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幼儿皮肤白血病1例史语实,洪珞珈,王晓慧,韩瑛,吴校英,姜福安患儿男性,14个月,2周前无明确诱因突然出现咳嗽,发热,无喘憋,当日在乡卫生院注射先锋霉素V0.5g及地塞米松5mg,次日退热后从头面部开始出现红、紫色肿胀、浸润、斑块,皮疹迅速发展蔓延至...  相似文献   

2.
先锋霉素Ⅵ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及角膜穿孔失明1例王鹏,石得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830001)患者女,21岁。2天前因感冒服先锋霉素VI胶囊2粒,日4次。当天即感眼痒涩,眼球结膜充血,手背起红斑。次日发热加重、咽痛,全身起红斑、水...  相似文献   

3.
皮肤淋巴细胞瘤1例报告丁善庆,杨光强(山东省省建职工医院,济南250002)马某某,女,32岁,工人,右肋部肿块反复疼痛、发热2年,体温一般为37.5℃,经常用青霉素静滴,此次来诊前已服先锋霉素2天;查体:右下颌有二个肿大淋巴腺。WBC5.2×109...  相似文献   

4.
头孢唑啉钠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任天丽(洛阳铁十五局中心医院免疫科)包佐义(洛阳铁十五局中心医院皮肤科)471002头孢唑啉钠(先锋霉素V)是第一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我们遇到该药引起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现报告如下:男2例,女1例,年龄8~11...  相似文献   

5.
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合并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例杨雪燕杨汉法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救治中用丁胺卡那霉素后并发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21岁,因产后出血性休克、高热于当地卫生院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V、代血浆及其他升压药物(具...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7岁,以面部、躯干、四肢弥漫性潮红、脱屑、丘疹伴剧痒20余天,加重2天之主诉入院。20天前患者出现发热,全身散在米粒至绿豆大小丘疹伴瘙痒,曾在当地以“肺炎”、“过敏性皮炎”之诊断给予静脉滴注先锋霉素V和双黄连注射液,并辅以抗组胺药物治疗,发...  相似文献   

7.
5%洁霉素溶液短程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孙琦巍①孙丽霞②安卫平①细菌性阴道病(BV)是一种独立的STD,我们应用5%洁霉素溶液冲洗阴道治疗BV,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临床资料:99例患者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33.8...  相似文献   

8.
临床可见产生超抗原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的皮肤或咽部感染与银屑病发病及症状加重有关,细菌超抗原能选择性激少激活表达特异T细胞受体VβT细胞,并使之增殖,诱导细胞因子释放,银屑病皮损中Vβ2,Vβ5.1T细胞增多,可能与细菌超抗原金葡菌系毒素B,胃蛋白酶纯化的M5,链球菌致热性外毒素A,C有关,其中链球菌M与50kD角蛋白间存在结构同源性和免疫交叉反应,推测细菌超抗原有T细胞水平操作可能  相似文献   

9.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多形红斑皮损中单纯疱疹病毒的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3例多形红斑石蜡组织切块中HSV-DNA,16例为阳性(69.56%),其中HSV-Ⅰ型13例(81.25%),HSV-Ⅱ型3例(18.75%)。对照组为银屑病3例,大疱性类天疱疮5例,扁平苔藓3例均为阴性。对于探讨HSV在多形红斑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5-氟尿嘧啶防止尖锐湿庞复发的效果观察蒙秉新尖锐湿疣(CA)治疗后易复发。我们先外用高浓度三氯醋酸(TCA)液消除可见疣,待创面愈合后再外用低浓度5-氟尿嘧啶(5-Fu)液消除亚临床感染及潜伏和病灶内残留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同时辅以干燥疗法,取...  相似文献   

11.
静脉滴注无环鸟苷治疗生殖器疱疹25例杨国秀,周玲,李小刚,王苏平,宦秉瑜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630011)我科于1993年4~5月使用国产注射用无环鸟苷(ACV,潜江市制药厂产)治疗生殖器疱疹25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0例,女5例,年龄...  相似文献   

12.
应用PCR从100%(40/40)石蜡包埋尖锐湿疣组织中检测出HPVDNA。扩增HPVDNA显著地提高了检测速度及敏感性,以致从数张5~10μm厚的石蜡切片中3~4h即能得到结果;且PCR扩增产物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因此,PCR不失为检测HPV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扶他林治疗红斑性肢痛病5例严志福上海市东方医院皮肤科(邮政编码200120)扶他林(Voitaren)又名双氯芬酸钠(Diciofenatis),为新型强效非甾体抗炎药。我科于1993年10月至12月,试用该药治疗了5例红斑性肢痛病,疗效较满意。临床...  相似文献   

14.
外耳道乳头状瘤人乳头瘤病毒DNA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夏明玉  朱文元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6):349-350,T002
研究了14例外耳道乳头状瘤的15个皮损,组织病理学上所有病例均呈乳头瘤样增生,5例在棘层上方有少数灶性空泡细胞,空泡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现其染色质周围颗粒和染色质间颗粒数增多,核小体易见,未发现典型的病毒颗粒。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发现所有标本均含有HPV6,未发现有HPVS、11、16、18、31和33。结果说明外耳道乳头状瘤是由HPV6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5.
黄芪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疗方法:治疗组:黄芪注射液20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2~3小时滴完),每日1次,7天为一疗程,间隔2天再行第二疗程,共2~3个疗程,同时服用VitB1和VitE。对照组:转移因子3u肌肉注射,每周2次;聚肌胞2mg,肌肉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认识肢端雀斑样痣性黑素瘤。方法 通过临床资料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1例作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5例中,肿瘤侵袭深度0.76~1.5mm(ClarkⅢ)5例,1.51~4.0nm(IV级)8例,〉4.1mm(V级)2例。超微结构显示瘤细胞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核内有多个核仁,胞浆内有大量黑素小体,呈类圆形,并可见多个核的瘤细胞,结论 该病预后较差,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7.
阿奇霉素对早期梅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1996年5月—1997年5月应用克罗地亚PLIVA大药厂生产的的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L)治疗早期梅毒1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均符合卫生部防疫司于1993年颁布的“梅毒...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和斑点杂交方法检测人乳头瘤病毒DN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用于检测HPV感染的方法很多,我们对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斑点杂交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一、临床资料17例尖锐湿疣病例均来自1990~1991年我院皮肤科和妇科外阴门诊,5%醋酸白试验均阳性。所有病例均取病损活检,经病理诊断为尖锐湿疣。二、方法(一)PCR1.寡核着酸引物的设计:根据已公布的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寡核着酸引物序列,扩增4型HPV的高保守区E6区[‘·’]。由于尖锐湿疣主要是HPV6、11型引起,HPV6和11型的基因组E6区有同源序列,故将HPV6、11型设计了一对共同引物,引物…  相似文献   

19.
用0.25%、0.5%、0.75%、1%和2%5个浓度的硫酸月桂酯钠(SLS)对16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斑贴试验。在去斑贴后30分钟记录临床观察指标(VS),并测其经表皮水份散失(TEWL)。结果显示TEWL值与VS高度线性相关(r=0.94,P<0.01),随着SLS刺激浓度增加,TEWL值增高。在去斑贴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进一步测试0.5%、1%和2%部位TEWL,观察到TEWL值在24~48小时达到高峰,72小时下降。这些改变与临床红斑反应的转归一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脂质与鳞屑性疾病的关系。方法:用气相质谱方法对性联隐性鱼鳞病(RXLI)、寻常性鱼鳞病(IV)各5例和5例正常对照组的鳞屑、表皮、真皮和血液中的胆固醇硫酸酯(CS)和胆固醇(CH)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鳞屑中RXLI组CS含量显著高于IV和正常对照组,CH和CH/CS显著低于其他二组。在表皮、真皮和血液中,RXLI组CS含量显著增高,而CH含量无明显变化,CH/CS下降。结论:RXLI的鳞屑产生与CS积聚及CH/CS下降有关,而IV的发病则与CS和CH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