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由瓜娄、薤白、半夏组成。原治疗胸痹、心痛、短气病症。笔者用于临床治疗多种胸部疾病,如: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冠心病、咽部神经官能症、肋间神经痛等。随证加减均获得较满意疗效。一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贾××男,36岁,工人,73年7月23日  相似文献   

2.
厚姜半甘参汤方出于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由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五味药组成。笔者多年来常用此方治疗一些妇科疑难顽证,效果较佳。【奔豚气】高××,女,26岁。1990年  相似文献   

3.
单味杏仁治愈慢性咽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男,39岁。1990年10月13日诊。咽中如有物梗阻,胸闷不舒两年多。确诊为“慢性咽大”。屡服半夏厚朴汤、肌注青霉素治疗,只能暂时缓解病情。诊见:面色少华,苔白腻,脉弦滑。  相似文献   

4.
参赭半夏干姜汤由《金匮》半夏干姜散加党参,生赭石而成。笔者用此方加味治疗神经性呕吐,顽固性呃逆疗效甚佳,介绍如下。康××,女,18岁,1979年1月19日就诊。饮食则吐,胃脘不适。由轻转重已28天。地段医院内科诊为神经性呕吐。形体瘦弱,四肢  相似文献   

5.
仲景之方,为医方之祖。笔者用《伤寒论》方治疗杂病,几获良效。兹举验案三例以抛砖引玉。一、厚朴半夏生姜甘草人参汤治肠结核王××,女性,58岁。长兴县砖瓦厂退休工人。初诊日期:1987年10月21日。中方号:5217。患者腹痛下利赤白脓血,时休时作三年。去年春在常州××医院经钡灌肠和大便浓缩找到结核杆菌,诊断为肠结核。先后用  相似文献   

6.
栝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由栝蒌、薤白、半夏组成,原治胸痹、心痛、短气;我们以此方加减治疗胸痹、乳癖、梅核气、胁痛等,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例一]张××,男,54岁,干部。初诊于1984年12月4日,心窝部闷痛彻背伴短气,间歇发作已半个月,常于饭后或劳累时诱发,每次2~3分钟。  相似文献   

7.
生姜半夏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半夏汤出自《金匮》。笔者以之治疗眉棱角痛,每获良效。病案举例: 例1,刘××,男,38岁。患眉棱角痛已7年,予以生姜半夏汤治之。药用:生半夏30克、生姜20克,用沸水泡之,当茶频服。服一剂痛减,两剂痛止。嘱再服两剂以巩固疗效。至今未发。例2,李××,女,34岁。患感冒头痛,以眉棱角处为剧。痛如锥刺,竟有昏倒之势。予以生半夏30克、生姜20克,嘱以滚水泡药频服。服三剂而愈,追访年余未发。【按】眉棱角痛,多系脾不运湿,风痰为患。以生姜散寒勰表,化痰解毒;半夏燥湿化  相似文献   

8.
三仁汤,出自清·吴瑭《温病条辨》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滑石、竹叶、通草组成,主治湿温。几年来,笔者应用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病证,收效甚佳,兹举例如下。一、水肿王××,男,35岁,1983年6月10日就诊。患者颜面、双下肢浮肿1个月,西医  相似文献   

9.
笔者将胃痛分为寒热二证,以半夏泻心汤随证加减治疗,屡验屡效。朱××,男,36岁。1989年5月15日诊。患者平素嗜食肥甘辛辣炙煿之品,酷嗜烟酒。三日前,过饮酒浆而致胃脘疼痛,灼热  相似文献   

10.
《金匮·妇女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云:“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半夏丸主之”。笔者根据《金匮》旨意,改丸为汤,治疗属于胃虚寒饮所致恶阻有效,现报导如下。周×,女,22岁,护士。1986年4月诊。停经二月余,半月来胃纳不佳,饮食无味、倦怠嗜卧、呕吐物清稀澄清或干呕吐逆、口涎增多、面色苍白、胸脘痞塞、喜暧喜按、舌淡红  相似文献   

11.
甘露消毒丹加味治频发室性早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男,45岁。1988年5月7日诊。罹频发室性早搏二年余,平素头晕,胸闷,心悸,每于饮酒后病情加重。经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西药未见效,又延中医调冶,曾服瓜萎薤自半夏汤、三仁汤、半夏泻心汤等,均无明显疗效。现感头晕,心悸、心烦,胸脘  相似文献   

12.
半夏泻心汤源于《伤寒论》,其意调和阴阳,顺其升降,和胃降逆,开结除痞,治小柴胡汤症因误下而致的痞证。余在临床用此方治疗一例“胃大部切除术”后之痰饮证,疗效颇好。屈××,男,50岁,工人。于1983年10月  相似文献   

13.
我们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症40例,临床治愈26例,显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基本方药:姜半夏9克,白术、陈皮各12克,天麻、茯苓各18克,甘草6克。例1.傅××,女,29岁。1986年6月10  相似文献   

14.
我们应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眩晕症80例,临床治愈52例,显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基本方药:青蒿、黄芩、陈皮、桑叶、菊花、龙胆各10克,半夏、茯苓、枳实、竹茹各12克,郁李仁30克。例1.张××,女,42岁。1983年8月16  相似文献   

15.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之效。笔者临证中,每见肝胆脾胃等病时应用本方,常获显效。现介绍如下:十二指肠壅积症:张××,男,32岁。1982年7月14日诊。从五月始,上腹持续性胀痛、卧  相似文献   

16.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一书,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所组成。具有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协调阴阳之功。近年来,笔者辨证应用本方治疗多种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举数例,介绍如下:1 眩晕 程××,女,51岁,工人。1993—10—10初诊,眩晕反复发作年余,呈突发性,西医确诊为“内耳性眩晕”,多次经中西药治疗,只能暂时缓解。近一周来发作频繁,头晕如坐舟船,视物旋转,眼花耳鸣,恶心呕吐,脘  相似文献   

17.
颜××,女,50岁。1991年9月12日诊。荨麻疹愈后发为夜间发作性哮喘3月,经用扑尔敏、氨茶碱、地塞米松、强的松、青霉素、先锋霉素等配合射干麻黄汤、桑白皮汤、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苏陈九宝汤等治疗收效不显,只能暂缓症状,不能控制发作。近2日呈“哮喘持续状态”,运用上述药物治疗无效,故转诊于我。症见:唇青面黯,不  相似文献   

18.
温经汤首见于《金匮要略》,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主要方剂之一。由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十二味药组成。具有温经养血,活血调经之功。笔者临证根据该方组成,功能特点而随证加减,用以治疗多种妇科疾病而获效。一、月经后期何××女35岁1987年2月诊治。患者每次月经错后,带经期长,约持续两周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以腰背痛和自发性骨折为主症的综合症,多见老年人,绝经后妇女亦为常见。笔者辨证治疗两例介例如下。例一:顾××,女,72岁。1987年8月5日阵咳半小时后致  相似文献   

20.
胆囊炎治验     
大柴胡汤出自《金匮要略》,由柴胡、黄芩、芍药、半夏、枳实、大黄、大枣、生姜组成。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用以治疗胆囊炎,多获效验。例一吴××,女,40岁,教师,1988年8月13日初诊。二年前因情志不畅而出现脘腹胀痛,纳呆食少。市某医院曾诊断为慢性胃炎,服用乐得胃、益胃平等病情未见好转。近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