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弘  聂波 《哈尔滨医药》2014,34(1):38-38
目的 研究分析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在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64例我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间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患者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1.25%,两组比较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在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疗效优异,止血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为难治性ITP16例,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每周1次(100 mg)静脉滴注,连用4周。动态检测血常规。结果完全反应4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8.75%。有效患者疗效持续时间5~28个月,2例复发,其余患者疗效维持较好。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例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TX 100 mg/次,每周1次,连续4周)治疗的难治性ITP患者,监测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清免疫球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完全反应1例,有效3例,无效1例,复发1例,总有效率为66.7%,持续反应率达33.3%,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RTX治疗难治性ITP有效,其作为脾切除前可供选择的替代治疗方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初诊特发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采用血浆置换联合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的初诊特发性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有典型的"五联征",1例患者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4例患者初诊时ADAMTS13无活性,ADAMTS13抗体阳性。4例患者治疗后获得临床缓解,治疗过程中无利妥昔单抗输注反应,无严重感染事件发生。中位随访29个月,患者均未复发,长期存活。结论 4例初诊特发性TTP患者在血浆置换基础上联用利妥昔单抗安全、有效、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益气养血汤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ITP)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1例rITP,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予益气养血汤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对照组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1(IL-2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以及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IL-10、CTLA-4、CD3+、CD4+、CD4+/CD8+水平升高,MPV、IL-17、IL-21、CD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T及APTT时间均缩短(...  相似文献   

8.
马亚妹 《中国药业》2013,22(11):81-82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原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0年至2011年收治的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利妥昔托单抗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χ2=13.23,P<0.05);观察组平均血小板计数为(87.32±13.21)×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3±10.28)×109/L(t=12.2314,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6.67%,观察组为20.83%,无显著性差异(χ2=5.44,P>0.05)。结论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比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经地塞米松、环孢霉素和利妥昔单抗联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 ITP)显示疗效良好。原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能达到持久缓解。表明这是一种进一步优化疗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10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检测血小板数及淋巴细胞亚群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完全反应(CR)30%,有效(R)40%,无效(NR)30%,中位起效时间3周。治疗后所有患者CD19(+)/CD20(+)B细胞数均明显下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12个月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妥昔单抗在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小剂量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例继发于SLE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给予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100mg,每周1次,连用2~4次,同时根据病情联合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不良反应,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第一次使用利妥昔单抗后,6例(66.7%)患者在2~4周内血小板计数上升至正常,随访6~12个月后,其中3例患者维持完全缓解,3例患者复发,但在加用环孢 A和/或达那唑后,血小板又上升至正常且维持良好。1例达部分缓解,2例无效(其中1例死亡)。在随访期间,患者的激素用量均逐步减少。研究期间1例患者发生隐球菌脑膜炎。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对部分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有效,安全性较好,但需谨慎除外感染。该生物试剂可能成为免疫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的诱导缓解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我们用重组干扰素α-2b(rIFNα-2b)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11例。现将治疗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我院1996-05~1998-07收治RITP11例。诊断按1987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  相似文献   

14.
15.
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儿童大多数病例预后良好 ,少数儿童及成人病例治疗效果不佳 ,反复发作 ,更有因严重出血 (尤其是颅内出血 )而死亡者。因此 ,如何改进对ITP的治疗和出血危象的抢救是急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现报告我们 1 992~ 2 0 0 1年间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HIVDM)治疗ITP 2 1例的临床情况。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ITP2 1例中 ,男性 9例 ,女性 1 2例 ,年龄 1 3~ 4 7岁 ,均经临床血象和骨髓象确诊 ,符合 1 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 ] ,病程5个…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约80%的ITP患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或)脾切除治疗有效,约20%对上述治疗无效,当患者对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或不宜做脾切除及免疫抑制剂而临床出血严重需紧急提高血小板时,国内外多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gG)0.4g·Kg^-1·d^1×5静脉点滴治疗,收到很好效果。但部分病人因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通用名为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难治性ITP)的疗效。方法:38例诊断为难治性IT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并评估两组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肝功能方面,不良反应的其他指标的比较,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孢素A可作为难治性ITP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予丙种球蛋白400mg·kg^-1·d^-1加地塞米松2mg·kg^-1·d^-1治疗,静脉输注3d后再改用泼尼松2mg·kg^-1·d^-1口服;对照组不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其余治疗同观察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症状消失时间、血小板上升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1993年潘理明等[1]报道用鬼臼乙叉甙(VP16)偶联血小板治疗3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有效,我院自1994~1999年应用该法对RITP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8例RITP患者均为住院病人,男11例,女17例。年龄11~64岁。平均275岁,平均病程45年(1~8年)。均曾用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达那唑、中药等药物治疗。诊断及疗效按全国统一标准[2]。12 供体选择 选ABO血型符合者,再采用SPISA间接法[3]选出与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IL-11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8年1月我院36例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IL-11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实验组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乏力、心房颤动、皮疹、感染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一年,实验组患者该疾病复发率(5.56%)明显低于对照组该疾病复发率(3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联合IL-11治疗,可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缓解患者出现倾向,避免耐药性的产生,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