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疗保健器具》2003,(9):90-90
注射剂药品是通过注、输器具进入人体使之发挥药效的,注射的药品和注、输器具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合格的注射剂,通过不合格的注、输器具输入人体,会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反之,不合格的药液,通过再生的注、输器具进入人体,也会导致生命危险。两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乏表达能力,营养药液外渗对新生儿的血管刺激性很强,易造成静脉炎,渗液部位的皮肤组织会产生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变黑留下癍痕,给患儿带来一定的痛苦,现寻求一种更好的治疗药液外渗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减,使药液外渗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3.
滴鼻液、滴耳液、滴眼液是五官科常用药,当您患了耳、鼻及眼疾病时,医生会开些药水给你,用以抗炎、杀菌、消肿止痛。很多人都用过,但是药液怎样滴,这里面很有学问。滴鼻液用滴鼻液前要把鼻涕尽量擤干净,如果鼻腔有干痂,可用温盐水清洗鼻腔,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滴药时需取鼻部低于口和咽部的位置:患者仰卧于床上,头向后伸或肩上垫一个软枕,也可将头悬垂于床缘外或坐位,头尽量后仰,滴药时可将药液顺着鼻孔一侧慢慢流下,让鼻腔侧壁起缓冲作用,以免药液直接流入咽部而味苦难忍。滴药后轻按两侧鼻翼两三下,使药液布满鼻腔,一般滴鼻液每次滴两三滴,每日滴三次。鼻窦炎患者滴完药,保持原体位3至5分钟后,药液达副鼻窦开口  相似文献   

4.
常规使用血管收敛剂等药物治疗鼻及鼻窦炎,病人需取仰头位才能使药液滴入鼻内。为保证鼻腔粘膜对药液的充分吸收,一般需保持仰头位3~5分钟。这种给药方式使用麻烦,药液分布不均,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带有苦味的药液流入咽部后,还易引起患者的恶心和呕吐。上述缺点常使病人不能坚持按时用药,儿童患者更易耽误治疗。  相似文献   

5.
服药忌烟     
众所周知,服药后应忌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却鲜为人知的是也应忌烟。一般情况下,住院的患者在医生和护士的提醒下都能戒烟。而在家中养病的患者,往往把医嘱丢在脑后而照吸不误,以致延长疗程,严重者还会加重病情。临床研究证明,患者在服药后半小时内吸烟,药液到达血液的有效成分只有1.2%~1.8%,而不吸烟者则为21%~24%。因为烟碱可增加肝脏酶的活性,加速药物的降解,使血液中的药物有效成分大大降低。下面介绍吸烟对一些药物  相似文献   

6.
李娜  刘国芬  李波 《现代保健》2009,(35):135-135
门诊静点室是门诊患者集中静点的治疗室,面对众多的静点的患者.安全而又顺利的将药液输完是重中之重。那么,在输液的过程中,如何防止药液“外渗”,成为护士观察和预防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所用滴鼻瓶、滴眼瓶和滴耳瓶,多为塑料或玻璃所制的长颈状普通小瓶。用时,需将瓶子倒置,挤或按压使药液滴入患处。在滴鼻时,由于头颈上仰,往往药液容易沿鼻咽管流入口腔,使患者感到苦味难忍。这样,一是用量不易掌握,影响治疗效果,二是用药方法不当,药液流失造成浪费。为此,我们在原塑料滴眼瓶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研制出多用途  相似文献   

8.
如果一位心绞痛患者在就诊时所叙述的病况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那么接诊他(她)的医生会立即进入警觉、紧张、全神贯注的状态。经进一步检查、确认,医生会尽快把这位患者收入专门的监护病房—CCU,以保证严密监测、积极治疗,决不会怠慢。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炎疾病的久治不愈,已经使众多的患者面临癌变的危险,因此前列腺炎疾病的日益严重再次拉响了男性健康的警报。随着年龄的增加,感觉器官逐渐变得不那么敏感,口渴的感觉会降低,不太容易因体内缺水而引起  相似文献   

10.
有些医务工作者,常常先将患者输液与需滴注的药物一一混合稀释,全部配制完毕,再一一给患者滴注。这样,患者所用的药液,从配制到滴注完毕有时需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药液在室温下放置时间过长,会降低药效或  相似文献   

11.
输液加温器的设计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洪  吴燕 《医疗装备》2005,18(6):11-12
凡是冬天生病,到医院输过液的人都知道,当几百甚至上千毫升的冰冷的药液输入血管里时,手臂很快就会感到冰凉,感觉很不舒服。一些风湿病和肩周炎患者因输液受冷而使病情复发或加重,心脏病患者由于冰冷的药液源源不断地进人体内,由于冷的刺激引起血管收缩而加重心脏负担,一些年老体弱患者,由于局部冷的刺激而感到非常难受。为解决此问题我们设计了输液加温器。  相似文献   

12.
李文涛 《益寿宝典》2012,(11):10-11
有部分“小中风”患者,发病时症状看起来不那么严重,或只是短暂性症状.而这会使许多一人不重视此等病情。认为影响不大,休息下就会好转,更不需要住院治疗。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我们一定要重视小的中风症状,预防大的中风症状。  相似文献   

13.
<正>老百姓也许对疝气并不陌生,疝气又称"小肠串气",疝气是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儿童偶尔也会患有疝气。那么如果在得了疝气的时候应该怎样治疗呢?疝气的治疗方法比较多,一般人会选择佩戴疝气带。那么什么又是疝气带呢?疝气带就是用非手术的方法,用布条把疝兜起,不让它掉下来,不影响工作,不影响生活。有的患者还会在疝口布包里面放一些中药,让疝气的创口进行收缩、闭合。  相似文献   

14.
鼻子与嗓子相通,它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加温、湿润和净化。鼻子有极其丰富的毛细血管,这对通过鼻子吸收药物十分有好处。鼻腔滴药法最常用,可以由病人自行操作。鼻腔滴药虽然是一种简单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着采取何种体位、滴多少药量等实际问题。如果方法得当,药液能达到病变部位而取得最佳疗效。否则,不仅疗效不明显,而且药液经鼻孔流进嗓子会引起不舒适感。正确的鼻腔滴药法首先要求采取正确的滴药体位。要仰卧,头部突出床边,而且头要下垂或者肩部垫个枕头,头部尽量后伸,下巴朝天,手持滴鼻剂药瓶向鼻孔滴药。这时候药液会流进  相似文献   

15.
苏静 《药物与人》2014,(9):82-82
目的探讨逆行静脉穿刺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3年9月-2014年4月56例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进行逆行穿刺,对照组进行顺行静脉穿刺,每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药液滴注速度、药液外渗情况等。结果穿刺成功率、药痕外渗情况,两组差异明显;药液滴注速度,两组差异不明显。结论对脑血管病患者逆行静脉穿刺是安全可靠的,具有穿刺成功率高、不影响药液滴速、药琅外渗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平时在门诊因“肝区痛”(其实正确地说是右上腹痛)来看病的患者确实不少,但经过详细的检查,大部分患者都查不出什么具体的病变。这时医生和患者都常常会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医生是感到不知该如何向患者解释,因为一句两句说不清,说多了又没有那么多时间。而患者尽管口头上说“没查出病来就好”,可是心里仍会感到不放心甚至不满意,因为“痛”毕竟是消除不了的事实,不知今后该怎么办,于是又会到另一个或几个医院去看。看得多了,免不得众说纷纭,越看越糊涂,不但增加了心理负担,更会使症状迁延不疗,因此很有必要将这一问题说个清楚。 “肝区痛”其实是医务人员无形中“教给”患者的名词,患者一般不了解“肝区”的含意,看病多了直接或间接从医务人员接受了这一名词,同时也自然地把右上腹  相似文献   

17.
《健康必读》2009,(4):64-64
现在总说“看病贵”,这当中除了有医生、医院和药厂方面的原因,其实作为患者。往往也会因为一些误区和不恰当的观念导致了医疗费用的增加。那么,有些什么办法能既省钱,又把病看好的呢?  相似文献   

18.
李震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31-31,33
目的探讨临床上静脉用药中常见的药液丢失原因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在本院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药液丢失情况的患者3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药物丢失的原因。结果临床上静脉用药中常见的药液丢失原因有:配置药液操作不规范、输液前排气排出药液、更换液体时药液残留或外漏、输液末输液管内药液残留等,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输液末输液管内药液残留量多。结论了解静脉输液过程中药液丢失原因,并对此采取相关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静脉用药中药液丢失量。  相似文献   

19.
故障一:在包装过程中药液从包装袋(塑料袋,下同)上方口溢出,使其不能正常包装. 故障分析:药液从包装袋上方口溢出的原因,是因为药液计量探头损坏或是由于长期药液浸泡使其探头很脏不敏感而造成计量失控. 故障维修:检查发现探针损坏便立即更换,如是探针脏了,用砂粒很细的水磨砂子轻轻擦拭干净,重新开机,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20.
李富庭 《药物与人》2001,14(9):38-38
有些人煎煮中药,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吃,当天服不完,就留到次日服,从治疗学角度来看,这样做是不好的。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