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卡介苗膀胱内灌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膀胱癌术后高复发率是泌尿外科医师颇感棘手的问题。随着分子免疫学的深入研究 ,术后采用卡介苗 (BCG)膀胱内灌注已成为防止浅表性膀胱癌复发的有效手段之一〔1〕。我院自 1999年 10月以来已对 32例浅表性膀胱移行细胞癌术后行BCG膀胱内灌注治疗 ,为了解治疗有效性 ,在灌注前后检测尿白介素 - 8(IL - 8) ,并定期进行膀胱镜复查。现将BCG膀胱内灌注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例 ,其中男性 2 2例 ,女性 10例 ,年龄 2 9~ 81岁 ,平均 5 8岁。 32例中按TNM分期Ta12例 ,T12 0例。按WHO分级 ,G119…  相似文献   

2.
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3例浅表性膀胱癌长期用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预防术后复发,随访1~8年,平均42个月,总有效率为72%。表明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无骨髓抑制的全身副作用,持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对 43例浅表性膀胱癌长期用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预防术后复发。随访 1~ 8年 ,平均 42个月 ,总有效率为 72 %。表明丝裂霉素C膀胱内灌注无骨髓抑制的全身副作用 ,持续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BCG—PSN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紫庭  黄德 《湖南医学》2001,18(4):281-281
  相似文献   

5.
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复发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钊华  宋桂敏  高波   《中国医学工程》2011,(5):89-89,91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复发率。方法对1998-2010年我院228例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后药物膀胱内灌注治疗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228例患者均随访到2年,Ⅰ组实际随访62例复发率14.5%;Ⅱ组实际随访57例复发率14.0%;Ⅲ组实际随访45例复发率15.6%;Ⅳ组实际随访64例复发率12.5%.四种药物灌注治疗膀胱肿瘤复发率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常用的预防肿瘤复发的膀胱灌注的药物复发率无显著差异,因此在选择药物时可不必再考虑其疗效只可考虑药物的治疗时间、费用、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柔比星(THP)与卡介苗(BCG)交替灌注的化学免疫疗法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行THP与BCG交替灌注(48例)、Ⅱ组行THP灌注(40例)、Ⅲ组行BCG灌注(40例),随访5年,比较三组肿瘤复发率。结果随访18月5年,平均4.2年,三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8.3%(4/48)、17.5%(7/40)和20%(8/40),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复发率低于Ⅱ、Ⅲ组(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卡介苗交替灌注的化学免疫疗法明显降低了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复发率,优于单用化疗药物或免疫制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羟基喜树碱(HCPT)进行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保留膀胱手术治疗后的89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采用HCPT(10mg/20ml)进行膀胱内灌注治疗。结果 经平均随访27.9个月,89例患者中复发19例(21.3%),且并发症和副作用较小。结论 HCPT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较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少而轻。  相似文献   

8.
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系统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浅表性膀胱癌占据其中的70%~85%。而经尿道电切术是现阶段医学界公认的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金标准,但是切除肿瘤以后具有2年(14~71)%的复发率,故预防复发也至关重要。运用电切术加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显著并且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复发。本文对这种治疗方法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1993年 2月至 1999年 3月 ,我院应用表阿霉素膀胱内单次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2 1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膀胱癌 4 3例 ,均为初诊病例 ,男 37例 ,女 6例。年龄 4 1~ 76岁 ,平均 5 1岁。膀胱部分切除 18例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 RBt) 14例 ,单纯肿瘤切除或电灼术 11例。术后病理均提示膀胱移动细胞癌 ,临床分期 Ta2 1例 ,T1 2 2例。病理分级 G1 19例 ,G2 2 5例。随机分组 :表阿霉素组2 1例 ,丝裂霉素 C组 2 3例。1.2 灌注方法 :术后 1~ 7d开始灌注。表阿霉素组 :表阿霉素 80 mg和生…  相似文献   

10.
粟周全 《海南医学》2014,(15):2281-2283
目的:比较膀胱内灌注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CMMC)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上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接收进行尿道膀胱癌电切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肿瘤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吡柔比星组(A组)和丝裂霉素组(B组),每组各53例。A组采用THP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B组则给予CMCC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后的复发率,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复发率分别为5.66%、9.43%、11.32%,与B组的5.66%、15.09%、2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4个月后的复发率(11.32%)与B组(35.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经过1个月时间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为7例(13.21%)和10例(18.8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作为膀胱内灌注药物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与丝裂霉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复发率,也可以作为临床上的一线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1.
吴波 《四川医学》2012,33(12):2139-2141
目的探讨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尿道气化电切术治疗原发性肿瘤,观察组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采用丝裂霉素,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复发情况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术后3个月(2.50%VS 5.00%)和6个月(7.50%VS 10.00%)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12个月(10.00%VS30.00%)和24个月(17.50%VS 37.50%)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2.5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给予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可以有效预防肿瘤复发,安全性高,是一种有效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前、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C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48例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前、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C 40mg,术中用蒸馏水冲洗,将预防肿瘤复发放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结果:48例中有45例获(3~5)年随访,7例复发,复发率15.6%.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前、术后膀胱灌注丝裂霉素C 对预防肿...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卡介苗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小剂量卡介苗(BCG)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永不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4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应用小剂量BCG(60mg)膀胱内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结果 40例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无肿瘤复发33例(82.5%),复发7例,未见有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10例膀胱灌药后出现短时间轻度膀胱刺激症状。结论 小剂量BCG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满意,病人耐受性好,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予以吡柔比星膀胱灌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2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56例,常规灌注的28例为对照组,早期灌注的28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后予以吡柔比星早期膀胱灌注效果确切,可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与丝裂霉素进行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0月_2016年5月青岛大学医学院泌尿外科收治的84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7 d进行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药物为吉西他滨进行灌注,对照组为丝裂霉素,7 d/次,治疗56 d,此后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1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14%和38.1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吉西他滨进行膀胱灌注对于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预防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晓童 《吉林医学》2012,33(15):3260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TURBt)加汽化术(TVBt)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TURBt)加汽化术(TVBt)联合术后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癌38例。结果:38例肿瘤均一次切除,手术时间20~40 min,平均30 min。随访平均18个月,复发15例(39.5%),其中6例于1年内再次复发,9例2年内再次复发,复发病例均再次行TURBT加TVBt。结论:经尿道电切加汽化术联合术后膀胱灌注化疗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可重复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化疗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选择近4年的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TURBt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无菌蒸馏水50mL加吡柔比星30 mg,保留1小时后排出,1次/w ×8次后改为1次/m,持续1年);对照组单纯给予TURBt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留置尿管天数、复发率及并发症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35.0±10.4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34.1±9.2分钟,2组差异无显著性(t=0.3550,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天数3.2±0.6天,对照组留置尿管天数4.7±0.8天,2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t=8.2158,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6.7%vs 33.3%,x2=6.6667,P<0.01);2组患者并发症及不良反应方面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确切,患者复发率低,术后留置尿管时间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189-192
目的:探究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机制,为浅表性膀胱癌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吡柔比星即刻膀胱灌注和复方苦参注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肝功能与肾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肝功能与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D8~+、细胞因子(IFN-γ与IL-2)、肝功能(AST和ALT)与肾功能(BUN和Cre)显著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与CD4~+/CD8~+)以及细胞因子(TNF-α、IL-6和CRP)显著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联合治疗后联合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与CD4~+/CD8~+)、细胞因子(IFN-γ与IL-2)显著高于治疗后对照组,细胞因子(TNF-α、IL-6和CRP)、CD8~+、肝功能(AST和ALT)与肾功能(BUN和Cre)显著低于治疗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术后即刻膀胱灌注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提高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炎症反应以及降低化疗药物毒性,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85%的原发膀胱癌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又称浅表性膀胱癌(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SBC).大多数SBC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愈,但术后3-5年内复发率高达50%-70%.膀胱内灌注疗法是将化学抗癌药物或免疫制剂直接注入膀胱内进行的化疗和免疫治疗,是减少浅表性膀胱癌TURBT术后复发的有效措施,但仍有10%-15%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最终发展成浸润型肿瘤或发生远处转移.如何控制复发,提高膀胱灌注疗效是临床治疗关注的焦点,现将膀胱灌注治疗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膀胱灌注疗法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电切术的1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后灌注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长期灌注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短期灌注疗法,比较两组患者尿液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复发率、毒副反应以及血清VEGF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液中的NMP22、CYFR21-1和BTA含量以及血清中VEGFA、VEGFB和VEGFC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改良长期灌注疗法有助于彻底杀灭肿瘤细胞,降低远期复发率,减弱膀胱癌的血管新生能力,且毒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