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阳市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收治的465例HBV确诊感染者及412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5例HBV确诊感染者中,感染史6~12个月最多,为206例(占44.30%);HBsAg(+)HBeAb(+)HBcAb(+)最多,为180例(占38.71%);HBsAb(+)者中低、高免疫应答者占比分别为57.14%、42.86%;HBV感染者CD_3~+T、CD_4~+T、CD_4~+T/CD_8~+T均低于健康体检者,CD_8~+T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南阳市HBV感染者有典型的临床特征,且多存在免疫力下降,应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HIV感染者做相关的血液学检测,分析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现状及其预后,为揭示HIV、HBV、HCV混合感染的规律,为预防、治疗及判断HIV混合感染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检验标准,对我市120例HIV感染者进行CD4 、CD8 T淋巴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HBV五项、抗HCV检测,检测结果做相关性和差异性统计学分析.结果:120例HIV感染者中,合并HBV、HCV感染者71例,占所有HIV感染者的59.17%,其中合并HBV感染者50例,占HIV感染者的41.67%,合并HCV感染者39例,占HIV感染者32.5%.HIV/HBV、HIV/HCV、HIV/HBV/HCV 3种合并感染者的CD4 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HIV单一感染者(P均<0.05),HIV/HCV、HIV/HBV/HCV混合感染者的ALT、AST异常比例明显高于HIV单一感染(P均<0.05).结论:HIV感染者合并HBV、HCV感染现状严重.HIV合并感染肝炎病毒后,可以加速肝脏和免疫系统的损害,导致HIV感染者更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加快HIV感染者疾病的进程,降低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效果,应引起更多的重视,尽早采取措施,提高HIV感染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某卫校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四年后追踪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HBV感染情况及其变化规律,为学校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1999年入学的370名新生进行了乙肝感染五项标志物检测,2003年毕业体检时做了同样指标的追踪调查.结果:新生入学时HBsAg阳性率为6.49%,HBV感染率为20.27%,毕业体检时HBsAg阳性的学生增加了17例,HBsAg阳性率为11.23%,HBV感染率为26.85%,两者相比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17例新增的HBsAg阳性的学生中,护士生占13例.结论:医学生是HBV感染的危险人群,应加强预防乙肝健康宣教和学生自身保护意识,在入学时对易感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艾滋病高危人群的传染性疾病检测结果。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我中心2011年6月~2014年3月咨询检测的艾滋病高危人群78例。所有试验对象均通过一系列试验,检测HIV、HBV、HCV、TP四种传染病原体的相应抗体或抗原。结果本次研究对象中选取正常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经过检测后,HIV的检测结果为6例,阳性率7.69%;HCV感染者有8例,阳性率为10.25%;HBV感染者有9例,阳性率为11.53%;TP感染者有5例,阳性率为6.41%。高危人群传染性疾病的阳性率与健康人群进行对照,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艾滋病高危人群中的HCV病毒、HBV病毒以及TP病毒均具有较高的感染率,需要引起各医疗机构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及免疫功能状况,为精神病患者传染性病原体感染的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住院治疗1 400例精神病患者,入院后行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抗原或抗体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IgA、IgG、IgM、C3、C4)检测。结果 1 400例精神病患者中68例感染传染病病原体,感染率为4.86%,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39例、混合感染29例,分别占57.35%、42.65%,单一感染中以HBV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占35.29%,混合感染中以HBV+TP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占23.53%;HBV、HCV、HIV、TP感染者分别有49例、18例、5例、26例,感染率分别为3.50%、1.29%、0.36%、1.86%;传染性病原体感染患者IgA、IgG、IgM、C3及C4水平低于无感染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传染性病原体感染以HBV及HCV感染为主,混合感染者以HBV+TP两种病原体感染多见,传染性病原体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6.
110例pHC住院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1100)、抗HBc-IgM、HBeAg、抗HBe,RIA法检测HBcAg及血清AFP.结果为HBV总感染率91%;按HBV复制状况,可见,HBV活动性复制呈强传染性占20%,HBV活动性复制呈弱传染性占58%,无HBV活动性复制或无HBV感染占22%;HBsAg(+)及HBsAg(-)组血清AFP阳性率分别92.2%和3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AFP测定对HBsAg(+)PHC的诊断和监测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HBV感染者众多,其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多种多样,致使临床上部分患者的HBV感染状态难以判断。而荧光定量PCR法的应用。能准确地反映HBV感染者所处状态、HBV-DNA的复制水平及其传染性。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正常体检及门诊患者检测出的221例HBV不同感染模式的感染者进行HBV-DNA定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青岛地区出入境人员HBV血清学标记感染模式,以确定重点监测人群,为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部分青岛地区2004~2005年出入境人员的HBV检出情况及HBV感染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HBsAg总阳性率为3.35%(157/4691),157例HBsAg阳性者中共出现9种HBV感染模式,其中常见模式5种,包括:HBsAb,阳性率为35.9%;HBsAg/HBeAb/HBcAb,阳性率为1.75%;HBsAg/HBeAg/HBcAb,阳性率为0.8%;HBsAg/HBcAb,阳性率为0.7%;HBsAb/HBcAb,阳性率为0.7%.少见模式4种,包括HBsAg/HBeAg:HBsA/HBsAb/HBcAb;HBeAb/HBcAb:HBcAb.结论 青岛地区出入境人员中的HBsAg阳性率虽然相对较低,但仍应引起重视,要根据其不同的感染模式来确定是否有传染性,从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大三阳"感染者,有较强的传染性,对这部分感染者应及时隔离并重点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在大学生中的现状,探讨TTV感染对HBV感染的影响.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抗-TTV IgM及抗-TTV、IgG,用巢式PCR(nested-PCR)技术检测血清TTV DNA,用速率法或终点法检测TTV、HBV感染者血清肝功能指标,用SPSS 13.0软件对各组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TTV DNA阳性率为17.0%(29/171),HBV感染率为10.4%(121/1163),TTV/HBV重叠感染占HBV感染17.4%(21/121).TTV/HBV重叠感染者肝功能损害最重,HBV感染者次之,TTV感染者不明显.结论 大学生中存在一般水平的TTV感染和TTV/HBV重叠感染,TTV感染与HBV感染没有相关性,TTV协同HBV致病,促使TTV/HBV重叠感染者肝损加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太原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HBV基因型与HBe Ag、HBV DNA载量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TRFIA技术检测103例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实时荧光法检测HBV基因型;荧光定量PCR法测HBV DNA载量;统计学分析HBV基因型与其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感染者中,94例被分型,C型占70.2%,B型占24.5%。HBe Ag阳性56例,HBe Ag阴性38例,其中B型感染者HBe Ag阳性有7例(30.4%),C型48例(72.7%);HBV DNA高载量感染者共检出62例,B型检出率为65.2%,C型检出率为66.7%;统计学结果表明HBV基因分型与感染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HBe Ag及HB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大三阳感染者中47例为HBV DNA高载量,检出率显著高于小三阳感染者。结论太原地区乙肝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型以C型为主,且基因分型与HBe Ag和HBV DNA载量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集中办学中心小学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的HBV感染标志物。结果1633名集中办学学生中有306人为乙肝病毒感染者,总感染率18.74%,其中HBsAg阳性率为7.84%;抗-HBs阳性率为23.21%。结论6所集中办学中心小学学生的HBsAg阳性率高,抗-HBs阳性率低,应加强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防止新的感染者和慢性携带者。  相似文献   

12.
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检出情况及HBV感染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和HBV感染模式分析。方法HBsAg初筛用RPHA法,确证用纸条法和酶标法,乙肝五项指标检测用酶标法,ALT检测用赖氏法。结果HBsAg总阳性率为1.50%(925/61702),584例HBsAg阳性者HBV感染模式共出现12种,其中常见模式4种,罕见模式8种。结论食品、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中的HBsAg感染者虽然低于其他人群,但其仍是极其危险的传染源。不管HBV那种感染模式,都具有传染性,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厦门地区吸毒者乙肝、梅毒及艾滋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调查厦门地区吸毒者的乙型肝炎病毒 (HBV)、梅毒及艾滋病毒 (HIV)感染及流行情况。方法 :对厦门市某戒毒所 810名吸毒者进行了 HBV梅毒感染标志物的检测 ,其中 6 0 6名检测了 HIV抗体 ;收集了同时期的非吸毒人群3790例的 HBV、 5 6 7例的梅毒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并加以对照比较。结果 :810名吸毒者中 HBV感染者 12 8例 ,感染率为 15 .8%。梅毒的感染者 6 2例 ,感染率为 7.7%。HIV感染 1人 ,感染率为 0 .17% ;非吸毒人群中 ,3790例中 HBV感染者 2 0 8例 ,感染率为 5 .5 % ,5 6 7例中梅毒感染者 3例 ,感染率为 0 .5 %。吸毒人群 HBV和梅毒的感染率均显著高于非吸毒人群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0 1)。结论 :在厦门地区的吸毒者中存在 HBV和梅毒的高感染率 ,并发现了 1例 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4.
瞿卫  立彦  林艳丽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85-1986
目的初步了解南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采用上海克隆生物的HBV-DNA定量检测试剂盒和HBV基因分型诊断试剂盒对166例南京地区HBV感染者进行HBV-DNA和HBV基因型检测。结果 B基因型71例占42.77%,C基因型81例占48.79%,B/C混合型14例占8.43%,未检出非B非C型。HBV基因型B型、C型、B/C混合型在HBV-DNA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南京地区HBV感染者基因型以B、C型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统计分析新疆巴州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血清标志物(HBV-M)模式,探讨其感染现状及分布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检查乙肝5项的就诊者101 202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HBV-M,对疑似感染者使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HBV-DNA,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不同HBV-M模式,及性别、年龄、种族的构成情况。结果 101 202例乙型肝炎5项检测者中,确诊为HBV感染者7 708例,感染检出率为7. 62%,主要表现出15种不同HBV-M组合模式,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模式1(HBsAg+,HBe Ab+,HBc Ab+)占70. 52%,模式2(HBsAg+,HBeAg+,HBc Ab+)占12. 65%,模式3(HBsAg+,HBc Ab+)占9. 48%。慢性HBV感染HBsAg阴性者201例,占2. 61%,HBsAg,HBs Ab同时表达阳性者110例,占1. 43%。男性慢性HBV感染者高于女性(P 0. 05),不同年龄、不同族别慢性HBV感染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新疆巴州地区乙肝高发,主要表现为HBsAg+,HBe Ab+,HBc Ab+; HBsAg+,HBeAg+,HBc Ab+; HBsAg+,HBc Ab+3种模式。男性多于女性,汉族中青年所占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肝癌110例HBV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0例 pHC住院患者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 >1∶10 0 )、抗HBc -IgM、HBeAg、抗HBe ,RIA法检测HBcAg及血清AFP。结果为HBV总感染率 91% ;按HBV复制状况 ,可见 ,HBV活动性复制呈强传染性占2 0 % ,HBV活动性复制呈弱传染性占 5 8% ,无HBV活动性复制或无HBV感染占 2 2 % ;HBsAg( )及HBsAg( -)组血清AFP阳性率分别 92 2 %和 35 % ,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血清AFP测定对HBsAg( )PHC的诊断和监测具有更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口岸2004~2005年传染性疾病流行特征,为卫生检疫部门制订传染性疾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口岸2004~2005年出入境人员进行HBV、梅毒及HIV检测。[结果]深圳口岸2004年传染性疾病报告病例数为5562例;2005年传染性疾病报告病例数为5910例,2005年较2004年增长了6.6%。2004年和2005年都是HBV检出率最高,其次是梅毒,2004年和2005年分别发现HIV感染者10例和8例。[结论]HBV和梅毒病例数呈明显上升趋势,应大力加强对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监测体检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HBsAg阳性与HBV其他标志物的关系,我们对健康体检中623份HBsAg阳性血清进行HBeAg、抗—HBe、抗—HBC、抗—HBclgM、抗—HBs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健康体检中HBsAg阳性血清623份,其中男性449名,女性174名.HBsAg检测初次筛选采用R-PHA法(诊断血球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HBsAg滴度1:8以上为阳性,而后HBV六项标志物检测采用ELISA法(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结果1.HBV感染指标检测情况,623份HBsAg阳性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见表1.HBV感染指标可组合成八种类型(表2),其中1~4类型传染性强,第五种类型比例高达42.22%,其流行病学意义也不可忽视。八种类型的组合与HBsAgGMT密切相关(F=57.50P<0.01),HBsAg几何平均滴度越高,其HBV感染类型的组合传染性越强。  相似文献   

19.
2000年盐城国际旅行保健中心接受传染病监测体检1731人,检出传染性疾病/感染者共73例(包括HBsAg59例,乙型肝炎6例,梅毒7例,结核1例),占监测总数的4.2%,占阳性总数的45.3%;非传染性疾病88人,占监测总数的5.1%,占阳性总数的54.7%.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双通道荧光PCR(d-q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的方法学性能,并在未成年HBV感染者中进行临床应用。方法对基于d-qPCR的HBV基因型检测方法进行性能验证,并将该方法用于未成年HBV感染者的基因型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用于HBV基因分型的dd-qPCR法能检测B型、C型和D型,准确度为100%;最低检测限为1×10~(3 )IU/ml,批内和批间精密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特异性高。在本地区200例未成年慢性HBV型携带者基因型中,以B型和C型为主,B型、C型和D型分别占34.0%、65.5%和0.5%,未发现混合型和不能分型的标本。B型和C型HBV DNA定量、HBeA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率(ALT50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qPCR法检测HBV基因型具有分型全面、性能可靠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本院就诊的HBV C型未成年HBV感染者存在较高比例的肝功能损害,临床应结合HBV基因分型结果,尽早进行治疗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