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戊二醛用于胃镜消毒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保证用戊二醛进行胃镜消毒的有效浓度 ,确保消毒效果。方法 :制剂室用碘量法测定每批戊二醛的初始浓度共8次 ,感染科和胃镜室用戊二醛浓度指示卡测试使用中戊二醛浓度 2 63次。结果 :戊二醛原液浓度均合格 ;使用中戊二醛浓度合格率为 37.63 % ,原因与胃镜消毒槽设计不合理 ,清洗方法不当 ,使用次数过多等有关。经改进水槽设计 ,纠正不当清洗方法 ,限制使用次数 ,每日测试浓度 ,复查使用中浓度合格率为 90 .0 0 % ,使用次数≤ 2 0人次时浓度合格率为 97.42 %。结论 :戊二醛溶液用于胃镜消毒时 ,每日监测其浓度 ,每批配制液以使用不超过 2 0人次为宜 ,能确保戊二醛溶液的浓度不低于 1 .8%。  相似文献   

2.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新旧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方法进行改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内镜消毒不合格现象,预防由内镜造成的院内感染。【方法】对改进前后两种不同清洗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004年3~4月共672人次使用旧方法其合格率仅为84.6%,7~8月共690人次使用新方法,其合格率可达100%。【结论】严格按新的操作流程.使用多酶液浸泡,2%戊二醛消毒,杜绝消化内镜消毒不合格现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消毒方法对胃肠镜的清洗消毒效果,确保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方法采用冲洗法采样和细菌定量检验方法,对两种清洗消毒方法对胃肠镜清洗消毒效果进行了比较检测。结果在清洗干净的基础上,将1条胃镜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7.14%;将2条胃镜同时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0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84.38%。将1条肠镜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将2条肠镜同时浸泡于20 g/L戊二醛消毒液内消毒1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66.67%。结论用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胃肠镜,最好每次浸泡消毒1条胃镜或肠镜,能够确保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选出较好的消毒方法。方法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戊二醛和万金消毒液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了检测。结果用含有效氯20 g/L的万金消毒液作循环冲洗消毒5 m in,消毒效果合格率达到100%。用含量20 g/L戊二醛消毒液循环冲洗消毒10 m in以上,平均细菌总数可以控制在<10cfu/件,但仍可检出HBsAg。结论万金消毒液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可靠,作用比戊二醛快速,容易冲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东片部队医疗机构消化内镜的消毒质量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检查和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结果部队医疗机构2006-2009年设独立清洗消毒室的单位合格率范围72.7%~100%;有专用清洗槽的单位为81.8%~100%;有清洗消毒机的单位为9.1%~36.4%;有高压水枪的单位为0%~36.4%;有超声清洗机的单位为36.4%~54.5%。所有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消毒均采用戊二醛消毒剂,使用多酶洗液清洗消化内镜的单位数逐年增加。到2009年所有内镜室都对使用中戊二醛每日进行浓度监测,有80%以上单位开展对内镜消毒效果和室内空气卫生学监测以及其他项目监测工作。结论所调查的部队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消毒技术总体上相对落后,所有内镜室均采用戊二醛消毒,专用消毒装置配置率较低,需要加强监督监管力度,提高内镜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以便选择有效消毒方法。方法采用现场消毒试验方法,对含氯消毒剂和戊二醛消毒剂消毒消化内镜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用含有效氯2 000 mg/L的次氯酸钠复方消毒液浸泡消毒6.5 min或用浓度为20 g/L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10.2 min,连续监测200条消化内镜,细菌总数均为0,达到了高水平消毒的要求。结论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处理消化内镜,不仅节省时间和经费,且达到消毒效果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
〖HT5”H〗摘要 目的 了解绍兴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绍兴市54家医疗机构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检测数据,对不同消毒清洗项目的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胃镜、肠镜、清洗消毒工作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和终末漂洗水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胃镜、肠镜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较高,清洗消毒工作人员手和终末漂洗水合格率较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1),三级医疗机构高于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结论 绍兴市医疗机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质量总体较高,需加强内镜清洗工作人员手的知识培训和终末漂洗水的处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戊二醛溶液用于胃镜消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精确的化学分析法(消毒剂污染监测法)及滴定法,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消毒液分别进行浓度监测及胃镜物表监测,寻找质量控制标准。结果2%戊二醛用于胃镜消毒的质量标准与戊二醛的浓度与使用例次密切相关,在使用120例后消毒液出现菌落生长,戊二醛浓度降至1.78±0.02,同时检查消毒物表同样有菌落生长。结论戊二醛浓度低于1.80%,或消毒120例次后不宜使用,为内镜消毒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全自动内镜清洗在消毒机清洗消毒消化内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氧氯灵消毒剂)清洗消毒消化内镜的优势。方法:随机抽取同期使用后的消化内镜200例,随机分为自动组和手动组各100例。自动组采用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法,手工组采用四槽式清洗消毒法,对两组消毒后的消化内镜进行细菌学检测,比较消毒效果及优势。结果:两种清洗消毒方法消毒合格率均为100%,但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消毒较2%碱性戊二醛手工四槽消毒法省时、省力,无污染,对人体无损害。结论: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完全能够替代2%碱性戊二醛手工四槽消毒法,值得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过氧乙酸与酸性氧化电位水(EOW)对消化内镜的实际消毒效果。方法通过现场使用过程评估和抽样检测方法,评价两种化学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和使用可操作性。结果经手工方式清洗,分别用含量2 300 mg/L过氧乙酸标准液与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浸泡作用3 min。用过氧乙酸溶液消毒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5.46%;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消化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结论用过氧乙酸和酸性氧化电位水清洗消毒消化内镜均可取得快速有效的消毒效果,但酸性氧化电位水无刺激性且腐蚀性轻。  相似文献   

11.
胃镜消毒液中戊二醛含量监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胃镜清洗消毒不严格,易致医源性感染的发生,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胃镜消毒操作过程中,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是确保消毒效果的关键。我院的胃镜消毒选用2%戊二醛消毒液,为确保其有效浓度,在使用中进行常规的浓度监测,并经常分析戊二醛浓度下降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臻  王萍  耿芳芳 《中国内镜杂志》2008,14(1):27-29,33
目的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做好内镜清洗消毒的规范化管理,预防和控制由内镜检查所造成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随机抽检的该院人工清洗后用NCX 12-Ⅲ型自动超声雾化内镜消毒机清洗消毒(2%戊二醛)处于临用状态的支气管镜、胃镜和肠镜及其配件的监测采样结果,按不同的监测方法把调查资料分为A(内腔采样)和B(外表面采样)2组。结果监测待用内镜47件,采取标本94份,每组47份,A组各镜合格率均为100%;B组有2份标本菌落数超标,总合格率95.74%,各镜合格率分别为胃镜94.74%、肠镜92.31%、纤维支气管镜100%。结论内镜的规范化清洗是保证消毒质量的关键,对内镜的消毒效果监测建议采用内腔采样和外表面采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标本采集,以便正确评价内镜的清洗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JP2〗观察一种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现场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现场消毒试验观察方法,比较一种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与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结果 采用手工清洗消毒程序,在消毒环节使用浓度2 000~3 300 mg/L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胃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100%|对肠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用浓度为5 000 mg/L邻苯二甲醛消毒液,对胃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为100%|对肠镜浸泡消毒5 min,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0%。将浸泡消毒时间延长至10 min,两组消毒剂对肠镜的消毒效果合格率均达到100%。结论 该复方过氧乙酸消毒液对胃镜和肠镜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对肠镜消毒需要更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含氯消毒液与戊二醛消毒液对消化内镜消毒效果。方法选择胃、肠镜各120条,分为A组和B组,分别用含氯消毒液与碱性戊二醛消毒液消毒,比较两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消毒3 min和5min后,含氯消毒液的消毒效果和安全性优于戊二醛消毒液;消毒10 min后,两种消毒液消毒效果一致。结论含氯消毒液可对消化内镜进行快速、彻底消毒,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了解吉林省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吉林省62所医院的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现状。结果 平均每家内镜室有洗消人员(3.58±1.74)名,其中有专职洗消员的内镜室占62.90%,人均每日清洗内镜数量为(24.01±15.61)条。58.06%的医院使用2%戊二醛,38.71%的医院使用邻苯二甲醛(OPA),所有内镜室均使用多酶洗液,但能够做到多酶洗液一镜一换的内镜室占66.13%。全自动洗消机配置率为35.48%,超声波附件清洗器的配置率为66.13%,干燥设备的配置率为72.58%,且三级医院的配置率高于二级医院。所有医院均能做到每日监测消毒液浓度,所有三级医院均能做到每周消毒储存环境。结论 虽然吉林省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在人员培训、设备配置、洗消细节的执行上存在很多问题,医院及内镜室管理人员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和培训力度,促进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规范的执行。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了解闽南地区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现状。方法〓从当地各医院抽调消化内镜专家,建立专家组,采用飞行模式、现场检查、人员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对闽南地区32家开展消化内镜诊疗的医院进行调查。结果〓32家医院中,90.63%的医院消化内镜室设置有独立的清洗消毒室和诊疗室,59.38%的医院设有独立的内镜储存室,100%的医院胃镜肠镜有分开清洗的消毒槽,71.88%的医院配有超声震荡清洗器,84.38%的医院配有高压水枪、气枪,43.75%的医院采用新规后的4槽清洗消毒法,100%的医院清洗过程使用酶洗液,但是做到“一镜一换”的仅占59.38%,清洗布一用一换的占68.75%,清洗刷在清洗液中进行刷洗的占37.50%,65.63%的医院使用20 g/L戊二醛进行内镜消毒,87.50%的医院内镜采用全浸泡消毒,18.75%的医院末洗水用纯化水或无菌水,90.63%的医院消毒液每日浓度有监测,59.38%的医院洗消人员清洗消毒内镜过程中穿戴防护用品齐全,40.63%医院的洗消人员有经过专业培训,93.75%的医院内镜按要求进行生物学监测。结论〓闽南地区32家医院存在对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与灭菌规范不熟悉、清洗消毒环节不规范的情况,需完善管理机制及硬件设施,规范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流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的使用有效频率,监测消化内镜消毒效果,为消毒剂更换的时间提供科学指导。方法监测酸性氧化电位水使用不同次数的pH值、有效氯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和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共监测20 d;每频数取样20条使用后的消化内镜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消毒5 min。结果频数8时胃镜取样的合格率为95%。使用频数6以内胃镜取样的合格率为100%。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使用6次后进行更换,其消毒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机现场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的现场清洗和消毒效果进行测试。方法 设未清洗消毒组和清洗消毒组,从内镜的操作部、吸引阀、器械通道和前端分别取样,标本送细菌室培养,鉴定一般细菌、芽孢菌、真菌、抗酸杆菌和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清洗消毒组总体消毒合格率为73.3%。结论机洗前的人工清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3种消毒剂对消化内镜的消毒效果,为科学选择内镜消毒剂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邻苯二甲醛、戊二醛和酸性氧化电位水3种消毒剂消毒内镜的效果进行现场试验观察。结果 采用手工清洗+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的清洗消毒方法,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消毒后,邻苯二甲醛、戊二醛和酸性氧化电位水对胃镜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9.5%、97.4%和94.4%,对肠镜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96.9%、96.3%和96.0%。结论 此3种消毒剂对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相似,但邻苯二甲醛性价比更好。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院消化内镜室清洗消毒现状。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与现场采样方法,对深圳市26家医院内镜清洗消毒设施、消毒流程和消毒效果等开展调查分析。结果 不同等级医院的诊室数量、洗消员数量、内镜数、内镜日门诊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肠镜日使用频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医院均按规范配置有四或五槽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站,部分医院未配置干燥设备、负压吸引器、超声清洗器等设备。42.31%的医院同时使用人工和自动消毒机2种清洗消毒方法。80.77%的医院使用邻苯二甲醛内镜消毒剂,30.77%使用过氧乙酸。现场采样检测结果总合格率为:胃镜86.49%,肠镜 87.23%,终末漂洗用水85.29%,使用中消毒液100%。结论 深圳市医院内镜洗消流程较为规范,部分医院应进一步提高洗消人员专业技能,完善清洗消毒设施设备配置,加强内镜消毒液浓度和终末漂洗用水水质监测,切实提高内镜消毒合格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