPI,IM组有38例(24.84%)(P<0.01). 结论 PCEA是食管癌开胸手术后良好的镇痛方法,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咳嗽排痰,能有效地降低PTPI 的发病率,因此PCEA是预防PTPI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