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药绵马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叶柄残基,有止血、清热解毒、杀虫等功能,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抗肿瘤、抗氧化、驱虫等药理作用。本文对绵马贯众的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概括,为进一步利用该蒙药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种类调查研究(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 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9属) 23.1 金星蕨属Parathelypteris(4种) 23.1.1 长根金星蕨 系金星蕨科植物长根金星蕨Parathelypteris beddomei (Bak.)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500 ~2150 m的路边、疏林下.具有消炎止血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外伤出血[3].  相似文献   

3.
荚果蕨贯众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荚果蕨贯众为球子蕨科Onocleaccae荚果蕨属植物Matteucciastruthiopteris (L .)Todaro的根茎。据《中药志》记载,荚果蕨贯众是商品贯众的一种,有清热解毒、杀虫止血之功效,主产于东北三省、河北、四川、陕西及西藏。有关化学成分研究,仅见文献报道荚果蕨全植物中含有脱皮甾酮、紫萁甾酮A和蝶甾酮[1] 。我们从荚果蕨根茎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正十六酸(1)、β谷甾醇(2 )、豆甾 4 烯 3,6 二酮(3)、、胡萝卜苷(4)、蔗糖(4)、D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槲蕨属4种药用植物的生药学鉴别特征。方法通过形态鉴定的方法鉴别槲蕨属4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根状茎、叶柄及叶表皮的显微结构,并对叶表皮细胞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所观察的4种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根状茎显微特征及叶表皮细胞存在一定的差异,叶柄显微特征差异较小。结论形态特征和显微特征可为槲蕨属植物及其药材的分类鉴别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苗药黔产槲蕨、三叉蕨、乌毛蕨、车前蕨、剑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和研究等。结果:基本弄清了苗药黔产槲蕨、三叉蕨、乌毛蕨、车前蕨、剑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贵州有槲蕨、三叉蕨、乌毛蕨、车前蕨、剑蕨科植物共50种,可作药用植物23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结果 基本弄清了黔产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瘤足蕨科、膜蕨科、裸子蕨科、书带蕨科植物共50种,可作药用植物22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7.
鳞毛蕨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对鳞毛蕨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总结有关鳞毛蕨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文献,综述鳞毛蕨属植物所合化学成分的种类、数量、结构、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结果:到目前为止已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分离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58种,菇类化合物13种,黄酮类化合物4种,而且该属植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结论:我国鳞毛蕨属植物资源丰富,应将化学成分的研究与药理活性的研究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开发利用该属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黔产稀子蕨科、鳞始蕨科、中国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方法.结果 基本弄清了黔产稀子蕨科、鳞始蕨科、中国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论 贵州有稀子蕨科、鳞始蕨科、中国蕨科植物共33种,可作药用植物18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相似文献   

9.
曾从日本和台湾产的6种乌毛蕨科植物中分离出4种木脂素乌毛蕨酸(1)、7-表乌毛蕨酸(2)、8-表乌毛蕨酸和brainic acid,认为这些成分有助于该属植物的分类。此次对新西兰5种乌毛蕨属植物进行了研究。 将8月在新西兰奥克兰岛采集的Doodia media、B.capense、B.filiforme、B.flu、riatile和B.discolor的干燥叶,甲醇回流提取6小时。提取物依次以活性碳柱层析(甲醇和氯仿洗脱)、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洗脱)、以Sephadex LH-20层析(甲醇和水洗脱),分别  相似文献   

10.
蕨 菜 ,为 风尾 蕨 科 多年 生 草 本 植 物蕨 的 嫩 叶。蕨 菜 分 绿蕨和紫 蕨 两 种,通 常把绿 蕨叫 做羊 蕨,把紫蕨称 为牛蕨 。羊蕨 翠绿,茎细 肉薄,牛蕨紫 黑,茎壮 肉厚 。俗 名为 “龙爪 ”、“猫卷”、“脚基 苔”,又 名拳 头菜 、龙 头菜 、吉祥菜 、长 寿菜 、锯菜 、如 意草 、佛手 、鹿 蕨菜、蕨 萁、粉蕨、蕨 台、乌糯 、狼 萁等。 《本 草 纲 目 》谓 “尔 雅 云 蕨 ,菜名 ;陆 佃 埤 雅 曰 蕨 ,初 生 无 叶 ,状 如 雀足 之 拳 ,又 如 人 足 之 ,故 谓 之 蕨 ;周秦 曰 蕨 ; 齐 鲁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云南地区骨碎补混淆品进行调查研究,明确云南地区骨碎补混淆品种。方法:采用文献查阅、民间医生访问和使用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云南地区作骨碎补入药品种较多,共27种植物,中华槲蕨、石连姜槲蕨、川滇槲蕨、膜叶星蕨、崖姜蕨、圆盖阴石蕨、光亮瘤蕨和紫柄假瘤蕨8种应用范围广,为云南地区骨碎补主要混淆品,其他品种仅集中在当地药农和草医使用。结论:为骨碎补药材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凤尾草中倍半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积成  潘景行  张锐  任晓静  刘建群 《中成药》2011,33(12):2104-2107
目的研究江西产凤尾草的化学成分,寻找活性成分。方法凤尾草经70%乙醇提取再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乙酸乙酯及水部位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1H-NMR、13C-NMR、MS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凤尾草中分离鉴定了6个蕨素类化合物,其中4个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分别为蕨素B(1),乙酰蕨素B(2),去羟基蕨素B(3),蕨素Z(4);2个从水部位中分离得到,分别为蕨素C 3-O-β-D-葡萄糖苷(5),蕨素Q 3-O-β-D-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2,3,4及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14 凤尾蕨科 14.1 凤尾蕨又名凤尾草,系凤尾蕨科凤尾蕨植物凤尾蕨Pteriscretica L.的全草,生于海拔2 500 m以下的疏林下、路边、溪边,性凉,味甘、淡,具有清热利湿,止血生肌,解毒消肿等作用,主治泄泻,痢疾,黄疸,水肿,咳血,尿血,便血,刀伤出血,跌打肿痈,疮痈,水火烫伤[4~10,12,13].  相似文献   

14.
<正>22肿足蕨来源于肿足蕨科植物肿足蕨Hypodem-atium crenatum(Forssk.)Kuhn.的根状茎或全草[4]。贵州全省分布。具有祛风利湿的功能。主治风湿痹痛[3]。23阴石蕨来源于骨碎补科植物阴石蕨Humata re-pens(L.)Diels.的根状茎[4]。贵州分布于贞丰、独山、黎平等地。具有活血止痛,清热利湿接筋续骨的功能。主治风湿痹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荚果蕨贯众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色谱法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5,7-二羟基-6-甲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1),甲氧基荚果蕨辛(2),thunberginol C(3),去甲氧基荚果蕨素-7-O-β-D-葡萄糖苷(4),荚果蕨素7-O-β-D-葡萄糖苷(5),gaylussacin(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荚果蕨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4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乌蕨对砷和铵的解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乌蕨的4种提取物对小鼠砷和氯化铵急性中毒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乌蕨提取物B及C能明显降低小鼠的死亡率,提取物C尚可使小鼠对砷耐受量提高,使其LD50从31.1±4.3mg/kg提高到38.2±5.9mg/kg。4种提取物对小鼠NH4Cl中毒虽可降低其死亡率,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西北产贯众生药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鉴定,西北产贯众有5种:欧州鳞毛蕨(Dryopteris filix-max)、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河北蛾眉蕨(Lunathyrium vegetius)、陕西蛾眉蕨(L. gira ldii)和中华蹄盖蕨(Athyrium sinense),並列表比较了他们药材的性状及组织特征。  相似文献   

18.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种类调查研究(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9舌蕨科Elaphoglossaceae(1属)舌蕨属Elaphoglossum(2种)。29.1舌蕨系舌蕨科植物舌蕨Elaphoglossum marginatum(Fée)Moore的全草。生于海拔1 600~2 010 m的山坡林下或河谷溪边,附生于石上。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便疼痛,无名肿毒[3]29.2华南舌蕨舌蕨科植物华南舌蕨Elaphoglossum yoahinakai(Yatabe)Makino的根状茎。生于海拔550~1 000 m的溪边阴湿  相似文献   

19.
骨碎补在骨伤科临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强 《中医正骨》2003,15(11):59-59
骨碎补 (RhizomaDrynariae)又名毛姜、猴姜、申姜、石岩姜、爬岩姜〔1〕。可供药用的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等多年生附生植物槲蕨的根茎〔2〕,以体肥大、质地轻脆、形状扁平、色棕者为佳。中国药科大学周荣汉教授曾深入产区收集样品 ,发现全国有 3科 6属 12种植物可作为药用。其中以槲蕨为主要品种。骨碎补的主要成份〔3、4〕 是柚皮甙(Naringin) ,水解后得柚皮素、D 葡萄糖、L 鼠李糖 ,尚有四环三萜类化合物及二黄酮类化合物。骨碎补盛产于湖北、浙江 ,此外 ,…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2,(12)
目的:对香鳞毛蕨不同提取液进行体外抗真菌试验,筛选其有效部位。方法:采用回流提取方法,用不同极性的溶剂对香鳞毛蕨进行提取,分为水、95%乙醇、石油醚和乙醚四种提取液,并测定其总间苯三酚的含量;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和试管内药基法研究不同提取液对临床常见的4种皮肤癣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FC),评价其体外抑菌效果。结果:香鳞毛蕨不同提取液的总间苯三酚含量依次为:95%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乙醚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香鳞毛蕨不同提取液对所选菌种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其体外抗真菌强度为:95%乙醇提取液水提取液乙醚提取液石油醚提取液。结论:香鳞毛蕨95%乙醇提取液的总间苯三酚含量最高,体外抑菌活性最强,提示香鳞毛蕨抗真菌的有效部位为95%乙醇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