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吸毒人群经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素,为开展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人员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和行为学资料,采集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检测。结果共调查916人,单纯口鼻吸毒者536人,占58.51%;注射吸毒380人,占41.49%。确诊梅毒现患病例82例,感染率为8.95%,HCV抗体阳性262例,阳性率28.60%,无艾滋病确证病例。注射吸毒与非注射吸毒HCV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5,P0.01),初中及以下学历人群HCV感染率高于初中以上学历吸毒者(χ2=7.70,P0.01)。结论吸毒人群梅毒、丙肝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应采取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九江吸毒人员的吸毒行为及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对吸毒人员进行个人访谈,并采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结果 2010年共监测吸毒人员1 885人,检测1 882人,HIV抗体阳性者6例,阳性率0.32%;丙肝阳性271人,阳性率14.40%;梅毒阳性33人,阳性率1.75%。结论吸毒人员HIV感染率仍属低流行状态,HCV、梅毒的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为防止HIV/HCV、梅毒的蔓延,切实加强吸毒人员艾滋病、肝炎、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行为干预,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途径是经静脉注射毒品传播,在报告的HIV感染者中,静脉注射毒品途径占61.6%。泉州市是福建省卫IX项目吸毒人群的监测哨点,为及时掌握本地区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流行动态,于2000年6月开始对辖区内强制戒毒所里接受戒毒的人员进行连续性监测,截止2003年共完成1251人份,监测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调查及梅毒、HIV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安区特殊人群的HIV、梅毒和丙肝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艾滋病等性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HIV抗体用ELISA法初筛,初筛阳性血清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进行确认;梅毒螺旋体用ELISA法检测,阳性者用TPPA确认。结果:共采集高危人群血清1131份,确认HIV抗体阳性70例,阳性率6.18%;确认梅毒螺旋体阳性29例,阳性率2.56%;丙肝248例,阳性率21.92%;双重感染62人,双重感染率5.48%。结论:四组人群中,男男性行为的抗HIV和梅毒阳性率高于其他三组人群,静脉吸毒人员双重感染率最高;因此,应重点加强对这类人群进行多种方式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有效控制疾病向普通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5.
付丽琴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55,58
[目的]分析西宁市女子吸毒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宁市2009年1月~2011年10月监测的女性吸毒人员共322例,进行抽血检测Anti-HIV、梅毒抗体、Anti-HCV检查,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22例女性吸毒人员,以HCV感染率最高达69.6%,其次为梅毒和HIV,感染率分别为8.7%及1.2%。吸毒人员不同年龄感染情况322例女性吸毒人员主要分布在≥40岁、30~39岁及20~29岁,HIV主要分布在20~29岁、30~39岁,梅毒主要分布在﹤20岁、20~29岁及30~39岁,HCV主要分布在30~39岁、≥40岁及20~29岁。吸毒人员民族感染情况以汉族最多,其次为回族,藏族及其他。HIV汉族及回族各占1例,分别为0.4%及1.4%,其他占2例(33.3%),梅毒以其他分布最高1例(16.7%),其次为回族及汉族,分别为11例(15.9%)及16例(6.6%)。HCV以其他分布最高6例(100%),其次为汉族、藏族及回族,分别为169例(70.1%)、4例(66.7%)及45例(65.2%)。吸毒人员婚姻状况以已婚状况居多,其次为未婚或同居、离异或丧偶状况。HIV感染均分布于未婚或同居,梅毒以未婚或同居分布最多,HCV以已婚最多。[结论吸毒人群是HIV、梅毒、HCV感染的高危人群,其与年龄、民族及婚姻状况等因素均有一定的关系,长期吸毒可引起各种脏器的损害,需加强临床监测。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吸毒人群HIV监测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福州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感染现状和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认知水平,密切注视HIV流行的变化趋势。[方法]对850名吸毒者检测HIV和梅毒抗体并在405名吸毒者中开展艾滋病和知识和吸毒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吸毒者中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梅毒RPR试验29人呈阳性(3.4%)。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有所了解,静脉吸毒和共用针具比较较高。[结论]吸毒人群存在共用针具吸毒和性乱等多种高危行为,潜在HIV流行的巨大危险。应对该人群加强教育和行为干预。消除危险因素。防止H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吸毒人员感染艾滋病情况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是艾滋病高发区之一。为了解我局艾滋病感染状况 ,特别是吸毒人群中HIV携带情况 ,为控制艾滋病的蔓延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于 1998~ 2 0 0 0年连续对本局强制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了艾滋病血清流行病学监测调查。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  (1)标本来源 :采集乌鲁木齐铁路局强制戒毒所吸毒人员血液标本。 1998年 45份 ,1999年 10 6份 ,2 0 0 0年 69份 ,2 0 0 1年 12 7份。 (2 )检测方法 :艾滋病毒抗体初筛试验在乌铁局疾控中心检验科进行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确认试验由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进行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建水县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趋势,为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RDS方法对2007年~2009年在建水县社区、村委会、戒毒所内的吸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血清HIV抗体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3年共监测1053名吸毒者,吸毒者以20岁~39岁的男性为主,占86.80%;其中静脉注射占总数的98.48%。静脉注射吸毒人群中,有共用针具行为的比例为82.55%。1053名吸毒者中检出HIV抗体阳性475人,HIV检测阳性率为45.11%;梅毒血清反应实验(TPHA)阳性18人,阳性率为1.72%。[结论]建水县吸毒人群HIV感染率较高,传播的危险大,为防止HIV的传播,应加强对吸毒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的感染状况,为采取干预措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顺德区戒毒所内344名吸毒者进行艾滋病、梅毒抗体检测,并对吸毒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HⅣ感染率为2.33%,梅毒感染率为8.14%.感染途径以静脉吸毒为主,性乱人群中安全套使用率较低.结论顺德区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较低,对该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大预防干预力度,是控制艾滋病在该区蔓延和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吸毒人群HIV、HBV、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梅毒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在吸毒人群中常出现混合感染。宁波市自1990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近几年HIV感染者增长速度很快。为了解宁波市吸毒人群中HIV、HBV、梅毒的感染情况,我们对2004年宁波市公安局某戒毒所强制戒毒的1882名吸毒人员进行了HIV、HBV、梅毒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苏州市2009年~2010年吸毒人员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苏州市吸毒人群中HIV、梅毒及丙肝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梅毒与丙肝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吸毒人员进行询问,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HIV、梅毒和丙肝抗体检测。结果:检测戒毒所新入所人员600名,检出HIV抗体阳性5名,HIV感染率为0.83%,梅毒感染率3.00%,丙肝感染率26.83%。结论:应在全社会及吸毒人群中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防止艾滋病由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同时开展多病种联合监测,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2.
珠海市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珠海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及其危险行为,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定期对珠海市戒毒所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按照统一调查表填写,Excel录入,用SASV8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采集静脉血5ml,HIV抗体检测用酶联免疫试剂,初筛阳性标本用蛋白印记法(WB)进行确证;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1264名吸毒者中,检出69例HI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46%。静脉注射者比单一口吸者HIV感染率高;共用注射器者比非共用注射器者HIV感染率高;在静脉注射吸毒者中,具有不同注射年限者分为<1年组、1~年组、>5年三组,HIV感染率>5年组最高,其次为1~年组,最低为<1年组。对1264名吸毒者进行梅毒抗体的检测,阳性82份,阳性率为6.49%。在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中,未用过或有时用组比每次都用组梅毒感染率高;在最近一次有否使用安全套分组中,未使用组比有使用组梅毒感染率高。结论静脉吸毒是吸毒人群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共用注射器具是HIV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安全套的使用与否是影响梅毒感染率的主要因素,切断HIV从吸毒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是HIV防治工作的关键,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干预措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铜仁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肝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为评价艾滋病防治效果,采取进一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2012)》要求,对监管场所吸毒者和社区吸毒者,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及HIV、梅毒和HCV抗体检测。结果 2012年共调查检测吸毒人员800人,检出HIV阳性23例,检出率2.9%;梅毒阳性35例,检出率4.4%;HCV阳性323例,检出率40.4%。结论应加强对吸毒人员的行为干预覆盖面,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防止HCV、梅毒的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郴州市吸毒人群中HIV病毒、梅毒感染流行状况,为针对这一人群制定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郴州市强制戒毒所新进入所人员、社区吸毒人员共计监测401人,使用国家统一的“吸毒人员健康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血清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及梅毒初筛检测。结果在监测的401例吸毒人员中,经初筛检出抗HIV阳性9例,感染率为2.24%(9/401),梅毒初筛检出25例,感染率为6.23%,其中男性检出13例,女性检出12例,男女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05)。使用毒品品种主要为海洛因,占97.26%。有215例(占59.2%)承认自己有过共用注射器或针头情况。有105例曾经通过钱或毒品交易与他人发生过性行为,监测对象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平均为29.52%。结论郴州市吸毒人群中注射毒品比例较高,共用注射器现象普遍,且有性乱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低,存着经血和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双重危险,应积极开展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四川省某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血清抗体阳转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1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招募HIV血清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333人,在队列每6个月随访时调查静脉吸毒人群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队列随访2年,静脉吸毒人群队列保持率和HIV血清抗体阳转率分别为75.7%和2.53/100人年(95%CI:1.10~3.97),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中,民族(RR=12.42,95%CI:2.72~56.74,P=0.0012)、近3个月共用针头或注射器(RR=4.06,95%CI:1.29~12.81,P=0.0168)与HIV血清抗体阳转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该研究队列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率为4.71/100人年(95%CI:2.59~6.82),在多因素Poisson回归模型中,女性(RR=4.42,95%CI:1.78~10 99,P=0.0014)与梅毒血清抗体阳转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静脉吸毒人群HIV和梅毒新发感染率高,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控制HIV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亚市近年吸毒人群HIV、HCV、梅毒感染状态,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对三亚市哨点监测的1236名吸毒人员进行HIV、HCV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1236名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19例,阳性率1.54%,HCV抗体阳性1074例,阳性率86.89%,梅毒抗体阳性44例,阳性率3.56%,HCV/梅毒重叠感染41例,阳性率3.32%。结论:吸毒人群是HIV、HCV、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采取切实可行的宣传教育和防治干预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惠州市吸毒人群HIV、梅毒螺旋体及丙肝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开展干预工作和制定相关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对惠州市2011-2016年2 543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和行为学情况资料,并采集血样进行HIV、HCV、梅毒抗体检测。 结果 共调查2 543名吸毒人员,20~40岁男性所占比例较大;2011-2016年注射吸毒人员比例下降,非注射吸毒人员比例上升(χ2趋势=179.272 6, P<0.05); HIV年均感染率为1.06%,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8, P>0.05);梅毒年均感染率为6.41%,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5, P<0.05);丙肝年均感染率为39.36%,男性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8, P<0.05);HIV感染率年度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45, P>0.05),梅毒和丙肝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χ2趋势=15.094, P<0.05;丙肝χ2趋势=112.791, P<0.05)。 结论 继续加强对吸毒人群宣传干预和针具交换项目的开展,大力推广100%使用安全套的同时,要加强对新型毒品使用人群的重视和女性吸毒者的干预;本地区多年对吸毒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是有效和成功的,下一步艾滋病防治工作重点人群可以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8.
162例吸毒人员艾滋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吸毒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梅毒及丙肝病毒感染率及流行病学特征,我们在2005年1—12月对北京市朝阳区看守所及北京市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第2门诊部(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新人所(组)的162例吸毒人员开展艾滋病血清学及行为学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株洲市吸毒人员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株洲吸毒监测人群艾滋病、丙肝和梅毒感染状况和行为特征。方法根据国家吸毒人群监测方案进行问卷调查和检测。结果HIV、丙肝和梅毒感染率分别为0.25%、88.5%和8.5%;丙肝感染与吸毒方式有关;静脉吸毒人群共用过针具率为29.5%;有商业性行为者57.1%的人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加强对吸毒人群的行为干预是降低经血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青海省西宁市青少年吸毒人群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西宁市多巴强制戒毒所内在押吸毒人员行问卷进行调查。采集调查对象血清,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和HCV抗体。结果调查吸毒人员中无HIV感染,梅毒感染率为10.2%,丙肝感染率为37.9%。吸毒人员吸毒后发生过性行为的占76.4%,93.3%的吸毒人员性伴是异性,53.8%的吸毒人员的性伴是临时的,72.3%的吸毒人员有多个性伴,非注射吸毒人群吸毒后发生性行为概率大于注射人群,少数民族有10个以上的性伴的比例高于汉族。结论吸毒人员文化程度低,吸毒后发生性行为者中一半以上吸毒者存在多性伴及不安全性行为,存在疾病传播的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