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屈杰  李煜 《当代医学》2013,(24):143-144
目的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药物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西安市北方医院194例住院患者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ADR的类型、临床表现、药物种类,提出相应的合理用药措施。结果 ADR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患者,主要表现在皮肤、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194例ADR患者中,累及中枢神经系统30例,构成比为15.46%;消化系统42例,构成比为21.65%;皮肤反应86例,构成比为44.33%。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前3位的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及帕珠沙星,左氧氟沙星116种,构成比为59.79%;加替沙星38种,构成比为19.59%;帕珠沙星20种,构成比为10.31%。其中以静脉给药为主构成比为81.96%。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症状多,临床上应该重视监测,合理用药,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的6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给药为主,涉及的药品中,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构成比为54.69%,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所占比例最高,构成比为41.86%。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高端辉 《当代医学》2013,(26):148-149
目的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了2010年2月-2013年2月在汩罗市人民医院接受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38例,对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方式及所涉及的器官进行分析。结果 138例患者中,年龄因素:10~18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例,构成比为23.19%,18~42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例,构成比为14.50%,42岁以上中老年患者86例,构成比为62.32%。给药方式:静脉滴注患者有55例,构成比为39.86%,静脉注射32例,构成比为23.19%,口服22例,构成比为15.94%,肌内注射16例,构成比为11.59%,皮肤注射13例,构成比为9.40%。药物类别:抗生素有68例,构成比为49.28%,中药30例,构成比为21.74%,心脑血管系统药物20例,构成比为14.49%,消化系统药物11例,构成比为7.97%,抗肿瘤药物9例,构成比为6.52%。结论在临床上一定要认真细致的掌握在服用药物后会产生哪些不良的反应,还要科学合理的控制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如此在用药后患者才有可能少出现药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实施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实施全程化药学监护等措施,对2010年6月至2011年4月间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对不良反应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率为13.28%,占同期医院ADR总例数的43.05%;发生ADR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未发生ADR者;ADR发生率较高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抗结核药物;ADR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损害、神经肌肉反应、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等.结论 ADR的发生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年龄、用药特点及既往药物过敏史密切相关;临床药师应加强与医护人员的协作,明确ADR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5.
白春桃 《右江医学》2012,40(6):844-84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与规律,分析其原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医务人员上报的106例ADR,分别就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男性发生ADR比例多于女性,构成比为58.5%和41.5%;②>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最多,占46.2%;③抗微生物药和中成药是引起ADR的前二位药物,分别占35.8%和20.8%;④静脉给药途径是发生ADR的主要途径,占60.4%;⑤ADR累及前三位的器官或系统分别是皮肤及附件占34.1%,其次是消化系统占20.7%,心血管系统占15.1%。结论对基层医院ADR进行分析,可明确ADR发生的规律,为临床规范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蓓 《中国医药导刊》2013,(6):1059-1060
目的:探讨细辛脑注射剂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有关细辛脑注射剂的50例ADR报告进行归类分析。结果:用药患者以儿童居多,平均年龄18.56岁;在静脉点滴过程中发生ADR的占总例数的68.00%;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占12.00%;单独用药发生ADR的报告占80.00%;既往药物过敏史不详的占72.00%;家族药物过敏史不详的占74.00%。结论:细辛脑注射剂所致的临床ADR应引起高度重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严密监测用药过程,预防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高祝  胥德中 《西部医学》2012,24(12):2419-2420
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11例ADR的发生原因、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11例不良反应中,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71.17%;ADR表现以皮肤附件损伤最为常见,占38.57%;以静脉滴注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93.69%。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特别重视抗菌药物和静脉滴注用药ADR的防治,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减少并尽量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2008~2010年临床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分析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分析381例ADR报告。结果 381例不良反应中以抗菌药物占首位,有330例,占86.61%,其次为中药注射剂,有31例,占8.14%;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有253例。结论我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应加强重点药物的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临床表现,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方法 对2008-2009年100例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ADR中涉及药物75种,以抗生素类所致的ADR居多,占57%;其次为中药制剂,占12%;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累及的系统以皮肤系统损害为主,占71%.结论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强调合理安全用药,避免ADR及最大限度地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2011年蚌埠地区250例抗肿瘤药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邢蓉  许健 《实用全科医学》2014,(9):1527-1528
目的了解2011年蚌埠地区抗肿瘤药所致不良反应(英文简称ADR)的发生情况,总结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规律,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利用ADR监测网络,对蚌埠地区2011全年度上报的250例抗肿瘤药品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为较易发生不良反应人群;其例数为128例,所占比例为51.20%,40-49岁和50-59岁比例相当,分别占18.80%和19.60%,本次研究中小于18岁的人群中暂没有ADR病例的上报;男性患者使用抗肿瘤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148∶102)。抗肿瘤药的ADR表现:发生消化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最多为137例(占51.89%),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其次为皮肤系统47例(占17.80%),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有其他系统(主要为血液系统)反应的患者数量也较多44例(占16.67%),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一般ADR主要发生于用药后的1 d;蚌埠市区几家大型医院的抗肿瘤药物的品种数明显多于基层医疗单位;在六类抗肿瘤药物中,监测到以其他类抗肿瘤药发生的ADR发生例数最多,其中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应继续加强抗肿瘤药ADR的监测工作,以减少抗肿瘤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厂家抗肿瘤药药物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不全面,应及时跟踪更新,以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常用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应用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共发生不良反应78例(9.38%),ADR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方式有关,主要累及肝胆系统(26.92%)、皮肤及其附件(20.51%)、胃肠道系统(19.23%)等,多发生在用药后30d以内。结论为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医生应熟知抗结核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用药,并加强不良反应监测,尽量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开展药物警戒,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统计我院2012年上报的178例注射剂ADR,对患者情况、药品种类、注射方法、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8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物品种共有70种,其中抗感染药类药物19种(27.14%),居引发ADR的品种数首位;ADR发生以大分子量药物、中药复方制剂、抗感染药最为常见;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结论】临床使用注射剂应关注药物的种类、适用人群、临床表现等,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加强ADR监测报告工作,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瑜  郑滢  林静容  朱志伟 《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10-111,113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2月~2010年8月上报的涉及抗肿瘤药物的13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的性别与年龄、药物类别、所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7例ADR中,男性80例,女性57例;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较多,占84.67%;涉及抗肿瘤药物6大类、27种,中成药的ADR发生频率排首位;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56.93%。结论:应加强抗肿瘤药物ADR的监测工作,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以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1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特点,促进我院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2011年上报的180例ADR报告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180例ADR中,女性ADR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女发生ADR比例为1:2.05;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23.89%;引发ADR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占82.22%。ADR涉及的药物品种中,居首位的是抗茵药物88例,占48.88%,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例数为30例,占抗菌药物发生例数的34.09%。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为主,占57.78%。结论加强合理用药教育,提高医务人员上报ADR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5.
胡慧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72-74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门诊西药房收集到的262例有效ADR报告,按患者的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ADR发生的年龄分布广泛,尤其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占39.69%。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最多,占39.93%;其次为循环系统药物,占24.54%。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其次为神经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同时加强对老年人ADR的监测工作,减少不必要的ADR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特点和规律,分析诱发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7-2012年自发上报的醒脑静注射液不良反应35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系统损害主要为皮肤及呼吸系统损害;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大,不良反应主要在用药30 min内出现。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在年龄、ADR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特点和规律,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加强儿童用药过程中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刘日升  张雯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9):1154-1155,1160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0年收集的630例不良反应报告表,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抗微生物药物类别、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在大于60岁年龄组(23.81%);静脉滴注导致的ADR发生率最高,占71.59%;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微生物药物,为62.54%,其中头孢菌素类药物最多,占118例;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占44.76%。结论引起ADR的因素有多方面,应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监测肇庆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结核病患者对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500名初诊结核病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监测研究。分析ADR的规律及特点。结果出现不良反应共46例。其中居前三位的不良反应是:消化系统不良反应17例、泌尿系统不良反应10例及过敏反应6例。结论加强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9.
抗感染药使用不良反应2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江门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抗感染药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l2月收集到的218例抗感染药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8例抗感染药ADR报告涉及9类药品,其中β内酰类抗生素引起的ADR比例最大,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结论必须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规范使用抗感染药,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