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胃癌VEGF和nm23表达与血管生成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nm23与血管生成及胃癌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胃癌组织中的VEGF、nm23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进行检测,分析其与胃癌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VEGF表达率和MVD值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nm23高表达  相似文献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运龙  张山荣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6):602-603,63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朋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大肠癌手术标本肿瘤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计数(MVD)。结果:VEGF表达阳性率为61.2%,VEGFD表达阳性的肿瘤组织其MVD明显高于阴性者(P<0.05)。VEGF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性生长、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此外,VE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大肠癌间质微血管密度(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肿瘤浸润和转移和关系。方法 应用CD34抗体和VEGF抗体,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56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患者进行血管标记和染色,并取10例正常组织对照。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组大肠癌MVD、VEGF表达强度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MVD与VEGF表达两者呈相关(r=0.92)。结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华江  王杰军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5):472-473,47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FL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0例人结直肠癌组织VEGF、FLT、FLK-1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s density,MVD),并分析其与病理分型、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淋巴管和血管转移的相关。结果VEGF、FLT、FLK-1主要表达于癌浸润边缘和坏死组  相似文献   

5.
冯海洋  张祥福 《中国肿瘤》2000,9(3):142-144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5例大肠癌标本VEGF及KDR蛋白的表达。分析VEGF和KDR与临床病理因素,微血管计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和KDR的表达与大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脏脏转移、Dukes’分期密相关,而与组织学分型和肿瘤大小无关。VEGF和KDR的表达密切相关。VEGF和KDR表达阳性者MVC显著高于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26例肝门部胆管癌、癌周组织及12例正常组织中VEGFmRNA和蛋白及微血管密度(MVD)进行了检测。结果:26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VEGFmRNA阳性表达率为76.9%(20/26);癌周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8.9%(7/26);正常组织表达率为8.3%(1/12),三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mRNA阳性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VEGFmRNA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P<0.01);VEGFmRNA表达和MVD与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发生部位、病理类型、肿瘤大小、临床分型无关(P>0.05)。结论:VEGF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血管生成与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吴莹星  漆秀梅  魏炜 《癌症》2000,19(6):565-56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血管生成及其在卵巢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79例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标记肿瘤内血管,分析VEGF与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其与组织学分类、临床分期、腹水、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79例卵巢上皮性癌中5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组织VEGF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并对血管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结果:52.1%的食管癌组织呈VEGF阳性表达,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值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VEGF表达阳性食管癌组织的血管密度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P<0.05),而且随着VE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5例胃癌组织以及12例胃癌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Ang-2、VEGF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结果:Ang-2、VEGF表达及MVD在胃癌组织中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组织Ang-2、VEGF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Ang-2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Ang-2、VEG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两者在胃癌的肿瘤血管生成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术后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分析两者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术前外周血VEGF-A水平,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术后肿瘤组织CD34的表达,并计数肿瘤组织MVD,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VEGF-A水平为(292.20±89.00)pg/ml,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患者的(102.70±31.04)pg/ml和正常健康女性的(94.85±25.72)pg/ml,且与临床分期(<0.05)、淋巴结转移(=0.021)有关;CD34染色显示乳腺癌组织中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形成,同时MVD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VEGF-A水平为(316.68±61.51)pg/ml,显著高于MVD阴性患者的(232.09±71.83)pg/ml(=0.027)。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VEGF-A显著升高,术前外周血VEGF-A水平与术后肿瘤组织MV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形成的关系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肿瘤内微血管形成的关系 ,以及微血管密度 (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对 4 0例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 VEGF和 MVD进行检测。结果 :VEGF阳性者 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 ,VEGF表达和MVD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结论 :VEGF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VEGF和 MVD表达的增高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促进作用 ,MVD和 VEGF均可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 , MVD) 值来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75 例乳腺浸润癌(有淋巴结转移者39 例,无淋巴结转移者36 例) 中VEGF、MMP-9 、CD34 的表达,并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 VEGF 、MMP-9 和MVD 在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 0. 05) , 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MVD 值高者生存时间短。结论 乳腺癌淋巴道转移与VEGF、MMP-9 表达及MVD 值有关,检测这几种蛋白表达将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转移潜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18例)及食管癌组织(68例)中uPA、VEGF的表达,检测CD。用以标记肿瘤微血管密度(MVD),根据MVD均值分为高、低MVD组,分析食管癌uPA、VEGF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肿瘤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uPA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7.8%(5/18)和70.6%(4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63,P〈0.05);VEGF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2.2%(4/18)和63.2%(4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8,P〈0.05)。食管癌组织中uPA与VEGF表达有一致性(X^2=9.72,P〈0.05)。MVD平均为42.38±11.62,高MVD组uPA、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低MVD组(X^2值分别为6.13和10.12,均P〈0.05)。uPA、VEGF蛋白表达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均P〉0.05),均与临床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uPA、VEGF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和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在大肠正常黏膜组织、大肠腺瘤
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26例大肠腺瘤组
织和68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和LN的表达水平及MVD计数,并分析他们与大肠癌微转移的关系。结果从大肠正常黏膜
逐步发展为大肠癌的过程中,VEGF的表达水平、MVD计数及基底膜明显缺损率均逐渐增加,LN表达减少,大肠癌组
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计数与大肠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基
底膜缺损程度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 肿瘤的血管形成和L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
、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联合检测VEGF、MVD和LN的表达对判断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倾向,进而估计
患者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5.
胃癌病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胃癌的血管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及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探讨血清中VEGF浓度与胃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法)检测51例胃癌患者血清中VEGF浓度;应用抗人CD_(34)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胃癌组织中MVD。结果:胃癌组织中MVD与血清中VEGF浓度呈显著性相关(r=0.938,P<0.01)。胃癌患者血清VEGF浓度与胃癌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1)、远处转移(P<0.01)、肿瘤分期(P<0.05)及肿瘤组织学分型(P<0.05)密切相关,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胃癌的血管生成与血清中VEGF浓度密切相关,检测术前胃癌患者血清VEGF浓度可预测胃癌血管生成情况,可能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基因c-erbB-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02例人胃癌组织中VEGF、c-erbB-2蛋白表达,分析VEGF、c-erbB-2与胃癌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生长方式、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02例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阳性率为50%(51/102)与胃癌浸润深度(P<0.01)、生长方式(P<0.01)、淋巴结转移(P<0.01)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102例胃癌组织中c-erbB-2表达阳性率为38.24%(39/102),与胃癌浸润深度(P<0.05)、淋巴结转移(P<0.05)密切相关,而与组织学类型及生长方式无关(P>0.05)。生存期分析显示VEGF和c-erbB-2阳性的胃癌患者预后差,VEGF表达阳性的或c-erbB2-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结论:VEGF、c-erbB-2与胃癌的生长、浸润、转移、预后均有密切关系,同时进行VEGF和c-erbB-2免疫组化检测对于评估胃癌的预后会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及An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60份ESCC、20份食管癌旁组织及10份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中VEGF、Ang-1及Ang-2的表达,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ESCC与食管癌旁组织及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比较,Ang-1表达率显著降低,而VEGF及Ang-2表达率则显著升高(P<0.05).MVD在Ang-1阴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阳性表达组(P=0.000);MVD在VEGF、Ang-2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P<0.05).Ang-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3).T3、T4期VEGF和Ang-2表达率显著高于T1、T2期(P<0.05);VEGF及Ang-2在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1).VEGF及Ang-2表达阳性组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组(P<0.05),Ang-1表达阳性和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9).结论 Ang-1表达的降低及Ang-2、VEGF表达的增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VEGF及Ang-2在食管癌中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p53 、VEGF 、MVD 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p53、VEGF、MV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与淋巴结转移、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外科切除术后联合放疗±化疗的NSCLC病例56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术后病理标本中p53、VEGF和MVD的表达,并结合有无淋巴结转移、血管生成,分析三者在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 p53阳性表达率55.36%(31/56),VEGF阳性表达率57.17%(32/56)。MVD平均值为25.80±10.55。MVD值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01)。p53、VEGF、MVD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p53、VEGF、MVD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p53、VEGF与MVD正相关,表明p53、VEGF可能参与了调控肿瘤血管生成过程,并有协同作用。MVD与淋巴结转移正相关,提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血管生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其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食管癌Hp-L型(即球形:Hp)感染与肿瘤血管形成的相关性及Hp-L型对食管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革兰染色、电镜和免疫组化ABC法,检测98例食管癌和30例对照组(食管癌切缘正常组织)的Hp-L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值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53表达,分析Hp-L型与MVD、VEGF、p53表达以及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的Hp-L型阳性率为60.2%。电镜下组织中的Hp-L型有两种类型,可位于癌细胞间或癌细胞胞浆。食管癌组的Hp-L型阳性率、MVD值以及VEGF、p53表达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05~0.001),食管癌组中Hp-L型阳性组的MVD值、VEGF和p53表达阳性率也高于其Hp-L型阴性组(P<0.005~0.001)。Hp-L型阳性与MVD呈正相关(r=0.46,P<0.01),与VEGF、p53表达呈正相关(r=0.31,P<0.01)。食管癌组的Hp-L型阳性数与癌细胞的血管侵袭、侵袭深度、食管旁淋巴结转移及远处淋巴结转移相关,而与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Hp-L型与食管癌的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是影响食管癌生长、侵袭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s associated with tumor progression as an angiogenic factor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s. However, the role of other angiogenic factors such as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alpha (TGF-alpha), platelet-derived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PD-ECGF), 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 are still unknown in esophageal SCCs. In this study, we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VEGF, TGF-alpha, PD-ECGF and bFGF in tissue specimens from 96 patients with SCC of the esophagus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o evaluate angiogenesis, endothelial cells were stain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and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was counted in 24 cases. The positive rates for VEGF, TGF-alpha, PD-ECGF and bFGF were 65% (62/96), 67% (64/96), 66% (63/96), and 49% (47/96), respectively. Only TGF-alpha expression had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average MVD (p=0.0059). However, the MVD increased as the number of positive factors for these 4 factors increased (p=0.0023). The expression of all of these factor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and lymph node metastasis. Finally, survival analysis of the patients revealed that VEGF, TGF-alpha, and PD-ECGF wer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 However,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se factors were not prognostic. Thus, we suggest that TGF-alpha as well as VEGF, PD-ECGF and bFGF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ngiogenesis, and the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