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及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胰腺癌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及手术治疗,将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判断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将各CT影像学征象及血管受累情况与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相对照,判断二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CT检查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100%、93.5%、71.4%、100%、94.4%.DSA、各CT影像学征象及血管受累情况与手术病理结果之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结合血管成像能够较准确诊断胰腺癌,并可术前评估手术可能性和预测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强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对原始及重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94例显示异常,其中狭窄梗阻性病变50例,动脉瘤21例,动脉瘤支架术后1例,夹闭术4例,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4例,静脉窦血栓4例,直窦闭塞伴永存镰状窦1例,大脑大静脉和直窦瘤样扩张1例,永存舌下动脉1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肯定价值和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用于肺癌术前评估的价值.方法:65例肺癌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气管支气管、纵隔大血管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及病理诊断阳性气管、支气管树114支,多层螺旋CT诊断一致105支(92.1%);手术及病理诊断纵隔、大血管阳性29例,多层螺旋CT诊断一致26例(89.7%);手术及病理诊断淋巴转移46例,多层螺旋CT一致43例(93.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较准确判断肺癌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肺癌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及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且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行头部64层螺旋CTA检查,对照DSA结果,评估64层螺旋CTA诊断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42例中DSA检查发现49个动脉瘤,64层螺旋CTA检查发现43个动脉瘤,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敏感性为97.61%,特异性为88.88%,阳性预测值为91.61%,阴性预测值为88.88%,You-don指数为86.49%。结论64层螺旋CTA可获得与DSA相近的检查结果,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表明64层CTA在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中具有极高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9):3641-3642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3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体检的53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HAP、HPI明显高于对照组;PVP、THBF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肝硬化不同分级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CT形态分级与Chid-Pugh分级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928,P0.05。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有效评价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中央型肺癌就诊时多数已经较晚,能否手术切除,采用何种手术方式切除是术前的难点和重点.本文旨在探讨螺旋CT及其后处理在对中央型肺癌侵犯纵隔、肺门区血管进行术前评估,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西门子Sensation 64层螺旋CT进行扫描及Leonardo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78例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经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显示动脉瘤8例,其中大脑后交通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动脉瘤直径约3—16mm;6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闭塞或颅内多发血管狭窄;动静脉畸形8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快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64层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及其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临床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急重症胸痛患者,所有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均行多平面重组(MRP)、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曲面重组(CPR)等后处理操作,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1例主动脉夹层中,以DeBakey分型统计分别为Ⅰ型13例,Ⅱ型2例,Ⅲ型6例,所有病例均清晰显示由内膜瓣分开的真假两腔、主要破口位置及累及范围。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及实用价值,可以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并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11-4012
目的 研究多层螺旋CT平扫及灌注扫描对肺癌放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确诊为肺癌,均接受放疗,在接受放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灌注扫描,包括病灶大小、治疗效果[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病情稳定)、PD(病情进展),RR(总有效率)为CR+PR+SD]、BV(血容量)、BF(血流量)、PS(表面通透性)、PH(增强峰值)、MTT(平均通过时间)。对比RR患者与PD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病灶大小及相关灌注参数。结果 100例患者中,CR0例(0%),PR30例(30%),SD45例(45%),PD25例(25%),RR为75%(75例)。治疗前病灶平均最大值为(3.57±1.22)cm,治疗2个月后,病灶平均最大值为(3.15±1.03)cm,治疗后显著减小(P0.05);治疗2个月后BV、BF较治疗前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有效组与无效组对比显示,有效组BV、BF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无效组(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平扫及灌注扫描对肺癌放疗的疗效有着较好的评估价值,但多层螺旋CT平扫只能显示病灶的大小变化,不能显示肿瘤微循环的变化情况,因此临床在应用时,应将CT平扫与CT灌注扫描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采取64排128层螺旋CT的作用.方法:在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期间,回顾性分析63例于我院收治的头颈部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均采取血管造影成像技术(CTA)诊断,对诊断结果以及成像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诊断,63例患者共计18例出现颈动脉粥样硬化;4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并且狭窄...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64层螺旋CT三维成像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对比观察。结果利用64层螺旋CT扫描,其中,门静脉癌栓24例、肝动脉血管变异31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5例,且64层螺旋CT扫描显示结果和血管造影结果一致。64层螺旋CT对介入治疗肝癌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心电编辑功能在心率波动患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心率波动患者1 700例,根据心率波动幅度分组,心率波动在3~7次/min之间患者800例为试验组B组,心率波动在8~12次/min之间患者800例为试验组C组,心率变化在12次/min以上患者100例为试验组D组,正常无明显心率波动或心率波动在2次/min以下的患者800例,为对照组,即A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将试验组各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相对照,判断二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心电编辑前试验组各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心电编辑功能处理后试验组B组、C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试验组D组与对照组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64层螺旋CT心电编辑功能软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心率波动患者冠状动脉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破裂脑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脑动脉瘤患者126例,按照病情不同分组,已经破裂的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组75例,未发生破裂的脑动脉瘤患者为对照组51例。对比两组患者CT诊断过程与意义。结果:研究组瘤体表面欠光滑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已破裂脑动脉瘤中大脑前动脉动脉瘤有46个,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有34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有23个。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在破裂脑动脉瘤诊断中安全可靠,且创伤小,能快速检出脑动脉瘤的具体位置及大小,为后续治疗提供有利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64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的价值.方法 2009年1-6月15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剂量组(A组)管电流量采用1000 mAs,两个低剂量组(B、C组)分别采用800、600 mis.对3组的图像质量、噪声、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进行评估.结果 A、B...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孤立性肺结节(SPN)影像学特征,提高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性。 方法收集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12月病理确诊的170例SPN,恶性结节(116例)作为肺腺癌组,良性结节(54例)作为良性结节组,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结节的CT表现(位置、病灶形态、内部成分、瘤-肺界面、瘤周毛刺征、胸膜牵拉征、支气管截断征等)及强化方式的差异,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病灶直径和距胸膜距离的差异。 结果肺腺癌组与良性结节组比较,实性、亚实性结节(42.2% vs 22.2%、44.8% vs 29.6%)、不规则形(88.7% vs 35.2%)、瘤-肺界面不光滑(77.6% vs 22.2%)、分叶(62.9% vs 14.8%)、瘤周毛刺征(56.9% vs 3.7%)、胸膜牵拉征(45.7% vs 3.7%)等征象表现所占比例均大,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17、52.24、47.03、23.54、43.43、29.66,P均<0.05);2组间病灶直径和距胸膜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动脉期肺腺癌组结节轻-中度度强化比例高于良性结节组(57.4% vs 28.6%),结节明显强化比例低于良性结节组(35.2% vs 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P<0.05);静脉期肺腺癌组结节延迟强化比例高于良性结节组(83.3% vs 53.5%),结节强化减退比例低于良性结节组(9.2% vs 46.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23,P<0.05)。 结论CT是检出肺结节的主要方法,通过特征性表现结合增强特点可以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尽早对肺癌结节进行正确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征象在诊断周围型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并与病理学诊断进行对照分析。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住我院的肺癌患者89例,均以发现肺部孤立性结节为表现入院。住院期间均行CT检查,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确诊为周围型肺癌。将CT征象与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经病理学确诊鳞癌22例,腺癌38例,腺鳞癌9例,肺泡癌11例,小细胞癌5例,大细胞癌4例。组织病理类型病灶发生部位与各类型周围型肺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病理学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T征象与周围型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密切相关,CT扫描结果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供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可能引发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多种危险因素,建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量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多种危险因素与早期血肿增大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急性期收缩压、发病到第一次CT时间、脑出血病史、第一次CT血肿量、CT特异征象6项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根据以上数据建立评分表,其中评分≥16分为极高风险组,11~15分为高危组,6~10分为中危组,≤5分为低危组。结论  该预测量表可较准确地预测脑出血早期血肿是否扩大,可作为正确制定临床治疗方案的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将64层螺旋CT平扫联合增强扫描应用于肺结节诊断中的准确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肺结节患者66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在入院两周内进行64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相应的诊断结果及相关影像学特征。结果:针对此次入选的66例患者,经病理诊断结果显示,其中良性结节共计30例、恶性结节共计36例,总检出率100.00%;经64层螺旋CT平扫诊断结果显示,良性结节共计有25例、恶性结节共计30例,总检出率为83.33%;经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显示,良性结节共计29例、恶性结节共计33例,总检出率为93.93%。较CT平扫,增强扫描诊断结果较高,但两种方式联合扫描,所得总检出率96.96%更高(P<0.05)。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两种技术联合下的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血管聚集征、形态不规则、空气支气管征、磨玻璃征、棘突及空泡征等相关影像特征扫描结果不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增强、联合略优于平扫,联合在形态不规则、空泡征检出上优于增强。结论:64层螺旋CT平扫联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胃癌诊断及血管造影在肿瘤血供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胃癌35例患者的64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图像,分析胃癌的CT征象及CT血管造影对胃癌供血的显示,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CT诊断胃癌中显示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与术后大体测量数值差异显著(P<0.05);显示胃壁溃疡与术后大体观察的差别较大;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癌的胃壁厚度、胃壁外软组织肿块大小、胃壁溃疡、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与中分化腺癌的差异显著(P<0.05)。血管造影胃间接供血动脉的显示患者共计35例,显示率均达100%;胃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分别显示34例、35例,显示率分别为97.14%、100%;胃短动脉、胃后动脉、胃右动脉及胃网膜左动脉分别显示20例、23例、34例、33例,显示率分别为57.14%、65.71%、97.14%、94.29%。结论 64层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及肿瘤血供显示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64层螺旋CT灌注技术测定脂肪肝患者的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分析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方法 64层螺旋CT肝血流灌注成像15例,其中脂肪肝患者13例,健康志愿者2例,观察分析肝脏血流灌注各参数。结果脂肪肝患者的血流灌注参数与正常组组间相比,肝动脉灌注值(Art.Perf)、肝门静脉灌注值(Port.Perf)、总灌注值(Tortal.Perf)下降程度明显;随着脂肪肝组组内病变严重度增加,Art.Perf与Tortal.Perf参数值亦有明显下降;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值各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可反映脂肪肝的血流改变,并且对脂肪肝患者的血供情况加以评估,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