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6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住院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干预组患者增加社区护理干预,并定期评价其遵医行为,及时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给予指导。结果干预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行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空腹血糖。  相似文献   

2.
杨静 《中国科学美容》2014,(7):129-130,136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服用降糖药物,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观察组38例在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率、出院时及随访结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复查、饮食、服药、自我监测及运动的遵医率与对照组比较较高(P<0.05)。两组随访结束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出院时,但是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使糖尿病患者的遵医率提高,控制血糖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协同延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常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协同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1年测量患者血糖,并评估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知晓率,患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出院后再入院行眼科手术或调节血糖的例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水平,知识掌握情况、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多学科糖尿病照护团队协同延续护理模式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遵医行为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行社区护士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对出院后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出院后回到医院管辖的8个社区的i20例脑卒中患者按时间先后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患者回到社区后由值班护士按常规登记资料及评估患者情况,访视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护士不固定,根据组长排班进行。观察组采用社区护士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患者回到社区后首次接诊的责任班护士全程负责该患者的一切护理干预工作。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首诊负责制家庭病床管理模式可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密切护患关系,提高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7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糖尿病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其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咨询与家庭治疗、行为矫正和运动疗法等。两组患者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并进行空腹血糖(FBG)厦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的测评;分别计算两组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与糖尿痛有关的再住院率。结果研究组干预前后SAS、SDS、FBG、HbAlc、BMI、GW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对照组除BMI外。组内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FBG、HbAlc、GWB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BMI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均P〈0.01);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与糖尿病有关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系统性心理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保持血糖穗定,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成本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时间将152例CG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包括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及和谐的人文环境,充分动员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实施多元化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遵医行为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
孙利  刘娟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3):24-27
目的 探讨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在门诊重睑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 妇幼保健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60例门诊重睑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 理干预)与观察组30例(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遵医行为、负面情绪评分、疼痛评 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的饮 食、作息的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与VAS评分均低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在门诊重睑术患 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全程心理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也强化 了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林雪 《护理学杂志》2008,23(4):42-43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运动疗法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饮食、心理疗法及药物治疗。对照组自行锻炼,干预组对运动疗法中的运动方式、强度、时间、时机等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干预组血压改善明显(均P〈0.05),血糖水平控制总有效率达80.00%(均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实施护理干预,可使运动安全有效,不但减少了降糖药物的用量,缩短疗程,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国内检索社区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 11篇文献(1455例)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社区护理干预组高血压患者遵医服药、饮食控制、控制体重、监测血压、体育锻炼等遵医行为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1.81(1.51~2.17)、1.87(1.65~2.11)、1.89(1.70~2.10)、1.92(1.62~2.28)、1.95(1.70~2.23)。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依从性,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的防治效果,降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节约医药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50例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率、白血病复发再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遵医率显著提高,复发率显著降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白血病缓解期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