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室输血中的护理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中正确输血可以提高携氧能力,增加血容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手术的成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输血技术的提高、输血模式的多元化以及普法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据统计,手术室的输血量一般要占到全院输血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手术室的输血安全问题十分重要。在输血护理过程中,手术室护士要提高输血风险意识,重视相关的法律问题,采取正确的输血方法,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2.
输血足临床护理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在抢救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安全输血维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工作中虽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但其多转运环节、多人员参与,存在着潜在的差错隐患。为加强输血安全管理,我院自行研制了血型牌在输血全过程使用,做到见血见牌,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此牌共输血1637人次,达到输血零差错,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输血是临床护理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在抢救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安全输血维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工作中虽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但其多转运环节、多人员参与,存在着潜在的差错隐患。为加强输血安全管理,我院自行研制了血型牌在输血全过程使用,做到见血见牌,2003年1月-20  相似文献   

4.
背景 输血指南要求为避免输血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要尽量减少输血,但对于应输血而未输血的这些患者的影响却了解甚少。研究设计与方法 作者对一组因宗教原因减少输红细胞的患者作了回顾性调查。患者为1981年至1994年,年龄≥18岁,在手术室接受外科手术,术后Hb≤8g/dl的患者。主要指标为住院期间和术后30天内死亡,次要指标为30天死亡率或住院30天的死亡率。致病为心肌梗塞、心律不齐、充血性心衰或感染。结果 符合条件的患者2,083例,其中300例术后Hb≤8g/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天田牌TT/CLJ-150空气净化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将空气净化消毒机分别置于1间III级洁净手术室和1间非洁净手术室,于无人条件下(静态)启动空气净化消毒机运行2 h后,采用平板暴露法对两间手术室进行采样,监测空气消毒效果。结果在手术室无人条件下,启动空气净化消毒机2 h后,III级洁净手术室和非洁净手术室空气均达到空气质量标准。结论天田牌TT/CLJ-150空气净化消毒机对手术室空气具有高强度的净化和消毒效果,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信息化输血系统在手术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手术患者血制品申请、领取、核对、输注、观察、交接、记录及归档等功能。结果 采用信息化输血系统可提高手术室输血效率和质量,手术室申请用血至血制品输注开始平均耗时由(19.48±3.25min)降至(13.14±1.6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05 ,P<0.01)。输血前核对规范率由92.50%升至97.60%(X2=0.31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血制品交接规范率由77.50%升至9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P<0.05)。输血记录单书写正确率由52.50%升至97.62%(X2=22.61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信息化输血系统可实现手术患者输血全流程记录,有效提高手术室血制品输注效率,提高血制品输注、观察及术后交接的依从性,提高输血记录单填写的正确率。确保各环节用血信息能够得到全面如实的追溯,保障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随着输血知识的普及和人们法治观念的增强,因输血引起的法律纠纷越来越多.手术室护士在输血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现报道如下. 患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 医务人员在为患者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是医院医生和患者或家属在输血前签订的协议书,是双方法律义务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过失责任认定的一种重要依据.手术室护士在为患者输血前必须查看患者是否签订了《输血治疗同意书》,否则不予输注(特殊情况例外).  相似文献   

8.
<正> 环氧乙烷灭菌后,往往在物品中有一定量的残留,其浓度超过80μg/ml即可有溶血作用。塑料输血器材用于人体静脉注射,故对灭菌后环氧乙烷残留量要求很严。灭菌后,将塑料输血器材放在室温下,任其自然  相似文献   

9.
    
黄维健  曲华 《上海护理》2020,20(10):32-34
目的探讨信息化输血管理系统在手术室输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以2017年10月—2018年1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行手术治疗且术中输血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0月—2018年4月行手术治疗且应用常规输血系统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6—12月行手术治疗且应用信息化输血系统的4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申请输血平均耗时,工作人员血制品核对、交接及《输血记录单》书写符合规范情况。结果申请输血平均耗时,观察组为(13.14±1.60) min,对照组为(19.48±3.2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室工作人员输血前核对符合规范率分别为97.62%、92.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4);工作人员术后血制品交接符合规范率,观察组为95.23%,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人员书写《输血记录单》符合规范率,观察组为97.62%,对照组为5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息化输血系统可实现手术患者输血全流程记录,有效提高了手术室血制品输注效率、《输血记录单》填写规范率等,保障了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输血是临床护理中较常用的一项技术操作,在抢救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输血过程中,由于输血不当或者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则会导致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将血液错误地输给患者(输血错误)是最主要、最严重的输血危险。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范输血风险,我院自行制作了血型牌并在输血时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远端静脉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630038)彭蔚兰,曾俊保证手术过程中静脉通道畅通使其在各种体位情况下能快速大量输血、输液是手术室护士的基本工作之一。而传统的静脉直接穿刺针则往往难以满足此要求。为此,本院手术室于199...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锐利物品损伤的管理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术室是锐利物品存放比较集中的地方 ,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被损伤的事情屡有发生 ,也曾在国外杂志上看到有被因术中锐利物品刺伤而感染 HIV的有关报道。其对医务人员身体的威胁已经引起了有关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 ,现对我院手术室存在锐利物品 ,特别是污染的锐利物品的管理和如何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等问题探讨如下。1 造成锐利物品损伤的原因主要方面1.1 防护意识薄弱 手术室管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是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广大护理人员没有意识到手术室工作中存在的潜在危害 ,如在输血时不戴乳胶手套容易造成被输血针头扎伤 ,…  相似文献   

13.
总结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麻醉中与麻醉医生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麻醉前的配合,注意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协助麻醉医生摆放好患者的体位,做好输液、输血的配合,密切观察病情,积极参与抢救工作。认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胡来凤  蔡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2):7886-7887
目的总结手术室护士在肝移植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注意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麻醉医生的合理用药,做好输血和输液的配合。结果在麻醉医生与护理人员的密切配合下为手术医生顺利完成肝移植手术提供保障。结论肝移植手术中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总结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麻醉中与麻醉医生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麻醉前的配合,注意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协助麻醉医生摆放好患者的体位,做好输液、输血的配合,密切观察病情,积极参与抢救工作.认为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成分输血的广泛应用,血站在制备洗涤红细胞和解冻红细胞的过程中,使用生理盐水和塑料空袋不断增加;同时,在采集检验标本时大量使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和献血者的安全,笔者采用动态浊度法对一次性注射器、塑料空袋、生理盐水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定量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红 《护理与康复》2007,6(1):47-48
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输血及药品管理、执行医嘱、护理文书管理等潜在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认为管理层要重视手术室护士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效降低术中输血过敏反应发生的方法。方法对1例术中输血过敏反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手术中对输血患者生命体征、皮肤黏膜、气道压力的密切观察,可为抢救争取时间。结论通过积累临床经验可不断提高手术室的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50年代以来,塑料输血袋用以代替玻瓶,用毕即丢弃。但有关聚氯乙烯的毒性问题仍有争论。某些物质可浸出、进入血液,其中尤以 DEHP(双-2-乙基-已基酞酸盐)最值得警惕。但有些人认为,如此微量的情况下是无害的。本文报告,塑料输血袋中的人红血球出现一种获得的红细胞抗原,此抗原可通过与特异性免疫抗体起反应而证实其存在。一位89岁老妇人因肠梗阻入院。交叉配血时发现8份血中有5份出现禁  相似文献   

20.
1960年初,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及血液学研究所和上海市血液中心开始合作研制塑料血袋,到1963年开始用于临床。但1968 1974年间塑料血袋生产基本停止。1975年-1979年上海、北京血液中心、医科院输血所等单位开始恢复或重建塑料血袋及输血器材的生产体系。1982年-1987年,生产塑料血袋的厂家迅速增多(见表)。 1983年,国际红十字会委托澳大利亚Tuta公司帮助中国在天津建立塑料血袋生产工厂,现已正式投产。而目前用国产塑料血袋已能制备20多种血液成分。1987年,全国23个城市使用国产塑料袋单采血浆大约332339升。中国生产塑料血袋的特点:1.PVC为国外进口,在上海化工二厂加工成粒子。2.血袋成型设备为国产,包括热合机、吹塑机、高压消毒锅等。3.生产流程简单,技术较落后,完全手工操作;一般经几个月训练的工人即可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