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了给国际航行船舶鼠患检查、船舶防鼠、除鼠提供资料,从国际航行船舶捕捉4种鼠类进行饲养观察食性和排出粪便性状、数量、色泽等。方法 人工饲养观察每种鼠类食性和排出粪便性状。结果 根据四种鼠类不同每日食量也不同。由于所摄取食物不同排出的粪便数量也不相同、根据鼠种类不同排出粪便形状亦异,由观鼠类粪便即可确定鼠的种类。结论 四种鼠类食性和排便性状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立克命毒杀褐家鼠、黄胸鼠的效果省外已有报道,但在本省应用甚少,我县从未使用过。为给今后灭鼠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1988年7~8月作了现场观察。简报如下: 一、试区概况:试区选在剑川县迥龙乡溪江  相似文献   

3.
黄胸鼠是家栖鼠优势种 ,近年来随着建筑材料改变 ,黄胸鼠生存环境恶化 ,特别是居民区的黄胸鼠数量大幅度下降 ,褐家鼠数量上升。为了解鼠类种群数量变化是否影响媒介蚤与寄主的关系 ,我们于2000年1~5月对黄胸鼠、褐家鼠鼠体蚤的染蚤率、蚤指数进行了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用笼日法 ,捕捉地点选在合浦县山口镇居民区 ,鼠笼规格210×110×90毫米 ,诱饵用鲜番茹。每月至少抽检黄胸鼠与褐家鼠25头 ,活体及时送回实验室作分类统计 ,计算逐月染蚤率与蚤指数。2结果与分析2.1黄胸鼠、褐家鼠鼠体蚤染蚤率捕获动物中常…  相似文献   

4.
黄胸鼠与褐家鼠是我国南方主要家鼠种,我们于1984年8月~1985年2月,在福建省尤溪县的城关地区和团乡对黄胸鼠和褐家鼠的繁殖力做了初步调查。调查结果,城镇以褐家鼠占优势(52.80%),乡村以黄胸鼠占优势(56.40%)。本次工作点位于福建中部,约界于北纬25.8~26.4度,东经  相似文献   

5.
湖北褐家鼠及黄胸鼠对杂鼠灵的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湛江地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抗凝血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22,自引:13,他引:9  
抗凝血杀鼠剂长期使用后会产生抗药性.湛江地区从70年代开始试用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80年代推广使用, 1988~1992年黄胸鼠抗药性达到 2.41%~14% [1-3].为掌握近几年湛江地区鼠类抗药性发生程度,1999年10~12月对湛江市和雷州市的黄胸鼠和褐家鼠进行抗凝血杀鼠剂的抗药性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宝山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溴敌隆的抗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宝山区黄胸鼠和褐家鼠对溴敌隆杀鼠剂的抗药性,为科学使用化学灭鼠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统一的无选择性摄毒实验方法。结果 实验的21只黄胸鼠和20只褐家鼠,供给0.005%溴敌隆毒饵后在实验期限内均死亡,平均死亡天数分别为6.3和6.7 d,平均消耗溴敌隆原药分别为14.91和23.99 mg/kg,且未检测到抗溴敌隆的黄胸鼠和褐家鼠个体。结论 宝山区的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溴敌隆)均无明显抗药性。应定期开展抗药性监测,科学选用第一、二代抗凝血杀鼠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胸鼠和褐家鼠对15种食物的选择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为控制黄胸鼠和褐家鼠,筛选配制毒饵所用的基饵及工具捕捉用诱饵。方法 用稻谷、大米、玉米、小米、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蚕豆、豌豆、黄豆、油条、馒头、马铃薯、苹果、梨等15种食物分别与小麦对照,进行实验室有选择性摄食试验。结果 两种家鼠对所试食物的适口性以小米最好,其次为谷物、水果类,豆类最差。结论 药物控制黄胸鼠以小米、大米、稻谷、碎玉米粒、小麦作基饵较好;褐家鼠可用小米和小麦作基饵。用工具捕捉这两种家鼠最好的诱饵是馒头。  相似文献   

9.
双甲敌鼠胺盐毒杀黄胸鼠,褐家鼠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双甲敌鼠胺盐对云南主要家栖鼠的毒杀效果。方法:采用口灌法。结果:对黄胸鼠的急、慢性口服LD50及95%可信限为104.69(82.42~126.96)、3.64(2.82~4.46)mg/kg,对褐家鼠为15.80(12.27~19.33)、0.73(o.57~o.89)mg/kg;黄胸鼠对0.05%和0.1%毒饵的摄食系数均大于0.6,褐家鼠对0.025%和0.05%毒饵的摄食系数均大于0.7;现场试验,0.l%稻谷毒怀对黄胸鼠的杀灭率为92.43%,0.05%小麦毒饵对褐家鼠的杀灭率为94.63%。结论:该药适口性好,灭效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对家鼠适口性好的诱饵,我们对褐家鼠进行了室内选食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对三种食饵的选食性:选试鼠10只,单笼饲养,每笼放置形状相同的饵盒3个,每日调换食饵盒位置,分别投放大米、玉米面颗粒、玉米渣食饵,连续投放5天,共投饵3000克,耗饵616克。其中大米耗饵32克,占5.2%;玉米面颗粒耗486克,占78.9%;玉米渣耗98克,占15.91%。说明褐家鼠对玉米面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湛江市区在采用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主要是敌鼠钠盐)20年后,改用第二代抗凝血灭鼠剂4年,黄胸鼠和褐家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的抗药性变化。方法用非选择性实验进行抗药性研究,将其结果与4年前相关数据比较。结果两种家栖鼠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抗药性水平比4年前降低,特别是黄胸鼠。结论对第一代抗凝血灭鼠剂产生抗性种群的地区,改用第二代产品,能缓解前者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褐家鼠与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云南省褐家鼠、黄胸鼠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以明确基因亚型及其地理分布,为该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捕捉鼠类取鼠肺,冷冻切片后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中汉坦病毒抗原,从阳性鼠肺标本中提取病毒RNA,利用RT—PCR扩增汉坦病毒S和M基因部分片段并测序分型,构建系统发生树进行系统发生分析。结果 共捕获褐家鼠和黄胸鼠307只,检测到阳性样品14份,阳性检出率为4.56%。分析部分S片段(600~999nt)与M片段G1区(140~640nt)、G2区(2003~2302nt)的核苷酸序列,及用部分S及G2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生树,将来自云南省8个地区的汉城病毒分为2个亚型:S1和S3亚型。结论 云南省主要为家鼠型HFRS疫区,汉城病毒有2个亚型,地理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和分析南通市黄胸鼠和褐家鼠凝血酶原时间(PT)。方法PT测定采用仪器法,PT采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表示。结果黄胸鼠、褐家鼠及对照大白鼠的INR平均值分别为0.97、1.40和0.88;方差分析表明,黄胸鼠和褐家鼠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426,P<0.05);褐家鼠和大白鼠之间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0.527,P<0.05);黄胸鼠和大白鼠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01,P>0.05)。崇川区与开发区的褐家鼠INR值经成组设计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6,P<0.01),崇川区与港闸区的黄胸鼠经成组设计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01,P>0.05)。结论实验所测得的黄胸鼠及褐家鼠INR值范围分别为0.60~1.92和0.84~2.29,PT值有性别、鼠种、区域间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观察改良抗凝血灭鼠剂毒杀抗药性黄胸鼠的效果。方法采用实验室无选择性试验和现场间隔投药方法。结果在实验室黄胸鼠摄食改良抗凝血灭鼠剂毒饵4d,两组毒杀率分别为81.25%和85.00%。现场考核,在检测有抗药鼠的两个单位中,应用改良抗凝血灭鼠剂60d内控制了鼠害,粉迹法鼠密度为0.33%;用未改良的抗凝血灭鼠剂未控制鼠害,粉迹法鼠密度为16.14%;另7个未检测是否有抗药鼠的单位,用改良抗凝血灭鼠剂45~60d控制了鼠害,粉迹法鼠密度为0~1.37%。结论初步认为改良抗凝血灭鼠剂能够毒杀对抗凝血灭鼠剂有抗药性的黄胸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胸鼠对溴敌隆的抗药性,为控制黄胸鼠的繁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上海市徐汇区现场捕获黄胸鼠,进行无选择性摄毒试验,首先喂食足量的无药物前饵2 d,然后喂食0.005%溴敌隆毒饵9 d,最后正常饲养16 d,观察动物的致死食药天数(LFP)等指标。【结果】该地区黄胸鼠对溴敌隆的抗性发生率为16.67%;不同性别黄胸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FP_(50)、LFP_(98)和LFP_(99)及其95%可信区间分别为6.08(5.71~6.48)d、14.20(12.21~17.63)d和15.89(13.44~20.23)d。【结论】该地区的黄胸鼠对溴敌隆的抗性发生率高于上海市整体水平,防控人员应采用药物轮换或引入其他防制方法,并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控制鼠密度。  相似文献   

16.
溴敌隆毒杀黄胸鼠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溴敌隆对黄胸鼠的毒杀效果。方法 实验室用不同诱饵进行有选择性试验和无选择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现场毒效试验。结果 有选择性试验,试鼠对0.005%小麦、大米、稻谷和成品颗粒毒饵的摄食系数分别为0.88、0.73、1.11和0.13,对0.01%小麦毒饵的摄食系数为0.81。无选择性试验,0.005%小麦、大米和稻谷毒饵1—4次给药,毒杀率均低于30%,0.005%成品颗粒毒饵2次给药,毒杀率为80%,0.01%小麦毒饵2—3次给药,毒杀率分别为60%和75%。现场试验,0.015%小麦毒饵3d饱和投饵,灭效为93.02%。结论 溴敌隆自配的新鲜毒饵适口性好,但0.005%-0.01%毒饵的毒杀率均较低,药物的质量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1981年10月上旬在济南郊区的仓库和农村住房内,用格粉板法观察了家鼠的昼夜活动规律。在密度较高又无人干扰的仓库内,17~20时3个小时的踏格数就占昼夜踏格总数的28.1%,为褐家鼠一昼夜活动的最高峰。在住宅内,从20时至次晨4时8个小时的踏格数占昼夜踏格总数的74.5%。小家鼠与褐家鼠同时存在时,小家鼠的活动高峰时间与褐家鼠恰恰相反,7~17时10个小时小家鼠的踏格数占昼夜踏格总数的86.0%,而17时至次晨4时11个小时褐家鼠的踏格数占昼夜踏格总数的78.7%。作者认为,这是小家鼠对褐家鼠存在时的一种适应形式。  相似文献   

18.
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交叉抗药性试验观察   总被引:20,自引:13,他引:7  
目的:观察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交叉抗药性。方法:在实验室作无选择性摄食试验。分别摄食0.025%杀鼠灵,0.025%敌鼠钠盐,0.005%氯敌鼠,0.0375%杀鼠迷,0.005%溴敌隆毒饵4d。结果:黄胸鼠死亡比分别为0/5,0/5,1/5,2/5,2/5。黄胸鼠对溴敌隆抗性发生率为50%(5/10)。摄食溴敌隆或杀鼠灵或杀鼠迷存活鼠,对杀鼠灵抗性发生率为100%(10/10),杀鼠灵抗药性试验存活鼠对大隆抗性发生率为62.5%(5/8)。结论:发现黄胸鼠对抗凝血灭鼠剂产生了交叉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武汉市褐家鼠和黄胸鼠对杀鼠灵的抗药性状况,为制定灭鼠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无选择摄食实验测试法。结果褐家鼠和黄胸鼠对杀鼠灵抗药性率分别为0和13.33%,致死剂量分别为25.45和156.16 mg/kg,平均致死天数为7.7和11.1 d。结论武汉市褐家鼠对杀鼠灵未监测到抗药性,少数黄胸鼠对杀鼠灵产生了抗药性,但未出现抗药性种群。  相似文献   

20.
为便于云南地区灌木刺丛等环境非雨季的投饵工作,我们于1985年进行了用纸包装毒饵灭鼠的试验,现报告如下: 一、黄胸鼠对纸包装毒饵的反应: 1.实验室观察:试验于1985年2月进行。将室内饲养的黄胸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单个笼养。用报纸及白纸包装0.05%敌鼠钠玉米毒饵(每包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