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资料,对MRI影像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21例病灶均位于脉络膜裂内。MRI表现:冠状面呈“双凸透镜”形、卵圆形,矢状面呈卵圆形、“箭头样”表现;内部信号均匀且在各个序列上均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示囊肿信号呈低信号。囊壁及其周围无软组织信号,平均大小为0.8cm×1.4cm×1.6cm,病灶周围均无水肿。3例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后均未见病灶强化。结论:脑部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是一种良性的先天性发育异常,通常与临床表现无关。由于脉络膜裂囊肿发生在特殊的位置,横轴面扫描易误诊为脑内病变,MRI冠状面及矢状面扫描可做出明确诊断并能够与其他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MR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脉络膜裂囊肿的MR影像学特征,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其中4例同时行MR增强检查.结果:14例病灶均位于脉络膜裂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病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DWI呈低信号,周围无水肿.4例增强扫描者均无强化.结论:MR对于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分析10例脉络膜裂囊肿的CT和MRI表现.结果 10例囊肿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均为单发病灶;最大者1.5cmx2.0cm,最小者0.6cmx0.7cm;表现为界限清楚的囊性病变,病灶周围均无水肿,短期内随访无变化.结脉络膜裂论正确认识脉络膜裂囊肿的影像学表现,可避免误诊.MRI具有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清楚地显示脉络膜裂,对脉络膜裂囊肿的诊断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4.
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的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7例脉络膜裂囊肿的MRI的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病灶均位于脉络膜裂内,4例发生在右侧,3例发生在左侧,且均为单发病灶;最大者12 mm×20mm×25 mm,最小者直径约6 mm;囊肿信号在各个序列上均与脑脊液信号一致,且信号均匀,病灶周围无水肿,其中2例行Gd-DTPA增强未见强化表现。结论MRI诊断脉络膜裂囊肿特异性较高,由于MRI能多方位成像,能对本病做出准确定位,并做出准确诊断以及与其他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低场强核磁共振(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3例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低场强MRI表现,并分析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 13例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其中1例发生于双侧,7例发生于右侧,5例发生于左侧,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梭形及边界光滑锐利的脑脊液信号,囊壁及其内外均无异常信号.结论低场强MRI诊断脉络膜裂囊肿具有特异性.MRI具有多平面成像的特点,可清楚地显示脉络膜裂,有利于与脑内其他囊性病变鉴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低场强核磁共振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经低场强核磁共振检查发现的脑部脉络膜裂囊肿患者20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例囊肿均为单发病灶,位于脉络膜裂内,在各序列均呈与脑脊液信号一致的均匀无强化信号,即呈长T1、长T2信号,FLAIR序列扫描呈低信号,囊肿无占位效应,周围脑实质内未见水肿信号。结论脑部脉络膜裂囊肿具有典型的低场强核磁共振表现,且核磁共振多平面成像能够清楚地显示出脉络膜裂,有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部脉络膜裂囊肿的MRI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脉络膜裂囊肿病人的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2例同时行MR增强扫描,5例行CT平扫检查。结果 25例均表现为脉络膜裂内类圆形或纺锤形脑脊液信号灶,边界清,周围无水肿。2例增强扫描者均无强化。结论 MRI是诊断脉络膜裂囊肿并与其他病变鉴别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脑部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的M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的MSCT表现特征,并讨论其CT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所有病例诊断均采用了常规CT轴位图像与矢状位、冠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相结合的观察方法.结果 13例中男性5例,女性8例,女性略多于男性;所有病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左侧3例,右侧10例,右侧明显多于左侧;病灶大小平均约0.7cm×0.8cm×1.1cm;病灶均位于脉络膜裂内,呈境界清楚之小囊性病变,内部密度均匀且与脑脊液密度相似,囊壁及其周围无软组织密度影,灶周均无水肿征象.结论 脑部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是一种先天性发育障碍性结构,通常与临床症状无关;MSCT轴位扫描结合MPR重建技术对本病的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正确认识本病可提高本病的CT诊断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漏、误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CT和MRI 诊断为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的患者18例,CT轴位扫描12例,冠状扫描3例,其中增强扫描8例.MR I进一步检查6例,直接MRI检查3例.结果18例病灶均发生于脉络膜裂区 ,右侧12例,左侧6例,均为单侧.直径为9~20mm,呈圆形或椭圆形,CT值5~20HU,增强扫描均无强化,与环池相连9例,灶周无水肿.结论CT和MRI均可检出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但在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卵巢囊性病变MR影像学特点,探讨MR扫描对卵巢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65例经手术及腹腔镜病理证实的卵巢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MR诊断信息,以病灶内液体成分超过70%为遴选标准。观察卵巢囊性病变的MR信号、形态、轮廓、大小、范围及增强信号特点,并与手术、腹腔镜病理结果相对应,探讨MR诊断的准确率。结果:65例卵巢囊性病变经病理证实,卵巢囊肿16例、巧克力囊肿8例,卵巢冠囊肿5例,卵巢腹膜包裹性囊肿3例,卵巢囊性畸胎瘤15例、卵巢囊腺瘤14例、囊性卵巢癌4例,术前诊断正确59例,诊断符合率为90%。结论:只有密切结合临床,对MR影像细节进行深入认识和分析,才能充分体现MR对卵巢囊性病变的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