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维甲酸,维甲酸受体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甲酸、维甲酸受体和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董硕综述陈竺王振义审校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一类衍生物,80年代末,Huang等[1]发现全反式维甲酸(ATRA)能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成熟并使它们失去增殖能力,从而在临床上取得缓解,完全缓解率达...  相似文献   

2.
维甲酸 (RA)对许多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在体内外能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细胞向成熟粒细胞分化 ,对造血细胞的调节作用尚未完全明了 ,有报道认为RA能促进粒系和红系祖细胞的增殖 ,也有报道认为 ,RA对造血干 /祖细胞 (HSPC)的增殖和分化具有抑制作用[1,2 ] 。近来有研究显示 ,RA在体外能促进小鼠HSPC的自我更新 ,并能延迟HSPC的分化[3 ,4] 。为了解ATRA对人脐血HSPC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我们观察了ATRA对人脐血CD133 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 标本来源和细胞制备…  相似文献   

3.
丹参酮ⅡA(TanⅡA)是从活血化瘀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体外研究表明,TanⅡA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及诱导分化作用。近来有学者发现,0.5μg/ml TanⅡA在体外能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及维甲酸耐药APL细胞株MR-2细胞分化成熟。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11例临床初治、复发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耐药的APL患者白血病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进一步证实TanⅡA对APL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作用,为其临床运用提供更加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4.
维甲酸在体外诱导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分化成熟,已有较多报道。但临床上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成功的报告尚不多,我们应用国产维甲酸治疗1例HOP方案(三尖杉酯碱、长春新碱及强的松)无效的APL获得完全缓解(CR),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血病抑制因子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在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环境下的增殖、分化状况。结果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呈悬浮生长,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能加快神经干细胞的增殖速度,提高其长期增殖能力。加血清诱导分化后细胞可分化为不同形态的细胞。添加白血病抑制因子可以抑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保留其多能型。结论白血病抑制因子对促进神经干细的增殖及维持未分化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脐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多向分化潜能,并且可以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但分离培养后的成功率比较低,需要寻求一种成功率较高的培养方法。目的: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方法。方法:由作者检索CNKI数据库2002/2011收录的有关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相关研究文献,中文检索词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细胞因子"。结果与结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与造血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似的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对CD34表达阴性,是区别于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主要标志物。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的方法主要有细胞生长因子法、化学诱导剂法、生长因子与诱导剂联合法,通过各种神经诱导剂的作用,使培养出的神经元样细胞数量有所增加,国内外基础研究结果显示移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可以修复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是神经损伤修复的一种理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
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1例,19例单用维甲酸完全缓解率73.7%;22例与化疗合用完全缓解率77.3%,服用维甲酸至完全缓解时间23~72天,平均38.4±14.73天。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与维甲酸共同培养,维甲酸对早幼粒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率67.22±15.63%与临床疗效相符,药敏试验对估计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_3)细胞的影响云,陆道培,王申五维甲酸(RA)可以促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_3)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粒细胞。维生素D_3可以促进M_3细胞的分化,同时也可以抑制这类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我们目的就是在体外?..  相似文献   

9.
维甲酸治疗程APL作用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甲酸(RA)亦称视黄酸,为维生素A衍生物,依其结构有13-顺式维甲酸(13-CrtA)、全反式维甲酸(ATRA)、9-顺式维甲酸,已先后应用于临床。1986年我国学者率先应用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进行诱导分化治疗,获得了极大成功,开创了诱导分化治疗人类肿瘤的新思路,使APL的治疗有了质的飞跃。ATRA已成为治疗APL的首选药物,该方法一反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传统机制,使用药物诱导恶性细胞分化成熟取得疗效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他米巴罗汀的药理学进行综述。他米巴罗汀是一个新的维甲酸受体α(RARα)促进剂,在体外可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基因(PML)分化和成熟,抑制PML增殖。在临床试验中,他米巴罗汀显示了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背景:人类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着床前囊胚的内细胞团,能在长期培养中无限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状态,且具有分化成人体组织各种细胞类型能力的细胞。目的:进一步验证人胚胎干细胞HuES17细胞株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能力。方法:人胚胎干细胞HuES17采用与人包皮成纤维细胞二维共培养的方式培养,采用人胚胎干细胞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二维共培养的方法诱导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结果与结论:人胚胎干细胞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OP9)二维共培养诱导造血分化的第四五天即开始出现OP9细胞逐渐老化,很快死亡;可以观察到人胚胎干细胞分化,然而,随着OP9细胞死亡,分化的人胚胎干细胞亦死亡,不能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分化。提示人胚胎干细胞HuES17细胞株可能不能向造血干细胞分化,或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2.
干细胞移植定向分化为胰岛β细胞治疗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或胰岛素抵抗所致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干细胞具备的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使其成为胰岛素分泌细胞的潜在米源,还可以解决免疫排斥的难题.胰腺干细胞、胚胎干细胞、骨髓干细胞、脐血干细胞等可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或使用药物增加胰岛β细胞再生进而发挥治疗糖尿病作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部分实验已纠正糖尿病动物的高血糖状态.但尚需深入研究胰岛的发育和分化机制,这样才能从中获得信息用于诱导胚胎干细胞向β细胞分化,程序性、针对性应用诱导因子以取得更高的分化率,获得更成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 ,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而停滞在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积聚 ,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恶性肿瘤死亡中白血病居第 6位 (男性 )和第 8位 (女性 ) ,在儿童及 35岁以下成人中则居第1位[1 ] 。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以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我科应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该病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缓解率达 91 .5 % ,其中感染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白血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预防感染是治疗白血病的关…  相似文献   

14.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DIC颅内出血,全反式维甲酸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不仅有诱导分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本文综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凝血障碍及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DIC颅内出血,全反式维甲酸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不仅有诱导分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可迅速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本文综述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凝血障碍及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背景:近年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向神经细胞分化,但其最佳诱导剂及诱导分化时间尚无公论.目的:寻求一种将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最佳诱导剂及诱导时间.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7-10/2008-08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材料:取郑州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穿刺的健康成人骨髓,性别不限.方法:将细胞转至24孔培养板中培养,将诱导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motrophic factor,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dved neurotrophicfactor,GDNF)配成质量浓度为20 μg/L的溶液,维甲酸配成质量浓度为0.3 mg/L的溶液,用加样器加入含DMEM、体积分数为2.5%胎牛血清的细胞中,诱导剂的最终浓度为2.5 9/L,实验分为4组:GDNF+维甲酸组,BDNF+维甲酸组,GDNF+BDNF+维甲酸组,空白对照组(未加诱导剂).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诱导后12,24,48,96 h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状,并进行细胞计数,锥虫蓝检测细胞活力,并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①诱导12 h后,GDNF+维甲酸组有16.28%的细胞出现分化,其他3组未发现分化细胞,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4组细胞胞浆均显示蓝色为阴性表现,即未有神经元样细胞出现.②诱导24 h后,GDNF+维甲酸组有14.83%的细胞出现分化,BDNF+维甲酸组分化率为10.66%,GDNF+BDNF+维甲酸绀为4.53%,空白对照组未发现分化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组均为阴性.⑨诱导48 h后,4组细胞分化率分别为(63.91±2.19)%,(23.15+3.00)%,(19.69+1.98)%,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GDNF+维甲酸组为阳性,即有神经元样细胞出现,其余3组均为阴性.④诱导96 h后,4组细胞分化率分别为(51.29+3.75)%,(25.13+2.88)%,(23.61±1.94)%,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实验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最佳诱导剂为GDNF+维甲酸,最佳诱导时间为48 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CSN复合物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NB4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的CD11b检测以监测ATRA诱导分化;用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CSN复合物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APL患者及其治疗缓解后CSN复合物亚基的表达情况。结果:在NB4细胞中ATRA可诱导细胞CD11b表达,细胞在形态上呈明显分化特征;CSN复合物各个亚基的表达水平随细胞分化逐渐下调。APL患者中CS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白血病患者组(P0.05),ATRA诱导缓解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CSN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CSN复合物在APL中高表达,ATRA可以下调CSN复合物的表达,提示CSN复合物在APL发病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诱导髓系白血病细胞株分化法、外周血分离纯化法、诱导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法3种获得中性粒细胞的方法。方法 用1μmol/L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用红细胞裂解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干细胞,然后用GM-CSF和G-CSF诱导粒细胞的产生。3种方法获得的细胞通过MGG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及中性粒细胞纯度,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18蛋白的表达及胞内分布特点。结果 诱导NB4细胞分化可获得约40%的中性粒细胞,从外周血分离纯化的中性粒细胞纯度约为90%,通过诱导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可获得70%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3种方法获得的中性粒细胞,CD18蛋白的表达强度无明显不同,也都呈现点状分布。结论 红细胞裂解法结合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纯度高、活性好,有利于快速检测新鲜血液样本中的中性粒细胞;诱导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获得的中性粒细胞,活性高,可在体外维持长达几天之久,可应用于中性粒细胞长时间的体外试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发掘维甲1号、维甲2号、维甲3号和维甲4号(与全反式维甲酸结构不同的新维甲类化合物)应用价值。方法:在体外研究其对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和原代APL细胞诱导分化和克隆增殖的抑制及其对正常造血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果:细胞形态学、NBT反应、细胞周期动力学和CFU-L克隆形成抑制率等多参数研究表明,新维甲类化合物具有诱导NB4细胞株和原代APL细胞分化成熟及抑制CFU-L克隆生长的作用,作用强度与结构有关,维甲2号活性较强,明显高于全反式维甲酸及其它新维甲类化合物(P<0.01)。半固体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研究表明,新维甲类化合物能促进CFU-GM,BFU-E和CFU-Meg增殖。结论:研制的新维甲类化合物对APL细胞具有诱导分化并对其克隆生长有抑制作用,且能促进正常造血,其中以维甲2号分化作用为突出,进一步研究开发它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或M3)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以前认为M3的治疗效果差,预后凶险,多因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导致严重出血而早期死亡[1].自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M3以来,不仅能取得很高的缓解率,且可避免骨髓抑制及促发DIC,从而减少因并发出血而引起的死亡.维甲酸(RA)又称视黄醇,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其抗白血病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对白血病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M3患者的早幼粒细胞存在一病理性融合基因pml-RARα,ATRA作用于pml-RARa并与它结合,解除了二聚体的产生,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成熟[2].我们应用ATRA治疗M3 6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