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围术期呼吸道的管理。方法 对55例婴儿先心病围术期呼吸道管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本组55例患儿,2例死于低心排合并。肾衰,其余均痊愈出院,治愈率96.4%。结论 先心病婴儿经过精心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明显减少了肺部并发症,提高了婴儿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风湿性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房肌内游离钙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风湿性心脏病 (RHD)窦性心律 (SR)和心房颤动 (AF)患者及先天性心脏病(CHD)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细胞内游离钙 (Ca2 + )浓度的比较研究 ,探讨心房肌细胞内Ca2 + 超载是RHDAF的原因还是结果。 方法 用酶解法获得人心房肌单个细胞 ,以Fluo 3为指示剂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测量细胞内游离Ca2 + 浓度。 结果 RHDAF组心房肌细胞内Ca2 + 浓度明显高于SR组[(5 17± 98)nmol/L对 (2 6 2± 6 5 )nmol/L ,P <0 0 1];RHDSR组心房肌细胞内Ca2 + 浓度明显高于CHD组[(2 6 2± 6 5 )nmol/L对 (137± 4 5 )nmol/L ,P <0 0 1]。 结论 RHDSR患者心房肌细胞内已经存在Ca2 + 超载 ,是AF的易发因素 ,而RHDAF患者心房肌细胞内Ca2 + 浓度进一步升高 ,提示钙超载既是AF的原因也是结果。  相似文献   

3.
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116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介绍胸骨下段小切口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经验体会。  方法 :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 ,部分劈胸骨 ,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 116例 ,年龄 3个月~ 5 0岁(5 .7± 6 .8)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 6 6例 ,房间隔缺损 33例 ,法乐四联症 13例 ,肺动脉闭锁、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及冠状静脉窦无顶综合征各 1例。  结果 :全组 1例二次开胸止血 ,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  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可采用胸骨下段小切口、部分劈胸骨入路 ,创伤小、恢复快、美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生儿和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偏低发生状况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月龄不大于6个月,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接受了万古霉素治疗并监测了万古霉素稳态谷浓度≥1次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儿一般情况,稳态血清谷浓度,使用万古霉素前及使用期间血肌酐浓度,手术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39例,检测次数为41例次;日龄(75.51±44.06)d,体质量(4.15±1.07)kg。2组患儿的性别、日龄、体质量,万古霉素使用前和使用期间血肌酐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浓度组与达标浓度组患儿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2.30)μg/mL vs.(15.92±3.52)μg/mL,t=-10.759,P=0.000)]。结论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偏低的发生率为63.4%,应注意监测万古霉素血清谷浓度。  相似文献   

5.
【】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下行先心纠治术的婴儿进行保护性肺通气的临床可行性及效应。方法 20例选择性体外循环下主动脉阻断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术的婴儿(≤1岁),术中行小潮气量通气,体外循环停机后行肺复张,并监测压力-容量环和肺动态顺应性确定最佳PEEP值通气至术毕。监测保护性肺通气过程中基本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体外循环停机超滤后(T1)、肺复张后(T2)及出手术室前(T3)患儿氧合指数(PaO2/FiO2)、气道峰压( Ppeak) 、肺动态顺应性(Cdyn)、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Pa-ETCO2、肺内分流率(Fshunt)。结果 所有患儿基本生命体征指标均处于正常稳定范围,无严重不良反应。T2较T1时,PaO2/FiO2、Cdyn增加(P<0.01),A-aDO2及Fshunt减小(P<0.01),Ppeak降低、Pa-ETCO2减小P<0.05)。其中,PaO2/FiO2、C、A-aDO2及Fshunt的改变效应可维持至T3。 结论 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安全地应用于婴儿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并可改善患儿体外循环后氧合、肺顺应性,弥散功能、及通气血流比,降低气道阻力,减小肺内分流。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监护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阶段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早期预后,总结术后监护方法,提高监护质量。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于我院行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的新生儿142例(男性113例,女性29例),年龄11h~30d,平均(13.87±9.46)d;体重1.8~4.5(3.35±0.50)kg。根据手术年份将全组病例分为2组:A组(40例,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B组(102例,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施行根治手术114例,姑息术28例,延迟关胸70例(50%)。结果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8~1080(138.69±161.16)h,监护室滞留时间2~56(10.73±8.66)d。全组死亡12例(8.4%)。低心排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以及感染的发生率B组明显低于A组(P<0.05,P<0.01);术后气管插管时间≤72h、监护时间≤7d的比例B组显著高于A组(P<0.05)。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急性肾衰率、再插管率以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心排综合征、肺炎以及呼吸功能不全是造成本组呼吸机辅助通气和监护滞留时间延长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低心排综合征、保持内环境平衡以及呼吸管理,有助于提高新生儿术后监护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的术后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封堵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封堵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中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护理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后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有效率,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的发病率约为0.7%~0.8%,我国每年有近15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先心病患者由于传导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引起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对心脏组织电生理特性产生不良影响,在病程进展及治疗过程中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外科矫治术与经皮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先心病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均可致新的心律失常。文中就近年来对先心病术前及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的发病率约为0.7%~0.8%,我国每年有近15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先心病患者由于传导系统先天发育异常引起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对心脏组织电生理特性产生不良影响,在病程进展及治疗过程中常合并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外科矫治术与经皮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先心病的主要方法,但术后均可致新的心律失常.文中就近年来对先心病术前及术后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文献报道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母亲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危险因素。该文的目的在于研究IDDM母亲所生婴儿的先天性心脏病(CHD)及其类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急性肾损中的作用。方法 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武汉亚洲心脏病先心病区收治的年龄小于6月行先天性心脏病根治后的238例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匹配队列研究。记录相似基线和人口特征两组患儿,记录比较是否接受右美托咪定治疗急性肾损伤发生率、术后连续3天肌酐值和术后第2天液体超负荷值;比较两组患儿30天死亡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发生急性肾损伤患儿的的影响。结果 接受右美托咪定治疗婴儿心脏术后患急性肾损伤机率更低、风险更小、整体术后48小时液体超负荷值更低;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接受右美托咪定治疗可以减少急性肾损伤发病率,减少术后液体超负荷,并不影响患儿的整体临床结局,需要更开展前瞻性研究进一步的确认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在胚胎及胎儿发育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引起的心脏及血管的各种畸形,最常见的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其中房间隔缺损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和小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新生儿和小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的必要性及提高手术疗效的措施。方法收集新生儿和小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55例的急诊手术资料,男性35例,女性20例。患儿术前有反复肺炎心衰史或持续缺氧发作,其中动脉导管未闭(PDA)合并肺动脉高压(PH)3例、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34例、室间隔缺损(VSD)合并房间隔缺损(ASD)8例、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严重肺动脉狭窄(PS)合并房间隔缺损4例、法洛四联症(TOF)2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并发气胸3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拔管后再插管3例、低心排2例、术后早期严重心功能不全合并有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3例,常规治疗下仍少尿或无尿,持续3-5h,肺内渗出增多,中心静脉压进行性上升,均行腹膜透析治疗。全组病例51例痊愈出院,死亡4例。结论新生儿和小婴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急诊手术效果较好。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合适的体外循环方法及手术方案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1990年5月至1996年5月施行的93例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处理。患儿平均月龄8.66±3.42个月,平均体重7.52±1.97公斤。麻醉诱导主要采用氯胺酮760±2.60mg/Kg肌注,静注芬太尼13.59±6.00μg/Kg,潘库溴铵0.17±0.07mg/Kg后行气管内插管。麻醉维持则采用大剂量芬太尼(41.17±16.90μ/Kg)为主的静脉复合麻醉,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我院 10年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共发生CAVB 6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 6例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4~ 8岁。心内膜垫缺损 3例 ,室间隔缺损 2例 ,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 1例。术前心电图均示窦性心律 ,同时伴有心内传导阻滞 ,其中合并I°房室传导阻滞 2例 ,右束支不全阻滞 2例 ,左束支不全阻滞 2例。全组患者均在低温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正术。其中 4例复苏后即出现CAVB ,经 2次转机 ,重新进行心内矫形矫正 ,再次复苏后 3例恢复为窦性心律 ,1例仍为CAVB。另外 2例心脏复苏时为窦性心律 ,分别于术后 13…  相似文献   

16.
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心律失常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12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室间隔缺损86例,房间隔缺损34例)在心脏直视缺损修补术后转入监护室持续心电监护,随时描记标准12导联心电图,了解发生心律失常的类型及预后。结果:59.2%(67/120)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室缺修补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占47.5%,以右柬支传导阻滞为主;房缺修补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14例,占34例的41%,以阵发性室上速和右柬支传导阻滞为主。结论:先心病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情况与缺损部位,手术方式、路径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状况有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纳入2008年5月~2012年12月期间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先心病手术发生术后大出血的患者25例,出血量均>15ml/kg,其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1个月~12岁,体重4.8kg~36.7kg.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的手术方法、主动脉阻断和转机时间、记录术后出血量并总结止血措施.结果 出血原因依次为:止血不彻底(40%)、肝素未完全中和(24%)、凝血物质减少(20%)和创伤(16%).处理方法包括,加强血流动力学及引流量的监测,补充凝血物质,彻底中和肝素,必要时二次开胸止血.2例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余均治愈出院,治疗总有效率为92.0%.结论 在体外循环实施先心病手术的过程中应积极调整凝血功能,彻底中和肝素,术中细致操作、彻底止血,以防止术后出血,必要时应及时二次开胸止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3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患者,应用Swan-Ganz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指出血液动力学监测对了解术后早期患者心功能改变及合理治疗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监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525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患儿进行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其中21例培养出致病菌。这21例中绿脓杆菌12例(57%),感染发生率4.0%。由于早期发现致病菌,及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死亡率为零。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骨密度变化与血清游离钙的关系钱进李亚真吕培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210029)50岁以上的人几乎都有骨量减少,老年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骨病之一,本文对老年离退休干部进行了研究,分别测定了他们的骨密度、血清总钙、血清游离钙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