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CD40配体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中的一员,主要活化T细胞表面的共刺激分子,特别是CD4+T细胞.CD40配体通过与其受体CD40的相互作用,在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此文就CD40L配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在病毒DNA疫苗和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荣朝  吴雨岗 《江苏医药》2008,34(3):275-276
目的 从小鼠骨髓中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s),检测DCs对T细胞的活化作用.方法 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单个核细胞(MNCs),在重组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因子(rm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诱导下培养扩增DCs.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型特征,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MNCs经过rmGM-CSF、IL-4和TNF-α诱导培养12 d后,具有典型的DCs形态,高表达MHCⅡ类分子、CD11c、CD80、和CD86抗原.具有极强的激发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 体外诱导、扩增DCs具有极强的激发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功能进行研究。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细胞分选仪分离调节性T细胞,体外培养行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法检测调节性T细胞对同源/异源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ELISA法检测调节性T细胞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的分泌水平。结果CD4^+CD25^+调节性T细胞细胞比例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肿瘤坏死因子-β、白细胞介素-10的分泌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AD组调节性T细胞抑制功能受损,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AD患者调节性T细胞抑制功能受损,可能与其接触抑制途径缺陷有关。  相似文献   

4.
<正>研究表明,银屑病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T细胞异常的免疫性疾病。研究发现其发病与CD8+T细胞、CD4+T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直接相关[1],其中,Th1型及Th2型细胞因子均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但以Th1型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2,干扰素(IFN)-γ等为主。此外,前炎症因子如IL-1、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也参与了皮损形成。TNF-α的活化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T细胞亚群检测肺癌、乳腺癌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与 T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 采用 SAP法检测恶性肿瘤病人静脉血中 CD3、CD4 、CD8细胞数量。结果 肿瘤患者 T细胞亚群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T细胞亚群与肿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 T细胞亚群的检测在肿瘤疾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1型人类免疫缺陷症病毒(HIV-1)主要入侵CD4~+T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利用宿主细胞许多成分和免疫激活状态,进行复制,造成宿主CD4~+T细胞数量剧减和功能受损,产生严重免疫缺陷.针对此机理,本文提出(1)阻断或抑制HIV-1对细胞成分的利用;(2)给予白细胞介素2(IL-2)、IL-12等辅助性T细胞因子;(3)抑制促炎细胞因子[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的产生,降低免疫激活状态;(4)扩增CD4~+和CD8~+T细胞的免疫治疗原理,并简解其初步临床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7(IL-27)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其对CD4+T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收集AS患者、健康体检者(Health controls,HCs)的外周血,磁珠分离CD4+T细胞.ELISA测定IL-2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IL-27体外作用后,CCK-8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定量PCR分析T-bet和GATA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AS患者外周血IL-27显著高于HCs组(P<0.01),IL-27作用后,AS组和HCs组CD4+T细胞增殖能力均增强,AS组CD4+T细胞增殖能力强于HCs组(t=12.1,P<0.01),同时AS组细胞培养液中IFN-γ在IL-27作用后较HCs组均显著增高(P<0.01),IL-2及IL-10表达无明显变化.IL-27诱导后AS组CD4+T淋巴细胞T-bet基因表达显著增加(t=14.3,P<0.01),而GATA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L-27在AS患者外周血表达升高,并可诱导CD4+T细胞增殖,可能通过上调T-bet的表达诱导CD4+T细胞向Th1分化,可能在AS免疫炎性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增强肺癌细胞裂解物(L)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疫苗(L-D)免疫临床治疗肺癌效果的方法。方法:以来源于热休克蛋白70第407~426的两段重复序列(M)和OK-432(O)为佐剂刺激Lewis肺癌细胞裂解物,制备了树突状细胞疫苗LMO-D。结果:与L-D相比, LMO-D显著增加CD11c、CD40、CD80、CD86、MHC-Ⅰ和Ⅱ等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LMO-D免疫荷瘤小鼠后,显著增强Th1类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干扰素γ,而不增强Th2类细胞因子白介素-5的表达;T淋巴细胞增殖诱导显著和淋巴细胞毒反应;此外LMO-D显著降低荷瘤小鼠瘤重与体积,延长了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结论:LMO-D可通过诱导显著的T细胞免疫反应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相似文献   

9.
CD4+T细胞各亚群在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辅助性T细胞1(Th1)/Th2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的失衡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产生的免疫损害,是导致RA慢性炎症的关键因素。TNF-α作为一种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在RA致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TNF-α有两个受体,TNF受体1(TNF receptor 1,TNFR1)在大多数细胞上表达,而TNFR2仅在T细胞等免疫细胞上表达,调节T细胞的存活、活化和增殖。反之,T细胞对TNF-α信号通路也有影响。该文就RA的发病机制中TNF-α及其信号通路和CD4+T细胞各亚群功能的关系加以综述,为RA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和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在2型糖尿病(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细胞膜打孔和三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46例初诊T2DM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并分析其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和CD3+T、CD4+T细胞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比例与CD3+、CD4+、TNF-α自细胞介素6(IL-6)、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细胞功能指数(HOMh-β)均无明显相关性.治疗前,CD3+T细胞百分比与CD4+T细胞百分比、IL-6水平与HOMA-β成正相关(P<0.05).治疗2周时,TNF-α与HOMA-IR和HOMA-β成正相关,而IL-6与C-RP成负相关(P<0.05).结论 初诊T2DM患者存在CD4+CD25+FoxP3+Treg细胞数量的紊乱,胰岛素强化治疗后CD4+CD25+FoxP3+Treg细胞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低水平的Treg细胞一方面可能是T2DM发生发展的因素,另一方面可能是高血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40分子是表达于细胞表面的白细胞分化抗原.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CD40分子最初于1985年通过单克隆抗体与膀胱肿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发生反应而被识别,1989年被完全克隆。CD40分子介导了免疫细胞的成熟及免疫效应的发挥,在肿瘤免疫、移植免疫、自身免疫性疾病、炎症、动脉硬化等病理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现就CD40分子与泌尿系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盐酸芬戈莫德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免疫相关因子功能的影响,探讨盐酸芬戈莫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盐酸芬戈莫德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荷瘤模型组,给药14d,分别检测以下指标:肿瘤生长抑制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小鼠不同组织T细胞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效应T细胞(CD8~+CD3~+T细胞)的比例、不同组织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结果盐酸芬戈莫德明显升高CD8~+CD3~+T细胞在肿瘤局部的比例(P <0.05);盐酸芬戈莫德显著提高外周血和淋巴结中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P <0.05);盐酸芬戈莫德有抑制CD4~+CD25~+Tregs分泌IL-10的作用(P <0.05)。结论盐酸芬戈莫德可能通过影响Tregs的免疫抑制功能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T、B淋巴细胞在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中肿瘤坏死因子家族的B细胞激活因子(B cell activating factor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family,BAFF)是B细胞存活和T细胞激活的重要细胞因子,与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相关.此文重点介绍BAFF及其受体的结构功能、BAFF与相关疾病以及基于BAFF的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4.
李媛 《中国医药》2009,4(8):924-926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配体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 lymphocyte stimulator,BlyS),也被称为B细胞刺激因子(B cell-activatingfactor,BAFF),是Ⅱ型跨膜蛋白.它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和树突细胞中表达,能特异性与B细胞结合,对B细胞的存活、增殖、发育和分化起着关键的作用[1].BlyS作为一种细胞因子,它对靶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首先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进而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  相似文献   

15.
CD4^+ CD25^+T调节细胞与免疫性血液系统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林凤茹 《河北医药》2010,32(18):2576-2577
CD4+ CD25+T调节细胞(CD4+ CD25+ + regulatory T cell,Treg)是一种表达白介素-2(IL-2)受体α链(CD25)的CD4+T细胞,CD4+ CD2+5T调节细胞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其数量减少或功能缺失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Foxp3的表达在CD4+ CD25+T调节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上起重要作用。近年来,CD4+ CD25+T调节细胞已成为自身免疫、肿瘤免疫、移植免疫等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由梭形细胞与上皮细胞混合组成且伴有坏死,所以转移和侵袭性强在所难免,且预后不良。GIST(胃肠道间质瘤)主要与胃肠道的其他梭形细胞肿瘤如平滑肌肿瘤及神经鞘瘤鉴别。由、于GIST可以向平滑肌及神经方向分化,因此光镜下鉴别比较困难。鉴于GIST伴有ckit基因突变所致的CD117高表达,而其他胃肠道梭形细胞肿瘤不具备此特征。因此CD117在鉴别诊断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另外,由于60%~70%的GIST伴有CD34的表达,因此CD34在鉴别诊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50例银屑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的T淋巴细胞亚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寻常型银屑病组的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和P<0.05)。血清TNF-α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增高(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发生紊。TNF-α是一种与银屑病免疫炎性反应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及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英]/Leavy O∥NatRev Immunol.-2007,7(8).-580诱导T细胞耐受是肿瘤逃逸的一个重要机制。既往研究表明抗原呈递细胞在肿瘤相关T细胞耐受中具有一定作用,但相关机制尚不清楚。最近,Gabrilovich等发现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通过将TCR(T细胞受体)-CD8复合物硝基化而阻断肽-MHC-TCR结合,从而诱导CD8 T细胞耐受。MDSC是一组不成熟的GR1 CD11b 细胞(包括巨噬细胞、粒细胞、树突状细胞和骨髓细胞的前体),是对不同肿瘤来源的细胞因子的反应而产生的。研究发现这些细胞可以诱导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CD8 T细胞的耐受。为研究其相关…  相似文献   

19.
肿瘤坏死因子一词原来是指细菌感染后产生的一种能引起动物和人类肿瘤出血性坏死的血清蛋白质。现在已鉴定出两种这样的蛋白质,分别称为肿瘤坏死因子(TNF,主要由巨噬细胞产生)和淋巴毒素(也称为TNF_β,一种活化的T细胞的产物),两者皆可用DNA重组技术产生。这些蛋白质在免疫和炎症反应中是重要的介质,还可能与组织改变和细胞分化有关。它们作用范围广泛,包括调节血管内皮性质、诱生其他细胞因子、诱导细胞的抗病毒活性、刺激骨吸收、血管形成及成纤维细胞有丝分裂发生。  相似文献   

20.
多糖的免疫药理作用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多糖对免疫系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为免疫增强或刺激作用.对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细胞毒T细胞、B细胞等均有明显的刺激作用,使这些细胞的活性增强.多糖能促进巨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和肿瘤坏死因子,促进T淋巴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2,激活LAK细胞,诱导白细胞产生干扰素.多糖对细胞免疫功能的促进和诱生多种细胞因子,是多糖发挥药效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