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藻黄胶囊Ⅲ号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藻黄胶囊Ⅲ号(ZHC3)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的影响,其对GMC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以期从分子细胞水平探讨ZHC3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机理.方法 ZHC3孵育体外培养的GMC,采用MTT法检测GMC增殖,ELISA法检测FN、IL-6、TGF-β1的分泌水平.结果 ZHC3可显著抑制GMC的增殖(P<0.01),显著减少FN、IL-6、TGF-β1的分泌(P<0.01).结论 ZHC3可减少肾小球内细胞外基质堆积,延缓肾小球硬化,这可能是ZHC3防治CRF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0(IL—10)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增殖影响。方法 分别应用^3H—胸腺嘧啶(^3H—TdR)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掺入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HMC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血清可诱导系膜细胞明显增殖;IL—10则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清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25ng/ml IL—10对系膜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接近70%;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IL—10可显减少S期和G2/M期细胞数。结论 IL—10通过下调血清诱导的人系膜细胞G0/G1期进入S期和G2/M期,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增殖的目的,提示IL—10在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重楼治疗肾小球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提取大鼠的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MC),观察重楼对MC增殖及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N)的影响。结果①CCK-8比色法结果显示:脂多糖(LPS)能促进肾小球MC异常增殖(P<0.01)。重楼各剂量组OD值均较LPS组显著减低(P<0.01);在干预24 h时重楼随着剂量的增加,其OD值逐渐减低,3个剂量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②ELISA法测定结果显示:重楼各剂量组均能明显抑制FN的分泌(P<0.01);随重楼剂量的增加MC分泌FN的水平呈递减变化,且重楼各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RT-PCR显示FN mRNA在正常组有少量表达,在LPS组其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重楼各剂量组较LPS组均显著减低(P<0.05)。结论重楼含药血清可抑制MC的异常增生及MC过度分泌FN,此可能是重楼治疗肾小球疾病取得临床疗效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和其受体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介导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肾小球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LN患者肾穿标本和MRL/lpr小鼠肾小球细胞中TLR4表达水平;重组HMGB1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uman mesangial cell,HMC),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表达水平;LN患者置换血浆刺激HMC,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水平,ELISA技术检测HMC培养上清中FN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N患者及小鼠肾小球细胞中TLR4水平均上调;与对照组相比,重组HMGB1刺激HMC后,TLR4和Myd88水平上调;而抑制HMGB1及TLR4均可改善LN患者置换血浆介导的HMC增殖水平升高及FN合成和分泌增加(均P<0.05)。结论HMGB1可能通过激活其受体TLR4介导LN系膜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及细胞外基质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5.
颜妍  马路 《河北医药》1997,19(1):9-10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硬化是多种病理类型肾炎的共同病理特征,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体内多种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参与和调节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硬化。我们探讨内分泌代谢因素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应用细胞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生长代谢类激素对系膜增殖及分泌纤维连结蛋白(FN)的影响作用,旨在探讨系膜增生的细胞生物学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海藻糖对低温保存的气管组织细胞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藻糖对低温保存的气管组织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新鲜配制两组保存液,其中:Ⅰ组LPD DMSO,Ⅱ组LPD DMSO 海藻糖(0.10mol.L^-1)。切取SD大鼠气管后立即分别放入含上述两种溶液的冻存管,在程序降温仪降至-80℃后投入液氮中保存.分别在1,15,30,60,120d后对气管组织体外培养。并加入^3H—TdR做标记,检测细胞掺入率。结果采用^3H—TdR体外组织培养,低温保存后Ⅰ组气管^3H—TdR掺入率(88.72%~78.21%)明显高于Ⅱ组(80.99%~70.75%),这种趋势可长时间持续(共120d)。结论含有海藻糖的LPD溶液在低温下对气管组织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3H—TdR体外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器官保存后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酸对TGFβ1诱导的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肥大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在体外以TGFβ1(2μg/L)刺激LLC-PK1细胞,诱导细胞肥大和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增加。同时,以不同浓度的大黄酸处理细胞,检测细胞体积、蛋白质含量以及[^3H]亮氨酸掺入以观察细胞肥大的变化。此外,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纤维素增生(FN)含量。[^3H]脯氨酸掺入以及细胞胶原IV及FN mRNA的表达以观察大黄酸对细胞外基质的影响。结果:TGFβ1(2μg/L)刺激可以导致LLC-PK1细胞出现细胞肥大,表现为细胞体积、细胞内蛋白量及[^3H]亮氨酸掺入量明显增加,大黄酸治疗后细胞体积及细胞内蛋白量降低。TGFβ1也能明显增加LLC-PK1细胞[^3H]脯氨酸掺入量,培养上清液中FN含量,以及细胞内胶原IV和FN mRNA的表达。大黄酸则能抑制上述细胞外基质合成的影响,明显降低细胞内胶原IV和FN mRNA表达水平。结论:大黄酸可以逆转TGFβ1诱导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抑制TGFβ1刺激的细胞外基质合成,这可能是大黄酸预防或改善糖尿病肾脏病变、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积雪草酸对高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高糖组(A组)、高糖加积雪草酸干预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培养1周、2周、3周后,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连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的含量.结果 与C组相比,A组细胞上清液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加,且随时间延长变化越明显(P<0.05);细胞上清液中TGF-β1、FN、Col-Ⅳ分泌量均增加,并且FN分泌量随时间延长变化越明显(P<0.05).与A组相比,B组细胞上清液SOD活力增加,MDA含量下降,TGF-β1、FN、Col-Ⅳ分泌量减少(P<0.05).结论 积雪草酸可以缓解高糖诱导的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以及减少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起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醛固酮(aldosteroen,ALD)及其受体拮抗剂螺内酯(spironolactone,SPI)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分泌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ALD(10-11、10-9、10-7mol/L)和/或10-7mol/L SPI刺激系膜细胞48 h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FN的浓度,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FN mRNA的表达;以10-9mol/L浓度的ALD刺激系膜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后,应用ELISA测定培养上清中FN的浓度,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细胞FN mRNA的表达。结果ELISA结果显示,ALD促进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分泌FN,且具有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的特点,SPI能够拮抗ALD的作用。半定量RT-PCR方法结果显示,ALD促进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FN mR-NA的表达,且具有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的特点,SPI能够拮抗ALD的作用。结论ALD从蛋白和基因水平促进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合成分泌FN,且具有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的特点,SPI能够拮抗ALD的作用,从而可能有益于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孙影  张雪鹏  张健  杨方 《中国医药》2010,5(1):16-18
目的观察益肾蠲湿合剂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细胞外基质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含低、中、高剂量益肾蠲湿合剂的药物血清作用于10%血清-DMEM培养液培养的GMC,分别用噻唑蓝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和培养液中基质的浓度。结果益肾蠲湿合剂对GMC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着剂量的增加作用也逐渐增强(72h低、中、高剂量的抑制率分别为28.3%、40.5%、47.5%)。同时益肾蠲湿合剂对GMC分泌细胞外基质有也明显的抑制作用(高剂量组对FN、LN及ColⅣ的抑制率分别为26.1%、25.4%、22.3%,中剂量组分别为17.4%、20.5%、15.9%;低剂量组分别为10.4%、10.7%、9.3%)。结论益肾蠲湿合剂对GMC的增殖及基质的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其有效抑制各种慢性肾炎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吡那地尔 (pinacidil,Pin)对内皮素 1(ET 1)诱导培养的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PASMC)增殖的影响。方法 :内皮素 1刺激培养兔PASMC增殖模型 ;以氚 胸腺嘧啶核苷 ([3 H] TdR)掺入法观察细胞增殖及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合成 ;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兔PASMC细胞周期。结果 :吡那地尔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内皮素 1所致的 [3 H] TdR掺入量增多 ,阻止兔PASMC由静止期 (G0 G1期 )进入DNA合成期 (S期 )和有丝分裂期 (G2 M期 )。ATP敏感性钾通道 (KATP)阻断剂格列本脲可拮抗吡那地尔对 [3 H] TdR掺入的抑制作用。结论 :吡那地尔可能通过激活KATP通道抑制内皮素 1诱导兔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可望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时所致的肺动脉重构。  相似文献   

12.
阿霉素肾病大鼠α-SMA表达特点及缬沙坦的干预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阿霉素诱导的肾病模型大鼠肾脏αSMA、FN、LN的表达特点、意义和缬沙坦干预治疗的影响。方法单侧肾切除加重复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制作肾病模型,以αSMA、FN、LN等为观察指标,采用免疫组化、病理图像分析和流式细胞检测等方法,进行阳性表达定位、半定量和蛋白表达定量分析。结果阿霉素肾病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αSMA表达明显,阳性细胞率和蛋白表达半定量分析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且伴有FN、LN在肾小管间质和肾小球的大量沉积,缬沙坦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阿霉素肾病模型中肾小管间质存在细胞表型转化现象,缬沙坦能抑制肾小管间质细胞表型转化,同时,减少FN、LN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相似文献   

13.
冬虫夏草对离体人肾小球系膜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冬虫夏草对离体人肾小球系膜增殖的疗效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利用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 ,采用检测 3H胸腺嘧啶掺入量的方法 ,研究北冬虫夏草和天然冬虫夏草对低密度脂蛋白 (L DL )引起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2组冬虫夏草组的 3H掺入率均明显低于 L DL对照组 (P<0 .0 1) ,而 2组冬虫夏草之间同一浓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冬虫夏草明显抑制 L DL引起的系膜细胞增殖 ,北冬虫夏草与天然冬虫夏草作用相似。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冬虫夏草间接抑制了系膜细胞增殖过程中 DNA的合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丹参)、生脉注射液(生脉)及丹参与生脉注射液合用对阻塞性黄疸术后细胞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阻塞性黄疸与无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分成5组。黄疸对照组及无黄疸对照组术后给予一般治疗,丹参、生脉及丹参与生脉合用3个治疗组在阻塞性黄疸术后1~6d,分别给予丹参、生脉及丹参与生脉合用,动态观察血浆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6,8(IL—6,IL—8),内皮素(ET)以及尿转铁蛋白(UTFR),尿白蛋白(UALB)和尿视黄醇(URBP)。结果 丹参、生脉及丹参与生脉合用治疗组术后7d与术后1d相比,LPS,IL—6、8,ET,INFa,UTFR,URBP,UALB明显下降(P<0.05),且低于或接近术前水平,其中UALB,URBP与黄疸对照组术后7d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丹参和生脉合用组术后7d的ET,INFa,IL—6,UALB龙水平较丹参组明显降低,与生脉组相比ET,TNFa,IL—6,URB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及丹参与生脉注射液合用对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血浆LPS有拮抗作用,同时降低其他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丹参和生脉合用优于单独应用丹参或生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伐他汀对内皮素-1(endothelin-1 ET-1)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CFs)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经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大鼠CFs,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ET-1(10-6 mol/L)组,阿伐他汀(1.0×10-4 mol/L)组,ET-1 阿伐他汀(10-7~10-4 mol/L)组.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液体闪烁计数仪测定[3H]-脯氨酸掺入率,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上清液中NO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T-1(10-6 mol/L) 孵育细胞 48 h 后可显著增加MTT比色法测定的CFs吸光度A490值和[3H]-Pro掺入率,降低CFs生成NO的量(P<0.01);随着阿伐他汀浓度的增高,CFs的A490值和[3H]-Pro掺入率呈明显的递减趋势(P<0.01),促进CFs NO的生成(P<0.01);细胞周期分析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T-1能显著提高S期细胞百分率(P<0.01),1.0×10-4 mol/L 阿伐他汀抑制ET-1诱导S期细胞百分率上升(P<0.01).结论阿伐他汀呈浓度依赖性抑制ET-1诱导的CFs增殖和胶原合成,该作用可能与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鞘磷脂及神经酰胺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鞘磷脂及其代谢产物神经酰胺对人结肠癌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噻唑蓝 (MTT)显色法、细胞核分裂指数和3H TdR掺入试验方法 ,所设剂量分别为鞘磷脂 5、10、2 0、40 μg ml和神经酰胺 6 2 5、12 5、2 5、5 0 μmol L ,分别以无水乙醇和二甲基亚砜 (DMSO)为溶剂对照。结果 鞘磷脂对HT 2 9细胞的生长无明显作用 ,神经酰胺对HT 2 9细胞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在MTT试验中 ,不同浓度神经酰胺对HT 2 9细胞的 7d抑制率分别为 3 9%、85 %、98%和98% ;在核分裂指数试验中 ,随着神经酰胺剂量的增高 ,其核分裂指数明显降低 ;在3H TdR掺入试验中 ,可见随着神经酰胺剂量的增高 ,3H TdR掺入到HT 2 9细胞中明显的减少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鞘磷脂对HT 2 9细胞生长无明显作用 ,神经酰胺对HT 2 9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 ,这可能是鞘磷脂抑制结肠癌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甲壳胺对AngⅡ所诱导的乳牛基底动脉平滑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所诱导的乳牛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BAVSMCs)增殖模型,以MTT法观察甲壳胺对BAVSMCs增殖的影响[^3H]TdR掺入法观察甲壳胺对乳牛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还观察了甲壳胺对乳牛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总蛋白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壳胺对AngⅡ所诱导的BAVSMCs增殖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作用;可浓度依赖性抑制AngⅡ所诱导BAVSMCs的DNA合成增加作用;还可抑制AngⅡ所诱导BAVSMCs蛋白合成增多作用,提示甲壳胺可抑制AngⅡ所诱导的BAVSMCs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8.
林志民  黄荣桂  李月婷  郑兴中 《海峡药学》2013,(12):46-48,F0003
目的 探讨肾茶两种不同化学提取物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增殖与TGF-β1分泌、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肾茶提取分离得到乙酸乙酯、正丁醇两种不同化学提取物,分别给大鼠灌胃后,采血制备含药血清.以肾茶提取物含药血清为干预因素,体外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MCs)为研究对象,采用CCK-8、ELISA、RT-PCR技术,探讨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系膜细胞增殖、TGF-β1分泌及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肾茶正丁醇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含药血清均明显抑制LPS刺激的大鼠MCs增殖及TGF-β1分泌(P<0.01或P<0.05);肾茶正丁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与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的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LPS刺激的大鼠MCs TGF-β1 mRNA表达(P<0.01或P<0.05).其中,肾茶正丁醇提取物抑制作用明显优于乙酸乙酯提取物,二者同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抑制作用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P<0.01).结论 体外实验表明,肾茶二种提取物含药血清可抑制MCs的异常增生及TGF-β1的过度表达,其中正丁醇提取物作用优于乙酸乙酯提取物,为肾茶开发新制剂治疗肾小球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观察蟾蜍灵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和蟾蜍灵组;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凝胶图像吸光度分析系统检测蟾蜍灵刺激前后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的TNF α及IL 1β的mRNA量;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TNF α及IL 1β的含量。结果①LPS刺激组TNF α mRNA相对表达量(0.59±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28±0.13)(P<0.01);蟾蜍灵组TNF α mRNA相对表达量(0.25±0.03)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②LPS刺激组IL 1β mRNA相对表达量(0.57±0.16)显著高于对照组(0.26±0.08)(P<0.01);蟾蜍灵组IL 1β mRNA相对表达量(0.30±0.04)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③LPS刺激组TNF α细胞因子表达量[(195.40±6.09 ) pg&#8226;mL 1]显著高于对照组[(97.93±8.44) pg&#8226;mL 1](P<0.01);蟾蜍灵组的TNF α细胞因子表达量[(108.39±8.81) pg&#8226;mL 1]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④LPS刺激组IL 1β细胞因子表达量[(168.65±12.80) pg&#8226;mL 1]显著高于对照组[(79.77±10.14) pg&#8226;mL 1](P<0.01);蟾蜍灵组的IL 1β细胞因子表达量[(98.75±6.95) pg&#8226;mL 1]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结论蟾蜍灵能显著抑制LPS刺激后的体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TNF α及IL 1β。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素治疗大鼠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抗鼠类胸腺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抗原 (Thy1 1)单克隆抗体 1 2 2 3诱导Wistar大鼠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用低分子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加地塞米松治疗 ,通过免疫组化、透射电镜和常规病理染色 ,观察肾小球内细胞总数、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肾小球系膜基质以及蛋白尿排泄动力学改变。结果 低分子肝素可降低肾小球内细胞总数和减少肾小球内增殖细胞的数量 ,抑制系膜基质的增生和减轻尿蛋白的排泄。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治疗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