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物中毒指通过饮料或食物及其盛具、容器、包装材料进入人体某种致病性微生物及毒素、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等引起的,多数是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群疾病。在食物中毒中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最多,现将湖州市1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检测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样本来源  相似文献   

2.
杨慧  甘莉萍  金玉娟  李静媚 《职业与健康》2011,27(16):1847-1850
目的了解2005—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季节分布、地点分布、病原菌的种类特征和分布规律,为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易感染环节,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按W S/T9-1996规定的检验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5—2010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进行检验,使用SPSS 17.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0年深圳市龙岗区共发生45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为副溶血性弧菌(57.8%)、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1%)、沙门菌(11.1%)和奇异变形杆菌(6.7%)等9种致病菌;夏秋季高发(84.8%);集体食堂集体中毒为主(73.3%);粪便中病原菌的检出率最高(69.4%)。结论该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韶关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特点,为研究与制订食源性疾病控制的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韶关市2003-2005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进行病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3-2005年韶关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事故18起,共采集标本135份,检出病原菌20株,检出率为14.81%.结论 韶关市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春秋两季为多发季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7~2011年大连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种类,为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大连市2007~2011年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和鉴定。结果:2007~2011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出率为27.2%,病原菌为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第三季度高发,8月份达高峰,多数发生在餐饮服务单位。结论:大连市应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和宣传教育,降低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嘉定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检测分析上海市嘉定区卫生防疫站201800章齐平,娄峥,王秋琴,王支兰,吴杰,余玮食物中毒病原菌及时准确的鉴定,对中毒的防治极为重要。本文就我区6年来食物中毒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食物中毒病员...  相似文献   

6.
嘉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嘉兴市近年所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分布规律,实现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主动监控,增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预警能力,现对2001—2005年中发生的49起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梧州市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状况、特征,为防控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梧州市区1997~2009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9年共发生21起共749人食物中毒,检出病原茵11种,样品总检出率44.3%(90/203)。单一致病菌引发16起、混合菌3起、不明致病菌2起,分别占76.2%、14.3%、9.5%;致病菌查明率90.5%(19/21)。中毒病原构成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23.8%);变形杆菌、混合菌均为14.3%;蜡样芽胞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性弧菌、不明致病菌均为9.5%;沙门菌、志贺菌均为5.3%。发生季节第三季度占52.4%,其他季节在14.3%~19.0%。发生场所以托幼、学校饭堂为首位(28.6%),酒家及农村办喜宴23.8%,单位集体饭堂、家庭均为19.0%,建筑工地饭堂、糕点店4.8%。结论该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为主;多发场所为托幼及学校饭堂、酒家及农村办喜宴;第三季度为高发季节。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将能有效降低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象山县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概况尤其是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情况,提高实验室应对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能力,为食物中毒的判定、治疗、控制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5年~2007年食物中毒报表有关资料和实验室微生物检测报告,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概况、实验室检测结果及部份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学分型进行统计分析;病原菌检测依据GB/T4789-2003及《预防医学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进行。结果:2005年~2007年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34起,其中21起检出致病菌,13起未检出致病因子;送检样本501份,检出致病菌155株。检出的致病菌种类有: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嗜水气单胞菌、非O-1群霍乱弧菌及福氏志贺菌。结论:象山县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性分布明显,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副溶血性弧菌以O3:K6血清型为优势流行菌株;中毒场所以工厂食堂为主。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藤县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掌握本县食物中毒发生特点及规律,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笔者对该县2001~2005年食物性中毒资料进行汇总分析。1材料与方法资料来自藤县卫生监督所2001~2005年食物中毒报表。2结果2·1基本情况2001~2005年共报告发生食物中毒29起,中毒人数233人,无死亡病例。2001年5起,2002年5起,2003年3起,2004年12起,2005年4起。2·2时间分布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除第四季度发生较少外(仅3起),一、二、三季分别为6、7、13起,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集中在第三季度,这与我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秋季气温适宜,细菌…  相似文献   

10.
2002-2004年中江县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各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中最为多见,因其中毒病原菌的不同,且具人群易感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全年皆可发生,又多以夏秋季多发,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是食品卫生安全的大患。根据近几年的资料和各类文献报道细菌性食物中毒已由上世纪80-90年代的沙门菌为首发生了变化。现将中江县疾控中心实验室2002—200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桂林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和流行特点,为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事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桂林市2008-2010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从食物中毒发生的时间、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桂林市共发生疑似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24起,以4-10月为高发期;主要致病菌是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占检出致病菌的41.67%;肛拭子样品检出率最高达30.07%。结论桂林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有着明显的旅游时段及季节性分布特点,卫生监督部门更应在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和旅游旺季里加强对饮食和食品行业的卫生督查和监管。  相似文献   

12.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为了解龙江县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情况,对我县2006-2009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食源性疾病并不随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而减少或消失。食物中毒是通过饮料或食物及其盛具、容器、包装材料进入人体某种致病性微生物及毒素、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等引起的,多数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群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各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中最多见。现将吉林地区2003-2008年实验室收到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及检测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流程结合细菌鉴定仪,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病原菌检测时的应用,供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参考。方法将采集到的食物中毒标本按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流程进行检测,获得纯菌落,用细菌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应用该方法对11起食物中毒标本进行分离鉴定,7起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63.6%。结论应用该检测流程和细菌鉴定仪,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全面、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009-2012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本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共发生8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检出致病菌174株,其中副溶血性弧菌38株(21.8%)、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13.2%)、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8株(10.3%)、沙门菌4株(2.3%)、蜡样芽胞杆菌22株(12.6%)、变形杆菌69株(39.7%)。粪便标本检出114株菌,占菌株总数的65.5%;第3季度检出致病菌99株,占菌株总数的56.9%。结论 2009-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变形杆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条件致病菌的污染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州市某区近年来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布规律,为建立食物中毒病原菌主动监测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市某区1999~2003年9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家卫生标准方法进行微生物学检验。结果9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采集各类样本1 321份,检出病原菌共340株,总检出率为25.74%,其中以变形杆菌检出率最高,为16.96%,其次为沙门菌,检出率为3.26%。结论该地区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主要为变形杆菌。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和健康教育,是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桂林市2004~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规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为建立食物中毒病原菌的主动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0起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家卫生标准方法进行病原菌检验。结果3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检测各类样品562份,检出病原菌126株,总检出率为22.4%。其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8.2%,蜡样芽孢杆菌为5.5%,变形杆菌为4.1%,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6%,副溶血弧菌为1.1%。各类样品中以病人呕吐物和肛拭检出率最高,分别为55.6%和51.4%;其次是剩余食品,检出率为45.5%。8~10月为高峰。结论2004~2006年桂林市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主要是EPEC)为主,其次为蜡样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  相似文献   

18.
2001~2009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嘉兴市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概况,尤其是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情况,提高实验室应对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的能力,为食物中毒的判定、治疗、控制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1~2009年中细菌性食物中毒检测结果报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001~2009年9年间本市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82起,检出病原菌64起、未检出病原菌18起,检出种类为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菌、蜡样芽胞杆菌、变形杆菌、沙门菌。[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性分布明显主要集中在5~9月份,病原菌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中毒场所以饮食服务为主、其次集体食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广州市白云区2005—2008年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学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发生的特点,为制定预防及控制食物中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方法对白云区2005—2008年发生的39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微生物学检验,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白云区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39起,其中6—10月共发生37起,占总起数的94.87%;39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共采集样本915份,检出病原菌328份,总检出率为35.85%,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7.60%,奇异变形杆菌检出率为9.62%,沙门菌检出率为6.34%,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30%。检出病原菌的样本主要为病人肛拭子(呕吐物),检出率为60.87%(252/414);食物中毒发生的场所主要是集体食堂,共22起,占总起数的56.4%。结论应加强对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监督和对从业人员的健康教育,有效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温群文  陈辉  黄锐敏  俞慕华 《职业与健康》2007,23(20):1821-1823
目的分析深圳市南山区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病原菌菌谱、特征,为预防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某区2003—2006年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验室检测样品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a共230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中,依次以副溶血性弧菌(23.0%)、金黄色葡萄球菌(16.5%)、变形杆菌(7.8%)、蜡样芽胞杆菌(3.0%)、沙门菌(1.3%)为主要致病菌;发生率最高在第3季度(40.4%)。结论该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病原菌,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管,提高实验室的快速检测能力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