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显微外科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显微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21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以及对经手术行圆锥松解、终丝切断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1例患者中有20例获得随访,其中81%的症状得到改善.19%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在随访过程中亦无继续加重。结论: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充分松解切断增粗变短的终丝,是治疗并获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2007年收治的29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显微手术圆锥松解、终丝切断后的术后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71%的症状得到改善。29%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在随访过程中其症状亦无继续加重。结论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显微外科手术切断、充分松解增粗、变短的终丝,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分析 31例栓系综合征患者的外科治疗结果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分级标准。方法 :对 1994~ 2 0 0 1年共收治的 31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 ,术前均行MRI检查确诊。术中均在显微镜下行椎管内病灶切除 ,脊髓栓系松解 ,并根据松解的程度将其分为完全松解 :解除病因 ,完全分离、松解圆锥、马尾束 ,切断终丝 ,完整修复硬膜 ;部份松解 :部分解除病因 ,切断终丝 ,圆锥、马尾束未做到完全松解 ;未松解 :部分解除病因 ,未分离、松解圆锥和马尾束 ,未切断终丝。结果 2 2例完全松解者 ,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86 .6 % ;部分松解者 4例 ,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 5 3.6 % ;无松解者 5例 ,临床症状缓解的总有效率为 9.1%。结论 :建立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分级标准 ,有利于客观评判手术效果 ,对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手术应争取早期完全松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由我科同一手术组收治的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6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切除脂肪瘤,松解粘连,切断终丝,使脊髓栓系综合征得以缓解。结果 本组6例患儿术后住院期间,5例伤口一期愈合,1例术后脑脊液漏。症状均得到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CS患儿应尽早治疗,疗效确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成年脊髓拴系综合征临床表现,对其手术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14例成年经MRI及手术探察证实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手术采用脉冲式电刺激仪及显微外科技术,扩大狭窄椎管,切除占位病变,松解脊髓及粘连马尾神经,切断终丝。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年以上,手术后感觉、运动、括约肌及性功能得到较好改善,其改善率的95%可信区间为(29%,82%)。结论:手术采取原发和继发疾病同时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与小儿脊髓拴系统合征的显微外科手术区别及操作要点。方法:比较10例小儿与6例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的临床特征及显微手术方法不同,并随诊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16例脊髓拴系统综合征患逐渐加重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控制,随诊疗效良好。结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术中神经血管副损伤,防止术后并发症,成人患多合并椎管内肿瘤,可行肿瘤切除或部分节除,终丝不做处理,幼儿患要求早期治疗,术中需将增粗紧绷的终丝切断。  相似文献   

7.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永林  高国栋 《医学争鸣》1998,19(5):526-528
根据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探讨其手术方法。方法;基于本症的病理基础和神经功能恢复的潜力,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扩大椎板切除减压,分离松解园锥,马尾束,切断终丝和脊膜膨出修补等。结果;对脊柱裂伴黄韧带增厚,牵拉终丝,泌尿系症状较轻者其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李念金 《黑龙江医学》2002,26(11):856-856
目的 探讨 1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病人的诊断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7- 10以来收治的 12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情况。结果 治愈 5例 ,改善 7例。结论 典型病史及脊髓MRI检查是准确诊断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最佳手段 ,早期手术 ,切断终丝 ,充分减压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综合回顾性分析18例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行脊髓栓系松解术。结果 18例中症状好转者15例,无明显变化者2例,症状加重者1例。结论 脊髓栓系综合征患儿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手术松解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脊髓纵裂畸形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纵裂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21例脊髓纵裂患者。男性9例,女性12例。依照脊髓纵裂Pang分型,Ⅰ型12例,Ⅱ型9例。纵裂位于胸段6例,胸腰段6例,腰段7例,腰骶段2例。21例中12例I型SCM患者行骨嵴切除、硬膜囊成型和终丝切断;5例II型SCM患者行纵裂纤维束松解1例,终丝切断术4例。结果17例手术患者15例获3~48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术前症状得到明显改善5例,部分改善6例,无变化4例,加重0例。结论I型SCM患者应早期手术治疗,即使无症状也建议手术;II型SCM患者手术适用于有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者,手术方式应针对造成脊髓栓系的原因行纤维束松解或终丝切断术。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尿动力学检查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的临床表现,尿动力学、B超等检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TCS患儿197例,从临床表现、尿动力学等检查结果、手术方法及疗效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197例小儿TCS伴有神经源性膀胱139例(71%)。尿动力学检查可以诊断神经源性膀胱并可将其分类。采用显微手术脊髓栓系松解治疗并不断改进治疗方法,有效率达6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是小儿TCS最常见最严重最难治疗的症状,尿动力学检查是诊断、分类TCS的理想方法。彻底暴露、显微外科手术松解脊髓及神经是治疗TCS患儿神经源性膀胱及其他症状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表现,并与手术所见及临床对比。结果:TCS均表现为脊髓低位;椎管内脂肪瘤9例,皮样囊肿4例,畸胎瘤2例,双干脊髓2例,脊髓空洞症6例,脊髓纵裂2例,脂肪脊髓脊膜膨出13例;其中7例无临床症状为查体时发现。MRI表现与临床手术所见相符。结论:MRI对脊髓栓系综合征确诊具有重要价值,能明确显示脊髓圆锥的位置、形态及伴发畸形,为手术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临床46例脊髓栓系综合征(TCS),对其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进行讨论.方法患者均行神经系统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测和腰骶部MRI检查,并经显微手术行栓系松解,术后疗效按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评定.结果按Kirollos术中栓系松解分级评定方法:42例(91.3%)达到1级,3例(6.5%)达到2级,1例(2.1%)为3级.手术近期疗效:显效19例(41.3%),有效21例(45.6%),无效6例(13.0%).结论 MRI可明确显示引起脊髓栓系的原因,为手术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手术松解是治疗TCS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震颤分析在以震颤为主的帕金森病患者中的早期识别作用。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对象为年龄>45岁、病程小于3年、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单侧肢体震颤患者,记录流行病学资料、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评分、非运动症状量表评分等。对所有患者进行震颤分析和中脑超声检查,按照震颤分析是否符合典型帕金森病的表现将患者分为三组:单侧震颤,震颤分析符合典型帕金森病表现,对侧无特异性表现(25例);单侧震颤,震颤分析双侧均符合典型帕金森病表现(15例);单侧震颤,震颤分析不符合典型帕金森病表现(30 例)。每半年或一年进行电话随访或面访,直到患者确定诊断。结果 三组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分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oehn-Yahr(H-Y)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Ⅲ评分的平均值三组分别为18.23、18.79和1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非运动症状量表评分的平均值三组分别为15.81、17.07和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脑超声检查的阳性率三组分别为48.0%、60.0%和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2)。经过3年的随访,本组70例患者中有35例(50%)符合2015年国际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协会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19例(27.1%)为特发性震颤,7例(10%)为帕金森叠加综合征。在进行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方面,震颤分析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68.6%,中脑超声灵敏度为65.7%,特异度为62.9%,两种检查方法具有一致性(Kappa=0.568)和差异性(P=0.031)。结论 震颤分析可以较为敏感和优越地识别以震颤为主要表现的早期帕金森病患者,但同时应注意结合患者的非运动症状和中脑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间断闪光刺激(intermittent photic stimulation,IPS)诱发的强直阵挛发作(tonic-clonic seizures,TCS)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GTCS)还是局灶继发全面强直阵挛发作(partial secondarily generalized tonic-clonic seizures,PGTCS)的性质,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脑电图病房进行视频脑电图(video electroencephalographic,VEEG)监测的病例进行回顾,共纳入15例在IPS时诱发出TCS的特发性癫痫患儿,对其临床和脑电图特点进行研究。 结果 15例中男4例,女11例,癫痫起病年龄1~13岁。根据病史归纳出的发作类型为:12例GTCS,3例PGTCS。VEEG监测时年龄 2.5~16.0岁,VEEG背景图形均正常。发作间期放电:11例广泛性放电为主,其中4例共存后头部放电,2例共存Rolandic区放电,5例仅有广泛性放电;2例仅有限局性放电,其中1例限局在Rolandic区、1例限局在后头部;其余2例未监测到间期放电。IPS诱发光阵发性反应(photoparoxysmal response,PPR)结果:2例未监测到PPR,余13例PPR为广泛性放电,其中6例共存后头部放电。IPS诱发的光惊厥性反应(photoconvulsive response,PCR)结果:15例均诱发了以TCS为主的PCR,具体包括:1例GTCS(与病史不一致),11例PGTCS(仅2例与病史一致),3例难以明确区分是GTCS还是PGTCS。上述3种情况中,有7例在IPS诱发出TCS前先诱发了全面性肌阵挛发作。 结论 通过病史确定TCS是全面性还是局灶性常不可靠;IPS诱发的TCS多为PGTCS而非GTCS;肌阵挛发作与PGTCS可以共存,且有时GTCS和PGTCS难以区分,这些都提示了癫痫发作“二分法”的分型观点有待改变;光敏性TCS更应被视为介于局灶性发作和全面性发作之间的连续统一体。  相似文献   

16.
栓系综合征的MRI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明远  肖湘生 《上海医学》1997,20(10):575-577,F004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统合征的MRI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栓系综合征患者的MRI,临床手术病理及X线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栓系综合征的MRI表现与手术病理所见一致,MRI表现与临床表现存在一定关系,结合脊髓栓系综合征(TCS)的MRI表现,作者结合相文献提出的脊髓栓系综合征的MRI分型。结论:MRI是诊断TCS的首选方法,能明确显示脊髓圆锥位置,终丝的粗细,栓系束带及合并的脊髓畸莆,从而为拟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喹诺酮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入住ICU的老年患者给予β-内酰胺单药或联合大环内酯/喹诺酮治疗,比较临床稳定时间和病死率,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232例患者中,153例(65.9%)接受联合治疗,联合大环内酯67例,喹诺酮86例,β-内酰胺单药79例(34.1%)。与单药组相比,联合组的达到临床稳定时间较短(中位数10 d比13 d),总病死率低于单药组(24.2%比43.0%,P〈0.01)。联合组中,联合大环内酯比联合喹诺酮病死率更低(14.9%比31.4%,P〈0.01)。简易急性生理评分和肺炎严重指数评分高、多肺叶病变及单药治疗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对重症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β-内酰胺联合大环内酯或喹诺酮的疗效优于β-内酰胺单药治疗,尤以联合大环内酯为著,推荐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严重危害小儿健康 ,手术越早 ,效果越好。为达此目的 ,作者寻找了简单安全的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小儿TCS。方法 :无症状可疑TCS患儿 5 6例 ,全部行B超及X线检查 ,15例患儿同时作了MRI检查。将确诊的 5 1例术前B超及MRI检查所见与手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5 6例可疑患儿中确诊5 1例 (占 91 1% ) ,B超检查与手术中所见相似 ,而且B超检查简单、安全 ,能详细了解脊髓搏动情况及其他病理情况。结论 :B超能对可疑TCS患儿早期诊断 ,而且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手术中椎板的保护和加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保护和加强脊髓栓系综合征(TCS)患儿的脊柱结构及稳定性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与结果:共收治TCS患儿197例。92%的TCS患儿(182/197)合并有脊柱裂。54例采用非椎板双开门治疗,随访发现1例脊柱后突加重,1例外伤后脊髓受损,4例(7.4%)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43例采用椎板双开门暴露椎管术后缝合,或脊柱裂术后椎板植骨等改进手术方法,损伤小,手术暴露好,术后脊柱结构完全或部分修复,治疗有效,并发症少(术后2例(1.4%)发生脑脊液漏)。结论:椎板双开门打开椎管探查脊髓行松解术及术后植骨闭合脊柱裂等方法暴露清楚,松解彻底,既可保护和加强脊柱结构,又可减少并发症,是手术治疗TCS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