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炮制对水蛭体外溶栓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水提取法和仿生提取法对水蛭净制品、烫制品、酒制品进行提取,选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纤维蛋白原平板法,以平板上透明圈面积为指标进行纤溶活性测定;并建立体外血栓模型,通过血凝块的失重比进一步评价水蛭不同炮制品的溶栓活性。结果:水蛭在炮制前后均能在纤维蛋白平板上产生透明圈。采用水提取法时,烫制品和酒制品的溶圈面积减小,炮制后纤溶活性降低,活性顺序为:净制品酒制品烫制品。而采用仿生提取法时,显示烫制和酒制后水蛭纤溶活性升高,活性顺序为:烫制品酒制品净制品。体外血栓模型中,血凝块失重比结果与纤溶活性测定结果一致,采取水提取法时,炮制使溶栓活性降低,而采用仿生提取法时显示炮制使溶栓活性增加。结论:与水提取法比较,仿生提取法更符合水蛭经口服后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过程,其结果更有说服力。传统炮制可增强水蛭溶栓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不同水蛭炮制品中水溶性蛋白的差异性。方法制备水蛭样品;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水溶性蛋白质含量;SDS-PAGE法比较各样品中的蛋白的种类和丰度差异性;以生物检定技术为基础,检查水蛭及其炮制品的抗凝血酶活性。结果所用水蛭及其炮制品的抗凝血酶活性有明显差异;SDS-PAGE结果表明水蛭及其炮制品的蛋白种类、含量皆有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炮制方法中,动物药水蛭水溶性蛋白的含量差异明显,传统的高温炮制方法使水蛭中蛋白质发生了降解,其高温炮制的科学内涵有待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低温炮制工艺对水蛭水溶性蛋白组成及纤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厚伟 《中药材》2007,30(3):272-275
目的:研究低温炮制工艺对水蛭水溶性蛋白组成及其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水蛭的低温炮制采用液氮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传统炮制参照2005药典;不同炮制工艺水蛭的水溶性蛋白组成的差异检测采用SDS-PAGE,定量分析采用Scion Image软件;不同炮制工艺水蛭的水溶性蛋白组分的纤溶活性鉴定采用纤维蛋白平板法,溶栓活性分析采用体外溶栓试验。结果:低温炮制工艺的水蛭水溶性蛋白组成比传统炮制工艺丰富,不仅SDS-PAGE蛋白条带的数量与浓度显著高于传统工艺,而且纤溶活性也显著高于传统炮制工艺。结论:不同炮制工艺对水蛭水溶性蛋白组成与溶栓活性有显著影响;在防止水蛭中蛋白质类活性成分的降解、变性与失活方面,低温炮制工艺优于传统炮制工艺。该工艺适用于以蛋白为主要活性成分的动物药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水蛭传统炮制的科学性,分别采用水提取法和仿生提取法提取水蛭清水吊干品、滑石粉烫制品、酒浸闷烘品中的抗凝活性成分,以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抗凝血酶活性作为活性指标进行抗凝测定,并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各炮制品提取物中的蛋白含量以初步解释抗凝活性变化原因。对比发现,采用水提取法时,APTT,PT,TT,抗凝血酶活性4种指标结果均显示,滑石粉烫制或酒浸闷烘后水蛭的抗凝活性降低,活性顺序为清水吊干品酒浸闷烘品滑石粉烫制品,此结果与水蛭不同炮制品水提物蛋白含量顺序一致;而采用仿生提取法时,除滑石粉烫制后APTT缩短外,其他结果均显示炮制使水蛭抗凝活性升高,且活性顺序为酒浸闷烘品滑石粉烫制品清水吊干品。仿生提取法与水提取法相比更符合水蛭口服后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结果更具科学性。所以,传统的炮制方法不仅可以矫味矫臭,还可增强水蛭的抗凝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对水蛭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历史沿革探讨,并对其现代炮制研究进行了概述。水蛭历代炮制方法分净制、切制、加辅料和不加辅料制几大类,约十余种,而今仅沿用了净制、切制和滑石粉烫炒制几种炮制方法。现代仅就其生品和炒制品从化学成分含量与药理作用比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探讨,为其炮制工艺改进和临床用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对历代沿用的多种炮制方法未能进行全面的科学探讨。据此提出,对水蛭的炮制研究,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临床用药理论,找出突破点,多学科深入地进行研究探讨,更好地提高水蛭的炮制品质量,为临床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有效的水蛭制品  相似文献   

6.
水蛭古今药用炮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文海  王琦 《中药材》1994,17(2):28-30
对水蛭古今药用炮制历史进行了整理分析,指出水蛭最初的炮制意图是去腥矫味。始于宋代的“不制入腹生子为害”之说是一种误传,但一直是水蛭制法演变的依据,认为水蛭炮制研究的关键,是在保证其药效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易于矫味,便于服用入药形式,制法研究中似宜避免高温处理。  相似文献   

7.
水蛭不同提取物抗凝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Li Y  Huang R  Sun X 《中药材》2004,27(2):123-125
目的:研究水蛭不同提取物的抗凝活性,为水蛭的新药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大鼠腹静脉取血,应用血凝仪体外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水蛭的乙酸乙酯部分能使大鼠的PT、TT、APTT显著延长.正己烷部分、水溶液部分能使大鼠的PT显著延长,正丁醇部分能使大鼠的APTT显著延长.结论:水蛭各提取物均有抗凝活性,水蛭中存在不同于水蛭素的新的抗凝血成分.  相似文献   

8.
水蛭饮片次黄嘌呤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水蛭炮制前后所含次黄嘌岭的含量。方法:以HPLC测定水蛭药材与炮制品中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制水蛭的次黄嘌呤含量高于生水蛭的次黄嘌呤含量。结论:滑石粉炒水蛭使水蛭药性峻烈的活性成分含量降低,而保留甚至增加其他活性成分,从而降低毒性,保持药效。  相似文献   

9.
炮制与超微粉碎对水蛭药效影响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目的 :比较水蛭煎剂、普通散剂的药效以及新法炮制与超微粉碎对其药效的影响。方法 :用BT-1500型离心沉降式粒度分布仪测定了生、制水蛭超微散的粒度。通过小鼠抗凝血、抗血栓作用 ,比较了水蛭丝水煎剂、1/2煎剂剂量的普通散、超微散、制水蛭超微散的药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考察。结果 :供试品药效由强到弱为制水蛭超微散、生水蛭超微散、生水蛭散、生水蛭水煎剂、对照组。结论 :水蛭经超微粉碎 ,尤其是新法炮制后超微粉碎 ,可明显改善气味、口感 ,提高药效。  相似文献   

10.
水蛭中小分子活性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蛭是传统中药 ,俗称蚂蝗 ,全世界共有 30 0多种 ,我国分布有 62种。国外对水蛭的研究一直非常活跃 ,从水蛭中得到了多种活性多肽如能强烈抑制胰蛋白酶、纤维蛋白酶的 bdellins,抑制弹性硬蛋白酶、组织蛋白酶的 eglins及 hirustasin,hementin,kallin,hyaluronidase,collagenase等 [1~ 6] ,目前对水蛭活性成分的研究仍在进行。本实验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仔细分析 ,根据传统中医应用水蛭要经过炮制、煎煮等特点 ,提出水蛭 Whitmania pigra Whit-man中含有经口服有效的、较稳定的、小分子抗凝血活性成分 ,并通过试验证实了这一观点。我国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