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新安医家吴澄所著《不居集》中有关血证论治的医论、医案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吴澄辨治血证的学术特色。其将纷繁复杂的血证病因、病机归纳为血证八法统纲来以点明血证病机;用易学理论帮助理解血证病机,医易互参,颇具特色;着重阐发血证亦可源自外损,不惟内伤,其中风寒为病者最多;强调血证治疗各法中均需顾护脾胃,并创立"理脾阴"一说;气为血帅,尤重于理气治疗血证,如补中气、温阳气、行气滞、降气逆;治疗血证有因肝气逆、肝火上炎者,强调不妄用苦寒,以免伐肝。  相似文献   

2.
通过整理新安医家孙一奎《赤水玄珠》中治疗脚气病的57个效方,提炼孙氏治疗脚气病的核心药对,分析其辨治脚气病的药物配伍特色。其认为脚气病的发病有风、寒、湿、热、虚等因素,诸邪常合而致病,且易滞血成瘀,兼见大便不通、小便赤涩,更有脚气入腹、冲心及迫肺之变证,并根据病情变化分别确立了治疗策略。另外,孙氏善于将专效的核心药对灵活配伍,对脚气病的不同证型和不同时期病情变化起到针对性治疗,拓展了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安医家孙一奎重视《内经》《脉经》及张仲景脉法,从“肺朝百脉”的角度对《难经》及《脉经》中寸口脉诊的机制进行阐释;突破《内经》的脉学候具体脏腑等理论,创“证候推移指论”拓展寸关尺候脏腑的运用范围;从元气太极角度探讨人体生理气机之变化,与脉之相应,创“脾胃和平之脉”理论;将人迎气口诊法与遍诊脉法相结合,总结为人迎气口脉、冲阳脉、太溪脉,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4.
探析新安医家程从周血证诊疗思路。程从周所著《程茂先医案》集中体现了其诊疗思想和学术经验,其擅用人参、黄芪温补培元,属新安医学中的"固本培元派";运用温补的诊疗思想亦体现在其诊治血证多运用补中益气法,遣方用药以参芪益气养血。  相似文献   

5.
新安医家吴楚是新安医学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吴楚医案《吴氏医验录》几则血证医案,代表了吴楚诊治血证的水平,体现了吴楚血证诊治的特色,吴楚临证重视温补,善用补中益气法,注重脉诊,在血证的诊治中亦善用温补之品,认为血证以虚损为主,失血日久必虚。本文通过对《吴氏医验录》血证医案的分析,从而总结吴楚临证辨治血证多补血、摄血并举,重视温补脾肾的学术特色,以期为中医临床血证诊疗提供思路,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孙一奎的伤寒学术思想集中体现于《赤水玄珠·伤寒门》中,孙氏从理、法、方、药等方面阐发补充了仲景学说。其学术思想和贡献主要包括:论治伤寒,以"明证"为首务;阐发伤寒,援入儒易之理;拾遗补缺,充实四诊内容;扩充治法,重三焦命门元气;合法不执方,慎用寒燥淡渗;突破成规,创男子热入血室。  相似文献   

7.
通过《孙文垣医案》了解到孙一奎在临证辨治泄泻、脏腑虚损、气虚中满、气虚发热等杂病时辨治特色突出。指出因虚泄泻者,应温肾阳、益脾气,固本培元;对于脏腑虚损者,应以补养心肾为先,补泻并用;对于气虚中满者,应以温补下元为要,兼升清阳;对于气虚发热者,应甘温益气除热,健脾为本。  相似文献   

8.
汪机是明代著名新安医家之一,通过探析其《石山医案》13例血证医案以及《医学原理·血门》,总结其辨治血证的特色。汪氏认为血病之因有四:虚、滞、热、寒,治疗以补血调血为基本大法,妙用四物汤法,调营血助血运。临床治疗中,多用参芪归术之类甘温益气活血健脾,少佐引经药物,清泻脏腑经络之血热。同时汪氏还强调远色节食,养性存心。  相似文献   

9.
王勋结合运气阐释瘟疫,在理法方药上皆有创新。在病因上,引申三虚致疫理论,揭示不正之气为天虚的产物,侵袭人体即为疫毒;在邪气性质、传播途径及邪客部位上,受启于吴有性,提出瘟疫乃天地之疫毒,邪自口鼻而入,疫毒之邪伏于半表半里;在传变规律和发病类型上,遵张仲景六经辨证规律,认为寒邪首犯太阳,循经入里引动内火,为太阳、阳明合病。此外,其据江南地域特色提出水传播感邪途径,指出瘟疫因寒凉、停滞感疫邪起病,初时病机为“内滞、外邪盛”。其治疫以表里双解法为主,疏方遣药以轻简轻灵见长。王勋辨治瘟疫法可为现代疫病的中医辨治创新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叶桂与王旭高辨治血证的学术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总结吴生元教授辨治骨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及用药特点,分析挖掘骨关节炎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及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集就诊于吴生元教授门诊骨关节炎患者处方,双人校对审核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使用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用药频次统计组方规律,使用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无监督熵聚类、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分析挖掘方法等进行药物组合分析。结果 筛选处方395张,出现频次大于10的高频药物46味,温、甘性味药物最为常用,归脾、肺、肝、肾四经的药物最多。结论 吴生元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用药强调“调补中焦”和“甘温补虚”;在此基础上辨证选用,以病为核心、以症为辅助治疗骨关节炎,形成独特诊疗经验。  相似文献   

12.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具有多形性皮损的皮肤炎症反应,其病变机理复杂。中医的“血分”病变与湿疹关系密切,既往文献及临床报道表明,不同阶段的湿疹存在着血热、血虚血燥、血瘀的病变特征。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重视“从血论治”,可丰富湿疹辨证用药,为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对清代新安医家吴澄的医学著作《不居集》进行探讨。从形成背景、辨证纲领、治则治法等角度阐述吴澄的治血证八法理论,该理论充分、透彻,实用性强,对于临床各类出血证的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应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右归丸对阳虚型慢性肾衰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右归丸对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灌胃建立大鼠阳虚型慢性肾衰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右归丸组,观察3组大鼠24h尿量、尿比重、血中BUN及SCr含量、肾组织中ET-1及AngⅡ含量、肾病理的变化。结果:右归丸组大鼠血中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低于模型组,肾脏病理明显改善,血清ET-1、AngⅡ含量明显减少。结论:温补肾阳方剂右归丸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可作为治疗慢性肾衰的基础方剂。  相似文献   

15.
郭士魁先生是中国现代活血化瘀学术思想的奠基人之一,其活血化瘀理论与实践是张仲景与王清任等医家活血化瘀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发展。郭老创造性地将活血化瘀法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大大提高了冠心病的疗效,使活血化瘀法从此成为冠心病治疗最重要的治法。文章对郭老活血化瘀学术思想进行探析,希望能对中医临床活血化瘀法用药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赵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的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方法]通过跟随赵薇教授参加临床诊疗活动,收集整理赵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的病案,对赵薇教授关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及遣方用药之独特之处加以归纳总结,并列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赵薇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不孕症之病因虽杂,然究其根本,多与"虚""郁""瘀""痰"相关,当以"补、消"为大法,同时根据女性生理周期变化特点,分期论治,注重"治未病"思想,中西医结合,辅以情志疏导。所举验案中患者诊断为不孕症,辨证为肾虚血瘀,经后期予滋阴健脾补肾治疗,以促卵子排出;月经期养血疏肝、温补肾阳,助经血运行;妊娠期以中药护胎方加减安胎治疗,周期论治获得良好效果。[结论]赵薇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不孕症,强调补虚除邪,分期论治,先调其经,而后有子,同时注重"治未病"及情志调节,收效颇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孙光荣教授秉持中医药文化"以人为本、和谐平衡、效法自然、济世活人"的核心理念,治学、行医既讲求正本清源,又善于开拓创新,辨证施治注重"存正抑邪,护正防邪,扶正祛邪"。孙老强调"气血中和"在人体中的重要性,"气血中和"是一个人体平衡协调的状态,是一种健康的状态。临床思辨注重"调气血,平升降,衡出入"。认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机为:气血失和,脾虚湿蕴,治疗注重平调气血,运脾化湿。  相似文献   

18.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不利津熬为痰,血滞为瘀,而构成痰瘀的相关性,临证中辨久病之"瘀"和怪病之"痰"时应当将两者联系起考虑从肝论治,突出调肝以治痰瘀互结证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健脾活血法治疗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脾虚血瘀是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病机,健脾活血法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