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6例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术后3周内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支气管肺灌洗液或痰液培养确定肺部感染。结果 156例中,发生肺部感染46例,发生率为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伤、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入院时GCS评分低、体质指数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肺部感染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术前体质指数高、入院时GCS评分低、有合并伤等具有较高相关性,建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持续加温湿化吸氧疗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2002-01—2004-01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持续加温湿化加氧对气道湿化给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氧装置给氧,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情况、痰液黏稠度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PaO2、PaCO2、SpO2和呼吸频率治疗后7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痰液黏稠度治疗后3d、5d、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吸氧装置气道给氧相比,持续加温湿化吸氧疗效显著,是明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结合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1年11月至2013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的患者86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0.45%氯化钠溶液气管内持续滴液湿化组)和观察组(43例,盐酸氨溴索结合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房环境温度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气管切开处温度、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均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Ⅲ度粘痰和形成痰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Ⅰ度粘痰比例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动脉氧分压和氧饱和度明显增高(P<0.05),而二氧化碳分压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发生刺激性咳痰、气道粘膜出血、肺部感染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系统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气道湿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早期不同吸痰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院收治的3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分别给予优化吸痰法和常规吸痰法,观察分析2组血气变化及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动脉血压分压、氧合指数较对照组高,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吸痰方式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早期患者的黏膜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将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进行精心护理,内容包括人性化护理、呼吸道护理、套管护理及皮肤护理等。结果 66例患者中,清醒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配合度良好,没有出现因护理不当而出现痰痂堵塞气道及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行气管切开术后,正确而精心的护理能够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顺畅,排痰无碍,对缩短拔管时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肺灌洗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25日至2010年11月25日收治的42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沐舒坦静脉注射+纤支镜下肺灌洗)和对照组(纤支镜下肺灌洗),每组各21例.气管切开术后第1、3、5、7天取患者支气管肺灌洗液做细胞学检查,并观察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患者肺部感染及控制情况、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支气管肺灌洗液中白细胞数在气管切开术后第5、7天明显降低,多形核细胞数在第3、5、7天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气管切开术后1月内肺部感染例数(12例)、感染控制时间[(7.08±2.10)d]以及拔除气管套管例数(13例)与对照组[19例,(11.86±3.63)d,5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沐舒坦静脉注射联合纤支镜下肺灌洗可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早期气道炎症反应,对肺部感染防治及气道恢复较单纯肺灌洗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院前骨髓腔穿刺输液及院内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院前骨髓腔穿刺输液及院内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组38例,院前骨髓腔穿刺输液及院内气管插管术治疗组38例,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E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病死率。结果 院前骨髓腔穿刺输液及院内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EICU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均少于院前骨髓腔穿刺输液及院内气管插管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骨髓腔穿刺输液及院内经皮气管切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31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318例中,发生肺部感染148例(46.5%),未发生肺部感染170例。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由低至高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激素应用、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7 d是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有助于肺部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收治58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6例早期气管切开,男113例,女43例,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6-8分93例,3-5分63例。气管切开后定时雾化吸入,及时吸痰,气管套管外口处覆盖1-2层干净湿纱布。结果:156例病人中,出院时基本生活能自理者56例,占32.65%;生活须人照顾者26例,占16.67%;植物状态生存者19例,占12.19%;死亡61例,占39.1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率达30.50%,呼吸道不通畅,肺部感染是加重病情,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估计近期不能清醒者、有呼吸道梗阻者、肺部痰多与粘稠不能咳出者、合并颌面部及胸腹部损伤者、有呼吸肌麻痹者,应尽早作气管切开,加强护理。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治愈和生存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及误吸、医源性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营养不足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后病死率高,针对各种危险因素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加强基础护理,加强呼吸道、消化道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减少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
85例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分析85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资料.结果 分离的致病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提示革兰氏阴性菌对亚安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余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 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做好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测定,合理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31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318例中,发生肺部感染148例(46.5%),未发生肺部感染170例。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由低至高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激素应用、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7 d是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有助于肺部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97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资料。结果分离的致病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提示革兰氏阴性菌对亚安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余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做好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测定,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本组对214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长期昏迷患者进行诊治,未行气管切开术,采用综合治疗方法预防肺部感染,收到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神经外科病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40例神经外科重症并行气管切开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住院时间34~86 d,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169例(70.4%);住院期间死亡18例,死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14例,肺部感染3例,肺栓塞1例。并发症:气管血痂或痰痂堵塞气管套管4例,均经积极处理未出现窒息及严重后果;管脱出6例,其中4例立即再次更换气管套管,2例因不能配合在麻醉科协助下更换气管套管;气管切口感染2例;气管内食物残渣3例。结论 神经重症病人并发症中肺部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成为预防其发生的最重要环节,规范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气管套管的护理,保证分泌物的有效排出,保持气道通畅和肺部正常的通气、换气功能,能极大程度减少因肺部感染所致伤亡,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附6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995年至2005年间我科收治的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施行气管切开术,其中伤后24h以内切开27例,伤后24-48h切开18例,48h-7d切开23例。结果基本治愈28例(41.2%),好转12例(17.6%),自动出院5例,死亡23例(3318%)。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减轻脑水肿和继发性脑损害,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脑出血术后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体失去正常呼吸道黏膜加温、滤过、湿化等作用,又因频繁吸痰使气道黏膜和纤毛运动受损导致气道干燥、痰液干涸、呼吸道黏稠分泌物增多,咳嗽及排痰机制障碍而影响同期功能,容易并发肺部感染[1]。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多为昏迷状态,咳嗽反射消失,呕吐物、呼吸道分泌物等可能滞留在呼吸道,因此,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但术后护理和肺部感染的预防至关重要。我科对9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2000-01~2003-01共收治1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对30例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6例,并发肺部感染30例,发生率为23.8%,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16~72岁,平均26岁;损伤类型:脑挫裂伤18例,颅内血肿11例,脑干损伤合并颅内血肿及脑挫裂伤1例,其中合并颅底骨折10例,有昏迷24例,行气管切开术20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吸痰方式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肺功能及肺感染的影响。方法 2012-10-2013-03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联合吸痰组(32例)和常规吸痰组(31例),分析联合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心率、呼吸次数、日吸痰量、痰黏稠度、不同时间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aO2/FiO2、黏膜出血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联合吸痰组和常规吸痰组心率及呼吸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吸痰组的日吸痰量为(85.71±4.13)mL,常规吸痰组的日吸痰量为(62.26±6.97)mL,联合吸痰组的日吸痰量显著高于常规吸痰组(P0.05);联合吸痰组的痰液黏稠度显著低于常规吸痰组(P0.05);联合吸痰组第1、3、7天的氧分压、PaO2/FiO2均显著高于常规吸痰组(P0.05),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常规吸痰组(P0.05);联合吸痰组的黏膜出血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吸痰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浅部吸痰能够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通气、换气功能,减少气道黏膜损伤,控制肺部感染,护理工作离不开临床医师配合,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浅部吸痰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是新型护理与临床结合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