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浩如烟海的古医籍中,时常会提到“肝为五脏之贼”这一论点。其意何在? “贼”在那里?易引起初涉杏林者,百思不得其解。这里,笔者拟从肝主疏泄角度,略抒愚见,望同道参考。一、肝主疏泄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畅达和升发气机的生理功能。其疏泄功能的正常与否?对全身气机升降出入的平衡协调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疏泄正常,则脾升胃降,气机流畅,运化自如,心火下降,肾水上升,阴阳相交,水火相济。肝升发,肺肃降,升降得宜,则气机调  相似文献   

2.
肝病涉及范围广、病理变化复杂,其病理变化的特点可概括为易郁、易虚、易亢、多变,与五脏病机密切相关。本文拟对肝病的病理特点及其与五脏病机的关系作一规律性探讨。1 肝郁可致四脏郁 肝于五行属木,具有疏泄之生理功能及喜条达的生理特性,肝气失其条达舒畅之性,则气机阻滞而形成肝郁证。五脏之郁,皆以肝郁为病理基础。肝失疏泄,可累及他脏而使之功能失调,发生各种郁证,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之“神”,包括人之生命活动规律及生命活动中的外在表现、思维意识等。神以人体基本物质的存在而存在,离开物质则神即无所生、无所依。一则如“两精相搏谓之神”、“血乃神之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说明气血乃神之物质基础;一则如《灵枢·本脏篇》所指出“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着精生神、血舍魂、气舍魄的生理格局。提示精、气、血乃神之具体物质,没有物质就不会有神。  相似文献   

4.
脱发的辨证是“以血为本,五脏相关”。其中心主血脉;肺主气助心行血,肺主皮毛;肾藏精,其华在发;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运化。皆与头发有密切关系。临床不宜一味强调补血,宜四诊合参,详细辨别。  相似文献   

5.
竹溪 《养生月刊》2004,25(6):500-503
五脏,即心、肺、脾、肝、肾。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把五脏与形体连结成一个整体。五脏气血的盛衰,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面容的荣枯,故有人把面部皮肤看作是“五脏  相似文献   

6.
爱美是人的天性,但如何才能美,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中国人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用中医的理论来指导容颜的保养。中医认为,颜面肌肤的柔润与枯槁,与五脏功能及气血盛衰密切相关。只有脏腑功能健旺,气血生化充足,肌肤才可得到充分的滋养。反之,脏腑功能低下,气血亏虚,再高明的美容  相似文献   

7.
脑与五脏关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建国 《陕西中医》1991,12(10):454-455
以五脏为中心的中医理论体系,并非不晓脑主神明,而是在此基础上将神志活动进一步科学的分属于五脏。文中引经据典,并以现代科研成果作佐证,提出了可能存在的中医脑脏腑系统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内容提要:五脏证的实验指标具有非特异性,每一脏病证各证型均涉及多系统多指标的改变,每一脏的本质几乎均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血液、感觉等多系统多器官多指标的生理病理现象。一些细胞因子、肽类激素和神经递质以及它们的受体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共同使用的生物学语言。免疫系统通过免疫调质如白介素、干扰素(IFN)、肿瘤坏死因子等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而影响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状态。神经系统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免疫器官这一多级径路调节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而内分泌系统则可通过激素控制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活动。这三个系统之间不仅存在大的回路,而且彼此之间进行着直接的双向交流,对机体在不同条件下稳态的维持起有决定性的作用。五脏是超结构的人身功能子系统,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证现象的整体概括,每一脏皆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均涉及多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每一脏所主的功能均不是某一系统所能独立完成的。每一脏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内有所划分和交叉,通过系统内的结构联系产生功能的相互作用,同时又通过系统间共有的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信息物质的传统递,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细胞多层次地相互调节和整合,  相似文献   

9.
“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五脏(证)本质现代研究概述1.1 肾本质的研究肾阳虚证不仅是肾上腺皮质轴有功能紊乱,而且在不同靶腺轴也有不同环节、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乱,是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一种隐潜性变化,肾阳虚证具有靶腺(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功能紊乱,两种平行观察未见轴间相互影响证据,可推论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源于靶腺以上的中枢,亦就是说肾阳虚证的主要发病环节为下丘脑(或更高中枢)的调节功能紊乱。老年人组在甲状腺轴与性腺轴异常表现和肾阳虚证甚为类似,因此肾阳虚证的外象又意味着下丘脑-垂体及其某个靶腺轴上有一定程度的未老先衰。细胞免疫低…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77-1779
刘凤斌教授继承和发扬"五脏相关学说",以"肝脾(胃)肺相关"论治胃痛胃痞,以"肝脾肾相关"论治黄疸鼓胀,取得良好疗效;并创新性地以"五脏相关学说"为理论基础构建模型,研制出适合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患者报告结局指标量表,为合理评价中医临床疗效开创重要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肝主升发在五脏中的作用探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中医的基本理论,从肝在五脏中具有升发功能的特性出发,阐述它辅助心主神明,协助肺降,资脾胃运化,助肾元气,详细讨论了肝与心、肺、脾和肾的关系。并且详述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的重要作用,从而探讨了肝主升发在五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五脏概念与五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中医五脏概念的形成与五行密不可分,同意五行源自古人时空意识觉醒的观点;中医现代化研究应将五脏概念中的解剖成分与五行模式划分开来,其五行模式的实质是体内气机变化的趋势,这既是中医五脏概念的特色,也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虚实与理化指标变化的内在相关性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虚实是中医的两个基本概念,也是两大类基本的病变性质.在疾病的过程中,存在着致病邪气与机体正气之间的相互斗争,其结果决定着虚实的变化,并直接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病人的临床资料,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推理、判断而得出虚实的辨证.……  相似文献   

14.
郑晓红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12):512-513
余霖,字师愚,清雍正乾隆(1723~1795年)间安徽桐城(一说江苏常州)人.著有<疫疹一得>,创制重用石膏的清瘟败毒饮治疫三十年,活人无数.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把高血压分为在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其病因虽有饮食劳倦,内伤情志,素体肥胖或遗传等不同,但总属五脏(肝,心,脾,肺,肾)阴阳失调,痰浊内生,水饮内停,日久成瘀,痰浊,水饮与瘀血互结,壅塞脉道,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滋病与五脏的相关性。方法:从艾滋病病位、病因、病证、病机和治则等方面进行与五脏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与结论:研究发现艾滋病与五脏系统相关联,艾滋病因五脏系统内部虚损而感染,因五脏系统内外关联而传变,最后传遍五脏系统,脏腑衰竭,免疫缺失,并发感染而死。治疗上应以补五脏之虚为主,综合论治。  相似文献   

17.
从五行互藏探讨五藏互藏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藏互藏的立论依据是五行互藏理论。五行学说 ,人们通常注意到的是五行特性、归类、生克、乘侮等内容 ,对五行互藏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五藏互藏理论更是论之甚少。然而 ,五行互藏恰是五行学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内容 ,由此推演而来的五藏互藏理论更是补充和完善了中医藏象学说。有鉴于此 ,笔者试图从五行互藏入手 ,对五藏互藏理论进行系统深入地探讨 ,以求进一步阐释藏象学说的科学内涵。1 五行互藏的科学内涵五行学说是基于古人阐释事物关系的需要而形成的理论 ,由于它的合理性和普适性 ,必然被纳入中医学 ,用以阐释人体结构、脏腑…  相似文献   

18.
浅谈五脏与高血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把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其病因虽有饮食劳倦、内伤情志、素体肥胖或遗传等不同 ,但总属五脏 (肝、心、脾、肺、肾 )阴阳失调、痰浊内生、水饮内停、日久成瘀 ,痰浊、水饮与瘀血互结 ,壅塞脉道 ,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病  相似文献   

19.
从五运六气角度探讨肺原性心脏病的病机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肺原性心脏病为例,并且以《黄帝内经》和农历历法为依据,从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的角度,以天干、地支及五行的生克乘侮为工具,探讨肺心病的病理基础、致病因素、病理影响。治疗上,提出依据六经辨证论治和调整金火平衡的时间和方法。同时也为其他疾病的辨证论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