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4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经过病情及治疗方法的告知,根据病人的要求分为治疗组(针刺加中药治疗)88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各56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治疗后,经t检验两组患者疗效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加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电针仪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取分期辨证手法针灸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周围性面瘫患者用针灸与中药辨证相结合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相关资料选自2013年-2016年期间本院收治确诊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其中4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单纯用针灸方案治疗并设为对照组,另40例除针灸治疗外联合中药辨证治疗患者设为观察组。对比不同干预方案对患者病情的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疗效评估为显效、好转有32例,观察组疗效评估为显效、有效患者有39例,总有效率80.0%、97.5%,两者统计学处理提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患者均未发现存在明显不适症状。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在针灸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辨证方案对病情进行干预效果显著,对提高患者积极心理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6例,排除因脑血管病、颅内骨折、颅内肿瘤等因素造成的面神经损害。76例周围性面瘫中,对照组37例予西医及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P〈0.05)。无论是风寒型还是风热型,治疗组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中药内服治疗,给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针灸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及Portmann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ortman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蒙医针灸疗法结合蒙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一年时间对108例周围性面瘫门诊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56例,年龄25-63岁;对照组52例,年龄28-65岁。治疗组用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等治疗外给予蒙药、针灸结合治疗;对照组用抗炎、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细胞等治疗。结果各治疗一个疗程后,结果显示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蒙医针灸结合蒙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方法及周围性面瘫的治疗介入时机。方法将11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56例,进行针灸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54例,进行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电疗。针灸、中频电疗、超短波电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疗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急性期治疗与恢复期治疗,痊愈率比较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优于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电疗。周围性面瘫早期进行针灸、中频电疗结合超短波电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艾条、生姜施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在针灸治疗方案上加用艾蒿、生姜施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1.7%,对照组4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施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面部腧穴透刺结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透刺结合推拿法,对照组采用院内常规治疗,即透刺法。观察其疗效。结果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结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予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针灸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治疗。两组疗效均采用Portmann简易评分法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评分治疗组为(3.57±1.66),对照组为(3.48±1.47),治疗后评分治疗组为(18.22±2.43),对照组为(12.34±3.77)。试验组面肌功能评分及面肌功能改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配合肌内效贴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5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温针灸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针刺配电针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76.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12.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并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56例。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49例,占87.5%;好转6例,占10.7%;未愈1例,占1.8%。总有效率为98.2%。结论:经过辨证取穴,针刺配合中药治疗面瘫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方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成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法治疗,50例实验组患者则给予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中在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治疗时,针灸综合疗法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能让临床治疗时间缩短,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靳三针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靳三针联合常规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低于对照组77.5%(P0.05)。结论靳三针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7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面瘫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是临床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了解基于不同辨证方法下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通过搜索近年针灸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文献,并进行归纳分析。针灸主要从病因辨证、经络辨证、气血辨证法、脏腑辨证法等辨证治疗周围性面瘫。基于辨证论治能有效的提高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应以病因辨证为主、经络辨证为辅,在疾病的恢复期及后期佐以脏腑、气血辨证。  相似文献   

17.
彭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0):1211-1213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急性期即开始局部针灸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给予西医治疗,急性期之后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2.09%,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痊愈率48.83%,总有效率88.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就开始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8.
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161例周围性面瘫随机分两组,按发展期、静止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分期手法针灸治疗81例(观察组),电针仪治疗80例(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治愈73例,好转8例,无效为0,治愈率90%;对照组治愈57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治愈率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分期辨证手法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来几年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89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中药内服治疗,给予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用针灸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及 Portmann 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5%(35/44)(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 Portmann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灸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且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11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痊愈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2、3周的Portmann评分,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1、2、3周的Portmann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改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同时节省患者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