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山市开发区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的流行趋势,并探讨其在不同人群中的特点以及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的关系。方法选取当地近4年(2015~2018年)接受免费健康体检的60岁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系统收集其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资料。结果近4年,当地老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总检出率分别从2015年的62.7%、16.4%、42.8%下降至2018年的57.6%、14.8%和21.6%;除高血糖外,高血压、高血脂的检出率在各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组中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调查年份的高血压和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而在2016~2018年,高血脂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P 0.05);各调查年份的高血脂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P 0.05)。高血压组的高血糖、高血脂检出率高于非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近4年中山市开发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工作有一定成效,但是进一步改善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仍有其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赵静  韩卫星  胡华青 《安徽医药》2013,17(12):2089-2090
目的 分析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性.方法 选取40~91岁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118 例进行24 h态血压监测,其中男性68 例,占57.6%;女性50 例,占42.4%.并将年龄分为中年(40~64岁)、老年(65~79岁)和高龄(80~91岁)三组.结果 男性24 h、白昼和夜间平均舒张压都高于女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收缩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年组、老年组和高龄组高血压病人收缩压随年龄组增高而上升,舒张压则表现为下降趋势.中年组、老年组和高龄组非杓型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65.1%、75.0%和93.5%,随着年龄组增高非杓型高血压检出率呈增高趋势(趋势χ2 =7.759,P〈0.01).结论 高血压病人昼夜节律异常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高,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昼夜节律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贾毓 《中国实用医药》2007,2(28):118-120
目的了解教职工肥胖及肥胖程度对慢性病的影响情况,为学校的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691份完整体检资料进行统计,男性399份,女性1292份,其中分不同肥胖程度对慢性病的患病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肥胖总检出率17.27%,男性22.31%,女性15.71%,男性与女性在肥胖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P<0.01),超重总检出率为34.68%、男性38.6%、女性23.14%,男性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2,P<0.0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均随肥胖程度的不断加重而呈上升趋势。结论教职工是肥胖症的高发人群,随肥胖程度的加重,慢性病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部分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患病率与吸烟及身体质量指数(BMI)之间的关系,为实施高血压干预措施、降低由高血压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在香堂村随机抽取240例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并询问其是否吸烟。结果:男性吸烟与高血压病例对照,χ2=0.82,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3,说明男性吸烟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女性吸烟与高血压病例对照,χ2=0.003,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BMI与高血压病例对照χ2=1.43,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64,说明男性BMI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女性BMI与高血压病例对照χ2=5.13,两组暴露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0,说明女性BMI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毛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97-98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至2011年12月来我院体检的587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就高血压与高血糖、高血脂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28例男性受检者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分别为16.2%、7.6%、18.3%;259例女性受检者中,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病率分别为13.9%、8.5%、13.5%;女性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血糖发病率男女之间无差异(P>0.05),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中高血糖和高血脂的阳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为指导社区开展高血压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开封市裴场公社区2270名居民进行高血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等收集资料。结果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6.3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8.02%,女性患病率为14.8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者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P〈0.01)。该社区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既往研究大大提高,男女性在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控制率方面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男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女性。高血压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增加。高血压患者相关慢性病患病率高于非高血压者。加强社区规范化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包头市某社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开展有效的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体格检查和问卷调查方法对某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共调查732人,其中男376人,女356人。高血压人选179人,患病率为24.45%,其中男性为27.79%,女性为18.82%,性别间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P〈0.05);每个年龄组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x2=21.3,P〈0.05),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知晓率为44.69%,男性知晓率低于女性,不同年龄组间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饮酒、高盐及高脂饮食、体重指数(BMI)、运动情况及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包头市某社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健康教育是加强社区高血压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人脂肪肝检出率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4526名体检者,比较不同性别与年龄脂肪肝发病率,分析脂肪肝与农村老年人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农村男性脂肪肝患病率11.61%,农村女性患病率24.26%,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97,P〈0.005)。男性各年龄组患病率变化:各年龄段脂肪肝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趋势分析,χ2=10.144、P〈0.005),女性各年龄组患病率变化:各年龄段脂肪肝患病率未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或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分析,χ2=0.01、P〉0.05),脂肪肝危险因素分析:性别是农村老年人危险因素,其相对风险比(OR)=2.920,年龄的相对风险比(OR)=0.989,显示年龄不是农村老年人危险因素。结论性别是农村老年人危险因素,农村老年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686名健康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把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686名按尿酸水平高低分为高尿酸血症组和非高尿酸血症组,进行血尿常规、心电图、B超和X线胸片等常规体检。结果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50岁后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之间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尿酸症组中高血压、血脂异常、肾结石、高血糖和脂肪肝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非高尿酸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与年龄和性别有关,病因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肾结石、高血糖和脂肪肝等某些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聂文姣 《医药世界》2013,(9):668-670
目的为了解长春市老年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长春市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体抽样的方法对长春市10个县(市)、区年龄≥60岁居民进行调查,由培训过的医师进行入户询问调查。本次共调查2 752人,其中男性1 305人,女性1 447人,年龄在60~102岁,平均68.21岁。资料经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基本数据分析和χ2检验的方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长春市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3.53%。男性患病率为40.54%,女性患病率为46.23%。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吸烟和体质指数有关。结论高血压是长春市老年人的常见病。女性和高年龄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吸烟和超重、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拉萨30~70岁城镇居民高胆固醇和血脂异常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横断面的调查方法,在2006年10月~11月,按随机抽样调查了371名30~70岁藏族男性和女性。高胆固醇和血脂异常的诊断,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99年提出的新诊断标准,同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血脂的测量。结果通过现况调查研究发现,拉萨市30~70岁城镇居民高胆因醇的患病率为5.0%(男性为5.3,女性为4.8%P=0.846),男性和女性高胆固醇的患病率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高甘油三脂(TC≥1.70mmol/L)的患病率为12%(男性为18.7%,女性为8.3%,P=0.038),男性高甘油三脂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高密度脂蛋白的患病率为5%(男性为9%,女性为3%,P=0.007),患病率在男性高于女性,有显著性。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2%(2%为男性,1%为女性,P=0.801),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总胆固醇均数在女性高年龄组中最高。高甘油三脂、低高密度脂蛋白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个人行为有关。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平衡膳食、加强体力活动和保持适宜的体重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彭水自治县慢性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慢性疾病的预防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抽取在彭水自治县生活6个月以上的18岁以上居民120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以及生化指标检测三种方式分析当地慢性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18岁以上居民中,肥胖率为8.5%,男性10.0%,高于女性肥胖率7.0%(P0.05),年龄越大,肥胖病发病率越高;调查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为21.8%,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1.3%,女性高血压患病率为22.3%,男、女性别患病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调查对象中糖尿病患病率为4.2%,其中男性为4.0%,女性为4.3%。男、女性患病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高于青年人。结论:彭水自治县慢性病有多种影响因素导致,主要集中在肥胖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方面,加强对慢性病综合防治力度,能够有效地降低慢性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太原市某矿区居民糖尿病(DM)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进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现况调查方法,对太原市某矿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检测,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20岁以上居民5185人,糖尿病患病率为5.76%。其中,男性患病率为5.88%,女性患病率为5.26%,男女性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71,P=0.351);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史、高血脂史、DM家族史、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已成为影响太原市矿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针对主要危险因素加强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盐仓乡渔农村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舟山渔农村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比较渔村、农村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盐仓乡高血压患病率(11.0%),包括男性患病率(8.5%)和女性患病率(13.6%)均明显低于2010年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各年龄段及不同性别间患病率均低于2010我国成人相应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渔村、农村,不分年龄段,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均高于男性。45~54岁男性高血压患病率渔村明显高于农村。且纵向观察高血压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呈升高趋势。结论盐仓乡渔农村高血压病有自身的流行病学特点,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冀南地区成人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整群获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有完整资料的邯郸市第一医院体检中心的25~65岁健康体检者23264人,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腹部B超检查。通过年龄、性别分层比较脂肪肝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并将脂肪肝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尿酸、体重指数、腰围等检测结果与非脂肪肝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超共检出脂肪肝患者12340人,其中男8946人,女3394人,总患病率为53 Z.0%,男性患病率为62.8%,女性患病率为37.6%,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χ2=1410.70, P <0.01)。另外,各年龄段之间患脂肪肝的患病率有一定差异,25~35岁男性患病率为67.9%,女性患病率为42.9%(χ2=170.89, P <0.01) ,36~45岁男性患病率为64.4%,女性患病率为42.5%(χ2=259.22, P <0.01) , 46~55岁男性患病率为62.9%,女性患病率为33.2%(χ2=671.09, P <0.01),56~65岁男性患病率为55.9%,女性患病率为37.4%(χ2=197.18, P <0.01) ,随着年龄的增加,男女性患病率均降低,且女性的降幅明显高于男性,尤其在46岁以后更为显著。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体育锻炼与脂肪肝有关。结论冀南地区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育锻炼为脂肪肝的保护因素。因此,在高危因素人群中加强脂肪肝监测,及时采取三级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山社区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脂肪肝检出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对3474名60岁以上老年居民进行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脂肪肝检查,其中男性1400名(占40.30%),女性2074名(占59.70%)。分析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脂肪肝的发生情况。结果: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脂肪肝的检出率分别为40.50%、12.87%、55.96%和31.23%。女性高血脂和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男性;脂肪肝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体检者中有1种异常者占44.19%,4种异常占3.04%。结论:中山社区老年居民慢性病症检出率较高,应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B超筛查在女性绝经后妇科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阴道B超检查的985例绝经后的女性,依据年龄分布,分为51~60岁组(580例)、61~70岁组(320例)和≥71岁组(85例)三个年龄组。所有受检者均采用阴道B超的方式进行检查。结果 51~60岁年龄组子宫肌瘤和附件包块的发病率明显高于61~70岁和≥71岁两个年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206,P=0.041;χ2=8.317,P=0.016);而在卵巢癌方面,≥71岁年龄组的发病率明显高于51~60岁和61~70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5,P=0.032);在宫腔分离方面,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肌瘤和附件包块的的发生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卵巢癌的发病率则呈现上升趋势,绝经后女性进行相关的阴道B超筛查,能有效提高妇科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呼和浩特市15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呼和浩特市15岁及以上人群2 158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压测量。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 158名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824例,患病率为38.18%,标化患病率为21.12%,其中,男性患者382例,患病率36.38%,女性患者442例,患病率39.89%,不同性别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40岁以上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长幅度较大,各年龄组高血压的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高血压患者360例,患病率为42.31%,城市高血压患者464例,患病率为35.50%,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中,接受降压治疗638例,治疗率为77.43%;血压控制有效252例,控制有效率为30.58%。城市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和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和浩特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对居民加强健康教育和干预,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北京市朝阳区成年人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5~10月对北京市朝阳区12 384名18~70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进行相关指标检测,描述北京市朝阳区成年人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等指标,采用χ2检验的方法推断性别间慢性病患病率是否有差异,采用趋势χ2检验的方法推断慢性病患病率是否随年龄增加呈线性趋势。结果朝阳区成年人(18~70岁)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经标准化后分别为38.37%、20.91%、23.15%、11.40%、45.40%和13.14%。年龄与慢性病患病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患病率均增加。高血压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北京市朝阳区成年人超重、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全市水平,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低于全市水平。男性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率及其流行病学特点,以更好地预防当地人群MS的发生,降低MS患病率.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 548位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对MS的诊断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格检查、血压测量和血生化指标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人群MS患病率为15.27%,其中女性患病率18.12%明显高于男性患病率13.06%(χ2=12.395,P<0.01);在各个年龄段人群中MS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 MS的危险因素组分也逐渐增加,61~70年龄组人群中有47.69%具有2种或以上危险因素聚集;在不同MS组分中,以MS组分为"腹部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组合的MS患病率最高,为4.20%(χ2=160.985,P<0.01).结论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人群MS的患病率高,其患病率存在性别差异,并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