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检测两株不同辐射敏感性细胞r线照射后DNA合砀 水平,发现电离辐射敏感细胞SX-9的DNA合成抑制程度明显低于对辐射较不敏感的野生型细胞SR-1,而且前者受低剂量昭射的影响程度显著低于后者,2Gy照射后SX-9细胞DNA合成的恢复率亦快于SR-1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和人体肿瘤组织原代细胞的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个体差异性,探寻预测癌细胞辐射敏感性的生物指标。方法 60Co γ射线照射诱发DNA损伤,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法检测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 8个不同组织来源癌细胞株的辐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D0为0.65~2.15 Gy),不同细胞株20 Gy γ射线照射诱发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原初损伤有一定的差别,但与细胞辐射抗性无相关性。辐射敏感细胞SX-10的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发生在早期快速修复相,而A2780细胞的修复缺陷是发生在晚期慢速修复相。20 Gy照射修复2 h后DNA双链断裂残留量与细胞辐射敏感性指标D0SF2值有显著的相关性。不同个体患者脑肿瘤组织原代细胞之间,辐射诱发DNA双链断裂的修复反应存在明显差异,修复2 h后残留损伤的个体差异性分布类似于癌细胞株。结论 DNA双链断裂残留损伤与癌细胞辐射抗性有显著相关性,可作生物指标预测肿瘤组织细胞对放射治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3.
低剂量辐射刺激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低剂量,低LET辐射对小鼠免疫功能、染色体畸变和DNA损伤修复影响的实验资料。低剂量单次x线或持续γ线全身照射后,出现辐射刺激效应,表现为(1)增强免疫功能,包括抗体形成反应增强、自介素2产生增多、NK活性增高、胸膜细胞增殖加快和ConA诱导的大分子合成激活,(2)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即低剂量辐射预先作用使相继较大剂量所致染色体损伤减轻; (3)促进DNA修复,包括非程序DNA合成增强和DNA聚合酶活性增高。对辐射刺激效应的发生机理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α辐射诱发人胚肺细胞转化及DNA链断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α辐射所致DNA链断裂损伤与辐射致癌之间的定量关系。方法 用缺口翻译技术检测DNA链断裂,用软琼脂克隆形成率评价细胞转化。结果 0.25-5Gyα粒子照射后的人胚肺细胞,DNA链断裂损伤和半固体琼脂培养集落形成率均明显增加,并显示出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各受照射组细胞DNA链断裂与细胞转化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α辐射致癌与辐射致细胞DNA链断裂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慧星电泳用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彗星电泳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以自行设计的图像分析系统,用彗星电泳方法检测4种人肿瘤细胞受γ射线照射后细胞初始DNA损伤,以及细胞径30min修复时DNA损伤残余率;用细胞集落存活法检测2Gy γ射线照射后细胞存活率。结果:4种肿瘤细胞初始DNA损伤与辐射敏感性无关,2Gyγ射线照射后4种细胞存活率(SF2)与细胞经30min修复后的DNA损伤残余率相关明显(r=-0.87),结论:本实验方法有可能成为一种快速、准确检测肿瘤细胞内在辐射敏感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辐射敏感小鼠乳腺癌细胞SX 9的ku70、ku80基因型 ,初步探讨ku基因突变对其辐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RT PCR克隆并鉴定ku70 /ku80全长基因 ,并对其全长进行全自动测序。脂质体转染正常人全长ku80cDNA至SX 9细胞 ,克隆形成比较转染了正常ku80基因的SX 9与SX 9以及SR 1细胞存活率。结果 SX 9细胞ku70基因正常 ,而其ku80存在基因突变 ,转染了正常人全长ku80cDNA的SX 9细胞能部分重建其对γ射线的存活率。结论 SX 9细胞ku基因发生突变 ,这可能是其DNA损伤修复缺陷并导致对辐射敏感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低剂量辐射诱导基因,研究辐射对其转录调控作用和生物学功能。方法: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离辐射诱导表达基因,用RACE技术获取cDNA旁侧序列,Northern杂交分析基因的转录调节,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结果:获得包括3'端在内的辐射诱导新基因LRIGx的cDNA片段,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与人染色体20ql 1.2-12一段DNA高度同源(>99%),Northern杂交结果揭示该基因转录子全长约8.5kb,在0.2Gy照射后2h出现诱导表达,4h后转录子水平为对照细胞的5倍多,也受0.02Gy更低剂量照射诱导表达,2Gy大剂量照射后1h出现短暂诱导表达,但不如低量照射明显,2h后恢复正常水平,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产物含有解旋酶活性保守区,结论:分离鉴定出一低剂量辐射反应基因,其编码蛋白可能参与DNA代谢(如修复)等细胞辐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肿瘤细胞p(35)Be块中子及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为肿瘤的快中子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细胞集落在存活方法研究人黑色素瘤细胞(WM9839)、人口 皮癌细胞(KB)、人结肠腺癌细胞(LS-T-117)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M)等4种细胞对快中子及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用彗星电泳技术研究WM9839细胞在快中子及γ射线照射后DNA损伤的修复效应。结果 细胞存活实验表明,p(35)Be快中子照射后4种肿瘤细胞的D0值(或SF2值)较γ射线照射后差异减小,即4种肿瘤细胞对快中子的辐射敏感性差异减小;快中子2Gy照射后,WM9839细胞DNA损伤修复曲线整体上下降较γ射线2Gy照射后慢,到180min时,DNA损伤残留率明显高于γ射线2Gy照射。结论 快中子治疗肿瘤可以很好地弥补低LET射线放射治疗的不足,特别是对低LET射线较为耐受的肿瘤细胞,如KB细胞和WM98309细胞。  相似文献   

9.
辐射敏感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以生殖细胞损伤、细胞遗传学损伤、细胞凋亡、DNA损伤和修复作为观察终点,结果显示辐射敏感性存在着年龄差别,遗传因素、性别、生活习惯(如吸烟)、小剂量照射等因素对辐射敏感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的辐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液相单星空斑形成细胞(PFC)技术研究了抗体形成细胞的辐射剂量效应关系。小白鼠受50~400拉德x线照射后9小时免疫,第4天检查脾脏的PFC反应,证明抗体形成细胞对辐射十分敏感。其D0值按定量脾细胞产生的PFC计为73.3拉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毛细血管扩张运动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细胞系的辐射敏感性和对低剂量辐射能否诱导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方法用2cGy60Coγ射线预先照射进入G1期的AT5B1VA(AT)细胞和GM0639(GM)细胞,培养6h后再照射1.0Gy或3.0Gy60Coγ射线,分析染色体畸变。结果G1期的GM细胞在预照射2cGy60Coγ射线的诱导剂量后能非常显著地降低随后照射1.0Gy或3.0Gy60Coγ射线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值非常显著地低于预期值(P<0.001),而对AT细胞则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染色体畸变的观察值与预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1.0Gy或3.0Gy60Coγ射线诱发AT细胞的各种畸变率(包括着丝粒畸变、无着丝粒畸变和染色单体型畸变)均显著地高于GM细胞(P<0.001)。结论低剂量电离辐射不能诱导AT细胞产生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AT细胞对电离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高度敏感,可能是由于不能正确修复DNA双链断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辐射敏感性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以生殖细胞损伤、细胞遗传学损伤、细胞凋亡、DNA损伤和修复作为观察终点,结果显示辐射敏感性存在着年龄差别,遗传因素、性别、生活习惯(如吸烟)、小剂量照射等因素对辐射敏感性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辐射相关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其在肺癌细胞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寻找参与肺癌细胞辐射抗性的基因。方法构建辐射相关的基因芯片,初步筛选出在不同辐射敏感性肺癌细胞系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为了评价芯片结果的可靠性,我们对一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RT-PCR验证。结果和辐射敏感的NCI-H446细胞相比,辐射抗性的A549中有18个基因有明显的改变,8个基因是上调,10个基因是下调。在照射后6h和24h,A549细胞中分别有22个基因(19个基因上调,3个下调)和26个基因(8个上调,18个下调)的差异表达;NCI-H446细胞中分别有17个基因(9个基因上调,8个下调)和18个基因(6个上调,12个下调)差异表达。从这些基因中,我们发现一些参与细胞增殖和抗凋亡的基因,在照射后的A549细胞中是增高的,而在NCI-H446细胞中是降低的。另外一些参与DNA修复的基因,在A549中比在NCI-H446细胞中有更高的表达。结论一些参与细胞DNA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增殖和抗凋亡作用的基因可能有助于A549细胞辐射抗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辐射诱导人野生型及突变型PTEN基因重组质粒并进行鉴定。方法以HeLa细胞总DNA为模板PCR扩增Egr-1基因启动子辐射敏感区,将PCR产物分别定向插入携带野生型PTEN和突变型PTEN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pEGFP-PTEN和pEGFP-PTEN-G129E启动子区,构建具有辐射诱导能力的重组表达质粒pEgr-PTEN和pEgr-PTEN-G129E。同时,将Egr-1基因启动子辐射敏感区亚克隆入pGL3-Promoter载体中,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不同照射剂量、照射后不同时间点下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Egr-1启动子区对X线照射的辐射诱导能力。Western印迹检测X线照射对PTE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凝胶电泳分析证实,PCR扩增出Egr-1基因启动子辐射敏感区,构建出具有辐射诱导能力的重组表达质粒pEgr-PTEN和pEgr-PTEN-G129E,经不同酶切实验均证实含有与Egr-1辐射诱导区和PTEN基因相同片段大小的条带。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照射剂量照射下,含Egr-1启动子区报告质粒细胞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均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细胞,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转染了pEgr-PTEN和pEgr-PTEN-G129E的细胞组在未接受照射时PTEN蛋白的表达量极低,但在接受8 Gy的X线照射后,PTEN蛋白的表达量明显提高,高于转染了pEGFP-PTEN和pEGFP-PTEN-G129E的细胞。结论成功构建了具有辐射诱导能力的含人野生型及突变型PTEN基因的重组质粒,为今后肿瘤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3H—TdR释放法测定小鼠NK细胞的辐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H—TdR释放法测定C_(57)BL/6小鼠脾细胞对YAC-1细胞林的NK活性,首次将该法应用于研究NK细胞对γ线的辐射敏感性,得出如下结论:(1)小鼠整体照射后24h脾脏NK活性的D_(37)约为17Gy,D_0约为11Gy;在24~32Gy范围内仍保留着30%的NK活性,存活曲线为反“S”形,验证了NK细胞总体对辐射的相对耐受性。(2)脾细胞离体或整体照射1~2Gy后即刻NK活性均迅速下降,在2~24Gy内,离体和整体照射组的NK活性分别维持在40%~80%和50%,前者高于后者,说明NK细胞对离体照射比对整体照射更不敏感。(3)小鼠整体照射后24h,全脾细胞数在较小剂量(<4Gy)内急剧下降,然后随剂量增大变化平缓。可以推测NK活性的变化与脾细胞总数的改变有一定关系。(4)综合分析本实验结果,可以设想NK细胞本身可能存在着辐射敏感性不同的亚群。(5)用~3H—TdR释放法测定NK细胞的辐射敏感性,自然释放率低,重复性好,可靠易行。  相似文献   

16.
辐射适应性效应是一种生物防御机制,是指低剂量辐射可以增强细胞对随后高剂量照射的抵抗能力,从而降低高辐射引起的各种损伤.目前为止,RAR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研究主要涉及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对抗氧化应激系统以及应激反应蛋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的分子主要包括蛋白激酶C、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53蛋白、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及DNA依赖性蛋白激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田鼠V-79细胞为材料,研究了辐射对细胞DNA合成速率的抑制、咖啡因和腺嘌呤对此过程的影响以及DNA合成速率的变化和细胞活存的关系。作者以~(14)碳-胸腺嘧啶核苷掺入的方法观察非同步分裂的V-79细胞的DNA合成,发现经X线500、3000及4000拉德照射后,细胞的~(14)C-TdR掺入迅速受到抑制,随后逐步恢复,照射剂量大者,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低剂量γ射线预照射同源但辐射敏感性不同的小鼠乳癌细胞SK-1和SX-9,观察其对随后较大剂量照射所引起hprt基因突变的影响.结果,具有辐射抗性的SR-1细胞经5mGy或1cGy低剂量顶照射后,能显著降低随后3Gy照射诱发的hprt基因突变频率.而DNA双链断裂修复能力缺陷的电离辐射敏感细胞SX-9,经相同处理后,并不减轻随后的较大剂量照射所诱发的基因突变率.表明DNA双链断裂修复缺陷的细胞,对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能力差.  相似文献   

19.
小鼠经梯度剂量的裂变中子和60Coγ射线照射后1d,其胸腺细胞数和胸腺重量指数的变化,都显示了对中子和γ射线有辐射敏感和辐射抗性两种成分的存在,而同一种成分对中子辐射的敏感性又高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对中子辐射敏感成分的D0值依次为0.64和0.34Gy,对γ射线的D0值则相应为0.83和0.87Gy。RBE值分别为1.30和2.56。照射后小鼠胸腺T细胞亚群的变化表明,两种T细胞亚群的辐射敏感性也是非均质性的,粗略评价,对中子和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均是Lyt+2细胞高于L3T4+细胞,而两类细胞对中子的辐射敏感性又均高于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经计算各类细胞对中子照射的D37值,L3T4+细胞为6.14Gy,Lyt+2细胞为3.28Gy;对γ射线则分别为11.38和10.42Gy,由此得到的RBE值分别为1.85和3.18。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辐射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CEM)、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hHR2 1sp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分别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UV或γ辐射后不同时间提取细胞总RNA ,通过RT PCR与hHR2 1sp 基因特异引物杂交 ,以 β actin为内参照放射影像密度扫描检测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单核细胞DNA修复基因表达。结果 在UV 辐射、γ 辐射后早期 (3~ 6h)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EM和淋巴细胞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照射后 6h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增加最多且UV辐射更明显 ,在晚期 (9h)降低。比较人细胞系CEM和淋巴细胞两者hHR2 1sp基因的表达水平 ,γ辐射 (3Gy)后淋巴细胞对hHR2 1sp基因表达高于人细胞系CEM ,且表达增加时间较长 ,达 9h ;而人细胞系CEM受到γ辐射后早期表达增加 ,在 6~ 9h后表达降低。结论 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 (CEM)和人淋巴细胞的DNA修复基因hHR2 1sp基因在一定剂量辐射 (UV、γ辐射 )范围内其表达水平随辐射剂量增加而诱导表达水平增高 ,且对UV辐射更敏感 ;提示hHR2 1sp基因在人细胞系CEM细胞和人单核细胞在照射损伤后表达增加 ,可能是促进单核细胞损伤修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