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为了观察婴儿和小儿注硫喷妥钠和琥珀胆碱时的心脏功能,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排血量,还用M型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肌收缩力,包括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和左室缩短分数(LVSF)。作者选择7例2~12个月的婴儿,平均体重为6.4±2.1kg和7例2~12岁的小儿,平均体重22.0±8.3kg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无心血管疾病,都是择期行腹部和生殖系统手术者。婴儿不用术前药,小儿入手术室前1~2小时口服安定和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静脉麻醉药对琥珀胆碱(Sch)高血钾反应的影响,我们对30例患者的静脉血K+、Na+和Ca2+在诱导前后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所有患者分为两组;A组(10例),诱导药物为芬太尼和Sch,B组(20例),诱导药物为硫喷妥钠(Sp)和Sch。结果显示:A组血K+在芬太尼静注后无显著变化,在静注Sch后显著升高(P<0.01),诱导前后的血K+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y=0.88x+0.94,r=0.9593。B组前臂静脉血K+在SP和Sch后无显著变化,但其中10例的股静脉血K+显著升高(P<0.01),诱导前后的血K+间也有良好的相关性:y=1.17x-0.25,r=0.8393。两组患者血Na+和Ca2+在诱导前后无显著变化,K+/Na+和K+/Ca2+的比值,除B组股静脉K+/Na+有显著变化外(P<0.01),其余均无显著变化。由此我们认为;1.芬太尼对血K+,对Sch的高血钾反应无影响;2.Sch后人体内各处静脉血K+的变化是不同的,Sp并不能有效地降低Sch的高血钾反应;3.在高血钾反应时,K+/Na+和K+/Ca2+的比值不发生明显改变,这对心脏有益。  相似文献   

3.
既往许多报告证明,去极化肌松约琥珀胆硷可使血清钾浓度升高,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禁用,但观察对象多为成年人,对小儿研究未见报告。本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小儿应用琥珀胆碱后对血清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琥珀胆碱肌松效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比研究民丙酚和硫喷妥钠对琥珀胆碱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34例拟行喉显微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异丙酚或硫喷妥钠静脉复合麻醉。全麻诱导后,静注琥珀胆碱1.5mg/kg后气管插管,继之连续静滴0.1%琥珀胆碱溶液维持肌松松状态至术毕,以加速度仪监测。结果与结论:与硫喷妥钠组相比,异丙酚麻醉时琥珀胆碱的肌松起效更快,停药后肌松恢复也更快。  相似文献   

5.
<正> 我院对30例肩或髋关节脱位复位手术,采用小剂量硫喷妥钠与琥珀胆碱静脉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2~72岁;肩关节脱位5例,髋关节脱位25例。均无严重心肺疾患。 2 麻醉方法 患者均取仰卧位,面罩吸氧3至5分钟后,缓慢静脉注入2.5%硫喷妥钠(用量为公斤体重5~8mg),待患者入睡后,快速注入琥珀胆碱(用量为每公斤体重1~2mg),自主呼吸消失时,面罩加压给氧控制呼吸,肌松完善后立即牵引复位。待自主呼吸逐渐恢复,潮气量正常,停止给氧,观察病人无异常,送回病室。  相似文献   

6.
7.
Beeby等报道不用术前药的患儿与用术前镇静药作比较,两者按同一方法进行行为测试,表现满意的频率无明显差別。近年来又尝试让父母留在麻醉室陪伴患儿,特别是门诊小手术,就可以不用术前药。作者观察比较了用或不用术前药对硫喷妥钠需用量的影响,并计算出硫喷妥钠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90%有效量(ED90) 作者选择490例1/12岁智力和体质正常的儿童(排除特别惧怕打针的患儿)。按术前用药分四组。(1) 异丁嗪组133例,平均5.83±2.45岁,男孩占71%,术前一个半小时口服异丁嗪3mg/kg及阿托品0.03mg/kg;(2) TDP组137例平均年龄5.76±2.47岁,男孩占0.67%,术前一个半小时口服TDP0.25ml/kg(每毫升TDP内含异丁嗪6mg,氟哌啶0.6mg和美散痛0.32mg)和阿托品0.03mg/kg;(3) 鸦片全碱组126例,平均6.71±2.54岁,男孩占0.66%,术前一小时肌注鸦片全碱0.3mg/kg和东莨菪碱0.06mg/kg;(4) 不用术前药组94例平均7.25±3.23岁,男孩占69%。静注硫喷妥钠每10秒0.5mg/kg,至睫毛反射消失,一般量为2.0~8.5mg/kg。所得参数均通过概率单位分析法(Probit Analysis),算出硫喷妥钠首次量对数  相似文献   

8.
选择51例(ASAⅠ~Ⅱ级)16~45岁进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或检查的病人,随机分为A组(n=25)用硫喷妥钠和B组(n=26)用双异丙酚。两组都不用术前用药,分别静注硫喷妥钠或双异丙酚后,均注琥珀胆碱1mg/kg,插气管导管,吸66%N_2O-O_2-异氟醚和静注芬太尼维持麻醉。术后24,48,72h询问非手术区的肌痛程度和特征,应用线性模拟记分法记录。  相似文献   

9.
外科急症病例麻醉诱导时有发生胃内容肺误吸的危险。即便禁食患者也可能有相当胃内容,应用面罩行控制呼吸往往引起胃膨胀,从而增加呕吐或反流的危险,导致肺内误吸。麻醉诱导时用气管导管套囊封闭气管前,即使应用肌松药也不控制呼吸,以避免胃膨胀,这是急症病例常常采用的  相似文献   

10.
脑电对硫喷妥钠稳态血浆浓度的监测秦再生,史誉吾,陈仲清硫喷妥钠(SP)在体内分布迅速且分布容量大,静注后血药浓度难以稳定,而SP治疗指数低,高浓度时易出现心血管抑制,低浓度时患者清醒[1],因此,控制SP血浆浓度很有必要。Crankshaw用“血浆外...  相似文献   

11.
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影响,以探讨静脉麻醉药对心肌细胞内游离Ca^2+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心肌细胞分离培养7~9天,以Fura-2/AM荧光指示剂负载后,实验组A加入实验用药孵育10分钟进行Ca^2+测定,实验组B:加入实验用药10分钟后,加KCl40mmol/L1分钟后进行Ca^2+测定。结果 临床剂量的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静息心肌细胞内Ca^2+浓度无明显影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心肌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的影响,以探讨静脉麻醉药对心肌细胞内游离Ca2+ 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心肌细胞分离培养7~9 天,以Fura2/AM 荧光指示剂负载后,实验组A 加入实验用药孵育10 分钟进行Ca2+ 测定;实验组B:加入实验用药10 分钟后,加KCl40m m ol/L,1 分钟后进行Ca2+ 测定。结果 临床剂量的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静息心肌细胞内Ca2+ 浓度无明显影响,超临床剂量的异丙酚和硫喷妥钠使静息细胞内Ca2+ 明显降低。40m m ol/L的KCl可使心肌细胞内Ca2+ 浓度明显升高,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高浓度KCl所激发Ca2+ 内流均有明显的抑制,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异丙酚和硫喷妥钠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他们在完整心肌的负性肌力作用可能与其部分抑制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钙离子内流和抑制静息状态下的钙溢流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气道压力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异丙酚与硫喷妥钠相比具有扩张支气管,降低气道阻力的作用。但对于它们在气道敏感性正常病人的作用如何,研究尚少。本试验,旨在比较异丙酚与硫喷妥钠对气道敏感性正常病人的各项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资料和方法20例45岁以下术前无心肺疾患、无过敏史、施行腹腔手术的成年男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例。其中异丙酚组(P组)男2例,女8例,平均年龄35.5岁,平均体重58.7kg;硫喷妥钠组(T组)男1例,女9例,平均年龄39.4岁,平均体重60.3kg。病人均不用麻醉前用药。P组诱导用药为异内酚 2mg·kg…  相似文献   

14.
1934年 Lundy 首先应用硫喷妥钠于临床,很快就得到推广。到60年代估计世界上每年应用 SP 作为全麻的诱导有数百万次之多。由于该药对呼吸和循环有明显的抑制,加之诱导过程中各种药物药量掌握,静脉推注的速度不一,全麻诱导时和其它药物的复合又多种多样,有时不免会发生轻重不等的意外,甚至造成死亡,遇到这些情况必然要作回顾性分析,从中吸取教训。切不可轻易地认为这是由于硫喷妥钠的过敏所致,忽视确切的诱因,本文复习有关硫喷妥钠过敏的文献,供临床实践中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硫喷妥钠和依托咪酯对氧自由基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硫喷妥钠、依托咪酯丙二醇制剂、依托咪酯乳剂对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54例拟行全麻患者随机分成四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10ml、硫喷妥钠6mg/kg、依托咪酯丙二醇制剂或依托咪酯乳剂0.3mg/kg。贵要静脉取血测定红细胞SOD,血浆GSH、MDA及机体总抗氧化能力(T-AO)。结果:对照组SOD总量(T-SOD)无明显变化,但MDA明显升高,GSH、T-AO显著降低;应用硫喷妥钠后T-SOD、GSH轻度降低,MDA明显降低,T-AO则显著升高;两种依托咪酯组T-AO均保持在基础值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依托咪酯丙二醇制剂、依托咪酯乳剂与硫喷妥钠一样对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和硫喷妥钠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监测仪观察异丙酚、硫喷妥钠对颅脑手术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选择22例择期手术患者,ASAI~ Ⅱ级,年龄 20~58岁,随机分为二组:异丙酚组(2. 0mg/kg,n=12例)和硫喷妥钠组(4mg/kg,n=10例)。监测指标包括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CBFV)、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气末CO2分压。测定程序为给药前5分钟和给药后IQ分钟,通过控制呼吸维持PetCO2相对恒定。结果表明,异丙酚组MAP、搏动指数,峰值和平均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分别下降13%、29%、31%和20%,而硫喷妥钠组则分别下降9.7%、14%、22%和13%。除给药后血管阻力指数异丙酚组明显低于硫喷妥钠组外,其余各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异而酚对脑循环的影响和硫喷妥钠相似,对颅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8.
布加氏综合征(BCS)病人循环改变以下腔静脉高血容量、低回心血量、低左室充盈压、低心搏量为特征,对麻醉诱导的反应较剧烈,血液动力学变化较强,因此麻醉诱导的处理要慎重、有效。本临床研究的目的是观察静脉麻醉药依托咪酯、咪唑安定和硫喷妥钠对BCS病人血液动力学和血清钾的影响。资料和方法 57例BCS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5~47岁。术前血清钾在正常低限值左右,肝功能基本正常。麻醉诱导:E组依托咪酯0.3mg/kg;M组咪唑安定0.1mg/kg;S组硫喷妥钠5mg/kg。待呼吸反应和睫毛反…  相似文献   

19.
不同剂量异丙酚和硫喷妥钠静脉注射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30例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硫喷妥钠用量为5mg/kg,第2、3组异丙酚剂量分别为1.5mg/kg和2.5mg/kg,用阻抗法观察MAP、HR、CO、CI、SV、SI、TFI、VET、SVR的变化。结果:注药后10minCO、CI、SV、SI等值在第1组下降20%~30%,第2组下降少于10%,而第3组下降10%~20%。结论:异丙酚对循环系统影响轻于硫喷妥钠。  相似文献   

20.
硫喷妥钠血药浓度对颅内压和脑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观察和研究了11只家兔不同硫喷妥钠血药浓度对颅内压和脑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喷妥钠血药浓度较低时(≤36.5mmol/L),颅内压降低幅度大于脑灌注压的下降幅度,有利于脑组织的血液灌注;硫喷妥钠血药浓度较高时(≥48.59mmol/L),虽有较强降低颅内压和脑组织氧耗率的作用,但其降低脑灌压,血压的作用亦较明显,不利于脑组织及其他脏器的血液灌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