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方  黄泰康 《中医药学刊》2005,23(6):1070-1073
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国家对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给予了有力的保证,但现状并不乐观。哲学是科学发展的向导。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需要静下来冷静思考。本文着重从中医药学与哲学密切的联系、哲学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哲学思考有助于科学理解和评价中医药现代化的成果与成绩等几个方面对中医药现代化哲学思考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注重中国传统哲学文化 培养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关系密切。因此学习中医要把握传统文化精神,中医教育必须注重中医自身规律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医培养目标必须锁定"培育中医传统文化根基"这一内核,把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药学理论功底的,能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中医药人才,以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对中医现代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闻莉 《中医药通报》2005,4(4):25-27
中医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也是广大中医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作为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立于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中医,实现现代化首先要观念现代化,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从哲学的高度深刻认识中医的科学性,准确揭示中、西医之间的关系,科学把握在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与时俱进地推进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学发展至今天,其顽强生命力无庸置疑。从这一角度出发,去分析认识中医药,从中发现其优势特点,对于更好的完善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使之更好造福于人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科学哲学角度对此进行了探讨。结论如下:1. 形而上学性质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与辨证论治的病症实践有机结合、并以中药等疗法作为反馈手段而对其理论正确与否进行不断地验证和修正,是当代中医药理论的一大特点。2. 当代中医理论已不同于传统的中医理论,其理论演绎及其辨证论治的重心已不同于古代中医,这些发展和创新之处需要研究和总结。3. 中医药与西医应该是平行的两种医学理论体系,两者共同丰富了对临床疾病的防治。4. 作为一门独立的医疗体系,中医药理论也一定需要发展甚至革命,这一过程依赖于整体科技水平的发展与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 中医药理论为什么要现代化 1.1 学术术语和概念的现代化 中医药理论源于实践经验的积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历史的局限性和中国古代朴素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医药理论的一些概念和术语完全不同于西医西药。此外,随着时代的进步,古代朴素哲学已经发展到现代哲学,但中医药理论仍然依附在古代的朴素哲学上。因而,这些概念和术语按照现代医药学的观点颇为费解,而其科学、准确的内涵常不能确定。因此,中医药理论应首先在学术术语和概念上现代化和科学化;其次,进一步对中医药理论系统地用现代的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唯其如此,中医药理…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具有我国传统特色和独特优势的中医药,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当前,如何促进中药现代化,使中药研究建立能为国际认可和接受的客观、严格、科学的标准与规范,已成为中医药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途径与方法 1.中医药理论的现代化 中医理论的现代化是中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没有中医理论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医药如何发展问题的讨论旷日持久,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就有"继承发扬"、"继承发展"、"继承创新"、"中医药现代化"、"传承创新"等口号.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中国全面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中医药界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认识到中医药也要与时俱进地科学发展,并探索实践中医药的科学发展之路.中医药的科学发展就是要坚持自主创新、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创新是实践和实现中医药科学发展的根本所在,是中医药学科学发展的源泉.要实践和实现中医药的科学发展,需要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文化哲学孕育于中医药文化学、中医药哲学、文化哲学三门学科的交汇区。中医药文化哲学既是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中医药文化研究,又是文化视野中的中医药哲学研究,其使命是对中医药文化进行哲学解读。基于文化与科学、艺术、技术、工程概念的包容关系,中医药文化哲学与萌生中的中医药科学哲学、中医药艺术哲学、中医药技术哲学、中医药工程哲学等亲缘学科,在创生发展的道路上应该相互扶持、协同共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医学研究已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此背景之下,基于大数据的中医药研究显得日益重要.从生命科学思维研究、间性论、生命美育三方面的哲学思考,探讨中医临床医学迎接大数据科学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期进一步完善大数据科学时代下中医临床医学思维体系的构建,为中医药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哲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研究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角度审视中医研究态势 :中医学是认识医学规律的另一真理性途径、辨证论治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对两错误观点 :中医学没有理论、中医药的可重复性、可验证性差 ,提出了质疑。指出 ,中医药研究应适应现代生活的新变化 ,提高诊疗质量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探源论"气"     
一直以来对于中医“气”的研究都倾向于其物质属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中医“气”本源于哲学,其具有非物质性的一面。本文着重从先秦汉初哲学角度对《内经》“气”进行分类,并认为对于探讨中医“气”,从哲学基础及其演变的过程出发或许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2.
范新六  李峰 《中医教育》2011,30(2):65-66
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大学生的成长,介绍了3种哲学思想在中医药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即存在主义思想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构建、苏格拉底精神对其科学方法论的培养、"剥极而复"思想对其中医观的塑造作用.这些过程需要哲学思想的辅助,哲学的思维方式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哲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能使大学生获得人格自由和完整的存在、并将人格引向卓越.  相似文献   

13.
"天"与"人"(或称"天道"与"人道")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古老而又极其重要的哲学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就是围绕着"天人之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尤其在先秦与两汉时期,天人问题竟成为当时哲学讨论的中心课题。因此,"天人"问题也渗透到生命科学的探索领域,成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一对重要范畴,深刻地影响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中医药学"天人相应"的理论命题。  相似文献   

14.
二圆互交和三圆互交哲学模式及其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圆互交和三圆互交哲学模式具有主动互交、相互联系和产生新质、动态发展和变化,既对立又统一等内涵.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简明和直观的特点.该模式可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哲学知识的普及活动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创新的中西医结合医学基础理论体系是一个跨世纪的世界性难题,西医学理论以现代科学的还原论哲学观为指导,中医学理论则注重整体观、联系观,倾向于系统论的哲学观。哲学是一切科学之母,医学的发展与医学哲学观的引导息息相关,中西医结合医学创新理论的构建需要以新的医学哲学观为基础。"元衡论"的观点融合了中医学理论系统论观点与西医学理论还原论观点,有着平衡观、整体观、联系观、单元结构观等内涵,同时注重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结构与功能的内在联系与辨证统一,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医学哲学观,用于构建中西医结合创新理论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论治的数学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逻辑是层次极高的逻辑。建立阴阳五行逻辑公式体系,用数学方法研究中医辨证理论,探讨解决中医界几千年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中医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任何一门科学缺少了数学这一工具便不能确切地刻划出客观事物变化的状态,更不能从已知数据推出未知数据来,因而就减少了科学预见的可能性,或者减弱了科学预见的精确度”。作者应用数学方法表达中医辨证论治,使得中医理论问题得到显著简化。限于篇幅,本文略去了大量的数学推导,仅就建立阴阳五行逻辑公式体系进行讨论。应用该公式体系不仅可以对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严格的论证,使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得到逻辑上的证明,而且可以由一脏或一腑的盛虚推出适用的中药,从而使诊断治疗规范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五行学说是构建中医学的三大哲学基础之一,以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的特性概括、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中医学通过取象比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行系统。五行系统按照五行间关系的不同,一般有"生克模式"和"中土模式"两种模式,前者易于解释各脏腑在生理、病理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后者能够明晰地展现自然界及人体的气机升降规律。二者虽然外观有所差异,但本质一致,都是三维的五行系统在二维平面的投影。  相似文献   

18.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阴阳五行逻辑是层次极高的逻辑。建立阴阳五行逻辑公式体系,用数学方法研究中医辨证理论,探讨解决中医界几千年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中医理论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是一切科学得力的助手和工具。……任何一门科学缺少了数学这一工具便不能确切地刻划出客观事物变化的状态,更不能从已知数据推出未知数据来,因而就减少了科学预见的可能性,或者减弱了科学预见的精确度”。作者应用数学方法表达中医辨证论治,使得中医理论问题得到显著简化。限于篇幅,本文略去了大量的数学推导,仅就建立阴阳五行逻辑公式体系进行讨论。应用该公式体系不仅可以对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严格的论证,使中医理论的科学性得到逻辑上的证明,而且可以由一脏或一腑的盛虚推出适用的中药,从而使诊断治疗规范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51-554
先秦道家为中国最基础的哲学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深刻影响着传统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整理分析先秦道家与中医学的相关研究十分必要。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其主要涉及对《黄帝内经》的影响、对养生的指导、对心理学的奠基、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构建等多方面,也有一些较少涉及的领域,有一定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中医药学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实践中,首先需要正确理解及把握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体系中有关科学与哲学、医学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引进了精气、阴阳、五行等哲学词汇,但通过将其与五脏名称聚合,使其成为中医学术语的后缀性构成要件,实现了哲学术语的医学化改造;中医学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并参与了中华文化的创立和发展,但文化要素并没有改变中医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本属性,在学科分类中依然是医学而不是文化;中医学在百余年前发生重大转折,现行理论主要是汇通学派的学术见解和主张,技术传承也具有自发性、粗放性特点,实现核心理论回归经典本原,对接当代生命科学前沿,是中医学持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