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的以间歇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疾病,超声是其主要诊断方法之一。本文分析了9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对临床资料完整的92例有急性或反复腹痛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其中男  相似文献   

2.
亦凡  王晓莉  石梅 《新疆医学》2010,40(5):50-52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临床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由于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检测的临床应用有了显著的进展。我院自2006年2月~2009年7月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58例以腹痛为主诉,临床拟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了超声检查,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高频探头5.0MHz,经腹壁对不同程度的腹痛患儿61例进行超声检查。结果56例(占91.8%)腹痛患儿超声检查显示了肿大淋巴结,以右下腹多见,皆为多发。结论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主要病因,使用高频超声能为临床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因上呼吸道感染后而引起回、结肠区域肠系膜淋巴结的炎症,是引起小儿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随着超声设备的发展及技术的提高,尤其是高频超声探头的广泛应用,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我院自2004年5月-2006年2月,应用高频超声对腹痛患儿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发现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共4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以反复脐周疼痛或急性腹痛而就诊.高分辨率超声的广泛应用,使肠系膜淋巴结能清晰显示.我院2004年10 月-2008年4 月对 52 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行超声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谢财华  周媛 《当代医学》2012,18(20):126
目的通过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给予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10~2011年收治的4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患儿经腹部超声检查显示均有一定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表现和症状,并且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腹痛,部分伴有发热、呕吐。结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主要为脐周阵发性腹痛,常规超声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性腹痛中最常见的疾病有肠系膜淋巴结炎和急性阑尾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诊断,有时会因二者在症状上很相似,体征不典型及小儿主诉表达不确切等因素而易被误诊。本文通过对以腹痛为主,临床已确诊的56例肠系膜淋巴结炎,21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高频超声在二种疾病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见于7岁以下儿童,多属病毒感染,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并发于呼吸道感染。[1]超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科对急性腹痛患儿的超声检查中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90例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病因尚不清,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腹部超声可发现肿大的淋巴结,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彩超的诊断标准存在争议。肠系膜淋巴结大在健康儿童中很常见,因此肠系膜淋巴结短轴直径超过8mm可提示肠系膜淋巴结炎。鉴别诊断包括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以及淋巴瘤。治疗主要针对病原抗炎及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进行全腹探查,观察淋巴结的数目、大小、形态、回声、分布及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超声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肿大,纵横比〉2,呈椭圆形或肾形,边缘光滑,以低回声为主,呈簇状分布,无融合,大部分于右下腹探及,治疗后淋巴结数目减少,大小缩小。结论高频超声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肿大的淋巴结定位、定性准确,并能为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是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55例临床初步诊断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肠系膜淋巴结情况,并对二维图像和彩色多普勒进行分析。结果患儿组53例腹腔发现肿大淋巴结,淋巴结长径48例〉1.0cm,形态规则,L/S〉2,CDFI可清晰显示淋巴结内血供情况。肿大淋巴结分布以脐周、右下腹为主。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是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诊断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及治疗后复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向莉 《实用医技杂志》2012,(11):1153-1154
小儿腹痛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而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既往肠系膜淋巴结炎所引起的腹痛常常被忽视,随着超声设备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的临床应用,对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提供了全面的影像学资料。本研究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10例腹痛患儿并行超声检查确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张娟 《南通医学院学报》2010,30(5):393-393,395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5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部分伴有发热、呕吐,患儿均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主要为脐周阵发性腹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的可靠依据,经对症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以腹痛为主诉的门诊患儿及40例健康幼儿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诉的患儿中92%出现多个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CDFI示血流信号增多;正常组幼儿仅5%出现3个以下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超声能快速明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曹文英 《实用医技杂志》2014,(11):1190-1191
<正>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疾病是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也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疾病,临床上多见于7岁以下儿童,一般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腹痛以脐周及右下腹多见,呈阵发性发作,有压痛和反跳痛,痛点不固定。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本文将我科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68例急性腹痛患儿中检查出258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146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4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中,初诊时误诊15例,误诊率10.26%。结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以发热、腹痛为主要症状,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方法,并总结心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55例急性腹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检查过程中对患儿肠系膜淋巴结和阑尾进行仔细观察。结果本组患儿中,40例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均可见淋巴结肿大;15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儿,超声显示阑尾肿大者13例,误诊、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86.67%。结论超声诊断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是临床鉴别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以腹痛为主诉的门诊患儿及40例健康幼儿行高频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腹痛为主诉的患儿中92%出现多个肠系膜淋巴结不同程度肿大,CDFI示血流信号增多;正常组幼儿仅5%出现3个以下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结论:高频超声能快速明确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小儿腹痛疾病,为肠道炎症或呼吸道感染后引起的结肠区、回肠区肠系膜淋巴结炎症,且腹痛多以右下居多,性质不固定,伴痉挛性疼痛、隐痛等不典型表现。该病急性期应与肠套叠、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鉴别诊断~([1])。我院在疑似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采用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应用,为临床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提供了可靠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均为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11月住院的5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应用高频探头频率7~10MHz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结果:腹痛组患儿淋巴结数量3~11,平均7±4,无腹痛组1~3,平均2±1,腹痛组淋巴结最大直径为(14.5±3.4)mm,无腹痛组为(12.1±3.2)mm,淋巴结平均直径为(10.3±2.2)mm,无腹痛组为(8.3±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方法,对肿大淋巴结定性、定位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