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力  张小薇 《北京中医》2006,25(1):18-19
目的 总结袁兆庄教授在中医皮外科的宝贵经验,观察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中医称之为火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门诊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单纯应用中药完整治疗了5例患者。结果 从患者的自觉症状、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 单纯使用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且临床疗效稳定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天疱疮在临床中较少见,且症状重。预后差,死亡率较高。对4例天疱疮患者通过一般护理及口腔、皮肤、中药、饮食、情志等综合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好转率,降低其死亡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护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昌鹏  许良杰 《新中医》2007,39(1):75-7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天疱疮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天疱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强的松治疗;中药组: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除湿解毒中药(基本方:生白术、生芡实、黄柏、牡丹皮、生枳壳、生薏苡仁、草薜、菌陈:金银花、茯苓皮)。分别观察治疗2个疗程前后强的松剂量的变化。结果:第2个疗程结束后,中药组处于静止期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强的松每天用量撤减变化中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除湿解妻中药能够帮助患者早日撤减强的松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袁兆庄教授在中医皮外科的宝贵经验,观察单纯应用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中医称之为火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门诊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中,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单纯应用中药完整治疗了5例患者.结果从患者的自觉症状、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单纯使用中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且临床疗效稳定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寻常型天疱疮是其中病情较重的类型,临床治疗困难。近年来,临床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取得较好效果,但该药临床常出现感染等不良反应。此文案例患者因惧怕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选用中药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寻常型天疱疮,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改善了患者体质,降低了感染发生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类天疱疮又名副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目前病因尚不明,有人认为属自家免疫性疾病。该病多通过皮肤活检确诊,现代医学多用类固醇激素、氨甲喋呤等治疗,效果不理想。笔者应用中药治愈一例,现介绍如下,供参考。李××,女,49岁,社员。1878年5月6日就诊。患者起病半年余,经北京北大医院确诊为类天疱疮,在张家口医学院附院以同样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天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在我院皮肤科经皮质激素治疗控制病情并逐渐减量至病情稳定的天疱疮患者,治疗组22例补肾中药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对照组20例仅小剂量皮质激素维持治疗。治疗期间观察病情稳定情况和激素副作用。患者随访两年。结果:随访期间,治疗组病情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出现激素副作用的病例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中药联合小剂量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天疱疮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稳定,减少激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药浴是一种以适宜浓度和温度的中药溶液,通过透皮作用,使药物有效成分进入体内,达到治疗、保健及美容等效果的外治方法^[1]。西医认为天疱疮归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常见由于水疱破裂而继发感染^[2],治疗首选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同时予抗炎、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9.
张秉新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94-2295
目的:探讨中药辨证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红斑型天疱疮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轻症红斑型天疱疮患者初诊辨证为毒热炽盛型6例,湿热交阻型10例,气阴两伤型6例。其中18例于治疗27周达到疾病控制,继续治疗3周7周达到疾病控制,继续治疗3周3个月皮损逐渐痊愈,皮损痊愈后1周左右停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继续服用中药汤剂23个月皮损逐渐痊愈,皮损痊愈后1周左右停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继续服用中药汤剂26个月巩固治疗,其中14例未再复发。结论:中药辨证联合雷公藤多苷可有效治疗轻症红斑型天疱疮,避免了激素治疗的副个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细胞松解为特点的重症大疱性皮肤病,以大小不等的水疱散布全身,疱壁较薄,易于破溃流液,尼氏征阳性为主要表现。临床上可为4个类型:寻常型、增殖型、红斑型、落叶型。以寻常型最常见、严重、难治。1996年至今我院共收治重症寻常型天疱疮患者24例,经服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内服外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精心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以老年人为多。临床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外加应用免疫抑制剂,疗程长,激素副作用大。我院对2001年8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大疱性类天疱疮40例采用中药湿敷辅助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路若曦  于小平  张芳  张晓杰 《国医论坛》2021,(1):76-78,F0004
感染是天疱疮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尤以皮肤黏膜感染最为多见。皮肤屏障受损、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低蛋白血症等影响因素均可导致天疱疮皮损黏膜继发感染的风险增加。局部抗感染治疗可改善天疱疮患者的症状、缩短皮损控制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局部治疗中,中药制剂以油膏剂为主。西医治疗包括:外科清创法结合药液湿敷清洗;局部使用含有藻酸盐、纳米银、磺胺嘧啶银等成分的新型抗菌敷料;物理疗法包括红光与红外线照射、臭氧水疗、氦氖激光照射。这些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天疱疮的局部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类天疱疮多发生于老年人,是一种以全身表皮下水疱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虽可部分缓解病情,但并发症和副作用大,且易复发.笔者曾遇1例中风合并重症类天疱疮患者,在王左教授的指导下运用中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细胞松解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患者血清中存在有抗棘细胞间物质抗体。按照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改变分为4种类型:①寻常型天疱疮;②增殖型天疱疮;③红斑型天疱疮;④落叶型天疱疮。这一组疾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比较棘手。由于广泛的水疱及糜烂,皮肤损害面积大,渗出多,蛋白质大量丢失,加之皮质类固醇的应用很容易继发皮肤及系统性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及早控制皮肤损害,尽早使糜烂面得到愈合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类天疱疮是皮肤科的重症病。多年来我们一直探讨在辨证使用中药的基础上配合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控制病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992~1998年共收治病人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52~78岁;病程15~40天。依据皮损范围分为重...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丽 《四川中医》2003,21(6):70-71
天疱疮是一个慢性经过、原因不明、易于复发、预后不良的皮肤病。作者运用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并配合有效的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天疱疮,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天疱疮是一种表皮内大疱性皮肤病,普遍认为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危及生命。中医所谓之“天疱疮”、“火赤疮”与此病相类似。现将1例天疱疮治疗情况介绍如下:病例:患者孙庆臣,男,34岁,农民。住院病志号:109386,1996年6月12日入院。主诉:周身红斑...  相似文献   

18.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疱性皮肤病,现代医学将天疱疮在临床上分为寻常型、增殖型、落叶型、红斑型和特殊类型(如副肿瘤性天疱疮、药物性天疱疮、IgA型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等),其中以寻常型天疱疮最为多见和严重。目前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配合免疫抑制剂[1]。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中医治疗天疱疮可取得显著疗效。介绍张池金教授应用中医辨证论治寻常型天疱疮1例,总结其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寻常型天疱疮近、远期疗效。方法:收集40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治疗组(西药加中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两组治疗后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近期疗效,对照组中近期控制72.7%(16/22)、近期未愈27.3%(6/22),治疗组中近期控制81.8%(18/22)、近期未愈18.2%(4/22),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治愈率达36.4%,而对照组22.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与西药疗法治疗寻常型天疱疮近期疗效相近,但远期疗效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0.
重证天疱疮一例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证天疱疮一例治验白山市中医院(134301)姜洁,吴景新长春中医学院杨靖【关键词】天疱疮,中医治疗,医案申某,女,24岁,学生。1994年4月18日初诊。该患以头面四肢及臀部,速起紫黑色水泡伴恶寒发热4天人院。4天前无明显诱因,晨起后发现左踝部隆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