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烟雾病又称Moyamoya病(MMD)或自发性基底动脉环闭塞症,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该疾病最先由Takeuchi报告并由Shimizu形象地称之为烟雾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人烟雾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成人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病人的临床表现,评价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例成人MMD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出血性脑卒中33例[脑实质出血1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9例]。缺血性脑卒中4例[脑梗死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例]。结论DSA检查是确诊MMD的主要方法,临床上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反复的脑实质出血或TIA均应常规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成人烟雾病(MMD)缺血性事件或出血性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68例成人MMD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44例(缺血组),发生出血性事件24例(出血组).缺血组中23例(52.27%)为TIA,前循环受累19例,后循环受累4例;21例(47.73%)为脑梗死,大脑半球受累13例,基底节受累10例,胼胝体受累2例,间脑与脑干受累各1例.出血组中16例(66.67%)为脑出血,单纯脑实质受累6例,单纯脑室受累6例,脑实质合并脑室受累4例;5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为脑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两组29例行血管重建术,患者术后3~17个月复查,显示均已建立颈外动脉至颈内动脉交通支.对可能影响MMD患者发生缺血性事件或出血性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缺血组与出血组入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5.230±3.072)、(8.790 ±3.811)分,住院期间最高NIHSS评分分别为(5.550±3.302)、(9.880±5.007)分,出院时NIHSS评分分别为(3.500±3.386)、(3.290±4.438)分,两组入院及住院期间最高NIHSS评分比较,P均<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出血组有反复头痛头晕史、嗜烟、合并脑动脉瘤比例明显高于缺血组(P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脑动脉瘤是成人MMD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是MMD患者发生出血的根本原因,缺血性事件主要是前循环TIA及大脑半球、基底节脑梗死,出血性事件主要是脑出血,出血患者发病时症状重于缺血患者;合并脑动脉瘤是成人MMD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46岁。因“发作性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1个月”于2009年2月4日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患者于2008年3月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发作时不能站立和持物,持续约10min后症状缓解。在当地医院给予改善微循环治疗后,上述症状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微创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传玲  赵培祥 《山东医药》2003,43(14):34-35
1999~2002年,我院对52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愈率69.2%。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进一步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脑出血及脑缺血事件的发生机制。方法对86例经全脑血管造影证实的成人烟雾病患者[脑出血52例(104个大脑半球,脑出血组),脑缺血34例(68个大脑半球,脑缺血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Suzuki分级、烟雾样血管的丰富程度分期及颅内小动脉扩张不同者的脑出血及脑缺血发生率进行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①两组Suzuki分级无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Z=0.656、P=0.512;Suzuki分级Ⅲ~Ⅳ级者脑出血率显著高于脑缺血率(P<0.05)。②两组颅底烟雾样异常血管丰富程度分期有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Z=3.909、P=0.000;其中2~4期者脑出血率显著高于脑缺血率(P<0.05)。③两组扩张小动脉无显著差异,Mann-Whitney U检验Z=1.183,P=0.237;同种血管扩张者脑出血率显著高于脑缺血率(P<0.05)。结论成人烟雾病患者脑出血及缺血发生与Suzuki分级无显著相关;烟雾样血管的丰富程度升高及颅内主要小动脉扩张预示脑出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感染、环境及肠道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等因素综合作用有关.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UC可出现发热、消瘦等全身表现及外周关节炎、口腔溃疡、强直性脊柱炎等肠外表现,但累及神经系统者少见.本文报道UC合并烟雾病1例,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罕见肠外表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烟雾病(moyamoya病,MMD)是一种慢性脑血管病,其临床表现为:儿童以缺血发作为主,成人以脑内或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近年来,认为MMD伴发动脉瘤是出血的可能原因,文章综述了MMD动脉瘤的发生率、类型、部位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烟雾病伴发动脉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脑血管病,其临床表现为:儿童以缺血发作为主,成人以脑内或脑室内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主。近年来,认为MMD伴发动脉瘤是出血的可能原因。文章综述了MMD动脉瘤的发生率,类型,部位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动脉瘤位置及治疗方法。结果 8例烟雾病患者中4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表现为脑室出血,2例表现为缺血性脑卒中;4个动脉瘤位于颅底动脉环周围,2个位于基底动脉顶端,1个位于椎动脉,1个位于脉络膜前动脉;其中5例行介入栓塞治疗,均获良好疗效。结论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病人根据其位置的不同,可考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累及血管及后循环血流动力学性动脉瘤可采取介入栓塞治疗,对累及侧支循环的动脉瘤(外周动脉型动脉瘤)的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烟雾病(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颅底动脉血管闭塞性疾病。儿童期发病多以颅内缺血改变为主,成年期发病则多以出血性改变为主。本文就我院同期收治的成年MMD患者分别表现为出血、缺血性发病经过的2个病例进行报道拟探讨其发生不同脑血管事件的转归机制,以加深对MMD的认识。1病例例1.患者,女,57岁,因左侧肢体无力伴头晕20 d入院,  相似文献   

12.
溃疡性结肠炎合并烟雾病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名47岁女性患者确诊溃疡性结肠炎6年,黏液血便间断发作,多次住院治疗.本次住院后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症状,头颅MRA和血管造影提示烟雾病,行右侧颅内外动脉血管吻合术加颞肌贴敷术,术后头晕和视物模糊症状改善.结合患者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考虑烟雾病系溃疡性结肠炎的罕见肠外表现.  相似文献   

13.
烟雾病(Moyamoya)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底出现异常毛细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较少见。近10年来,我们经脑血管造影确诊3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18例;4~13岁4例,22~36岁25例,47~54岁3例。12例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起病;3例先出现发作性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并逐渐加重,最后表现为持久性偏瘫,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性失语;3例为急性不完全偏瘫,其中1例合并外层神经麻痹;2例为起病较急的交替性偏瘫、假性球麻痹,其中1例并双眼视力下降;5例为发作性头痛,其中3例反复发作性头痛1个月~30年后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与开颅手术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患者38例(引流组),随机抽取同期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行开颅手术的患者46例(对照组),在死亡率及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分级等方面分析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引流组患者随诊6个月,恢复良好28例(73.7%),死亡6例(15.8%),对照组患者随诊6个月,恢复良好32例(69.6%),死亡6例(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侧脑室外引流术是老年人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甚至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替代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5.
烟雾病的血管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雾病为一少见的、原因不明的闭塞性脑血管病。病程多为进展性、致死、致残率高,缺乏牧场划的内科治疗手段。近年来其外科血管重建手术,包括颅内外直接吻合搭桥术和间接搭桥术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从临床、脑血管造影及经PET的脑血流及代谢参数等方面以疗效评价认为,临床症状100%有不同程度改善、其智能预后大多数良好、脑的循环参数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正>烟雾病(MMD)因颅底异常血管网形似烟雾,在MMD高发的日本,流行病学显示患病率为6.03/10万,发病率为0.54/10万~([1]),我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南京地区MMD患者患病率为3.92/10万,发病率0.43/10万~([2])。日本和韩国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呈上升趋势~([1,3])。MMD病因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但大多数报道  相似文献   

17.
王玉玲  刘纯美 《山东医药》2004,44(21):45-45
2001~2003年,我院应用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7例,效果较好。现将围术期处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出血危险因素和治疗转归。方法对合并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动脉瘤位置和大小、治疗情况以及长期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34例合并动脉瘤的烟雾病患者(35个动脉瘤),其中颅内出血组22例(64.7%),非颅内出血组12例(35.3%)。在35个动脉瘤中,颅内出血组23个(主要动脉型11个,周围动脉型12个),非颅内出血组12个(主要动脉型11个,周围动脉型1个);小型动脉瘤29个,中型动脉瘤6个(均为出血型烟雾病患者)。颅内出血组动脉瘤以周围动脉型为主,而非颅内出血组以主要动脉型为主,动脉瘤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13)。颅内出血组除2例未行脑硬膜颞浅动脉血管融合术( encephalo-duro-arterio-synangiosis, EDAS )外,其余患者以及非颅内出血组患者均行EDAS。3例周围动脉型动脉瘤造影复查时消失,1例动脉瘤行栓塞术后复发,其余动脉瘤均无变化。长期随访显示,颅内出血组有1例患者在术后1年突发脑出血死亡,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21例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改善。结论不同临床表现的烟雾病患者合并的颅内动脉瘤分型存在差异。烟雾病患者合并的颅内动脉瘤多为小型动脉瘤,可暂不直接处理,而直接行ED AS。术后颅内动脉瘤可长期稳定,部分周围型动脉瘤可消失。  相似文献   

19.
王蕾  薛丽 《山东医药》2009,49(14):80-80
2007—2008年,我们对3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平均年龄56岁。32例均行去骨瓣减压术+血肿清除术。发病前均有高血压史1~40a。  相似文献   

20.
烟雾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脑血管病,主要表现为双侧颈内动脉进行性闭塞并伴有脑底代偿增生的异常血管网形成。烟雾病的病理学机制尚不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免疫炎症可能在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烟雾病患者可见多种炎性因子和免疫蛋白表达异常。文章就近年来有关免疫炎症在烟雾病中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