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建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的遗传种质库。方法:收集临床诊断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36个家系43例患者、38例散发患者血样标本,采用微量外周新鲜血EB病毒(EBV)转化法转化淋巴细胞成为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LCLs),后者可以无限次分裂。结果:所有81份血样标本均被成功转化,淋巴母细胞样细胞可以常规冻存并复苏、传代。结论:建立SCA的遗传种质库有重要意义,EB病毒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简单有效,可以永久保存珍贵稀有家系的遗传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永生化的淋巴细胞系(LCLs)细胞系,为EB病毒的致瘤机制研究做出初步探索。方法:收集含EB病毒上清液,并刺激转化正常受试者外周血中提取的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LCLs细胞转化生成过程中细胞形态学及其细胞数量等的变化,通过评价细胞通过危机期并传代达30次以上确认建立永生化的LCLs细胞系。结果:15例受试者外周血进行EB病毒刺激感染,其中12例在形成LCLs后14d左右出现细胞贴壁,空泡形成老化逐渐死亡而停留在LCLs细胞永生化前期未能成系,3例标本在B细胞母细胞化形成LCLs后越过此危机期(crisis)逐渐细胞克隆数增加成集落增长并成细胞系,LCL建系成功率约为20%。结论:EB病毒转化生成人BLCLs存在两个关键阶段,即LCLs形成(LCLs永生化前期)和LCLs永生化。永生化LCLs细胞系建立存在一定的成功率,提示需要病毒转化以外的遗传学变异才能达永生化状态,具体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背景:利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建立各种疾病,特别是罕见疾病永生细胞库,已成为当今永久保存全基因组的首选方法.目的:采用EB病毒转化淋巴细胞技术,建立Goldenhar综合征家系及散发病例外周血B淋巴细胞永生细胞系.设计、时间及地点:单一样奉观察,于2008-03/10在中南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系实验室完成.对象:湖南怀化地区的一个Goldenhar综合征家系中目前存活的3代20人及4例Goldenhar综合征散发病例及其父母.方法:收集Goldenhar综合征家系20人及4例散发病例及其父母外周血样品进行淋巴细胞分离,以EB病毒转化淋巴细胞,并加入环孢素A抑制T淋巴细胞生长,每个血样采用两线同时培养,转化后进行细胞株的冻存和复苏,检测其建系前后的遗传稳定性.主要观察指标:光镜观察B淋巴细胞的转化情况.细胞冻存后复苏成功率及染色体G带分析情况.结果:培养1周左右,可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B淋巴细胞明显母细胞化,细胞明最增大,细胞周边可见明显的胞质突起,形状各异,聚集成团.约15 d后,可见白色聚集生长的细胞团,1个月左右细胞增殖形成生长密集的细胞集落.共建成Goldenhar综合征患者外周血永生细胞株8例,建株成功率100%,父母等家庭成员建系成功率为95.8%(23/24).所有建成的细胞系冻存1,3,6个月后复苏成功率为100%,经染色体G显带分析未见异常,表明建立细胞株的方法稳定.结论:实验成功建立了Goldenhar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  相似文献   

4.
EB病毒转化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永生细胞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保存家族性疾病家系成员特有的基因组资源,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物质基础。方法应用EB病毒(Epstein-BarrVirus)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建立永生细胞系,分别采用4种方法:(1)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法;(2)外周血淋巴细胞冻存转化法;(3)微量全血转化法;(4)微量全血冻存转化法。结果4种方法建系结果分别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培养20株;外周血淋巴细胞冻存转化培养4株;微量全血转化培养4株;全血冻存转化培养4株,总计32株建系均获成功。成功转化的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多样,增生的细胞多聚集成团。所有的细胞株冻存后复苏的成功率为100%。结论该研究提供了家族性疾病永生细胞系的建立方法,同时也为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家族性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DNA材料。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EB病毒转化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家系患者B淋巴细胞株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探索凋亡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到4个SLE家系,共20个成员,其中SLE患者8人,用EB病毒对其家系成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了转化建株,流式细胞仪等鉴定其表型;采用荧光标记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了凋亡相关基因sFas、Fas和Bc l-2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了SLE家系“永生型”淋巴细胞株,建株细胞表达CD20,而不表达CD3,且具有抗体分泌功能,为B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sFas、Fas和Bc l-2 mRNA的表达在SLE家系的患者和非患者成员之间均未见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347±0.238 vs 1.222±0.215,8.929±2.572 vs 7.454±1.367和5.296±1.422 vs 5.534±1.495,P>0.05)。结论凋亡相关基因sFas、Fas和Bc l-2等可能不是SLE的易感基因,其在SLE的发病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g A分子异常是Ig A肾病发病始动因素。外周血B淋巴细胞是产生Ig A分子的主要细胞。因从外周血中分离出来的B淋巴细胞数量有限,限制了体外细胞学进一步机制研究的开展。近期有学者发现EB病毒转化可使B淋巴细胞获得永生化的增殖,同时保持Ig A1分子糖基化水平不受影响,因此可作为开展糖基化异常Ig A1分子产生机制研究的体外细胞模型。近期Ig A肾病的一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提示增生诱导配体(APRIL)是Ig A肾病的发病易感基因。本文旨在探讨EB病毒转化细胞模型是否可用于探讨APRIL参与Ig A肾病发病的机制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3例个体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进行EB病毒转化,获得永生化B淋巴细胞后,经APRIL处理后检测培养上清中Ig A的浓度。同时,从1例健康对照中分离获得原代B淋巴细胞,给予APRIL处理并检测其产生Ig A的水平。结果我们的研究发现APRIL可显著上调原代B淋巴细胞产生Ig A的水平(294.3±35.7ng/ml vs.368.2±36.2ng/ml,P=0.043),但对于EB病毒转化后获得的永生化B淋巴细胞产生的Ig A水平无影响(各剂量浓度1.56~200ng/ml下,P值均大于0.05)。结论本研究发现EBV病毒转化的永生化B淋巴细胞,在APRIL对其影响Ig A产生方面,具有与原代B淋巴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因此,当开展APRIL在Ig A肾病发病中的机制探讨时,EB病毒转化后的B淋巴细胞不是合适的体外细胞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克隆性转化的实验方法,为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增殖病的早期诊断、分类、预测转归提供客观的判断指标。方法:采集5例成人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EBV+LPD)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另采集4例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外周血标本作为阴性对照,3例急性NK细胞白血病(ANKL)的外周血标本作为阳性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淋巴细胞免疫表型、RT-PCR检测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Southern blot方法鉴定EBV末端重复序列(TR)多态性,对患者外周淋巴细胞进行了克隆性分析。结果:在5例EBV-LPD患者中,FCM仅检测出1例TCRVβ表型呈克隆性;RT-PCR检测TCRVβ时在IM患者均检测出TCR受体基因重排阳性,在5例EBV-LPD患者中检测出4例阳性;在5例EBV+LPD患者中1例检测有单克隆条带,2例检测有寡克隆条带。结论:流式细胞术表型分析的敏感性较差;TCRVβ重排不能区分反应性克隆和转化型克隆;而EB病毒末端重复序列克隆性鉴定的方法,能够更客观特异地反应EB病毒相关淋巴细胞增殖的克隆性转化,有助于改善疾病的早期诊断、分类及预测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8.
EB病毒相关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由于EB病毒与肿瘤的关系极为复杂且存在争议,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LCLs(1ymphoblastoidcelllines)没有肿瘤形成过程中的复杂因素,从而成为了研究EBV介导的细胞永生化的最佳模型。本实验旨在建立EBV原型株相关的永生化淋巴母细胞系,为后期LCLs的端粒酶活性及其体内外成瘤性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利用体外培养B95.8细胞产生EB病毒原型株感染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传代得到5株EB病毒相关淋巴母细胞,并用RT-PCR对其进行了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面标记以及核型的鉴定。结果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能不断传代,能表达EBV基因,具有成熟B细胞表面标记;细胞传代过程早期未发生核型改变。结论建立了5株永生化细胞株,分别为LCL1—5、LCL2-5、LCL3-5、LCL4-30、LCL5-30。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为唐氏综合征的基因诊断提供标准品。方法采集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采用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加环孢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的技术,建立永生淋巴母细胞系。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其建系前后的遗传特性及稳定性。结果建系成功,经过传代、冻存和复苏,建系后第10代染色体核型和DNA标志未发生改变。建系前后染色体核型均为47,XX,+21。多重荧光相对定量PCR鉴定,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原代细胞和转化后第10代细胞株的△Ct值均在-2.55±3s范围内,与正常对照相比△Ct值范围无重叠。21号染色体上的STR基因座D21S11多态性分析表明,唐氏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原代细胞和转化后第10代细胞株均有同样的3种基因型。结论染色体核型和DNA分析表明,唐氏综合征患者永生细胞系建立前后遗传特点一致,且稳定,可用作基因诊断试剂盒产品质量检测、质量控制的标准品。  相似文献   

10.
从一例患低分化的原始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患者的骨髓,分离培养出具有特殊性质的新细胞系(K-LL-3)并在软琼脂培养基上传代一年余。K-LL-3细胞系与患者原发肿瘤在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方面极其相似。但该细胞的生长性质、染色体、细胞表面受体和EB病毒的研究与非恶性类淋巴母细胞系有明显区别:K-LL-3细胞EB病毒阴性,有伪二倍体46XY核型、不能分泌免疫球蛋白,不具备表面免疫球蛋白。而非恶性类淋巴母细胞系(LCL)具有二倍体的核型、EB病毒阳性、有表面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建立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患者的扬瘁库,分析其临床应用及遗传学研究的1介值。方法收集NF2患者病例资料并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绘制家族系谱图并建立信息资料库;采集NF2患者及家族高危成员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浆、血清及淋巴细胞分别保存;术中获取新鲜肿瘤组织15min内存入液氮中,部分组织制作成石蜡标本;提取肿瘤及淋巴细胞标本中的DNA,质检并保存,采用PCR—DNA测序方法进行NF2基因突变分析。结果已将293例患者信息纳入资料库,并完成定期随访;收集肿瘤冰冻标本72例,肿瘤石蜡标本275例,血液样本80例;外周血及冰冻肿瘤组织提取DNA的OD260/280值在1.80-1.86之间,198例石蜡样本提取的DNA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1700~2500bp之间,能满足分子遗传学研究的需要。结论NF2标本库的建立可为症状前基因筛查、遗传规律分析及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标本来源。  相似文献   

12.
转化型淋巴瘤(transformed lymphomas,TL)的诊断和治疗,是病理医师和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实际上,各种低级别淋巴瘤转化为侵袭性更强的高级别淋巴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理变化,且常伴随着一个侵袭性的临床过程,并导致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病例的不断积累和研究方法的不断改进,人们对TL的发生率、转化机制、转化的风险因素及治疗和预后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但转化的发生非常复杂,在低级别淋巴瘤发生转化前具有多种细胞遗传学异常,至今尚无有效的生物学或遗传学参数预示发生了转化。本文对近年来TL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介绍。一、TL概况TL最早由Gall等[1]于1942年首先提出。随后Rappaport等[2]于1956年详细描述了淋巴瘤的转化。尽管目前尚无TL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抗EB病毒衣壳抗原IgM抗体(VCA-IgM)、EB病毒衣壳抗原IgG抗体亲合力指数(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儿童EB病毒现症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该院儿科收治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EB病毒VCA-IgM为阳性的2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EB病毒DNA,ELISA测定RAI,人工计数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将标本分成EB病毒DNA阳性组和EB病毒DNA阴性组,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非参数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比较独立检测和联合检测各项指标在EB病毒感染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EB病毒DNA阳性组的VCA-IgM、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高于EB病毒DNA阴性组,RAI低于EB病毒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CA-IgM、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三者均与EB病毒DNA相关(P0.05)。VCA-IgM、RAI、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三者单项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3、0.844、0.87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75,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诊断EB病毒感染的相关指标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最具有诊断学意义,优于VCAIgM、RAI,三者联合检测优于单项检测,有助于EB病毒感染及其他合并感染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4.
三个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临床遗传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瘢痕疙瘩的遗传学发病机制及遗传模式尚不清楚,探索瘢痕疙瘩的临床遗传学特征是其致病基因定位和克隆等进一步研究的前提和基础.目的:分析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临床遗传学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调查分析,2008年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整形外科门诊、福建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和福州市皮肤病防治院整形外科门诊完成.对象:3个瘢痕疙瘩家系分别发现于1999,2005,2008年,分别来自福建莆田、福州和南平地区,均为汉族.4代家系1个,3代家系2个;男32人,女30人,共62人.方法:收集自1999年以来所发现的3个无亲缘关系的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临床资料、比较发病特点、绘制家系系谱和分析遗传模式以说明其临床遗传学特征.结果:这些瘢痕疙瘩家系以青春期发病为主,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杂合体即可发病,双亲之一发病其半数子女可能发病;3个瘢痕疙瘩家系发病13人,可疑发病1人,2个未发病肯定携带者,1个未发病可疑携带者;3代发病家系1个,2代发病家系2个;瘢痕疙瘩性状存在间断传递、外显不完全现象;临床表型存在个体差异.结论:汉族瘢痕疙瘩家系的遗传模式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外显不完全,表现度存在差异,并具有延迟显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肺纤维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丰丰  张启崑  万毅新 《新医学》2003,34(11):715-716
1引言国内、外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构成一个复杂的细胞外信号转导分子的网络系统及链式反应关系犤1犦,导致了一共同的病理特点即炎症细胞浸润(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增生和间质结缔组织沉积为特征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beta,TGFβ1)在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TGFβ1的简介2.1来源TGFβ1属TGFβ超家族,由Derynck于1978年从小鼠肉瘤病毒转化的3T3细胞无血清培养液中分离得到,由于能使正常成纤维细胞的表现类型发生转换,故由Mo…  相似文献   

16.
家族性2型糖尿病162个家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可用于系统研究 2型糖尿病 (T2 DM )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的高发家系人群 ,探索家族性 2型糖尿病的遗传方式。方法 已诊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糖尿病先证者 175个进行 3代家族史和血统成员的调查研究 ,全部非糖尿病患者采血做OGTT确认 ,排除 1型糖尿病、MODY型和线粒体遗传阳性家系 ,最终筛选出具有 2个或 2个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系 162个 (共 898例 )。全部家系成员均检查血糖、血脂、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结果 有 2个T2 DM患者的家系 91个 ,占5 6 2 % ;有 3个T2 DM患者的家系 61个 ,占 3 7 7% ;2代均有T2 DM患者的家系有 15 1个 ;3代均有T2 DM患者的家系 11个。先证者一级亲属 3 69人 ,其中患 2型糖尿病病 2 61例 ,占一级亲属的 70 7% ;先证者的同胞 2 78例 (不包括先证者 )中 ,有 2型糖尿病患者 12 6例 ,占 45 3 % ,同胞患病率是其配偶的 6 1倍。在 162个家系中未观察到有统计学意义的母系效应 ,男女两性的患病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有家族史的 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其发病与遗传密切相关 ;其遗传方式不完全支持多基本因遗传 ,似支持孟德尔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相似文献   

17.
精神发育迟滞 (MR)或智能发育不全是指 18岁以前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受阻 ,以智力低下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本文对 2 2 9例MR患儿进行了细胞遗传学研究 ,以探讨MR的病因。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对 1985~ 2 0 0 1年 8月前来本院遗传咨询门诊就诊的 2 2 9例 0~ 14岁 ,中、重度以上智力低下的MR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查及家系调查。1.2 方法 按本院常规染色体检查方法 :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 ,常规制片 ,G显带计数 30个分裂相 ,分析3~ 5个核型 ,发现嵌合体者 ,计数分析 10 0个核型。2 结果2 2 9例中染色体异常者 88例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EB病毒转化的淋巴母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的稳定性。方法采用EB病毒感染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中的B淋巴细胞,形成的淋巴母细胞(LCL)经过6个月的传代培养,通过核型分析比较淋巴母细胞染色体在培养前后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4株染色体正常的LCL培养6个月后染色体无明显差异,1株染色体异常的LCL在传代培养过程中退化死亡,1株LCL培养6个月后染色体出现了亚二倍体和超二倍体。结论核型正常的LCL在传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选择核型正常的LCL有助于建立稳定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19.
作者建立了2株分泌人单克隆抗-D的异种杂交瘤细胞株。从一男性献血者采集淋巴细胞,之前他已经数次D阳性红细胞免疫,最后一次加强免疫是约4年前。该淋巴细胞经EB病毒转化为能分泌抗-D的淋巴母细胞样细胞,将其与鼠浆细胞瘤细胞系(X63-Ag-653)融台,用微孔凝集试验进行筛选。异种杂交瘤细胞和转化细胞均经有限稀释法克隆。 用于检测的红细胞为3例R_1r型,即rr,r′r′和r″r″,在37℃进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骏(IAGT),以  相似文献   

20.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主要病理生理本质是:(1)其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2)出现粒系、红系和巨核细胞系的一系或多系发育异常;(3)表现为无效造血,外周血可见一系或多系的血细胞计数减少。因此,MDS的诊断要抓住3个关键词,即(1)血细胞计数减少;(2)发育异常(从广义的细胞形态学分析及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等方法确证细胞发育异常的表现);(3)克隆性造血(应用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寻找克隆性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