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癌前病变中K-ras与MTS1/p16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K ras激活与MTS1/ p16基因突变 /缺失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发生发展关系。 方法 对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组织K ras与MTS1/p16蛋白的免疫组化测定并用PCR技术对MTS1/ p16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纯合性缺失进行检测。结果 K ras、p16蛋白广泛存在于子宫内膜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 ,癌前病变K ras表达为 11.9% ,癌组为 6 2 .96 % (P <0 .0 5 ) ,而p16表达分别为 76 .5 9%与5 1.85 %。 13例 p16蛋白表达阴性子宫内膜癌PCR扩增 ,7例显示外显子 1缺失。K ras表达与细胞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p16表达则呈负相关。 结论  (1)K ras基因激活与MTS1/ p16基因突变 /缺失导致细胞周期增殖失控 ,是内膜癌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子宫内膜癌中p16基因外显子 1纯合子缺失可能是p16蛋白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 ;(3)动态观测内膜增生组织中的p2 1ras表达阳性者 ,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现可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肺癌患者组织和痰液中p53基因、K-ras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p53、K-ras基因在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痰液中改变情况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9例肺癌组织和14例肺部良性组织及相应痰液,应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了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情况;应用PCR-RFLP法对K-ras基因突变进行了检测。结果 p53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突变率为37.3%,K-ras基因在肺腺癌突变率为48.0%,其它类型肺癌突变率仅为8.8%。相应痰液中两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3.8%和44.0%,与组织中的突变率无明显差异,P<0.01。良性组织及相应痰液中两基因均无突变。吸烟患者的突变率(48.7%,68.5%)明显高于非吸烟患者的突变率(15.0%,11.1%),P<0.01;两基因的联合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54.2%)明显优于单基因的检测,P<0.05。结论 痰液和组织中的基因突变率基本相似,即痰液中脱落细胞的分子遗传学改变能反映肺组织情况。因此以痰液为目标多基因的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肺癌病人痰液标本p53基因突变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晨玲  陈清  曹文峰 《中国肿瘤》2003,12(11):639-641
[目的]探讨痰液标本p53基因突变检测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和肺癌早期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PCR鄄SSCP对63例肺癌患者和30例肺良性疾病的肺组织和痰液细胞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进行了检测,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病人组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为49.2%(31/63),对照组组织中突变率为3.3%(1/3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癌组痰液标本中p53突变率为23.8%(15/63);肺良性疾病患者痰液中未发现p53基因突变。以痰液标本p53基因突变为诊断指标,诊断的敏感度为45.2%,特异度为96.8%,标化阳性预告值为93.5%,标化阴性预告值为63.9%,标化一致性为71.0%。[结论]检测痰液中p53基因突变能间接反映其在肺组织中的改变,该方法可作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以及肺癌诊断的无创性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肺癌患者吸烟量与痰液细胞p53和Ki—ras基因突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痰液细胞癌基因突变是否与肺癌患者的吸烟量有相关性。方法 将痰液 0 .5毫升加入痰处理液制备细胞沉淀液 ,酚氯仿提取DNA ;应用SSCP PCR银染和RFLP PCR方法对痰液中p5 3、K ras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统计肺癌患者的香烟消耗量 ,分析p5 3、K ras突变与吸烟量的关系。结果 在确诊的 110例肺癌中 ,存在p5 3或K ras基因突变者有 76例 ,突变率达 69.1% ,其中 16例为p5 3和K ras基因均有突变。全组中有 71例重度吸烟者吸烟指数 (≥ 40 0支·年 ) ,71例中 5 5例有p5 3或K ras基因突变 ,突变率达 77.5 % ,显著高于非吸烟组 (P <0 .0 0 1) ;p5 3和K ras突变患者的平均吸烟指数分别达到 861和 63 0支·年 ;而未突变的平均吸烟指数为 2 84和 5 5 4支·年 ,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 χ2 =3 6.5 6,P =0 .0 0 2 ,双尾检验 )。结论 痰液细胞癌基因突变检测具有简便、实用、可行的特点 ,吸烟的肺癌患者中癌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非吸烟的肺癌患者 ,提示吸烟尤其是重度吸烟可能是支气管癌基因突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脑瘤中p16、p15基因缺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解 p16、p15基因与中国人脑肿瘤遗传易感性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银染PCR SSCP及免疫组化法对 88例脑肿瘤及相应手术切除正常组织DNA标本 p16、p15基因进行研究。 结果 结果显示在不同病理分级脑胶质瘤中p16、p15基因缺失率分别为Ⅰ -Ⅱ级 4%、0 % ,Ⅲ级 3 2 %、2 8% ,Ⅳ级 3 6 %、2 7% ,p16、p15基因缺失主要见于Ⅲ -Ⅳ级肿瘤中 ;脑转移瘤中也检出缺失该基因 ( 2 /3 ) ,而原发性非胶质细胞瘤 (脑膜瘤、垂体瘤、听神经瘤等 )中未见p16、p15基因缺失 ,各类肿瘤标本PCR SSCP分析均未见 p16、p15基因点突变。 结论 表明国人脑瘤中p16、p15基因异常以缺失为主 ,p16、p15基因缺失在脑胶质瘤中发生频率较高 ,促进肿瘤细胞由良性向恶性演进 ,而对良性非胶质细胞瘤的发病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变异及CpG岛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新  魏钦俊  姜玉章 《肿瘤》2005,25(4):366-369
目的探讨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纯合缺失、突变和甲基化的改变及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PCR缺失分析、PCR-SSCP及甲基化敏感内切酶-PCR分析方法检测p16基因在39例乳腺癌组织变化状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9例乳腺癌组织有6例出现p16基因纯合缺失,3例发生p16基因突变,p16基因变异频率为15.4%,5'CpG岛11例发生甲基化,甲基化率为28.2%.10例良性乳腺病组织中未发现p16基因改变和甲基化.p16基因变异频率、甲基化状态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p16基因变异、甲基化是乳腺癌中常见的分子改变,它们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p5 3、k ras基因同时突变对直肠癌的恶性行为升级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PCR SSCP方法检测直肠癌细胞p5 3、K ras基因突变 ,分析该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直肠癌细胞p5 3、K 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因素无关 ,生存率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直肠癌细胞p5 3、K ras基因突变对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升级无明显的促进作用 ,p5 3、K ras基因同时突变也无协同促癌作用 ,也不影响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对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肺癌患者47例及同期无呼吸系统疾病又未患任何肿瘤同性别者94例作对照,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等技术,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结果p16基因甲基化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检出率分别为44.7%(21/47)和17.0%(8/47),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37例非小细胞肺癌吸烟者中有21例肺癌组织发生p16基因甲基化,而10例非小细胞肺癌非吸烟者中无一例肺癌组织发生p16基因甲基化。p16基因甲基化与年龄、饮酒、肺癌病理分型及肺癌临床分期之间均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p16基因甲基化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的关系非常密切,p16基因甲基化与吸烟有关。检测p16基因甲基化与否,可能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肺癌组织中p53,K—ras,p53,p16基因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p53、K-ras、p15、p16基因在肺癌组织中改变情况及多基因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59例肺癌组织和14例肺部良性组织,应用PCR-SSCP-银染法检测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情况;应用PCR-RFLP法对K-ras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并应用PCR法检测p15、p16基因纯合缺失情况。结果肺癌组织中p53、p15、p16基因改变频率分别为37.3%、11.9%、23.  相似文献   

10.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中p16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p16基因突变与食管癌和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多重PCR、PCR SSCP和DNA测序等技术分析了 2 5例食管癌和 40例胃癌组织标本。结果  1.食管癌中p16基因突变频率为 16 % ,并且突变频率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 2 .胃癌中p16基因突变频率为 7.5 % ,并且突变与肿瘤的大小、位置、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 (P >0 .0 5 )。结论  1.P16基因点突变可能是食管癌和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之一 ,错义突变是其失活的主要原因。 2 .P16基因点突变的检测对食管癌和胃癌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肺癌患者血清DNA中p16基因启动子畸变甲基化,并探讨其在肺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新鲜的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血清标本69例,肺良性疾病患者标本25例,健康人血清标本10例。采用PCR技术分别检测肿瘤组织DNA和血清游离DNA中p16基因启动子畸变甲基化的状况。[结果]28.99%(20/69)肺癌组织出现p16高甲基化;出现高甲基化的组织标本相对应的20例血清中有15例(75%)出现p16基因高甲基化。肺良性疾病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清、DNA中均未见p16基因高甲基化。血清p16基因高甲基化与肺癌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或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p16基因甲基化状况的检测,可能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或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p16基因缺失与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方法检测 48例肺癌组织标本中p16基因缺失的情况 ,其中包括 2 3例原发性小细胞肺癌 (SCLC)和 2 5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结果 在 2 3例SCLC中没发现p16基因缺失 ,而 2 5例NSCLC中 ,7例存在p16基因缺失 ,缺失率达 2 8%。结论 结果提示p16基因的变异与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及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CR)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6例肺部疾病住院患者手术切除的病变肺组织和相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痰标本,其中32例为肺癌,24例为良性肺部疾病.标本经一般处理,PCR扩增后,产物经电泳EB染色,紫外灯下观察.结果:32例肺癌组织标本中,14例(43.8%)在p16基因启动子区域呈现异常甲基化,其中9例(64.3%)在相应的BALF中检测出甲基化存在,5例(35.8%)在相应的痰标本中也检测出甲基化存在.24例良性肺部疾病,其中肺囊肿10例,肺结核14例,手术切除标本和BALF及痰标本中均未检测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结论:MSPCR技术对肺癌患者BALF及痰标本中的异常甲基化检测具有高度特异性,是一项有潜力的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胃癌患者血浆p53、K-ras基因突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浆中基因表达检测的可行性,探讨基因p53和K—ras突变与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62例胃癌患者血浆中K—ras癌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62例胃癌患者外周血和门静脉血中的p53、K—ras突变阳性率分别为8.06%、4.83%和38.71%、33.87%;无、有肝转移患者p53、K-ras突变阳性率分别为24.49%、22.45%和92.30%、76.92%;门静脉mp53、K—ras突变阳性率分别为38.71%、33.87%和56.45%、62.90%。[结论]胃癌的发生发展与血浆中癌基因K-ras与抑癌基因D53的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5.
罗晨玲  陈清  曹文峰  陈思东 《中国肿瘤临床》2004,31(21):1218-1220,1224
目的:探索肺癌患者Ⅱ相代谢酶主要亚型GSTM1的基因型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双重PCR和PCR-SSCP(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了63例肺癌患者和47例健康对照中GSTM1基因缺失及肺癌组织p53基因突变的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关系.结果:肺癌组GSTM1基因缺失率为71.4%(45/63),对照组为51.1%(24/4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OR为2.40(95%CI为1.09-5.29).p53基因突变率在63例肺癌组织中为49.2%(31/63),在15例对照组织中仅为6.6%(1/18).58.1%肺癌病例同时存在p53基因突变和缺失GSTM1基因(P<0.05).结论:GSTM1基因缺失与p53基因突变相关,GSTM1基因缺失可能增加p53基因突变的几率,从而导致肺癌患病危险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 -Ha -ras基因突变及 p21蛋白表达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GTD)发生发展的关系 ,寻找具有特异性的可预测PTD的诊断标记。方法 :采用PCR -SSCP法及SP免疫组化法 ,对90例GTD组织中c -Ha -ras基因第1外显子点突变及其产物 p21表达进行检测 ,以正常足月新鲜胎盘30例为对照。结果 :所有正常胎盘组织ras突变及p21表达均为阴性。ras基因突变在恶性GTD中为36 7 % ,CM将来发展成为PTD的为43 3 % ,均高于CM无PTD发展的16 7 %。恶性GTD,Ⅰ、Ⅱ、Ⅲ级组织分化者点突变率分别为15 4 %、40 %、71 4 % ,各级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1)。不同转归的CM,p21表达不同 ,CM中发展成为PTD者 ,p21表达率为83 3 % ,明显高于未发展成PTD者的43 3 %(P<0 005) ,亦高于恶性GTD的60%(P<0 05)。结论 :GTD的发展演进与ras基因突变及p21表达有关 ,ras突变及p21表达可考虑作为预测PTD的诊断指标之一。GTD由良性到恶性的发展过程中 ,p21表达量存在由低→高→低的内在变化 ,其原因和机理尚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p16影响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细胞肝癌的发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Wang ZW  Peng ZH  Li K  Qiu GQ  Zhang Y  Gu W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4):356-358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 (HBV)基因整合和p16基因表达改变及其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35例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为标本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及Southernblot检测HBVX基因整合 ,以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确定p16基因突变 ,以RT PCR检测p16mRNA ,以Westernblot检测p16蛋白。结果 肝癌中X基因整合与p16mRNA及蛋白表达相关 (P <0 .0 5 ) ,肝癌及癌旁肝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 6 2 .9%和 4 0 .0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癌组织中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肝癌分化程度、癌细胞浸润有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X基因整合与p16蛋白缺陷有关 ,p16改变在肝细胞癌变各阶段发挥重要作用 ,并与肝癌的演进和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18.
子宫颈癌的p16、p15基因缺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p16、p15基因的纯合性缺失与子宫颈癌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本文采用PCR技术对 5 7例治疗前子宫颈癌组织的 p16、p15基因的纯合性缺失进行检测。结果 p16的纯合性缺失率为 15 7% ( 9 5 7) ,Ⅰ Ⅲ期宫颈癌的不同病理类型均有 p16基因的缺失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15基因未发现缺失。 结论 p16基因的纯合性缺失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未发现缺失p15基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27kip1、p21ras、p16在精原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精原细胞瘤组织、10例正常睾丸组织p27kip1、p21ras、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用PCR法检测27例精原细胞瘤组织p16和p21基因的缺失情况.结果 p27kip1在精原细胞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8.9%(22/45),显著低于正常睾丸组织的90.0%(P<0.05),p27kip1蛋白在精原细胞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相关(P<0.05),与组织学分型无关;p21ras、p16蛋白在精原细胞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2%(19/45)和60.0%(27/45),与正常睾丸组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16、p21ras蛋白在精原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p21基因无纯合子缺失.p16基因纯合子缺失率为44.4%(12/27),其缺失率与精原细胞瘤的组织学类型、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无关.p27kip1、p21ras及p16阳性表达率之间有相关性(P<0.05).结论 p27kip1蛋白的低表达或缺失可能与精原细胞瘤的发生、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估计精原细胞瘤预后的良好指标.p16基因的缺失和表达下降可能是精原细胞瘤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p16抑癌基因外显子 2缺失、突变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分析方法检测结肠癌中p16基因外显子 2的缺失、突变。结果 :30例结肠癌样本中 ,高分化及低分化腺癌各 1例PCR扩增无扩增产物 ,可能为p16基因缺失 ;其余 2 8例结肠癌、正常组织均有产物出现。SSCP分析 ,30例结肠癌中未见异常泳动带 ,无p16基因突变。结论 :p16基因外显子 2缺失可能很少参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 ;而p16基因突变可能与结肠癌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