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针足三里穴后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显示不同脑区的激活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付平  贾建平  徐敏  王敏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92-93,F003
目的:传统医学认为针刺足三里可补气、抗衰老。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客观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各认知功能相关脑区活动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于2004-03/10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纳入标准:年龄在50~60岁之间,性别不限,饮食规律,无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健康人。排除标准:MRI确定患有其他疾病者及接受过针刺治疗者。共有3人符合以上标准,男1人,女2人。通过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电针刺激志愿者右侧下肢足三里穴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脑区的功能变化,一次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给予间断电针刺激3次,采用静息一刺激交替模式。结果:进入结果分析保持为3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主要引起两侧前额叶和颞叶的神经功能变化,左侧脑部激活较右侧表现明显,具体为左侧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激活,右侧颞中回激活。此外,左侧脑干有少量激活,其他脑区无明显激活。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穴能激活前额叶和颞叶等与认知功能有关的脑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探讨针刺丰隆穴脑效应机制。材料与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对16名受试者右侧丰隆穴及非穴进行针刺并采集fMRI数据,利用DPARSF、统计参数图(SPM12)及XJVIEW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相比非穴,针刺丰隆穴增强脑激活区包括:右侧额下回(BA45)、顶上小叶(BA7),左侧顶下小叶(BA40);减弱脑激活区包括:右侧边缘叶、丘脑、前扣带回(BA32)、额中回(BA46)、小脑后叶,左侧海马旁回(BA35)、脑岛(BA13)、小脑前叶。结论针刺丰隆穴与非穴比较脑激活区具有相对特异性,这些脑区与认知、痛觉处理等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针刺神门穴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作用,探讨针刺治疗AD的客观基础。方法:对2004-03/08宣武医院收治的6例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的电针刺激神门穴,运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脑部的fMRI数据,通过SPM软件分析,获取脑内不同区域的功能活动图像。结果:针刺神门穴主要引起老年性痴呆患者针刺对侧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具体表现为左侧的额中回、颞上回、颞横回及中央前、后回,还有丘脑和壳核;另外,右侧额中回和颞上回也被激活。结论:针刺神门穴引起的脑部功能活动不仅与感觉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有关,而且还与认知功能有关,提示应用神门穴治疗老年性痴呆存在一定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4.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评价针刺足三里穴后效应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 研究针刺足三里穴后引起静息态脑功能活动的时间变化规律,探讨针刺后效应.方法 对17名健康志愿者,采集针刺双侧足三里穴拔针后的第10、25、45和60 min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REST软件计算低频振幅(ALFF),然后用SPM5与针刺前相应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得到拔针后上述4个时间点相对于针刺前脑区ALFF的变化及其趋势.结果 针刺足三里穴拔针后引起了脑部ALFF变化,拔针后第10和第25 min ALFF显著增高脑区数量最多,主要包括双侧枕叶、双侧颞中回、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中央后回、左侧小脑后叶、右侧扣带前回及右侧扣带后回等;拔针后第45和第60 min ALFF显著增高脑区逐渐减少,主要包括双侧枕叶、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顶上小叶及右侧扣带后回等.结论 针刺后效应对静息态脑网络活动产生显著影响,拔针后第10和25 min为针刺后效应重要时间点.  相似文献   

5.
针刺神门穴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应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针刺神门穴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作用,探讨针刺治疗AD的客观基础。方法:对2004-03/08宣武医院收治的6例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进行的电针刺激神门穴,运用1.5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脑部的fMRI数据,通过SPM软件分析,获取脑内不同区域的功能活动图像。结果:针刺神门穴主要引起老年性痴呆患者针刺对侧大脑皮质的功能活动,具体表现为左侧的额中回、颞上回、颞横回及中央前、后回,还有丘脑和壳核;另外,右侧额中回和颞上回也被激活。结论:针刺神门穴引起的脑部功能活动不仅与感觉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有关,而且还与认知功能有关,提示应用神门穴治疗老年性痴呆存在一定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功能MRI (fMRI)针刺大钟穴对脑的激活效应。材料与方法选取1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分别针刺受试者右侧大钟穴(络穴),同时应用3.0T MR扫描仪完成脑部扫描。所获得的实验数据采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8(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分析处理。结果针刺受试者大钟穴,激活的脑区有双侧小脑前叶,左侧颞下回BA37,左侧颞中回BA38、BA39,左侧颞极BA38,右侧颞极BA32,左侧脑干,左侧苍白球,右侧额中回BA6,左侧额上回BA6。结论大钟穴的脑激活区主要分布在额叶、颞叶、小脑前叶及脑干和苍白球,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负责躯体感觉冲动的传入,与足跟痛及腰腿痛的脑内躯体感觉中枢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背景:人们从大脑的不同功能区着手,试着用功能性磁共振来阐释其与经络穴位的相关性。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观察针刺真、假穴位与大脑功能区的关系,以及针刺真、假穴位不同脑区激活效应的差异。设计:随机对照的验证性观察。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弗莱堡大学医学院环境和自然医学系针灸科以及放射医疗中心。对象:本实验于2000-10在弗莱堡大学医学院放射医疗中心完成。以视力正常的健康志愿者(弗莱堡大学医学院医学生)18人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2组:针刺假穴 有治疗作用穴位组和针刺假穴 无治疗作用穴位组,每组9人。均签定知情同意书。方法:两组先接受浅刺(假穴)后观测出针。然后针刺假穴 有治疗作用穴位组针刺双侧光明穴和太冲穴,针刺假穴 无治疗作用穴位组针刺双侧丰隆穴和陷谷穴。为得到强烈的针感(酸麻胀重的感觉),每30s进行捻转(每穴先左后右),每次持续10s,持续4min后静息2min为1个周期,共持续4个周期25min后出针。采用1.5T磁共振扫描仪(西门子Erlangen)进行功能成像检测。并对所有的受试者及单个受试者交叉关系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针刺假穴以及针刺有治疗作用穴位组对象视皮质的反应。②针刺对两组对象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结果:因刺激程序的错误运用,2例受试者(两组各1例)在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时被剔除。①针刺与视觉有关的穴位对视皮质无确切影响,但在实验过程中,而在其他皮质区(如脑岛、外侧沟、顶颞皮质等与疼痛及躯体感觉刺激有关的皮质)有轻微血氧合水平依赖性成像法信号转换,即在这些皮质区针刺真穴及假穴均有激活反应。②针刺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与不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的穴位,其激活类型无明显差异。③单个受试者交叉关系分析(CC>0.3)发现,针刺假穴过程中仅2/8的受试者出现了丘脑的激活。两组均出现了丘脑、红核、大脑外侧沟的激活。针刺假穴 有治疗作用穴位组3/8和针刺假穴 无治疗作用穴位组4/8的受试者出现可观察到后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激活反应,两组还出现了顶颞皮质的激活。说明针刺真穴与假穴在激活类型上有显著差异。结论:①通过针刺与视觉有关的穴位发现针刺对于视皮质无确切影响,但对其他皮质区,如脑岛、外侧沟、顶颞皮质等与疼痛及躯体感觉刺激有关的皮质有激活作用。②针刺真穴与假穴在激活类型上有显著差异,但针刺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与不具有治疗视力障碍作用的穴位激活类型差异则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手捻针刺三阴交穴对脑组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影响,分析针刺三阴交穴对大脑不同区域功能的调节作用,从现代科学角度对针刺三阴交穴的可能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应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对8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接受针刺右侧三阴交穴期间的功能活动进行全脑扫描,获得针刺三阴交穴的脑功能激活图。8名自愿者的数据经过空间平滑、头动矫正等处理后进行平均化,通过反卷积计算每个体素的信号改变,定义P〈0.001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针刺右侧三阴交穴可激活左右额内侧回、右额中回、左额下回、双侧中央旁小叶、左右中央前回、左右中央后回、左侧顶下小叶、双侧楔前叶、右颞中回、右扣带回、右扣带后回、双侧颞上回、双侧颞横回、双侧岛叶和双侧丘脑。结论针刺三阴交穴可激活额、顶、颞叶皮质以及扣带回、楔前叶、岛叶、丘脑,可能是其治疗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疾病和下肢神经痛、瘫痪,以及改善精神和睡眠状态的作用机制。针刺三阴交穴能引起双侧特定脑皮质的反应,进一步证实穴位与脑皮质相应代表区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针刺足三里穴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脑功能成像的实验方法和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18FDG PET和fMRI BOLD脑功能成像方法 ,获取针刺足三里穴脑内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变化有关的实验数据 ,利用SPM和感兴趣区图像分析方法 (ROI)获得脑功能变化的可视性实验依据。结果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视丘下部、同侧室旁核和双侧颞叶的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增加。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植物神经中枢和颞叶功能变化 ,与足三里穴的治疗胃肠疾病和改善精神和睡眠状态的治疗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fMRI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和下巨虚穴的大脑功能区分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采用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与针刺经络穴位相结合的方法来观察足阳明胃经上的足三里穴、下巨虚穴在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分布位置。方法 64名健康志愿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先后顺序针刺右侧足三里穴、上巨虚穴。使实验组处于得气状态,对照组处于不得气状态。针刺同时进行fMRI扫描。t检验分析得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的脑功能图像。结果 得气状态下fMRI图像显示两穴位的脑功能活动区定位无明显差别(P>0.05),主要位于双侧扣带回、岛叶、大脑外侧沟上壁及中央后回等部位。不得气状态下,fMRI图像显示两穴位的脑功能活动区定位亦无明显差别(P>0.05),主要位于左侧中央后回。同一穴位在得气和不得气两种状态下,脑功能活动区定位差别明显(P<0.01)。结论 针刺足三里、下巨虚两穴位治疗胃肠疾病有其科学基础;经络与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针刺效应可能通过经络-大脑皮层-内脏这一途径完成。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建立缺血性卒中(MCAO)大鼠模型,观察电针曲池、足三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脑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和电针组(EA组),记录体重、神经缺损评分(NDS)、脑血流及造模前(B)、造模后(1d)、造模后(10d)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对比观察电针干预对脑缺血大鼠脑功能康复的影响。 结果:NDS评分:M组、EA组2h、1d、3d、5d、7d均显著高于S组(P<0.05);M组1d、3d、5d、7d均显著高于EA组(P<0.05)。体重:S组、EA组3d、5d、7d与B、1d相比显著上升(P<0.05);M组7d与1d相比显著上升(P<0.05);M组与S组相比1d时显著下降(P<0.05);M组与S组、EA组相比5d、7d时均显著下降(P<0.05)。血流量、红细胞浓度:S组、EA组2h与B相比显著下降(P<0.05);S组1d与2h相比显著上升(P<0.05);EA组3d与2h相比显著上升(P<0.05);M组1d、3d、5d、7d时与其S组、EA组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脑成像中,10d时EA组在健侧小脑、脑干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显著高于S组(P<0.05)。 结论:电针早期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的脑功能有影响,可能与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及增强神经元活动有关,从而影响运动相关的脑区,具有促进运动功能康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大鼠脑挫伤后脑不同部位组织内钙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引起一系列病理生化反应,从而对神经细胞造成损害.应用Ca2+通道阻滞剂药物治疗颅脑外伤为此提供了理论依据.目的探讨降低Ca2+-pO43-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中的干扰,制定合适的分析条件,测定大鼠脑挫伤后脑组织中钙含量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地点和材料实验地点蚌埠医学院检验系医学化学实验室.选择体质量200~300 g雄性wistar大鼠18只(由本院动物科提供),随机分为Ca2+对照组及外伤组,每组9只.干预实验不同浓度P(V)(0~2 000 mg/L)在5个观测高度,对Ca2+谱线强度的影响;阳极电流改变时2 000 mg/L P(V)对Ca2+的影响;载气压力改变时P(V)对Ca2+的影响.用ICP-AES法检测脑挫伤后脑细胞内游离钙的浓度,并作病理学观测.主要观察指标脑挫伤后脑不同部位组织内的钙含量变化.结果本实验制定的分析条件可以明显降低pO43-的干扰,20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脑挫伤后脑细胞内游离钙明显增加.脑挫伤后,各脑区细胞内钙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t=3.45~46.39,P<0.01).结论脑挫伤可能引起脑神经细胞膜上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大量内流,引起钙超载.优化ICP-AES实验条件对降低干扰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8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140只SD大鼠先用环形银夹狭窄双侧肾动脉,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电针组和模型组,分别观察缺血2h后再灌注1d,7d,14d大鼠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40只SD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26只,假手术组18只,电针组54只和模型组54只。①脑缺血再灌注1,7d后,电针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小于模型组(1.44±0.62,1.87±0.73;0.60±0.50,0.97±0.50,P<0.05),再灌注14d电针组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20±0.41,0.27±0.46,P>0.05)。②脑缺血再灌注1,7d后,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眼(80.72±1.37)%,(83.63±1.33)%,(77.58±1.30)%;(79.43±1.25)%,(81.65±1.65)%,(77.58±1.30)%,P<0.001演,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比电针组升高更明显(P<0.001);再灌注14d后,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下降眼(78.66±1.30)%,(78.86±1.10)%演,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缺血再灌注1d和7d后,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率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眼(14.34±1.31)%,(18.84±1.41)%;(6.07±1.72)%,(8.86±1.18)%,P<0.01演。缺血再灌注14d,电针组与模型组间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眼(5.77±1.07)%,(7.04±1.65)%,P>0.05演。④再灌注1,7d后,电针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较模型组轻;再灌注14d后,电针组脑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仍比模型组轻。结论: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可改善其神经行为学表现,减轻脑水肿,缩小脑梗死范围,减轻脑细胞超微结构损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穴对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4-08/2005-08在广东省中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将140只SD大鼠先用环形银夹狭窄双侧肾动脉,制成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电针组和模型组,分别观察缺血2h后再灌注1d,7d.14d大鼠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脑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40只SD大鼠,进入结果分析126只,假手术组18只,电针组54只和模型组54只。①脑缺血再灌注1,7d后,电针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小于模型组(1.44&;#177;0.62,1.87&;#177;0.73;0.60&;#177;0.50,0.97&;#177;0.50,P〈0.05),再灌注14d电针组行为学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20&;#177;0.41.0.27&;#177;0.46,P〉0.05)。②脑缺血再灌注1,7d后,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80.72&;#177;1.37)%,(83.63&;#177;1.33)%,(77.58&;#177;1.30)%;(79.43&;#177;1.25)%,(81.65&;#177;1.65)%,(77.58&;#177;1.30)%,P〈0.001],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比电针组升高更明显(P〈0.001);再灌注14d后,电针组和模型组大鼠脑含水量下降[(78.66&;#177;1.30)%,(78.86&;#177;1.10)%],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缺血再灌注1d和7d后,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百分率明显小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14.34&;#177;1.31)%,(18.84&;#177;1.41)%;(6.07&;#177;1.72)%,(8.86&;#177;1.18)%,P〈0.01]。缺血再灌注14d,电针组与模型组间脑梗死体积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性[(5.77&;#177;1.07)%,(7.04&;#177;1.65)%,P〉0.05]。④再灌注1,7d后,电针组神经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较模型组轻;再灌注14d后,电针组脑细胞的超微结构损害仍比模型组轻。结论:高血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早期电针督脉经“大椎”,“百会”二穴可改善其神经行为学表现,减轻脑水肿,缩小脑梗死范围,减轻脑细胞超微结构损害。  相似文献   

15.
针刺大鼠后三里穴脑fMRI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针刺大鼠的功能性磁共振(fMRI)成像的动物实验方法。方法:利用4.7T磁共振对9例雄性SD大鼠行针刺右侧后三里穴及穴旁的fMRI成像,采用统计参数图(SPM)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针刺大鼠右侧后三里穴可以引起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腹内侧等脑区MRI信号增加(P=0.001);两组第Ⅰ、第Ⅱ感觉运动皮质和尾壳核的MRI信号均增加,穴位组在P=0.001水平检出,穴旁组则在P=0.01或者P=0.05水平检出。结论:针刺大鼠后三里穴可引起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腹内侧区和丘脑室旁核等脑区MRI信号增加。fMRI是在活体动物实验中研究针刺中枢机制的可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健康成年人大脑皮层MRI弥散加权像的信号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健康成年人大脑皮层是否有区域性MRI弥散信号差异。材料和方法:使用Signa HDe 1.5T超导磁共振评定47名神经系统健康的自愿者(男27名,女20名,年龄31~82岁)大脑皮层各区域的弥散加权像(DWI)信号强度(SI)、信噪比(CNR)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大脑皮层扣带回和岛叶DWI SI与年龄无关,经检验与年龄和左右大脑半球差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皮层CNRs在不同皮层区域信号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扣带回和岛叶内信号明显比其他部位高(P<0.01),大脑皮层各部位皮层ADC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人大脑皮质弥散图像扣带回和岛叶常显示为高信号,有助于避免将正常脑组织的弥散高信号误诊为病理异常信号。  相似文献   

17.
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多中心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丰隆喻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于2003—09/2005—12选择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武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丰隆组144例、药物对照组14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电针丰隆组:取双侧丰隆穴,选用30号2寸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以90&;#176;快速刺入,进针1.5寸,接LH2O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等幅疏密波,电流强度12mA,频率2/100Hz,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d,共治疗29d。药物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片10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9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 结果:3个临床中心共纳入288例病例,247例完成临床研究,其中电针丰隆组127例、药物对照组120例。①药物对照组在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明显优于电针丰隆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个月药物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28&;#177;0.10),(2.93&;#177;0.11)mmol/L;(1.15&;#177;0.03),(1.87&;#177;0.06)mmol/L:电针丰隆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56&;#177;0.11),(3.71&;#177;0.10)mmol/L;(1.22&;#177;0.04),(1.39&;#177;0.06)mmol/L,P〈0.011。②两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⑨电针和药物在治疗后29d,治疗结束后1,2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针丰隆组分别为56.7%,57.5%,57.5%;药物对照组分别为62.5%,70.8%,74.2%,P〉0.05)。 结论:电针丰隆组和药物对照组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为丰隆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03-09/2005-12选择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武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丰隆组144例、药物对照组14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电针丰隆组:取双侧丰隆穴,选用30号2寸华佗牌一次性无菌毫针,以90°快速刺入,进针1.5寸,接LH202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等幅疏密波,电流强度12mA,频率2/100Hz,留针30min,1次/d。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d,共治疗29d。药物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片10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9d。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3个临床中心共纳入288例病例,247例完成临床研究,其中电针丰隆组127例、药物对照组120例。①药物对照组在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明显优于电针丰隆组眼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个月药物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28±0.10),(2.93±0.11)mmol/L;(1.15±0.03),(1.87±0.06)mmol/L;电针丰隆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56±0.11),(3.71±0.10)mmol/L;(1.22±0.04),(1.39±0.06)mmol/L,P<0.01演。②两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电针和药物在治疗后29d,治疗结束后1,2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针丰隆组分别为56.7%,57.5%,57.5%;药物对照组分别为62.5%,70.8%,74.2%,P>0.05)。结论:电针丰隆组和药物对照组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联合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中较常用的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及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两种分析方法探讨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对单侧痉挛型脑瘫患儿脑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21例单侧痉挛型脑瘫患儿手术前1周及手术后14d分别进行常规序列及rs-fMRI检查。利用静息态脑功能数据辅助处理(data processing assistant for resting-state fMRI,DPARSF)软件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并获取ALFF及ReHo值。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21例单侧例痉挛型患儿手术前和手术后ALFF及ReHo值差异。结果术后14 d脑瘫患儿患侧大脑半球多个脑区ALFF值和(或)ReHo升高,健侧小脑前叶ALFF值升高(P<0.05);术后14 d脑瘫患儿健侧多个脑区的ALFF值和(或)ReHo降低,患侧额上回ALFF及ReHo值降低(P<0.05)。结论rs-fMRI结果表明,颈总动脉交感神经网剥脱术主要提高单侧痉挛型脑瘫患儿患侧与运动以及认知功能相关脑区区域神经元自发低频振荡活动强度,加强脑区的功能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