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实验采用亲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雌性大鼠动情间期一氧化氮合酶Ⅰ的正常分布进行了观察。一氧化氮合酶Ⅰ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在生殖管道多数呈细丝状弯曲走行,曲张体处深染不典型,分布以宫颈、宫体和阴道较多,宫角量中等,在卵巢未发现明显的纤维,在各生殖管道,神经纤维主要与肌束同方向走行或包绕在血管周。分析雌性大鼠生殖器官内一氧化氮合酶Ⅰ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提示一氧化氮可能与血管活性或非血管平滑肌运动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和方法:实验采用亲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雌性大鼠动情间期P物质的正常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在子宫角与阴道分布最为丰富,宫颈和宫体分布中等,卵巢内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较少,且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子宫角有从卵巢端向阴道端递减的趋势,在各管状生殖道,免疫阳性神经纤维以内膜和外膜分布较多.结论:分析研究雌性大鼠生殖器官内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提示P物质可能与卵泡发育、性激素的产生、血管及非血管平滑肌的运动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大鼠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还原型尼克腕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辛酰胺脱氢酶组织化学技术研究大鼠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结构。结果表明:(1):气管,支气管树系统壁内神经节部分神经细胞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细胞;(2)部分强阳性神经细胞的突起穿越神经节延向管壁粘膜组织或肺组织;(3)在各级肺动,静脉及肺组织内分布有不同密度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4.
实验采用用亲和免疫组化SABC法对雌性大鼠动情间期P物质的正常进行了观察。结果: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在子宫角与阴道分布最为丰富,宫颈和宫体分布中等,卵巢内免疫阳性神经纤维较少。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合酶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带灰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成三  于恩华 《解剖学报》2001,32(1):34-37,T008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带灰质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和纤维的分布及其与自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并以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脊髓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NADPH-d染色强度(A值)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在脊髓中间带灰质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细胞和纤维主要见于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和中央管周围,在中介核区也有少量分布。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染色阳性细胞成群分布,细胞群的大小、间距随节段而稍有不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细胞分布模式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正常鼠两组之间未发现明显差异。2.在脊髓T2、T5、T8、T11、L1各节段中间外侧核本部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物质的A值,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比正常大鼠低。统计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脊髓中间带灰质的交感神经节前  相似文献   

6.
研究用一氧化氮合酶在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核簇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精确定位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胞本和纤维主要密集分布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段的背外侧核以及中段和尾段的腹外侧核,中缝背核以及线形核内也观察到大量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胞体和纤维,在中缝正中核和中缝隐核的内可见中等量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在中缝大核内仅见到少量的一氧化氮合酶阳必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扬子鳄卵巢内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和P物质(substance P,SP)的分布情况。方法:免疫荧光法。结果:扬子鳄卵巢内的VIP免疫反应(VIP-immunoreac-tive,VIP-IR)阳性神经纤维呈波浪状,部分包绕卵泡,大部分交织在卵泡间血管周围,并构成较密集的网络;SP和NPY免疫反应(SP-and NPY-immunoreactive,SP-和NPY-IR)阳性神经纤维均为点线状,主要沿卵泡间血管周围分布,其中,部分NPY-IR纤维也构成较密集的网络。切片中均未见到三种肽能神经元的细胞体。结论:扬子鳄卵巢内存在有VIP、NPY和SP阳性神经纤维分布,主要位于卵泡间血管周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大鼠黑质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及纤维分布的变化。方法  2 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组与正常组 ,应用NADPH d组化法显示肝硬化大鼠黑质NOS阳性神经元胞体的数量及胞体灰度。结果 肝硬化大鼠黑质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但阳性胞体的灰度增加 ,正常组大鼠黑质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加但胞体的灰度降低。结论 肝硬化大鼠体内有毒物质使脑细胞广泛受损 ,神经递质传递发生障碍 ,造成肝性脑病的一系列神经系统病症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内血管的胆硷能神经纤维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应用ABC免疫过氧化物酶法,以胆硷乙酰转移酶(ChAT)作为标记物,对12只Wistar大鼠脑实质内血管的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类型,纤维密度进行了观察。结果是:端脑皮质区(第Ⅰ感觉运动皮质,第Ⅱ感觉运动皮质,中央前区,纹状皮质)的血管;海马(CA1区,CA2区)血管;下丘脑(前区、外侧区)血管;脑桥(被盖部)及延髓实质内血管均可见明显免疫反应阳性胆硷能神经纤维分布。纤维呈棕褐色,多数为单一细线状结构。纤维走行不一,有的与血管长轴垂直走行或斜行,有的与血管长轴平行。可见类似膨体样结构。各部脑实质内血管阳性纤维分布均较稀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外源性雌激素对去势后雌性大鼠下丘脑视上核(SON)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分布的影响。方法选用2~3月龄、健康未交配的雌性大鼠40只;动物分组如下:对照组大鼠2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实验对照组(卵巢切除术后,n=10)。实验组(即卵巢切除术后肌肉注射雌激素组)20只,造模成功后,分别于术后40d(即给药一个月)和术后70d(即给药两个月)陆续灌注取材。采用SABC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下丘脑视上核内NOS阳性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细胞计数,采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NOS阳性神经元内免疫反应产物的平均灰度值。结果卵巢切除术后对照组大鼠下丘脑视上核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明显增高,细胞比正常对照组有所增大(P0.05)。去势后补充雌激素1个月组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和卵巢切除组相比较,视上核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及形态均无明显改变(P0.05)。去势后补充雌激素两个月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较,无论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还是阳性神经元胞体的大小均显著下降(P0.05),细胞着色变浅。结论外源性雌激素可能影响去势雌性大鼠下丘脑视上核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表达。  相似文献   

11.
高脂血症大鼠肠系膜上动脉NPY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国庆  魏洪  邝国壁 《解剖学报》1998,29(3):260-263,I010
为探讨神经肽Y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用ABC免疫组织化学及体视学方法观察高脂血症大鼠肠系膜上动脉神经肽Y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的变化。1.定性观察:对照组各时期神经肽Y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呈网状攀附于血管周围,分布均匀,并见串珠状膨体;高脂组纤维呈密集网状分布,在纤维网孔中出现大量较纤维的新增生纤维,其排列较紊乱,膨体清晰可见,这种方法见于各期实验组。2.定量结果;对照组各时期纤维密度无明显2;高脂组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阐明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附睾内的表达 ,同时探讨NO在男性生殖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正常大鼠附睾组织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两种NOS(iNOS、eNOS)的表达。结果 在附睾上皮细胞内eNOS及iNOS均为免疫反应阳性 ,其中eNOS表达强 ,iNOS表达较强 ,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内仅为eNOS免疫反应阳性 ,附睾间质中仅iNOS为免疫反应阳性。结论 两种NOS在附睾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各有特定的分布区域 ,提示NOS与附睾的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2h后,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反应观察了大鼠海马及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神经损伤。结果显示:在缺血损伤严重的CA1区及齿状回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较正常动物明显增多并深染,而在同样严重受损的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较正常者明显减少。结合文献及本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在脑缺血所致的神经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海马、纹状体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本身可能具有不同的抗伤害机制.  相似文献   

14.
豚鼠脑底动脉神经肽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脑底动脉整体剥离标本上,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Glucose oxidase—DAB—Nickel,GDN)显色技术,对豚鼠脑底动脉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含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广泛分布于脑底动脉及其分支,在脑底动脉吻侧的NPY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明显高于尾侧。在动脉分支的起始部纤维密度更高。NPY阳性神经纤维主要走行在血管外膜中,多数呈膨体型,少数为非膨体型。在脑底动脉吻侧血管,纤维呈密集的网格状,而在尾侧呈螺旋状走行,在基底动脉和椎动脉则主要为纵向走行,上述结果提示,脑底动脉各段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差异可能与其发生及脑血流的生理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结扎猴坐骨神经皮支和肌支近侧端,观察其中NPY和VIP免疫反应产物蓄积状况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皮肤中NPY、VI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分布。结扎神经干7d后,发现皮支的结扎近心端含有NPY和VIP;而肌支的结扎近心端只含NPY,无VIP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皮肤,大量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在汗腺周围,含NPY的神经纤维分布在小血管周围。肌肉组织中有丰富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沿血管分布,但几乎见不到VIP阳性神经纤维。用TrueBlne(TB)逆行追踪结合荧光免疫组化技术研究猴坐骨神经皮支和肌支含肽能神经的起源,发现标记物给予腓肠内侧皮神经末端时,于L7和S1椎旁交感节出现TB与VIP、TB与NPY双标细胞;而支配腓肠肌的肌支只在L6、L7发现TB和NPY双标细胞而含TB的细胞与VI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完全不重叠。本研究证明日本猴坐骨神经的皮支和肌支中NPY和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的分布和起源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大鼠心肌氮能神经元及纤维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测大鼠心脏各部心肌一氧化氮合酶 (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及分布 ,为探讨氮能神经在心肌的作用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显示大鼠心脏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形态与分布。结果 在大鼠各部心肌内均有氮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分布 ,胞体呈多种形状。nNOS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呈串珠状、条索状、细线状及不定形状 ,其走行多与肌纤维长轴平行。氮能神经元及纤维的数密度和面密度心房高于心室 ,6月龄高于 1月龄组 (P <0 .0 1)。结论 各部心肌均有氮能神经元及神经纤维 ,心房的含量高于心室。  相似文献   

17.
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技术与FOS免疫组化(ABC法)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大鼠三叉神经感觉核簇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和纤维的分布及其与面部伤害性刺激诱发的c-fos原癌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证明,浓密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纤维和终末分布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的I和Ⅱ层,阳性成分呈蓝黑色的带状分布,而在三叉神经感觉核簇的其余核区内很稀疏。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胞体与面部伤害性刺激  相似文献   

18.
结扎猴坐骨神经皮支和肌支近侧端,观察其中NPY和VIP免疫反应产物蓄积状况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和皮肤中NPY,VI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分布。结扎神经干7d后,发现皮支的结扎近心端含有NPY和VIP;而肌支的结扎近心端只含NPY,无VIP免疫反应阳生产物。在皮肤,大量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分布在汁腺周围,含NPY听神经纤维分小血管周围。肌肉组织中有害富的NPY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沿血管分布,但几乎  相似文献   

19.
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对发育中大鼠脾脏支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实验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含生长相关蛋白(GAP-43)的神经纤维在新生、幼年、成年大鼠脾脏的分布及发育规律、结果显示,在出生第1d,GAP-4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团簇即出现于尚在形成中的白髓(原基)中.根据形态可将它们分粗直和细网两种类型.至生后第10d,随着脾脏的迅速发育,GAP-4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密度也达最高峰,它们大量出现于脾脏的血管系统周围和白、红髓内,其形态演变为具有膨体的细纤维.在生后20d,除脾脏的血管周围外,GAP-43阳性纤维密度有所下降,只出现于脾小体和被膜等结构内。在成年大鼠脾脏,除上述部位外,阳性纤维明显见于发育成熟的小梁中。本研究发现,GAP-43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脾脏发育各阶段有所不同,以生后第10d为最多.本研究还就含GAP-43神经在发育中脾脏的分布规律与含TH能神经成分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生殖周期中小鼠子宫NOS定位及血清NO水平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系统研究 3种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 ,NOS)在生殖周期中小鼠子宫分布变化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itricoxide,NO)在生殖周期中可能的生理作用。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 ,比色法。 结果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 (nNOS ,NOS1)在生殖周期小鼠子宫有较为稳定的表达 ,大量的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上皮 ,内膜基质 ,血管内皮 ,腺上皮及肌层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 ,NOS3)在妊娠中期小鼠子宫表达明显增强 ,蜕膜上皮 ,腺上皮和血管内皮呈强阳性标记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 ,NOS2 )在妊娠早期表达最强 ,妊娠中、晚期表达稍下降。阳性标记主要分布在肌层 ,血管内皮 ,腺上皮 ,内膜上皮及内膜基质 ;然而动情期小鼠子宫未见iNOS阳性标记。此外 ,还测定了生殖周期小鼠血清NO水平变化。 结论  3种NOS同工酶在生殖周期小鼠子宫可能既协作又分工 ,由其产生的内源性NO对雌鼠动情、胚胎植入、分娩前子宫静息状态的维持、分娩始动以及产后子宫修复等生理过程可能均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