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硬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法劈核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实施小切口非超乳手法劈核手术210例和超声乳化手术161例,同期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共371例,比较术后视力、术后散光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1周和3个月,患者的并发症、术后视力和散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水肿在术后1周均消退。结论:小切口非超乳手法劈核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较超声乳化方法更易掌握。与超声乳化相比,远期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非超乳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治疗白内障中的疗效及危险因素,找到一种较为合适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我院眼科治疗的102例(124眼)白内障患者,其中非超乳小切口手术70眼,超声乳化吸除术54眼.对比观察两种手术的疗效及术中并发症.结果 非超乳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手术疗效、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在远期均无显著差异,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起效时间方面有优势.结论 受手术条件和成本所限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更易于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应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以及点状检影镜、圆柱镜检影法验光对近视散光388例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前行散光轴位的测定,结果表明两者散光轴位符合344只眼,占85.1%。这说明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仪确为测量散光轴位的有用工具,为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前验的准确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白内障术后视力改善的基础上,追求更清晰、舒适的视觉质量。如何矫正术前即存在的角膜散光以及如何让患者术后尽大可能摆脱眼镜的困扰,这些临床问题亟待回答。白内障手术同时矫正散光的方法有:透明角膜切口矫正散光法、松解性角膜切开术、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及飞秒激光辅助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矫正角膜散光。本文简要介绍这些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不同切口方位对散光的影响,从机制上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因素。方法白内障60例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组选择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轴向切口方位,对照组选择于水平子午线轴向切口方位。结果术前两组之间散光较均衡,两组间散光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平均角膜散光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散光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散光均随时间推移而减小。术后1个月,治疗组散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散光仍高于术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散光轴位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顺规为83.3%,术后1个月顺规为66.7%;对照组术后第3天顺规为86.7%,术后1个月顺规为73.3%。术后3 d与1个月,两组差别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因素众多,选择切口方位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轴向能有效地减少术后角膜散光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白内障手术技术的改进,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由于手术切口小,术中容易控制前房深度,术后并发症少,散光程度轻,切口愈合快等优点,在广大基层医院得到推广和使用.我院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10月,对152例(共160眼)患者进行了非超乳小切口手术,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上方角膜缘后直切口,进入前房后连续环形撕囊或截囊,水分离核后,晶状体圈匙摘出晶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1周视力≥0.5者68眼(66.02%),术后1个月视力≥0.5者90眼(87.38%).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适合基层医院应用.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眼科疾病。随着白内障手术由复明手术向屈光手术的转变,排除术后并发症及其他眼部病变的情况,影响术后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角膜散光,因其发生率较高,引起了国内外临床研究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介绍造成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形成,角膜散光是由于入射光线在角膜各经线上显现不等折射而造成的。然后阐述造成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因素,包括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切口的大小、位置、形状,缝合方式及力度。最后介绍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控制及矫正,包括术中的控制及治疗与术后的控制及治疗。通过对白内障术后患者角膜散光的临床研究,对有效治疗白内障以及提高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拉坦前列素(术后开始每晚睡前应用,每次1~2滴)辅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测定患眼视力、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变化、闪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异常眼压率,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患眼视力、闪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更高,而破裂时间与基础泪腺分泌则更低(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异常眼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应用拉坦前列素辅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前后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的准确性和相关性.方法对在我中心接受 LASIK手术69例123 眼,在术前和术后一个月进行客观验光(NIDEK ARK-700)和主观验光(RODENSTOCK综合验光头),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LASIK术后,客观验光的准确性较术前下降,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测量结果的差值明显增加;术前近视度越高,术后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测量结果的差别越大.在测量散光中,术后1月,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测量散光的差值明显增加,客观验光不能准确测量散光的量和轴向.结论 LASIK 术前用自动验光仪进行的客观验光可靠性较高,与主观验光法测量屈光不正的结果接近;术后,客观验光的准确性较术前下降,不能有效评判屈光不正的性质和量.  相似文献   

11.
双手微小切口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是具有切口微小(1.6-2.0mm)、操作更灵活、前房稳定性更好、手术热损伤小、对硬核的碎核能力优于激光乳化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程度轻等优点.该手术减少热损伤,实现了"冷超声".双手微小切口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为白内障手术的巨大进步.由于此手术技术要求高,护理人员不但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还要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表面麻醉[1]下行透明角膜切口,对138例(168眼)老年性、并发性、发育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起声乳化摘除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 术后第一天裸视力0.4以上者157眼(93.45%);术后第一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152(90.48%);术后第一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156眼(93.48%).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具有切口小、术程短、术后散光小、裸眼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能在表面麻醉下安全操作,可门诊手术的优点[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成人近视患者自动电脑验光、视网膜检影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三者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的差异,探讨其在成人近视验光中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64例(328只眼)成人近视患者进行电脑验光、检影验光和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将三种验光方法测得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等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配时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电脑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5.2104±2.1450)分别与检影验光和主觉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分别为-3.0122±1.9984和-2.9604±2.028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脑验光测得的柱镜屈光度(-1.0888±0.8182)和散光轴位(148.2895±49.9303)分别与检影验光和主觉验光测得的柱镜屈光度(分别为-1.1250±0.8221和-1.0592±0.8030)和散光轴位(分别为149.5395±50.2074和149.7368±50.1258)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检影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与主觉验光测得的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成人近视验光中.电脑验光只能提供大致的屈光不正范围,而医学检影联合综合验光仪主觉精调才是最准确、最可靠的验光方法.  相似文献   

14.
黄立梅 《医学信息》2010,23(15):2884-288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表面麻醉[1]下行透明角膜切口,对138例(168眼)老年性、并发性、发育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第一天裸视力0.4以上者157眼(93.45%);术后第一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152(90.48%);术后第一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156眼(93.48%)。结论透明角膜切口具有切口小、术程短、术后散光小、裸眼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能在表面麻醉下安全操作,可门诊手术的优点[2]。  相似文献   

15.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旋 《医学信息》2010,23(1):118-119
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00例(396眼)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并发症及并发症的处理情况。结果术中并发症:后囊破裂16眼(4.04%),均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无晶状体移位发生。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56眼(14.14%),术后一周内药物治疗水肿消退。前房炎症反应26眼(6.57%),袁现为房水混浊、纤维素性渗出,药物治疗3-7天内消退,本组无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人工晶状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8mm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3.0 mm小切口Phaco联合折叠式晶状体植入术(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IOL)治疗,实验组接受1.8mm微切口预劈核Phaco联合折叠式IOL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7 d、30 d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角膜地形图散光及角膜内皮计数变化、泪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0 d视力(LogMAR值)和角膜内皮计数、两组术后7 d和30 d眼压及ACD、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7 d视力(LogMAR值)和术后7 d、30 d角膜地形图散光、术后7 d、30 d泪液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术后7 d角膜内皮计数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小切口Phaco联合折叠式IOL或微切口预劈核Phaco联合折叠式IOL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均能有效改善眼压及ACD,安全性高,但前者于短期内提高视力、稳定角膜内皮计数、改变角膜地形图散光、减轻炎性反应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60例白内障患者施行巩膜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第1天裸视力≥0.5者为52%,术后第7天裸视力≥0.5者为75.5%,术后1个月裸视力≥0.5者为85.5%。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50±0.52)D,术后1个月为(0.95±0.26)D,术后3个月为(0.55±0.20)D。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18.
黄晓玲 《医学信息》2006,19(4):660-661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的白内障摘除术后虹膜瞳孔变化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自2002年3月~2003年3月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55例57眼虹膜瞳孔近期变化的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的虹膜及瞳孔变化的并发症占33%。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引起虹膜,瞳孔近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术中瞳孔缩小,器械反复进入前房过多刺激损伤虹膜,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人工晶体襻未植入囊袋内,术后虹膜炎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现代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及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后对视神经纤维层、黄斑区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4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予以现代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者患者临床总有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黄斑区、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2个月两组患者黄斑区厚度均明显增厚,对照组厚度大于观察组(P0.05);术后6个月恢复正常厚度。对照组术后第1天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明显薄于观察组,术后1周恢复正常厚度;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现代小切口囊外摘除术与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疗效相当,现代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对视神经纤维层、黄斑区厚度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20.
对25例28眼先天性及外伤性白内障采用睫状体扁平部小切口,以角膜缘的2.5~35mm较为合适。术中损伤睫状突及玻璃体脱出的机会较少,角膜内皮细胞,术后园瞳孔。此手术方法可减少术后散光,不影响角巩膜缘部的生理功能,不失为治疗先天性及外伤性白内障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