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有效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健康人和CML患者治疗前(初诊未治的慢性期)与IFN—α治疗1年后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的数量变化;分析CML患者外周血mDCs数量的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结果与健康人比较,CML患者外周血中mDCs数量减低(P〈0.01);经IFN—α和羟基脲有效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体内mDCs的数量有所恢复,尤其是治疗后达MCR的患者,其mDCs数量接近正常;相关性分析表明,患者体内mDCs数量与白细胞数、年龄呈负相关,和IFN—α的疗效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CML患者体内mDCs的数量降低,IFN—α有效治疗CML可能与恢复mDCs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白血病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Huang X  Wang F  Guo N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2):1348-1351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高危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25例高危白血病患者,中位年龄34(5.5~52)岁,接受了HLA配型相合同胞供者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其中急性白血病(AL)15例,(第一次完全缓解1例,为Ph染色体阳性,第二次及以上完全缓解期7例,复发7例,包括2例异基因骨髓移植(BMT)后复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4例;(第2次慢性期、加速期、急变期、BMT后复发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6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方案采用经典环孢霉素(CsA)加氨甲蝶呤(MTX)。结果 所有患者均植活,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0.5×109/L和血小板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14(10~18) d和11(7~45) d。发生II度及以上急性GVHD13例,包括1例III度GVHD,未发生IV度急性GVHD。23例可评估患者中16例(70%)诊断慢性GVHD。移植相关死亡率为16%,复发6例,4例经回输供者淋巴细胞获得再次缓解。19例患者无病存活,中位随访时间为304(94~1 963) d。2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复发率分别为64%、58%及25%。结论 allo-PBSCT可治疗高危白血病患者,降低移植后复发率,延长无病生存。对有高危因素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选择PBSCT替代骨髓移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联合小剂量HA及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单用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时病情缓解慢,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的比例小。为探讨IFN—α与其他细胞毒药物联合应用的疗效,我们对21例IFN—α联合羟基脲(Hu)治疗CML的患者及干扰素(IFN—α)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HHT)及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CML慢性期21例,临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发生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肿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目前认为能根治CML的最有效方法。格列卫是用于CML患者挽救性治疗的基因靶向药物,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多数CML患者无法接受Allo—HSCT及格列卫的治疗。为此,我们应用干扰素(IFN)联合羟基脲(Hu)治疗CML患者13例,取得一定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强化清髓不含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entral nervous system leukemia,CNSL)的急性白血病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科接受该治疗的1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特征,其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2例,急性未分化型白血病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例.所有患者既往化疗过程中存在CNSL,经治疗后移植前CNSL均达完全缓解.全部采用强化清髓预处理方案,其中全身照射/Ara-C/CY方案9例,Ara-c/Bu/CY方案3例,Flu/Bu/CY方案3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方案为环孢素联合短程霉酚酸酯.结果 14/15例(93.3%)患者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9(13 ~27)d和41(20~85)d.移植相关并发症:80%(12/15)患者出现植入前综合征;14例可评估的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Ⅱ~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20.00%,1例患者出现Ⅲ~Ⅳ度急性GVHD,累积发生率为13.33%;3例患者出现局限型皮肤慢性GVHD,移植后720 d累积发生率为20.00%,无广泛型慢性GVHD的发生.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43.2(14.1 ~76.5)个月,因植入前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重度急性GVHD死亡l例及原发病复发死亡2例;复发3例,其中2例骨髓复发,仅1例CNSL复发,经鞘内注射及头颅放疗,脑脊液恢复正常.3年预计总生存率及无白血病生存率分别为60.0%和53.3%.结论 强化清髓不含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单份非血缘脐血移植治疗伴CNSL的急性白血病初步结果显示疗效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长期疗效和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长期疗效和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1999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Allo-HSCT治疗各类白血病患者37例,其中第1次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11例,慢性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15例.在37例中,HLA全相合同胞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HLA相合非血缘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7例(骨髓14例,外周血3例);移植预处理包括环磷酰胺(Cy) 全身照射(TBI)±依托泊苷(VP16)方案21例、白消安(Bu) Cy方案11例和氟达拉宾(Flud) 阿糖胞苷(Ara-C) Bu方案5例;异基因移植患者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案为氨甲碟啶(MTX) 环孢素(CSP)±吗替麦考酚酯(MMF).对37例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复发率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结果 移植后预期6年总体生存率为(67.6±10.1)%;移植后第100天TRM为(2.7±2.7)%,预期6年总体TRM为(28.6 4±9.9)%;预期6年复发率为(5.34±5.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发生重度GVHD(Ⅱ~Ⅳ度急性GVHD或广泛性慢性GVHD)是影响生存的最重要因素.结论 Allo-HSCT治疗白血病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预防和治疗GVHD对进一步提高Allo-HSCT的长期疗效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白血病的长期疗效和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1999年4月~2007年12月,应用Allo-HSCT治疗各类白血病患者37例,其中第1次完全缓解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11例,慢性期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15例.在37例中,HLA全相合同胞供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HLA相合非血缘供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7例(骨髓14例,外周血3例);移植预处理包括环磷酰胺(Cy)+全身照射(TBI)±依托泊苷(VP16)方案21例、白消安(Bu)+Cy方案11例和氟达拉宾(Flud)+阿糖胞苷(Ara-C)+Bu方案5例;异基因移植患者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案为氨甲碟啶(MTX)+环孢素(CSP)±吗替麦考酚酯(MMF).对37例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复发率进行统计,并分析相关预后因素.结果 移植后预期6年总体生存率为(67.6±10.1)%;移植后第100天TRM为(2.7±2.7)%,预期6年总体TRM为(28.6 4±9.9)%;预期6年复发率为(5.34±5.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提示,发生重度GVHD(Ⅱ~Ⅳ度急性GVHD或广泛性慢性GVHD)是影响生存的最重要因素.结论 Allo-HSCT治疗白血病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预防和治疗GVHD对进一步提高Allo-HSCT的长期疗效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 (CML)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0年9月至2002年6月 ,对11例CML慢性期患者进行HLA相合亲缘allo-BMT。预处理方案 :马利兰16mg/kg+环磷酰胺120mg/kg。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 :霉酚酸酯、环孢素A加短程甲氨喋呤。结果 11例患者均获供髓植入 ,中性粒细胞数大于0.5×109/L中位时间15(11~20)d ,血小板数大于20×109/L中位时间20(10~35)d。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2例 (18.2%) ,慢性GVHD4例 (36.4 %)。移植相关死亡2例(18.2%) ,复发1例(9.1 %)。中位随访时间20(5~31)月 ,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2年无病生存率为 (70.7±14.3) %。 结论亲缘allo-BMT是治疗CML的有效方法 ,霉酚酸酯可安全而有效地应用于急性GVHD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非血缘关系脐血移植(UCBT)和异体骨髓移植(UBMT)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The 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 sregister、CNKI、CBM在2000年1月~2012年5月期间发表的关于儿童UCBT和UBMT对儿童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文献。从移植后白细胞植入情况、急慢性GVHD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移植相关死亡率(TRM)、无病生存期(EFS)等方面对比分析UCBT和UBMT的临床疗效。采用ReviewManager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出123篇文献,最终纳入5项研究,合计1104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UCBT组和UBMT组比较,急慢性GVHD合并后的OR值分别为0.53[95%CI(0.41—0.68),P〈0.05]和0.35[95%CI(0.46—0.26),P〈0.05],移植后的复发情况合并后的OR值为0.71[95%CI(0.53—0.94),P=0.02]。结论UCBT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可减少移植后急、慢性GVHD发生率,减少移植后复发,UCBT是治疗儿童急性白血病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非清髓与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异基因非清髓与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研究。方法 对2组移植在造血重建、嵌舍体形成、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及复发、GVHD、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等方面比较。结果 移植后造血重建时间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清髓组有6例出现嵌合体的变化;清髓组均以完全嵌合体形式植入。非清髓组复发率高于清髓组,经DLI能有效控制。非清髓组有1例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4例经DLI诱发慢性GVHD(cGVHD);清髓组有6例Ⅰ~Ⅱ度aGVHD,2例cGVHD。非清髓组无1例发生早期感染,清髓组有7例。清髓组并发症与预处理毒性有关,非清髓组则与移植前患者的伴发症有关。非清髓组2例死亡,清髓组1例死亡。结论 非清髓移植较清髓移植更适用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不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Li QH  Du X  Geng SX  Weng JY  Guo R  Lu ZS  Lin W  Huang ZL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8):1981-1983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nus激酶3(JAK3)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技术连续监测26例allo—HSCT后不同时问83份外周血单个核细胞JAK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26例进行allo—HSCT的患者,14例患者移植后未发生GVHD,JAK3/ABL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为8.71;1例发生急性GVHD(aGVHD),JAK3/ABL为31.94;11例发生慢性GVHD(cGVHD),JAK3/ABL为19.23。连续观察4例患者,移植后1个月的JAK3/ABL表达水平与移植前比较无变化,但随着GVHD的出现,JAK3/ABL表达水平又很快升高,并且随着GVHD治疗好转,JAK3/ABL表达水平又很快下降。结论 GVHD患者JAK3 mRNA表达水平与GVHD的病情演变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50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50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移植组与未移植组生存率无差异。使用TNFα治疗者生存率高。使用帕米磷酸二钠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使用反应停效果不确定。结论:a)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及IFNα治疗可改善MM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期,b)帕米磷酸二钠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c)反应停治疗对难治性MM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自体(auto-)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或异体(allo-)HSCT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 57例CML接受HSCT治疗,其中8例采用净化auto-HSCT、39例相关allo-HSCT、10例无关allo-HSCT。预处理方案:32例接受全身放疗+环磷酰胺(TBI+CY)、24例改良BuCY(羟基脲、马利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1例MACC(马法兰、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环已亚硝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相关移植环孢素A+甲氨蝶呤(CsA+MTX)、无关移植CsA+MTX+霉酚酸酯(MMF)+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方案.Kaplan-Meier生存模型评估移植后无病生存期。结果 8例接受激活骨髓联合反义寡核苷酸或联合STI571体内外净化自体移植后,除1例死于移植中相关并发症外,其余均获得部分或完全细胞或分子遗传学缓解。49例allo-HSCT患者除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综合征(VOD)和1例移植前急变患者移植后无效,其余患者均获完全缓解。移植中感染发生率为33.3%,VOD发生率7.0%,出血性膀胱炎发生率22.8%,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8.8%,VOD、出血性膀胱炎和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均发生在异体移植患者。急性和慢性GVHD在相关与无关移植分别为41.0%和48.6%与40.0%和42.9%。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率自体移植57.1%、异体移植12.8%。移植后5年无病生存率在自体与异体移植分别为25.0%和61.7%。移植前慢性期与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allo-HSCT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0.7%和34.1%,相关与无关allo-HSCT后无病生存期存在差异(P<0.05)。结论 allo-HSCT对CML患者,尤其是移植前慢性期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CsA+MTX+MMF+ATG四联预防无关allo-HSCT中GVHD能降低移植后GVHD的发生率及程度;采用净化骨髓自体移植能延长CML患者生存期,甚至少部分患者可获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4.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2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庆咸  陈协群  王文清  董宝侠  李蕊  石梅  李琳 《医学争鸣》2004,25(24):2300-2302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及主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接受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白血病患者27例,年龄16~50岁,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0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8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 9例.HLA完全相合同胞供者25名, 1~2个HLA主要位点不合同胞供者2名.采用环磷酰胺联合全身放疗(CYTBI)为主的预处理方案或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BuCY2 )方案预处理.采用标准环孢霉素A(CsA)联合短期甲氨蝶呤(MTX)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2个HLA主要位点不合的1例移植患者加用兔抗人胸腺球蛋白(ATG)及抗CD25单克隆抗体.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稳定植入,Ⅱ-Ⅲ度急性GVHD 3例(11%),慢性GVHD 7例.并发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例.ABO血型主要不合及Rh血型不合的CML患者并发纯红细胞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随访2~30 mo,存活20例(74%),移植后4~11 mo死于白血病复发7 例(26%). 结论: 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的有效方法,但移植前处于高危难治状态的病例复发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移植相关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行 allo-HSCT 的15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供者类型不同,将其分为同胞全相合移植组(n=52)和单倍体移植组(n=98)。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白消安/环磷酰胺(BU /CY)为预处理方案,单倍体移植组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采用短疗程甲氨蝶呤+环孢素 A +吗替麦考酚酯,对150例患者疗效、安全性及移植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50例患者经血型、染色体或 DNA 多态性检测证实均达到完全供者细胞植入,同胞全相合移植组平均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重建时间为移植后12 d 和16 d ,单倍体移植组平均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重建时间为移植后13 d 和16 d 。150例患者中,59例(39.3%)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溃疡,47例(31.3%)患者移植后100 d 内发生细菌和(或)真菌感染,41例(27.3%)患者移植后100 d 内发生巨细胞病毒感染,48例(32.0%)患者发生急性 GVHD ,43例(28.7%)患者发生慢性 GVHD 。随访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115例(76.7%)患者无病存活,其中同胞全相合移植组38例(73.1%,38/52),单倍体移植组77例(78.6%,77/98)。35例(23.3%,35/150)患者死亡,其中同胞全相合移植组死亡14例(26.9%,14/52),单倍体移植组死亡21例(21.4%,21/98)。死因分析发现,12例(8.0%)因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其中5例(3.3%)因严重感染,7例(4.7%)因急性 GVHD ;23例(15.3%)患者因原发病复发死亡。两组患者生存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o-HSCT 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单倍体移植的疗效与安全性接近全相合移植,急性 GVHD 和感染是严重影响移植疗效和预后的危险因素,需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6.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治疗白血病1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12例白血病患者,人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全相合11例,2个位点不相合1例,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联合移植,环孢素A联合甲氨蝶呤加/不加吗替麦考酚酯方案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异体植活,中性粒细胞(ANC)〉0.5×109L-1,血小板(BPC)〉20×109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移植后的11 d(10-15 d)和14.5 d(11-43 d)。有3例发生了Ⅰ度急性GVHD,1例发生了Ⅱ度急性GVHD。在可评估的7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了局限的慢性GVHD。有3例患者因白血病复发而死亡,另1例因植活后感染死亡,其余8例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2-29个月),均无病生存。结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和骨髓混合移植对HLA配型全相合和部分相合患者是安全有效的移植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亲缘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输注治疗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RSA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UC-MSCs输注联合亲缘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8例RSAA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患者中男10例,女8例,中位年龄15(6~32)岁。所有患者均获得粒系植入,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3(11~23)d, 17例患者血小板植入,血小板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4(12~26)d。Ⅰ/Ⅱ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Ⅲ度急性GVHD、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38.89%(7/18)、5.56%(1/18)、23.53%(4/17)。中位随访时间32.97(1.60~63.67)个月,18例患者中3例死亡,15例生存,移植后3 a总生存率为(83.3±8.8)%。结论 UC-MSCs联合Haplo-HSCT治疗RSAA的效果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异基因骨移植(ALLo—BMT)是目前能够治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最佳手段。与ALLo—BMT相比,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更具有供体安全、造血重建迅速等优点[1」。1997年7月我们应用ALLo—PBS7T治疗CML1例。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患者男,24岁,1995年9月28日因乏力、低热10天而入院。查体:37.6℃,皮肤、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骨无压痛,心肺未见异常。肝右肋缘下2cm,质中,无压痛;脾左肋缘下2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46.4×109/L,分类见原粒细胞0.01,早幼…  相似文献   

19.
羟基喜树碱联合α-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根治CML的最好方法,但由于其价格昂贵,风险性高,70%以上患者选择了药物治疗。我们采用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α-干扰素(IFN-α)治疗CML慢性期患者1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各种类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5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患者移植后不同时期血和尿标本,检测CMV—pp65抗原及(或)CMV—DNA(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动态观察分析。CMV感染的预防采用更昔洛书(DHPC)5~10mg/kg,1次/12h,分别在移植前第8天至移植当天及当CMV血清学检测阳性或发生CMV病时应用2-4周,并可同时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结果CMV感染在allo—HSCT后好发,非亲缘性移植CMV感染率高,9例allo—HSCT出现CMV感染发生在移植后+42-+68天,其中5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尤其是Ⅱ~Ⅳ度急性GVHD,2例进展为巨细胞间质性肺炎(CMV-1P);多为既往CMV感染被激活,对CMV—DNA阳性而无症状者进行预防治疗可使CMV—DNA阴转,可降低CMV病的发生。结论CMV病是allo—HSCT的常见并发症及主要致死原因之一;因此积极防治GVHD的发生及发展、定期监测CMV血清学阳性患者、早期干预性治疗可以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