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白术来源于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炮制辅料麩皮来源于禾本科植物小麦(Triticum kestivum L)的种皮,性味甘、淡,有和中益脾作用,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的操性,去除药物不适之气味,增强疗效。传统的麩皮炒白术都用铁锅炒:先将锅烧热,撒入蜜炙麩皮,待冒烟时投入白术片,用锅铲不断翻动,炒至白术呈焦黄色,逸出香气,取出,筛去麩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年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1994年版)都这样记载。由于锅内温度不会迅速升高,麩皮在拌炒过程中逐渐焦化,吸附了白术的部分挥发油,也使白术在同炒过程中吸收了麩皮的气和味,从而达到了缓和白术的燥性,增强健脾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菥奠籽炒香前后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变化。方法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了47种化合物。生药中含有32种,占其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99.38%,主要由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4-异硫氰酸基-1-丁烯(69.70%)组成;炒香后种子中含有31种,占总相对含量的98.21%,主要由腈化物(79.36%)组成。与炒香前相比,挥发油及油中大多数化合物的含量减少;其中有16种化合物发生变化未被再鉴定出来,新鉴定出15种化合物,香气物质的种类较丰富。其中,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4-异硫氰酸基-1-丁烯的总量由391.49ml·kg^-1减少为5.39ml·kg^-1。结论 炒香对菥萁籽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成分的组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药里带“香”字的品种很多,大都名副其实,具有相当浓烈的香气。它们既有发散、疏通、走窜、醒神、行气、活血、定痛等共性,又有各自的个性。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4.
诃子为收涩止泻药。中医临床主要用于涩肠止泻,敛肺利咽。根据用药目的不同,常去核用肉及煨或炒后应用。传统认为生诃子能敛肺行气,煨诃子能增强涩性。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将用不同方法炮制的诃子样品,分别取其肉、核及带核诃子进行鞣质含量测定。 1 炮制品制备 生诃子:取适量净诃子,制成诃子肉,诃子核和带核诃子备用。 炒诃子:用文火将适量净诃子炒至外表深棕色时取出放凉。一份轧开取诃子肉和诃子核,一份为带核诃子。 煨诃子:取净诃子用面粉加水以泛丸法包裹,晒至半干,用滑石粉(140~160℃)烫至面皮焦黑色,剥去面皮。一份…  相似文献   

5.
周海明 《海峡药学》2012,(11):56-57
中药炒炭为我国中药的传统炮制技术,可以改变药物固有性能,可使其产生或增强止血的功能。依据现在对中药炒炭止血理论的几点认识,从炭药的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对其止血机理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菥蓂籽炒香前后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变化.方法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共鉴定了47种化合物.生药中含有32种,占其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99.38%,主要由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4-异硫氰酸基-1-丁烯(69.70%)组成;炒香后种子中含有31种,占总相对含量的98.21%,主要由腈化物(79.36%)组成.与炒香前相比,挥发油及油中大多数化合物的含量减少;其中有16种化合物发生变化未被再鉴定出来,新鉴定出15种化合物,香气物质的种类较丰富.其中,烯丙基异硫氰酸酯和4-异硫氰酸基-1-丁烯的总量由391.49 ml·kg-1减少为5.39 ml·kg-1.结论 炒香对菥蓂籽挥发油的含量和化学成分的组成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门诊调剂室工作,常遇到一些病人取中药,又来取西药,并询问西药和中药能否同服。为此,我认为作为一个药剂人员,应该注意和了解中西药的配伍所引起的物理、化学、药理、药剂等方面的配伍变化和禁忌,才能更好的配合临床合理用药,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有效。1 物理性质的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配伍时常会引起物理变化。如在服用龙胆酊、龙胆大黄合剂等苦味的健胃药时,不能同时服蜂蜜、大枣、甘草等带甜味中药,以免甜味掩盖了苦味,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的刺激,使健胃作用降低。2 化学性质的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  相似文献   

8.
对中药果实种子粪药物炒制作用的探讨广西柳州地区人民医院(545002)陈文贵果实种子类中药,在中药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应用亦广泛,且多经炒制后方入药供用,今就其清炒、加液体或固体辅料炒之作用进行探讨。一、除去或降低毒性某些果实种子类中药具有较大的毒性,...  相似文献   

9.
孔凡萍  李华 《齐鲁药事》2001,20(2):21-22
中药炮制是祖国医学遗产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独特的制药技术 ,热处理是中药炮制的重要内容 ,其历史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本草蒙荃》按其热处理的方法及性质不同将其分为火制法 ,水火共制法。有关热处理的炮制理论古有“煅者去坚性 ,煨者去燥性 ,炒者取芳香之性 ,蒸者取味足 ,煮者取易烂 ,煎者取易熟 ,阴者取性存 ,晒者取易干 ,烘者取易脆……的阐述”。药物通过各种加热后 ,性能及内在成分产生一系列变化 ,并随其受热程度、时间、性质的不同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适应临床错综复杂的用药需要。1 提高疗效1 1 提高煎出效果 汤剂为目前中药常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炮制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它对中医临床用药起了重要作用。药物与麦麸拌炒的方法称为麸炒。麸炒的目的主要是使药物矫味矫臭、利于服用、温中健脾、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在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11.
蜜炙是为配合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特点而对中药进行加安拌炒的炮制方法。其目的主要是增强润肺止咳、补脾益气作用和缓和药性。而今因缺少蜜炙工艺更深度地研究,炮制工作者也“遵古炮制”,不少地区操作规范及实际操作,仍用传统人工锅炒法,这种古老的方法费时、费力,笔者对其稍作进行改进,经实践,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其工艺简介如下。取净药材或切制品,按规定比例加炼蜜(可用适量冷开水稀释)拌匀闷润互~地至炼蜜被完全吸尽时,置控温鼓风干燥箱内(药物要铺均匀内热至80C时再进行鼓风干燥l~Zh(现药物厚薄度而直),然后控制恒温在1…  相似文献   

12.
文航 《自我药疗》2014,(7):34-35
大家对源于印度的阿舒吠陀和瑜伽更为熟悉,但殊不知香道也源于古印度。它能安神、静心,作为阿舒吠陀和瑜伽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中国远古的香却有不同,甲骨文香字上面为禾,下面是锅,代表锅中煮着禾薯散发的香气。意味着吃热食就是美妙的满足,香气开始了我们的嗅觉官能,启发人类对香气的美好想象,之后香道的传入,进而形成了优雅美妙的中国香席。诗经中就有“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的诗句。  相似文献   

13.
九里香     
[正名释名]始载于《岭南采药录》,为芸香科植物九里香的枝叶。本品香气浓烈,虽然距离极远,也可嗅其香气,故名。 [别名异名]千里香、满山香(《生草药性备要》),月橘(《中山传信录》),五里香(《陆川本草》),水万年青(《南宁市药物志》),七里香(《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志》),过山香(《福建中草药》),千只眼(《文山中草药》)。 [处方用名]九里香、九里香叶、九里香根、鲜九里香。 药材鉴别 本品干燥茎细圆形,一般截成长3~5厘米的段,直径最大不超过7毫  相似文献   

14.
芳香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香类的药物包括挥发油及芳香性气味中药,在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系统、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及促进药物吸收等多方面都具有作用。挥发油亦称精油,是一类具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的油状液体的总称,多具香气,广泛分布于中药材中,  相似文献   

15.
中药烧伤粉结合清创抗菌治疗烧伤韩风章,张焕臣,韩艳丽(襄城县人民医院外科452670)中药烧伤粉配方为:炒大黄30g、炒黄连30g、炒天花粉30g、炒连召40g、甘草粉30g、黑地榆40g,冰片10g。烧伤粉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灭菌,吸收渗液干燥创面,...  相似文献   

16.
几种中药的火试鉴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中药用火试法可鉴别其真伪,且操作方便。如: 1.降香取本品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香气浓烈,残留的灰烬为白色。 2.沉香取本品火烧时,发出浓烟及强烈的愉快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3.海金沙本品易着火,憔烧时发生爆鸣声并有闪光,不留灰渣. 4.青黛取本品粉末置纸上微火灼烧,即产生紫红色烟雾. 6.珑泊取本品火燃易熔,稍有  相似文献   

17.
炒是中药的主要炮制方法之一。中药经过炒制,起到充分发挥药物性能的作用,以适应中医临床辨证用药的特点。明代陈嘉谟认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  相似文献   

18.
前人对中药炮制有“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之论。中药蜜炙是中药炮制最基本最常用方法之一。中药人员应将其作为基本知识加以掌握。蜜灸一般方法为以蜂蜜加适量水用中火炼至沸腾起鱼眼泡状得到纯蜜,再加定量开水,沸腾后倾入干净饮片拌匀待蜜吸尽,用文火炒至不粘手,盛入筛中闷润后凉透使用。笔者曾多次见到不炼纯蜜,直接炒炙或以蜜与药材拌后炒炙等方法进行蜜炙,这些方法都不足取。根据蜜炙体会,笔者认为蜜炙中有三点值得注  相似文献   

19.
香菇又名香草、香菌、冬菇,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具有开胃健脾益气之功能。近年来,利用香菇子实体和菌丝提取物制作保健饮料,在国内外已有10多种投入市场,如利用菇柄为主料的香菇汽水.用菌丝提取物的香菇可乐,还有香菇酒等等。不过在福建市场上仍很难见到香菇保健系列产品。为此,我们研制了香菇保健饮料。取香菇子实体用水提取3次,合并水提取液,加入辅料后过滤,灌装.灭菌即得。本品为棕色,香菇精之香气,味微甜的澄明液体。我们所用的辅料与“香菇可乐”根本同点是不用蔗糖、蜂蜜、香精、着色剂、中药提取物等,而只加1点稳…  相似文献   

20.
酸枣仁,为鼠李科植物酸枣的干燥成熟种子,气微、味淡,具有滋养心肝,养血安神的功能,为养心安神要药。通常运用清炒炮制而成。《太平圣惠方》言道:“微炒、炒令香熟”为宜,以及如《本草求真》书中所讲:“多汗及虚人盗汗皆炒熟用之,取其收敛肝睥之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