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近年来小儿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发现率和就诊率日渐增多,已成为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部分心律失常属急重症,需紧急处理,否则会危及生命。严重心律失常是指那些可导致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使心排血量骤减甚至出现循环中断,进而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晕厥或猝死的一类心律失常。它包括致命性心律失常、很危险的心律失常和有潜在危险需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提高对严重心律失常认识,并给予及时诊断、止确处理已成为小儿急救医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就儿科临床上几种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国内多数学者认为所谓“暴发型心肌炎”是指那些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迅猛、预后凶险的急性重型心肌炎〔1 - 3〕。临床常表现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 /或致命性及很危险的心律失常 ,此型患儿如不被及时有效救治 ,病死率很高 ,有的病例甚至发生猝死。近年来对暴发型心肌炎的治疗有不少进展 ,下面仅就小儿暴发型心肌炎引起的致命性及很危险的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进行讨论。1 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很危险心律失常的概念对小儿心律失常的分类方法较多 ,目前常按病理生理 (激动的起源和传导 )分类 ,也可以按心律是否规则、心率快慢进行分…  相似文献   

3.
小儿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检查中心律失常相关因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导管和/或心血管造影检查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 512例小儿先心病,常规心导管和/或心血管造影检查,对术中489例不同程度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及严重心律失常的防治进行分析。结果 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73%,其中严重心律失常占62%。导管位于右室流出道及三尖瓣口处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07%,261%。严重心律失常31例,其中紫绀型复杂先心病占645%,左向右分流先心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占355%。结论 心导管和/或心血管造影检查中,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有心脏本身畸形的程度、肺动脉高压的轻重、心功能状态以及造影剂用量、种类、速度等。术中一旦出现严重心律失常,需立即消除诱因,积极采取药物治疗等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指心腔内插入带电极的心导管,记录心脏各部位包括窦房结、心房、房室交界处、希氏束、心室的兴奋和传导过程以发现是否异常,并通过程序刺激等方法发现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部位及发病机理,为药物治疗、介入疗法和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小儿心内电生理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儿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ACM)的临床表现及诊疗要点。方法回顾性病例总结。选择2010年5月至2022年3月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确诊的11例ACM患儿为研究对象, 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11例ACM患儿中男5例、女6例, 年龄2~16岁。临床表现包括活动耐受性降低7例、心力衰竭4例、晕厥或猝死3例、心悸3例、胸闷胸痛3例。心电图可见右束支传导阻滞9例、短阵室性心动过速4例、频发室性期前收缩4例、心室预激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超声心动图均见右心扩大, 右心室流出道增宽, 右心室局部室壁变薄并向外膨出, 搏动减弱, 2例有心室血栓。6例行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 见右心高度扩大, 右心室游离壁薄, 右心功能减低, 右心室心肌强化, 右心室室壁瘤形成。2例行心肌活检, 可见典型ACM病理改变。5例行基因学检查, 2例DSG2基因突变、2例PKP2基因突变、1例MYH6基因突变。治疗方面, 予积极抗心力衰竭及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2例因心室血栓予抗凝治疗, 2例行射频消融手术, 4例行Glenn手术, 1例行心脏移植...  相似文献   

6.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新生儿时期的急危重症,由于右向左分流,血流动力学障碍,患儿多存在严重低氧血症以及电解质紊乱等,早期如未进行干预,约30%左右在新生儿期即夭折,因此心脏手术治疗常需于生后1个月内进行。但由于新生儿心肌收缩力及储备能力相比年长儿及成人弱,不仅手术自身风险大,而且因手术空间小、操作复杂,以及体外循环时间长、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常合并围术期心律失常,影响其存活及预后。围术期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包括两大类:(1)心动过速型(伴有或不伴有房室不同步),因心室率过快,心脏充盈受损使心输出量减少;(2)…  相似文献   

7.
电学治疗在小儿重症心律失常病例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学治疗在重症心律失常病例急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16例病情危重的心律失常病例。分别接受食道心房调搏、体外电复律、紧急安装临时起搏器等急救处理。合并基础心脏病者予以相应治疗。结果食道心房快速刺激成功终止2例房扑及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发作。另1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稍后复发。室颤、尖端扭转性室速、房扑病例及2例室速经电复律转为窦性,1例暴发性心肌炎所致室速电复律无效最终死亡。3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暴发性心肌炎病例均治愈,其中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结论电学治疗是小儿危重心律失常病例急救中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对继发于基础心脏病的病例,应给予相应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32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新灿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0):586-586,631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的疗效。方法选择先心患儿32例,在局部或基础麻醉下经导管心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术中经胸心脏彩色多普勒(TTE)及X线透视监测。分别于术后1~3d,3、6个月复查TTE与心电图各1次。结果31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6.9%。术后1~3d,3、6个月体检及复查TTE与心电网,无血栓发生,无残余分流及瓣膜功能障碍,无腔静脉及肺静脉狭窄,无溶血及严重心律失常。结论介入治疗小儿先心创伤小,疗效好,安全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近10年来,应用射频导管消融根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如预激综合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性室性期收缩,取得极好疗效,已成为根治上述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且适应证趋于小龄化。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小儿缓慢型心律失常也在逐步开展,治疗范围不仅包括常见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窦房结功能障碍,还涉及严重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和伴心动过缓的先天性长QT综合征。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我国儿科领域目前尚属空白。本文旨在介绍射频导管消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及ICD治疗不同类型小儿心律失常的现状、适应证、方法、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0.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引起原发性心输出量减低,或由于充盈不足引起继发性心输出量减低,使维持生命的器官(心、脑、肾)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心脏泵功能衰竭见于重症心肌疾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瓣膜穿孔、腱索断裂。充盈不足可因机械因素引起,如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肺梗塞、瓣膜口堵塞等。严重心律失常也可导致心室充盈不足。小儿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为:急性心肌炎、急型克山病、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感染性心内膜炎、川崎病、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左房粘液瘤及静脉注射心脏抑制药,如心得安、异搏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