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群。肾病既是T2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降糖治疗是延缓肾病进展的有效手段,但降糖获益可被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体重增加等损害,因此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于此类患者至关重要。本文旨在论述新一代口服降糖药物——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在T2DM合并CKD患者中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CKD患者降糖方案及疗效。方法:采用横断面回顾性研究,选取297例T2DM合并CKD的患者,根据GFR分为A(GFR=4560ml/min/1.73m2)、B(GFR<45ml/min/1.73m2)两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时间、降糖方案以及HbA1c。结果:A、B两组患者分别有81.4%和65.9%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包括单药、两药或三药),6.9%和23.7%的患者单用胰岛素,11.6%和10.4%的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A组有61例(70.9%)患者HbA1c<7%,B组有156例(73.9%)患者HbA1c<7%,两组总共有73.1%的患者血糖控制满意。血糖控制满意的患者平均HbA1c为(6.7±0.9)%,A组为(6.9±0.9)%,B组为(6.7±0.9)%。结论:对于T2DM合并中重度CKD患者,各种降糖方案仍然可以获得有效的血糖控制,尤其是口服降糖药,但需酌情调整剂量。  相似文献   

3.
张涛  邵清淼 《中国医药》2022,(1):140-143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升高,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T2DM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T2 DM合并高血压可对患者心、脑、肾等靶器官造成损害.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T2 DM患者的血压水平至关重要.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降糖药,除具有降糖作用外,还具有心、肾保护等作用.本文对S...  相似文献   

4.
当前,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新高,形势严峻。传统降糖药长期应用疗效会降低,且易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研发和应用新型降糖药迫在眉睫。新型降糖药卡格列净可通过抑制近端肾小管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s 2,SGLT2)介导的葡萄糖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而发挥降糖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及其合并的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髙。本文通过对卡格列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合理应用、T2DM及其并发症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简写为T2DM)的药物治疗,不外乎口服降糖药与注射胰岛素两种方式。口服降糖药有很多种类,但对于2型糖尿病病儿来说,适合成人的那些口服降糖药,却不能照搬到他们身上。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正式批准用于治疗儿童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药,只有二甲双胍一种。其他降糖药物,由于还没有大量应用,以及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可靠数据支持,因而至今仍不被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6.
彭金兰  印嫔  汪彬  丁玉峰 《医药导报》2013,32(6):796-800
目的评价金芪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数据库、CBMdisc数据库、CNKI数据库、VIP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金芪降糖片治疗T2DM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金芪降糖片对T2DM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安慰药(P<0.01),但不及中药方剂亚组(P<0.01);金芪降糖片有明显降低血糖作用(P<0.05),但效果不及中药方剂亚组(P<0.01);金芪降糖片显示一定的降低三酰甘油的效果,但改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效果不稳定,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确证。金芪降糖片能改善T2DM的临床症状,但效果不及中药方剂亚组(P<0.05)。金芪降糖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结论金芪降糖片治疗T2DM疗效肯定、应用安全,效果不及临床辩证组方的中药方剂,治疗T2DM应联合应用其他降糖药。  相似文献   

7.
《丹东医药》2009,(4):42-44
在T2DM发病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医学界对进一步改善血糖控制并降低糖尿病相关疾病和死亡风险提出了迫切要求。T2DM是一种呈进行性发展的慢性疾病,大部分使用口服降糖药暂时达标的患者最终都需要胰岛素治疗方能维持HbA1c〈7%的降糖目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诺和灵和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17例,使用诺和灵治疗;B组11例,使用诺和灵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C组28例,使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动态跟踪患者,定期监测FPG、2PG、HBA1C等情况指标;结果 A组的疗效明显优秀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诺和灵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明显优于单用口服胰岛素和口服药。  相似文献   

9.
王慧 《药品评价》2008,5(1):12-13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证明改善血糖控制可以减少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风险,同时表明T2DM是一种渐进的状态,随着B细胞功能的衰退,HbA1c水平逐渐升高。最终在VI服降糖药物治疗不断加强的基础上,许多患者最终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然而,对于当口服降糖药得不到好的疗效时,用哪种胰岛素给药方案仍然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降低高血糖引起的病理性葡萄糖肾阈值,促进尿糖排泄,是2型糖尿病(T2DM)口服降糖药中的后起之秀。SGLT2抑制剂还有着诸多降糖外作用,如保护心脏和肾脏、改善机体能量代谢、改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延缓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展、减轻炎症反应、抑制交感神经激活等。基于SGLT2抑制剂的降糖及降糖外多重作用,使其不仅用于T2DM,也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慢性肾病的治疗。然而,SGLT2抑制剂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关注其潜在风险,加强药物治疗监护,提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上海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口服降糖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为T2DM患者个体化药物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就诊的汉族T2DM患者70例,采用核酸质谱法测定患者6类降糖药物相关14个基因多态性位点,统计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 70例上海汉族T2DM患者的降糖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且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中国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C11orf65(rs11212617)基因分布存在性别差异(P <0.05)。此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PPARγ(rs1801282)、ADIPOQ(rs2241766)、C11orf65(rs11212617)、KCNQ1(rs2237892)和IGF2BP2(rs1470579)的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地区汉族T2DM患者降糖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人群类似,临床医师在选择双胍类、非磺脲类和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前有必要为患者进行药物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运用欧洲医药保健网(pharmaceutical care network of Europe,PCNE)分类系统了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调取2021年1月—4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合并CKD患者的出院病历120份,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病例中的医嘱进行回顾性审核,依据PCNE分类系统对发现的药物相关问题(drug-related problems,DRPs)进行分类汇总。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120例患者中共发现101个DRPs,其中治疗有效性、治疗安全性和其他问题分别有51,38,12个。引起DRPs前3位的原因依次是药物选择、剂量选择、药物使用过程。结论 在T2DM合并CKD患者药物治疗过程中,内分泌临床药师可针对性加强干预手段,如加强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药物的选择、用药剂量与频次的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的分析等,从而预防类似DRPs的再次发生,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罗飞宏 《药品评价》2011,8(11):26-28
由于儿童2型糖尿病(T2DM)人数较少、受到关注的时间不长而且多数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均存在年龄限制,所以儿童2型糖尿病治疗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度不及1型糖尿病(T1DM),国内外儿科内分泌医生的相关经验还处在积累期.  相似文献   

14.
<正>在饮食和运动控制2~4周仍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采用降糖药物治疗。临床上降糖药可大致分为口服降糖药物和注射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需要口服降糖药的联合治疗。1降低基础血糖的药有二甲双胍、长效磺脲类(格列美  相似文献   

15.
噻唑烷二酮(TZD)是一类新型的治疗糖尿病药物。此类药物通过选择性地激活,广泛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受体)从而增强外周组织和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肝糖产生和输出减少,从而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笔者对应用胰岛素或两种常规口服降糖药(磺脲类合并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住T2DM、服用罗格列酮12周后,观察罗格列酮对T2DM患者的降糖作用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对纠正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高血糖状态的疗效以及剂量方法:68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组及多次胰岛素注射(MSII)组,给予强化治疗,不合用其他口服降糖药,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用量和理想降糖所需时间的变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均显示出明显的降糖效果,两组间比较,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控制满意后,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结论:对初诊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和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均能达到快速稳定控制血糖的目的,从而改善胰腺β细胞功能,在血糖控制所需时间及胰岛素用量方面胰岛素泵治疗优于常规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并可减少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巴黎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604-604
目的分析与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8名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的基础上,A组采用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B组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结果 B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结论口服降糖药联合胰岛素治疗初次诊断的2型糖尿病,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8.
葛金华  吕娜  冯志海 《中国药房》2022,(20):2545-2550
患2型糖尿病(T2DM)的特殊人群因年龄、性别、生理和病理状态的不同,在药物治疗方面与普通T2DM患者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根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系统综述了T2DM合并症或并发症患者、老年患者、儿童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的降糖药物选择策略。在制定T2DM特殊人群的个体化降糖治疗方案时,医师需根据其不同特征,依据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合理选用降糖药物,从而精准降糖,并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例如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肾病、肝病的T2DM患者,可在二甲双胍基础上加用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于合并胃轻瘫的T2DM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对于合并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T2DM患者,应优先选用兼有降尿酸作用的降糖药物,并慎用胰岛素;对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T2DM患者,应选用不影响骨代谢或有骨保护作用的降糖药物;对于T2DM老年患者,建议优先选择低血糖风险较低的药物单用或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2例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在常规应用抗结核药物标准化疗同时,随机分为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对照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痰茵转阴情况及肺结核病灶X线变化。结果观察组在血糖达标时间、痰茵阴转、病灶吸收、空洞缩小等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并肺结核的抗结核化疗的关键取决于血糖控制,T2DM合并肺结核患者应用短期胰岛素治疗对血糖控制更为满意,对痰菌转阴和病灶改善更为有效,且低血糖反应发生率少,是一种较理想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我院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降糖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指导T_2DM临床治疗。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T_2DM住院患者250例,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记录患者体重指数(BMI)、病程、糖尿病并发症、降糖药物使用情况等资料,并根据用药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口服降糖药组(109例,OAHA组)、胰岛素组(46例,Ins组)、联合组(95例,OAHA+Ins组)。分析三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及用药情况。结果三组之间患者饮酒、病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冠心病及BMI等因素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降糖药用药比例:双胍类(58.4%)>α-糖苷酶抑制剂(34.4%)>磺脲类>格列奈类>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TZDs)。双胍类+胰岛素、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的比例分别为66.32%、49.47%。OAHA+Ins组的出院空腹血糖(FPG)达标率为58.95%,与入院FPG达标率(35.7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AHA组、Ins组、OAHA+Ins组的出院餐后血糖(2hPG)达标率分别为71.56%、69.57%、76.84%,与入院时(3.67%、0、7.3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为主的治疗方案主要用于病程短、BMI高的糖尿病患者,而病程长、BMI低者多采用胰岛素治疗,患者用药情况基本符合临床诊疗规范。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能更好地降低FPG、2hP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