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瓣区的生理和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鼻瓣区的位置对正常成人,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于内孔区置入不同管径的塑料管,测定鼻气道阻力的变化,结果:正常成人和鼻炎患者在鼻腔粘膜减充血前,初始气道阻力随置入管径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但在管径扩大到一定程度后NAR不再降低,而鼻粘膜减充血后NAR则随置入管径的扩大而逐渐降低,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则不论鼻腔粘膜状态如何,NAR均随着置入管径的扩大而逐渐降低,表明正常情况下,对  相似文献   

2.
采用模拟试验和临床观察方法,检测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鼻中隔偏曲对NAR的影响。发现模拟试验与临床观察结果两相吻合。提示:在挑选鼻中隔偏曲手术病人时,应根据其部位、大小和复杂性综合考虑,尤对位于鼻腔前部的偏曲,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手术中应对此部位的偏曲彻底矫正,才能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薄荷冰片和麝香对鼻气道阻力及鼻感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祖医学常将薄荷,冰片作为改善鼻通气药以治疗鼻阻塞,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在52名受试者中研究了吸入薄荷冰、冰片、麝香对鼻气流阻力及鼻感觉的影响。结果发现这3种具有挥发性的药物都能够不同程度的引起鼻气道通畅的感觉,但对鼻气道阻力却无明显影响,因此作者认为此类药物可称为假性鼻通气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气道阻力(NAR)在鼻腔中分布和主观鼻通气感觉的影响.方法 采用主动性前鼻测压法,测定5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行下鼻甲消融手术前后NAR在鼻腔中分布以及主观鼻通气感觉评分情况.结果 正常人在鼻黏膜减充血前,内孔区NAR占全部NAR的15%,而梨状孔和下鼻甲前端则占37%,软骨段占67%,骨性鼻腔占33%.鼻黏膜减充血后,内孔区NAR明显加大,占32%,而梨状孔和下鼻甲前端减少至19%,骨性鼻腔则增大至45%.变应性鼻炎应用等离子行下鼻甲消融手术前,内孔区占15%,梨状孔和下鼻甲前端NAR占54%,软骨段占78%,骨性鼻腔占22%.下鼻甲消融术后,内孔区增加至37%,梨状孔和下鼻甲前端NAR减少至21%,软骨段减少至52%,骨性鼻腔增加至48%.术前主观鼻通气感觉评分为7.5±1.5,术后3个月为3.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下鼻甲等离子消融术可显著降低变应性鼻炎患者的NAR,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观鼻通气感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健康儿童不同体位下声反射鼻腔测量参数,探讨体位变化对鼻腔几何形态和鼻阻力的影响情况。方法将73例健康儿童按年龄分组:3~6岁组、7~10岁组及11~14岁组,对其进行声反射鼻腔测量,得到坐位、仰卧位及侧卧位时的声反射鼻腔测量参数值,包括鼻腔和鼻咽容积以及鼻阻力的变化。结果各年龄组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仰卧位总鼻气道阻力比坐位时增大(P〈0.05),左侧卧位与右侧卧位、仰卧位总鼻气道阻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仰卧位双侧鼻腔容积(nasal cavity volume,NCV)、双侧鼻咽容积(nasopharyngeal volume,NPV)及总鼻腔最小横断面积(nasal 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NMCA)与坐位比较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及仰卧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岁组坐位总鼻气道阻力与7~10岁组、11~14岁组比较增大,7~10岁组总鼻气道阻力与11~14岁比较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6岁组坐位双侧NCV、双侧NPV及总NMCA较7~10岁组、11~14岁组减小,7~10岁组与11~14岁组比较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体位变化在儿童亦可引发与成人相似的鼻腔几何学和气流动力学的变化。声反射鼻腔测量在研究儿童鼻及鼻咽部气道几何形态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窥镜鼻窦手术前后鼻气道阻力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 on nasal airway resistance (NAR)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 and nasal airflow sensation. METHODS: The NAR and nasal airflow sensation were measured with anterior rhinomanometry and visual analogous scale test (VAS) in 42 patients (50 sid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SS. RESULTS: NAR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change rates in NAR before and after the decongestion were (55.71 +/- 13.90)% and (24.32 +/- 8.73)%,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pathological increase in NAR correlated well with subjective sensation of the patients (P < 0.05). CONCLUSION: The improvement of nasal functions by ESS is not due to the alteration of the anatomic structure of the nasal cavity, but to the amelioration of mucosal edema. The rhinomanometry can be used as a useful clinical tool in determining nasal patency.  相似文献   

7.
薄荷冰片和麝香对鼻气道阻力及鼻感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常将薄荷、冰片作为改善鼻通气药以治疗鼻阻塞,但其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实验在52名受试者中研究了吸入薄荷冰、冰片、麝香对鼻气流阻力及鼻感觉的影响。结果发现这3种具有挥发性的药物都能够不同程度的引起鼻气道通畅的感觉,但对鼻气道阻力却无明显影响。因此作者认为此类药物可称为假性鼻通气药。  相似文献   

8.
鼻中隔偏曲对鼻气道阻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模拟试验和临床观察方法,检测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鼻中隔偏曲对NAR的影响。发现模拟试验与临床观察结果两相吻合。提示:在挑选鼻中隔偏曲手术病人时,应根据其部位,大小和复杂性综合考虑,尤以位于鼻腔前产的偏曲,应引起足够重视,在手术中应对此部位的偏曲彻底矫正,才能取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421名正常成人鼻气道阻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内窥镜鼻窦手术对鼻气道阻力的影响及后者与鼻气流感觉的关系。方法利用前鼻测压法及视觉类比法对42例(50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手术前后、鼻减充血前后的鼻气道阻力和主观症状评分进行研究。结果术后鼻气道阻力明显下降,手术前后鼻气道阻力变化率喷麻黄素前后分别为(55.71±13.90)%和(24.32±8.73)%,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喷麻黄素前鼻气道阻力与主观鼻气流感觉显著相关(P<0.05,r=0.42)。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对鼻通气功能的改善主要是由于粘膜肿胀的消退而非鼻腔结构的改变;测定鼻气道阻力对于客观评价鼻通气功能仍具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鼻测压法和鼻翼肌肌电图检查对鼻部气道的限流节段(flow-limitingsegment,FS)进行了研究。发现正常成人FS的位置在距前鼻孔2.5cm的范围内,其产生的鼻气道阻力(NAR)约占总NAR的78.8%。产生NAR的最主要部位在距前鼻孔缘平均约1.75cm处。正常人鼻翼肌随呼吸运动发生等长收缩,以此维持鼻翼部气道稳定不变。当FS结构受损或发生异常时可严重影响NAR,产生鼻阻塞。临床上诊断和治疗鼻阻塞时应注意FS病变,鼻科手术时亦应注意保持FS诸结构的完好性,以维持正常的鼻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正常人鼻部气流感觉与鼻通气度的关系,采用视觉类比标度法和前鼻测压法进行研究,发现鼻部对气流的主观感觉与实际鼻通气度即鼻气道阻力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并证实感觉鼻通气度的部位主要在鼻前庭。传统中药治疗鼻阻塞的挥发类药物(樟脑和薄荷)只能改善鼻通气的感觉,并不能改善鼻气道阻力。提示鼻部对气流的主观感觉不能完全反映实际的鼻通气程度。临床上诊断和治疗以鼻阻塞症状为主诉的患者时,应将患者鼻部对气流的主观感觉和测定鼻气道阻力结合起来,以对实际的鼻通气度和治疗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14.
报告3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例进行了手术,1例采用单纯放疗。有2例生存1年6月,1例生存4年,并对其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腭裂患儿鼻腔和鼻窦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病理学、CT扫描、计算机图像处理和三维CT重建方法观察了8例先天性腭裂患儿鼻腔和鼻窦的形态学改变,发现①8例腭裂患儿中,3例有双侧上颌窦炎,1例双上颌窦和前组筛窦有分泌物潴留,提示咽帆关闭不全可能是腭裂患儿鼻窦炎高发的主要原因;②连续CT扫描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结合三维CT重建可以准确计算鼻窦的体积,显示鼻窦的形状,为今后深入研究儿童鼻窦的发育和解剖特点提供了一条新路。计算机三维CT重建可以在冠状、矢状和水平位显示鼻腔和鼻窦占位病变的大小和侵犯范围,对正确诊断鼻部疾病,辅助教学,合理设计手术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应用声反射鼻测量计对正常成人鼻腔及鼻咽部容积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双侧鼻腔容积、鼻咽部容积的正常值范围。方法:应用声反射鼻测量计测定正常成人659例,同时测定慢性鼻炎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结果:正常成人鼻腔容积为29.92~37.48cm^3,鼻咽部容积为29.37~44.16cm^3,与对照组比较,男女鼻腔容积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声反射鼻测量计可客观地评价鼻气道,本测定所提供的数据可为正常成人鼻腔生理、病理研究、鼻腔疾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