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程春  曾勇  杨超  杨友林  陈蕾 《磁共振成像》2016,7(5):371-375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磁共振(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67例本院既往诊断的脊柱结核患者(结核组)、40例非脊柱结核性脊柱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X线平片、CT、MRI影像学资料,探讨脊柱结核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结果 67例患者,共累及162个椎体,其中累及腰椎的患者有30例(44.77%)、累及腰椎椎体80个(49.38%);累及的162个椎体中,MRI下主要表现为骨质破坏的有62例(92.54%)、脓肿形成57例(85.07%)、终板破坏52例(77.61%);MRI对骨质破坏、椎间盘受累的检出率均达到100%;MRI对骨质破坏、终板破坏、椎间盘受累、脓肿形成、椎管受累、死骨形成的检出率显著的高于X线、CT(P0.05),MRI对钙化情况的检出率低于CT的检出率(P0.05);MRI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92.54%、特异度为87.50%;CT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68.66%、特异度为82.50%;X线平片诊断脊柱结核的灵敏度为47.76%、特异度为70.00%。结论 MRI对脊柱结核患者的各项特征早期检出率均较高,诊断脊柱结核患者的效能显著地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2.
脊柱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罕见。MRI是显示硬膜外病变最好的方法,但是其应用时间还较短,国内外文献中硬膜外蛛网膜囊肿的报告较少。2001~2006年11月我院手术病人中有9例硬膜外蛛网膜囊肿,本文报告这些病例并复习文献。  相似文献   

3.
病例 例1,女.33岁,腰背部持续性疼痛2月,进行性加重1月。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病变处脊柱压痛,叩击痛,疼痛明显,CT示胸9 椎体右侧较组织肿块,向上,下侧梭形延伸,椎体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无压缩,附件骨质未见异常(图1a)。CT诊断:恶性肿瘤,MRI示胸9椎体周软组织肿块,以右侧明显,向上、下侧梭形延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和MR对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颅脑损伤CT、MRI表现。结果 头皮损伤220例、颅骨损伤157例、脑损伤236例,可单独或合并损伤。结论 MRI对非出血灶或小出血灶较CT敏感,对白质挫裂伤较CT敏感,对颅后窝病灶的显示更清楚,因此,MRI可作为颅脑CT的重要补充,目前MRI主要受检查时间较长的限制。随着诊断设备的进步,快速成像的MRI仍是颅脑损伤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横纹肌肉瘤的影像诊断和病理分析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横纹肌肉瘤影像学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方法:对34例(男26例,女8例)横纹肌肉瘤的B超、CT、MRI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中起源于泌尿生殖道12例,腹腔和后腹膜8例,头面颈部6例,四肢6例,躯干2例。B超肿瘤表现为实质性均匀或混杂回声团块影。CT肿块表现为强化的等低密度、稍高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有或无局部侵润。MRI T1加权像表现为和软组织等信号或接近等信号,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有不同程度强化。病理学上,34例中胚胎型30例,腺泡型2例,多形型2例。结论: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反映其病理改变,但缺乏特异性,在诊断和鉴别中需结合患者的年龄、发生部位等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和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和MRI表现。方法对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证实的50例老年人脊柱结核行CT检查,其中35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老年人脊柱结核的CT表现为椎体的骨质破坏,分为溶骨状、虫蚀状及碎裂状三种形式,39例分布于椎体上、下缘的前方、侧方的外1/3带,11例累及全椎体,19例可见硬化边,21例可见砂粒状死骨,13例可见椎旁脓肿。MRI表现为椎体边缘的骨质破坏,常累及相邻椎体上、下缘,呈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破坏区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区,呈T1WI低信号、T2WI等高信号,椎间隙变窄21例,其中13例椎间盘出现T2WI高信号,椎旁脓肿表现为边缘不清的T1WI低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结论CT与MRI结合可全面反映老年人脊柱结核的影像学及病理特点,对正确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病例 例1,男,36岁,以腰痛伴发势就诊。查体:腰部有深压痛及叩击痛,局部无红肿,脊柱活动受限,无肖髓及马尾神经压迫症状,体温升高(38℃以上),二便正常。影像学检查:CR正侧位平片示L3、4椎间隙变窄,相邻椎体皮腩缘模糊不规整(图1):CT显示L3、4椎体上下骨性终板骨质破坏,周围 软组织影增大,  相似文献   

8.
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膜后纤维化(RPF)是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1-3],也有人认为是血管炎、系统性胶原病及免疫机制性疾病的局部表现[4]。它可发生在任何年龄,40~60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柱腱鞘巨细胞瘤(GCTTS)的CT和MRI的影像学及病理学表现。方法 对7例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脊柱GCTTS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GCTTS位于颈椎5例,胸椎2例。CT表现为寰枢外侧关节(n=3)、C6~7左侧小关节(n=1)、C5椎体及右侧附件(n=1)、胸椎椎体(n=2)呈溶骨性骨破坏;肿瘤压迫、侵蚀性邻近骨质,骨破坏区周围可见硬化边(n=5)。MR示肿瘤呈分叶状,T2WI呈低信号5例,中等信号1例(位于T11),混杂信号1例;增强扫描肿瘤呈中等程度或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脊柱GCTTS以小滑膜关节多见,对邻近骨质压迫侵蚀,周围硬化边较多见;T2WI低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以良性多见,若肿瘤内部囊变坏死明显,应警惕恶性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9例患者70个外伤膝关节进行T1W/SE、T2W/TSE、STIR序列扫描,并与X线及CT结果对比分析。结果70个膝关节MRI诊断25例骨折,35例骨髓水肿,31例半月板损伤,40例韧带损伤,46例关节积液。X线和CT诊断17例骨折,3例关节积液。结论MRI能够清楚地显示膝关节损伤的部位、性质和程度,其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明显优于传统X线和CT,有利于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分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软骨肉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①普通髓腔型:X线平片检查6例,表现为溶骨与硬化混合的外观,位于长管状骨者可见骨内膜的扇贝样改变。CT检查8例,7例示膨胀性骨质破坏,5例钙化明显,3例钙化轻微。MR检查9例,T1WI为等、低信号,T2WI 8例呈明显高信号,其中6例可见低信号分隔。②间叶型:X线平片检查2例,1例肿瘤位于骨内,呈轻度膨胀性改变,1例位于骨外,病灶密集钙化。CT检查7例,6例位于骨骼系统外,4例钙化明显,1例钙化局限,1例未见明显钙化。MR检查5例,4例骨外型T2信号特点取决于瘤体内钙化的形态及范围,或呈胡椒面样表现或表现为高信号包绕低信号。③去分化型:CT 检查3例,均示钙化,2例尚可见絮状成骨样改变。MR检查2例,T2WI上均为高低混杂信号。④皮质旁型:X线平片检查2例,1例可见相应部位异常钙化。CT检查3例,均显示分叶状外形的软组织肿块贴近骨皮质,2例见基质轻微钙化。MR检查3例,2例可见髓腔侵犯。增强扫描普通髓腔型及皮质旁型呈边缘及间隔强化,间叶型呈弥漫性强化,去分化型则同时可见边缘强化及弥漫性强化。结论 普通髓腔型软骨肉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钙化特点、信号特征及增强后表现可提示诊断间叶型及去分化型软骨肉瘤。  相似文献   

12.
CT、MR对脑弥漫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MR对脑弥漫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及与临床、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DAI25例,均做了CT、MR检查。结果25例中CT共发现65个病灶,MR共发现263个病灶,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MR对脑内非出血性病灶及脑干、胼胝体病灶的敏感性优于CT(P<0.05)。损伤部位与患者临床预后、GC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MR为DAI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MR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比自由水抑制序列与重T2加权序列在脊髓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共20例临床病例,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全部加做重T2加权(largeT2)序列与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对比两种扫描序列对脊髓损伤的检出率及鉴别急慢性损伤的应用价值。结果20例病例中,重T2加权(largeT2)序列检出脊髓损伤19例,其中区分出急性2例,慢性1例;FLAIR序列共检出脊髓损伤16例,其中急性12例,慢性4例。结论LargeT2序列对脊髓损伤的应用价值更高,FLAIR序列作为一种补充,对鉴别急慢性损伤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扁平形硬膜外脊膜瘤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扁平形硬膜外脊膜瘤的影像学表现表现,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7例硬膜外脊膜瘤位于颈椎管,1例位于胸椎管,累及2~4个椎体节段;8例病灶均呈扁平形、以增厚的硬膜为基底,伴硬膜外肿块形成;5例肿瘤经椎间孔向硬膜外延伸、相应水平椎间孔扩大;椎管均均匀变窄,1例伴脊髓水肿,1例伴脊髓变性。CT显示病灶呈等密度,6例硬膜可见条片状钙化。MRI显示病灶于轴位图像上均呈半环形,包绕脊髓,T1WI上呈等(n=5)或低(n=3)信号,T2WI上呈等(n=3)或低信号(n=5);增强后呈中等(n=2)或明显(n=6)强化,其中7例强化均匀,1例不均匀。结论 扁平形硬膜外脊膜瘤好发于颈椎管,可累及多个椎体节段,以硬膜增厚、钙化并硬膜外肿块形成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35例经病理学诊断的少见部位神经鞘瘤的CT和MRI表现。结果 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低密度或等低混杂密度灶。绝大多数(31/35)边界清楚,其中实性肿瘤12例,囊实性病灶18例,单纯囊性病灶5例。CT增强扫描肿瘤实质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囊性病灶内存在强化程度不一的结节灶是囊实性神经鞘瘤较为特征性的表现。实性病灶呈"同心圆样"强化是实性神经鞘瘤比较有价值的征象。MRI上肿瘤实质部分呈稍长T_1、稍长T_2信号,囊性部分呈长T_1、长T_2信号,病灶周围可见水肿信号;"靶征"是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不典型神经鞘瘤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熟悉其影像学特点对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柱软骨肉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对33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软骨肉瘤的影像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讨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脊柱软骨肉瘤患者共33例,其中男17例,女16例,平均年龄(41.4±11.6)岁。颈胸椎、腰椎及骶椎分别为25例、5例和3例,分别占75.8%、15.2%和3%。病变位于脊柱、脊柱旁和椎管内的分别为22例、9例和2例,分别占66.7%、27.3%和6%。19例可见骨破坏,14例骨破坏不明显,分别占57.6%和42.4%。骨破坏位于椎体、附件、椎体和附件均累及的分别占15.1%、27.3%、42.4%。15例肿瘤呈外生性生长,占45.5%,29例合并椎旁软组织肿块。15例骨破坏程度与软组织肿块不成比例。24例肿瘤伴钙化,钙化形态多样,呈点状(9例,37.5%)、环状(2例,8%)或不规则形(13例,54.1%)。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普通型26例、间叶型5例、透明型1例、去分化型1例。结论:脊柱软骨肉瘤主要位于颈胸椎,腰骶椎少见;伴或不伴骨破坏;肿瘤以椎体和附件均累及多见,位于椎体及椎管内的少见,肿瘤可呈外生性生长,椎旁软组织肿块及钙化的多见。  相似文献   

17.
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资料,20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CT检查12例,MR检查1例。结果19例病灶位于长管骨,包括胫骨11例,股骨6例,肱骨2例,另1例位于肋骨;干骺端11例,骨干5例,骨端4例。按影像学表现分为两型:皮质型(或偏心型)14例,髓腔型(或中央型)6例。皮质型病灶位于骨皮质内或骨皮质下,X线平片、CT表现为皮质内或皮质下的单房状(10例)或多房状(4例)偏心性骨质破坏区,伴有轻度膨胀,灶内可见纤细的残留骨嵴,病灶周围有清楚的硬化边,以髓腔侧明显。髓腔型病灶位于骨髓腔,X线平片、CT表现为呈中心性扩张的类圆形或椭圆形骨质破坏区,有薄层硬化边,可伴有轻微膨胀,骨皮质变薄。1例皮质型病灶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结论非骨化性纤维瘤在病理学上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相似,但影像学特征不同,明确的影像学诊断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典型病例单凭X线平片即可诊断;CT较X线平片更清楚显示病灶在骨内的位置,灶内及周围骨结构的详细情况,对明确诊断起重要作用;MRI显示软组织及骨髓优于CT,能帮助对个别病例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
19.
甲状腺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甲状腺癌的无创影像学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成像,放射性核素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甲状腺癌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低回声结节,无声晕,内部可见微钙化,浸润周围组织,可伴有淋巴结转移.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内部粗大纡曲的血流信号.放射性核素显像:常用的药物为99Tcm和131I .静态成像恶性病变多为"冷结节",动态成像时,病灶于14~18 s显影,16 s时为高峰.计算机体层扫描显像:起作用主要是确定肿瘤的范围以及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甲状腺癌表现为不规则的密度灶,边界不清,中心可出现坏死,50%~75%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磁共振成像:在T1 加权像上恶性病变与正常组织信号相似,T2加权像为高信号.传统成像方法不能很好的区分良恶性病变,应用67Ga增强后可改善这一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